中雜2本79折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暢銷精選陳思宏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誰殺了韋勒貝克(慶祝韋勒貝克榮獲龔固爾文學獎之紀念精裝版)

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米榭.韋勒貝克

評價
41收藏
15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定價: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殘酷的詩意與幽默,寫生存之荒涼,當代第一人!
文/Anderson

今年稍早時候,媒體報導著「韋勒貝克疑似失蹤」的恐怖消息,因為他沒出席荷蘭、比利時的新書發表會,而經紀人等也無法聯絡上他。後來,作家終於出現,說他只是「忘了」。但整件事就真的只是虛驚一場嗎?或者應該說,如果今天突然沒出現的是別的作家,大家會往很壞、很恐怖的方向去想嗎?

這就是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一個危險至極的人物,除了造成他人的危險因此也招來自己的危險(他多次帶歧視嫌疑的發言,除讓衛道之士大加撻伐、被公認為是多次與文學大獎錯肩主因,且被激進份子揚言要謀殺他,作家據傳因此躲到無人煙小島….),更尤其,他的小說瀰漫著嚴重的悲觀、消極、虛無;不客氣地說,大家在心裡一直都很擔心這位我們鍾愛的作家隨時會封筆或厭世。

終於等到韋勒貝克的新書!把不安念頭往後拋,至少我們手上又拿到一本他的書!

無法理解為什麼要用「誰殺了韋勒貝克」這樣的疑似破梗字句作為中文譯名,但好吧,畢竟韋勒貝克的書最重要的倒不必是情節最後來個峰迴路轉大驚奇。原書名是「地圖與地形」,這關於故事中主人翁那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也是這本小說的主題,如同地圖及其所描繪的風土地形其間的後設關係,創作與人生的展開也符合此一隱喻。

這本書不比韋勒貝克其他的小說更好,因為他的每一本都是這麼棒!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認識這位作家,你可以準備買他的每一本了。韋勒貝克是一位怎樣的作家呢?他有著一種世間難以得見的殘酷的詩意與幽默感,這樣的寫作特質,賦予小說裡頭的生存之輕、生存之重,更加令人難以忍受、更為悲傷,可卻也更說服地讓我們感覺甘心,甚至偶爾有種自虐的甜蜜---如果所有尖銳的痛苦,可以換來對世界此般洞見,或許,確實有些什麼是值得的….。是類似這樣的心情!

《誰殺了韋勒貝克》的故事設定在很近的未來,大約是2020年前後,但剛閱讀的時候,我們幾乎分辨不出來那和當前的年代有什麼差別,可是讀著讀著,卻又錯愕又駭然地感覺著,即便作者沒有佈置任何發亮的未來配備或者荒涼的末日廢墟,可是那個應該就在我們身邊的當代藝術家的生命場景,竟顯出了奇怪又尖銳的科幻感。

追究這種違和感的源頭,原來是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沈入了深不見底的他們自己的生命。那種孤單與荒涼,像是上綱到了太空年代的宇宙尺度下才臻至疏離與孤單。

這些角色活在人群之中,人生大半時候甚至是擾攘擁擠的,有女人、有親人、深受封賞與愛戴,他們很幸運地可以在自己選擇的行業裡混有飯吃,且還混得非常好。可是,他們一輩子竟都活在說不出口的悲哀之中,那非關任何特異的秘密,而只不過就是,….當你用盡力氣且擁有理想際遇,仍不可能破解任何生存本身的荒謬之謎。活著,還能怎樣?…..如此這般。這小說劇力萬鈞地寫著此一本質性的又癢又痛!

《誰殺了韋勒貝克》有著好看的故事、起伏的節奏、具野心的格局、不同的生命故事交錯出漂亮的織錦,你不用擔心那裡只是假託敘事以累疊囉唆的哲學懸問;事實上,韋勒貝克才最不屑於那種俗氣的事情。可神秘又美麗的正在於此:我們在不引人傷心的地方要落淚、我們在煞有介事的情節陳設底,無法翻過書頁地痛苦於書本之外深奧的生存本身……。

如果你喜歡這書與韋勒貝克那種當代性的虛無,你應該也會喜歡唐德里羅,例如《大都會》《白噪音》,或甚至可與《誰殺了韋勒貝克》對話的《毛二世》;如果你分心地感興趣於這小說中那個有點狂飆詭異的當代藝術圈,那麼推薦你也可順便一讀《身價四億的鯊魚》。

法國文壇的大消息!
眾望所歸!以破紀錄一分半鐘敲板定案
壞痞子韋勒貝克榮獲二○一○年龔固爾文學獎
被譽為當年度法國最好的一本小說、作者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生命,代表著什麼意義,他拒絕評論。

受害者的頭部完好,被整齊地割下,擱置在壁爐前的一張扶手椅上,暗綠色絨布椅墊上形成一小攤血;面對面的沙發上,放著一隻大黑狗的頭顱,也是被整齊地割下。餘下的就是大殺戮,無法形容的殘暴血腥,一塊塊一條條的肉散布在地上。

人和狗頭顱的臉上卻沒有僵住恐懼的表情,而是無法置信和憤怒。散落一地交織的人狗肉塊之間,留了一條五十公分寬乾淨的通道,直通到壁爐,裡面疊滿還殘帶著肉絲的骨頭。

這個可怖的兇殺案件,受害者是個頗有知名度的作家,他生前是個孤獨的人,離過兩次婚,有個很久沒見的孩子,和家人十年來完全斷絕聯絡,也沒有情人。唯一一個曾進入命案現場的訪客,是一名身價超過千萬歐元的藝術家,傑德‧馬丹。傑德最後一幅畫作,正是死者的畫像:「米榭‧韋勒貝克,作家」,這幅價值九十萬歐元的高貴名畫卻消失了。

從小缺乏親情、愛情又不順遂的傑德,與向來憤世忌俗的孤僻作家韋勒貝克,原本毫無關係的兩人,因一篇文章、一幅畫像牽扯出兩個社會邊緣人的朦朧情誼。在這個冷漠的現代社會裡,一種悲傷的情緒緩緩蔓延,或許,愛是可能的。



作者簡介:

米榭‧韋勒貝克 Michel Houellebecq

一九五八年生於法屬留尼旺島,當今法國文壇最炙手可熱的作家,被譽為繼卡繆之後,唯一一個將法國文學重新放到世界地圖上的作家。他只要一出書,法國文壇就要鬧一場大地震;與兩次龔固爾獎擦身而過,引起極大爭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政治意識形態太不「正確」,不過他的書卻賣得像小麵包一樣好。法國《世界報》頭版頭條新聞除了魯西迪之外就只有他能刊上。
韋勒貝克善於捕捉當今最惹人注目的社會現象,如西方文明物欲橫流、沉溺於消費的空虛、愛情的失落、性慾的衝動、存在的苦悶、旅遊買春、戀童癖等等,並鉅細靡遺地描繪,筆觸赤裸,爆發力強,極具煽動性,呈現出當今社會的冷酷荒謬,一些評論家認為他比貝克特更為「黑色」。
作品有:《戰線之延伸》、《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一座島嶼的可能性》等書。
作者網站:http://www.houellebecq.info/。


譯者簡介:

嚴慧瑩

一九六七年生,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專門研究當代法國女作家瑪麗‧荷朵內的創作。目前定居巴黎,從事文學翻譯,譯有《六個非道德故事》、《緩慢》、《羅絲‧梅莉‧羅絲》、《永遠的山谷》、《沼澤邊的旅店》、《口信》、《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落日的召喚》、《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等書,並著作法國旅遊資訊相關叢書。




章節試閱
作者序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