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個在一般人印象中總與戰亂相互連結的區域,其實是一個擁有古老文化、神秘而爛漫的國度。作者林婉美親自一步步走在這塊浪漫的國土上,用她獨到的眼光,將這片土地上的一景一物透過本書呈現給讀者。
從「喬高桑比爾神殿」所屬的古埃蘭王國起算,伊朗文明綿延近五千年,也是絲路文化的主要舞台,數千年來駱駝商隊絡繹於途,把不同的文明帶到遠方,造就了今天各大洲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豐富文化面貌。
《走入大絲路波斯段:伊朗世界遺產紀行》透過拜訪世界文化遺產的鮮活體驗,從地理現場看到歷史,為喜愛古文明的旅者掀開伊斯蘭世界的神祕面紗。這本書不但為旅者帶路導覽,更期盼成為讀者了解伊朗的知識開端。
書中分區為讀者介紹伊朗各地的歷史遺跡與現今的人文風情與都市風貌,如伊朗的首都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伊朗西北部的最大城大布里士等。書中更附上許多精彩的攝影照片,讓您只要閱讀本書,就宛如進行了一趟伊朗文化之旅。
書籍重點
伊朗像什麼?
她像女子謙誠罩衫下美好的底蘊,一如珍珠在貝殼裡。
伊朗是什麼?
是個被誤解的國度,卻是文明的源頭。
本書作者林婉美(知名資深旅遊部落客,筆名老夫子姊姊)到伊朗旅行,欣賞無數舉世聞名的宗教建築,尋找偉大波斯帝國留下的蛛絲馬跡,親身經歷中亞草原文明的發展史。
作者老夫子姊姊藉著走一趟伊朗行,如同一趟豐富的心靈充電與文化朝聖之旅,走遍伊朗全部15個世界文化遺產,帶領讀者深入這塊神秘土地所乘載的歷史與人文……正如伊朗的國花──玫瑰一般,伊朗是個雍容華麗、神祕而浪漫的國度,是旅人感性與知性皆可盡興之地,值得向每一位喜愛旅遊的人大力推薦!
作者簡介:
林婉美
筆名老夫子姊姊,曾任職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商業週刊雜誌經理、中國時報副總經理、中國時報旅行社總經理。現任創意星球旅行設計總監、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顧問。長期經營老夫子旅遊blog,超過400萬點閱人次。http://travelers.tw/blog/3 。
著作有【走入大絲路中東段: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五國世界遺產紀行】、【自由的幽魂-高加索迷蹤】、【安納托利亞東部邊城土耳其】專輯,合著《一萬年,在路上》。
指導顧問:
黃建忠
古文明旅行專家,政大宗教研究所畢業,政大宗教研究所校友會長。世界遺產協會顧問,國際專業領隊。進出中東已超過100趟。著有《朝聖與進香—以基督宗教的耶路撒冷朝聖與台灣民間宗教大甲媽祖進香為例》以及合著《一萬年,在路上》。
攝影:
王慶中
簡歷
1967年淡江大學商業系畢業
2008年台北攝影學會年度人像月賽積分第二名
2009年台北攝影學會年度專題月賽積分第四名
2010年免試獲台北攝影學會攝影碩學士榮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楊方 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
葉言都 歷史學者
推薦序
Sale No Mobarak!
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 楊方
2009 年9 月2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四屆政府間委員會通過了由七個國家共同申報的"Novruz, Nowrouz, Nooruz, Navruz, Nauroz,Nevruz",也就是「波斯新年」。
「波斯新年」列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意義十分耐人尋味。自1979 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之後,國際社會對伊朗猜忌日深,不間斷的貿易制裁對伊朗的經濟與人民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聯合國安理會也自2006 年12 月起,針對伊朗的核能發展實施一系列核原料與武器的禁運與監視,更在2012 年將違反歐盟制裁的伊朗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外,基本上癱瘓了伊朗的國際金融交易能力;但就在這似乎是全世界都與伊朗為敵的時候,「伊朗新年」成為全人類珍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開啟了世界認識伊朗與波斯文化的門窗。
紀元前二世紀,張騫奉旨鑿空,絲綢之路正式列入史冊。這條人類最著名的貿易道路上,除卻兩端的漢帝國與羅馬,中間便是波斯。東起大夏與印度河、西迄馬其頓與利比亞,波斯帝國可說是歷史上幅員最遼闊、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人類文明。
波斯文化圈有多大?除了七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國—伊朗、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之外,阿富汗、亞美尼亞、喬治亞、伊拉克、哈薩克、俄羅斯、敘利亞、塔吉克、土庫曼等國家,庫德族、新疆維吾爾族、撒拉族,以及許多宗教團體如阿列維、阿拉維、蘇非、伊斯馬儀、巴海、瑣羅亞斯德等教派都慶祝波斯新年。
波斯文化圈從天山到巴爾幹半島、東歐,橫跨亞歐非大陸,讓我們不禁想像那來自波斯波利斯、泰西豐、伊斯法罕的皇家信使,穿梭在千里冰封、萬里飄雪的遼闊疆域,傳達君王的詔令、維持帝國運作的往昔。波斯語是這片大地上的共通語言;薩珊銀幣曾經通行無阻;巴爾巴特琴西傳成魯特、東漸為琵琶;葡萄、無花果、石榴傳入中國,甚至閩南語稱之為「菠蔆菜」的菠菜也來自伊朗。喀什大清真寺、薩馬爾罕希爾朵學院、雅茲德大清真寺、泰姬馬哈陵、拉合爾皇家清真寺、巴庫希爾凡沙宮、土耳其伊薩克帕夏宮⋯⋯等著名建築物都有一座稱為「伊萬」的空間,雖是伊斯蘭建築的一部分,但都起源於伊朗帕提亞( 安息) 時期。
每年的春分,是太陽平均照射地球,晝夜時間等長的那一天,也是黃道上雙魚進入白羊的那一天。伊朗現行的希吉拉曆( 陽曆) 雖以紀元622 年為元年,但法律規定「每年的第一天應該是春天的第一天,如同以往」。這個「以往」,指的是2500年前的阿契美尼波斯時期,每年萬國來朝的那一天,也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傳統節日,帝國疆域之內萬民奉行。2010 年的聯合國會員大會通過了3 月21 日「波斯新年」為聯合國的國際日,也是所有的國際日中唯一的一個屬於特定族群的新年,用以象徵人類的和平與希望、珍惜大自然的新生與永續,對人類存在的價值與文化多樣性的守護具有無比溫暖的意義。
波斯新年也是伊朗民族重視傳統的象徵。春天來了,家家戶戶要在除夕前佈置一個「七喜桌」( Haft-Seen; ),備上七項以法斯字母" " (seen) 開頭的物品,圍桌感恩慶祝團圓,包括Sabzeh ( 小麥草,代表重生)、Samanu ( 麥芽布丁,表豐足)、Senjed ( 乾沙棗,愛情)、Sir ( 大蒜,醫藥)、Sib ( 蘋果,表美麗與健康)、Somag (Sumac鹽膚木,新年的日出)、Serkeh ( 醋,象徵高壽與耐心)。就像外國人可以透過農曆新年來瞭解中國人一樣,我們也能從細心保留下來的波斯新年習俗中認識一個偉大的民族和它的文化,更回頭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婉美新書的出版前夕,正是伊朗曆1393 年春天將臨的時刻,謹以這篇短文作序,祝福我的伊朗朋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Sale No Mobarak! ( 編按:法斯語「新年快樂」)
推薦序
我的伊朗經驗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走過那麼多擁有古文明世界遺產的國家,都不若到伊朗那樣令人感動,因為從居魯士大帝建立的阿契美尼王朝開始,波斯帝國的子民如今還在伊朗這塊土地上。
無論是路上絲路,或是海上絲路,綿延1500 公里的札格洛斯山脈,自古以來就是貿易的重鎮。住在山麓河谷的居民,生產著眾多的農產品,除了交換商品,也交換了世界各地的生存智慧。我們所熟知的波斯、安息,都是指伊朗這個地方;金庸小說裡的明教、閩南的嗩吶、新疆的坎兒井,也都是從伊朗傳到東方的。
亞歷山大從希臘打進波斯,他為了尋找世界的盡頭,入侵印度失敗,死後帝國馬上分裂崩解。但是波斯帝國還在,無論是阿拉伯人,還是蒙古人入侵統治過這塊土地,伊朗人一直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變成這塊土地的特色。我們透過旅行,看到這些不同時代的建築文明變成世界遺產後,這些過往文化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發?
在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大廣場,大中午雖然陽光刺眼,可是照在藍色清真寺的大門,清清楚楚的藍與天空的藍幾乎成為一體,進入國王清真寺後巧妙的轉了約45度角,挑高的清真寺建築,欣賞千變萬化的圖案。很難發現這樣高聳的建築內,弧度其實並不是固定的,剛好正在修復的木模,讓我發現了這個秘密。而貼在這些牆壁的磁磚,又要怎樣精密的測量,才能去燒窯,然後正確的貼上去呢?
當年沒有麥克風,伊斯蘭的祭司阿訇在大廳中央念誦可蘭經,整個寺內都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所以整個建築像一個精密計算好的回聲筒,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建築師。不同時間的光線角度,不同季節的陽光,都帶給這座城市不同的面貌。
伊朗是全世界唯一要求女性觀光客都要戴上頭巾的伊斯蘭宗教國家,雖然如此,現代的伊朗婦女可比一些阿拉伯半島國家要開放得多,伊朗婦女大部分頭巾並不完全遮住頭髮,還經常露出瀏海,頭巾的顏色也比較多變,有些比較誇張的年經女性,甚至把頭巾當成特別的裝飾物。這樣的真實體驗,有助於觀光客建立對伊斯蘭宗教的了解,理解穆斯林尊重女性的方式。回台灣後同團的朋友相約聚會,大多也會披頭巾上場,伊朗經驗變成彼此共同的難忘回憶。
作者老夫子姊姊走遍世界各地旅行,透過她的觀察以及深入的背景解說,我們得以深入了解伊朗古往今來的種種。柔軟的同理心是與世界對談的方法,而不只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遊,這樣你我都會得到更多的收穫。
名人推薦:楊方 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
葉言都 歷史學者
推薦序
Sale No Mobarak!
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 楊方
2009 年9 月2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四屆政府間委員會通過了由七個國家共同申報的"Novruz, Nowrouz, Nooruz, Navruz, Nauroz,Nevruz",也就是「波斯新年」。
「波斯新年」列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意義十分耐人尋味。自1979 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之後,國際社會對伊朗猜忌日深,不間斷的貿易制裁對伊朗的經濟與人民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聯合國安理會...
章節試閱
探索被誤解的國度 追尋文明的源頭 林婉美( 老夫子姊姊)
伊朗是個去過令人還想再去的國家,她對我充滿了無盡的魅力,而每趟前往,我都不禁深深感嘆─這真是一個最受外界誤解的國度!
伊朗是西亞大國,土地面積為台灣的45 倍,人口近八千萬,天然氣儲量全球第一、石油儲量世界第三,也控制著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位於習稱的中東地區,北臨裏海,南濱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對;領土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庫曼、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與伊拉克相連。伊朗的波斯貓、波斯地毯、開心果在全球享有盛名,但伊朗在國際上特立獨行的作風,經過西方傳媒的渲染,使她總是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或恐怖份子脫不了關係,因而常使旅行者敬而遠之。
這本書藉著走遍伊朗全部15 個世界文化遺產的腳步,帶領讀者深入這塊神秘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與人文,以期忠實呈現伊朗的真貌。
首都德黑蘭市中心的建國2500 年紀念碑,象徵著雅利安人久遠的歷史。兩度入侵希臘的波斯帝國、中國漢代張騫出使的安息、成吉思汗後裔建立的伊兒汗國,指的都是這塊高原上至今依然舉足輕重的伊朗。3500 年前,屬於印歐民族的雅利安人在中亞地區崛起,相繼併吞了盛極一時的米底亞王國與巴比倫王國,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前兩百年建立起阿契美尼王朝,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當時直達愛琴海邊的「波斯御道」全長近三千公里,是陸地上最快的高速公路。
從「喬高桑比爾神殿」所屬的古埃蘭王國起算,伊朗文明綿延近五千年,也是絲路文化的主要舞台,數千年來駱駝商隊絡繹於途,把不同的文明帶到遠方,造就了今天各大洲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豐富文化面貌。世界上最早的系統性宗教─瑣羅亞斯德教在此發源,「塔克蘇里曼聖殿」影響了後世人類宗教建築的發展,火神廟世代供奉的聖火至今在這個伊斯蘭國度中依然香火不輟。而南方沙漠邊陲地帶的「巴姆古城」,則見證著 7至 11世紀的國際貿易盛況。
伊朗也是「坎兒井」的故鄉,此一地下水利技術發展於三千多年前,能夠把高山水源引至數十公里外,不但在沙漠中灌溉出美麗的波斯花園,再搭配「風塔」與「雅克恰冰坑」,成為古代的空調系統和冰窖,充分顯示人類適應惡劣天然環境的智慧;利用羅馬戰俘所建的浩大「蘇西塔古代水力系統」,則引進了西方工程技術,足以灌溉15 萬公頃的果園和農場。
西元前六世紀波斯帝國宏偉的「波斯波利斯」,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希臘、埃及等文化共治於一爐,成為當世最偉大的都城。七世紀起波斯開始接受阿拉伯帝國帶來的伊斯蘭教,波斯建築風格從此成為伊斯蘭建築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中「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蘇丹尼葉城」是最璀璨的範例。
從2500 年前的阿契美尼王朝到1400年前的薩珊王朝,波斯帝國深深影響了從中亞、北印度到地中海這一片廣葇區域的文明。在德黑蘭的博物館中可看到五千年前的陶器,以及著名的中世紀細密畫與伊斯法罕派書法。波斯語已經有2500 年的歷史,伊朗是中東地區在阿拉伯語壟斷性勢力下極少數仍然保有本國語言的伊斯蘭國家,18 世紀的德國詩人歌德稱譽伊朗是「詩的國度」,費爾多西(Ferdowsi) 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波斯文學珍品,均為世界文壇瑰寶。而11 世紀大醫學家阿維森納(Avicenna) 所著的《醫典》,更成為近代醫學發展的濫觴。波斯帝國的發源地色拉子素有「詩與玫瑰之城」雅號,色拉子詩人薩迪、哈菲茲的陵墓,提醒著世人波斯文學的昌盛與影響力;而近代最大的新興宗教「巴哈伊信仰」也發源於此。
20 世紀初伊朗淪為俄國與英國的勢力範圍,1935 年巴勒維王朝正式把國名改為「伊朗」,因石油利益而繼續受到美、英兩國的控制。1979 年的伊斯蘭革命過後,伊朗終於擺脫了列強的束縛,進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時代,全面西化的步伐突然轉變成嚴謹的伊斯蘭戒律。
從德黑蘭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到伊朗前總統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 的強硬反美立場等因素,都把伊朗塑造成西方國家心目中那個危險、甚至野蠻的國家─這當然不是一個公允的印象。
相較於其他伊斯蘭國家,伊朗擁有相當穩定可行的準民主機制。美軍撤出伊拉克後留下一個充滿危機的強人政治,茉莉花革命在敘利亞造成綿長慘烈的內戰,「阿拉伯之春」的速成民主也在埃及土崩瓦解;伊朗人民卻在2013 年6 月選出了一位新的溫和派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並就發展核武的爭端與國際社會達成了初步和解,在國內外帶來一股清新的樂觀氣氛。激越的革命過後,三十多年來伊朗獨樹一幟的道路雖然孤單,未來或許將能愈走愈平坦。
談到赴伊朗旅遊,最常遇到的反應就是「伊朗安全嗎?」無名的恐懼起因於陌生與錯誤的刻板印象。伊朗採行特殊的政教合一體制,人人信守伊斯蘭戒律,不喝酒、禁絕色情,民風純樸保守,社會秩序安定,與媒體報導中的動亂與暴力大相徑庭。事實上,伊朗良好的治安經常令初來者留下深刻印象,歐洲觀光勝地常見的偷拐搶騙在這裡幾乎完全絕跡,人民友善熱情、自然景觀豐富多元、文化燦爛多姿、建築氣勢磅礡、巴扎( 傳統市集) 令人流連忘返⋯⋯正如其國花玫瑰一般,伊朗是個雍容華麗、神秘且浪漫的國度,是旅人感性與知性皆可盡興之地,值得向每一位喜愛旅遊的人士大力推薦!
伊朗是罕見的規定外來女性也必須包頭巾的國家,不過今天伊朗婦女可以自由外出工作、駕車,出門也不必男性家屬陪伴,大城市街頭到處可見打扮時髦或染髮的女性,德黑蘭甚至還有女性的計程車駕駛,這些在與西方關係良好的沙烏地阿拉伯都是被嚴格禁止的。我在蘇薩一處壁畫
上看到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穿著端莊的女性
猶如深藏貝殼裡的珍珠
這是一首詩的標題,詩句以第一人稱抒發女性穆斯林的心聲,如今用來描述飽受外界誤解的伊朗亦十分貼切。
《走入大絲路波斯段:伊朗世界遺產紀行》透過拜訪世界文化遺產的鮮活體驗,從地理現場看到歷史,為喜愛古文明的旅者掀開伊斯蘭世界的神祕面紗。這本書不但為旅者帶路導覽,更期盼成為讀者了解伊朗的知識開端。
感謝本書寫作顧問黃建忠老師提供骨幹架構,不厭其煩地解答我諸多有關中東、古文明與宗教方面的疑惑,為本書內容加上了歷史與文化的厚度。感謝攝影作者王慶中先生在不同季節兩次扛著沈重的設備前往反覆拍攝,挖空心思記錄精彩的影像。感謝好友水瓶子、林玉葉、Carrie
Wu 在資料方面提供的協助。也感謝本書主編李迺雄先生投入半年多的時間詳細核對內容細節,並加以潤飾補充、製作圖表。他們的努力成果有目共睹。
特別感謝世界遺產雜誌社發行人楊方先生提供的相關研究資料,使本書內容更加豐富確實。十多年前,楊方先生啟蒙了我對世界遺產的興趣與發展,而他無私地致力將台灣的文化遺產推動到世界各地,更令人感動與感激。
從我2006 年決定開始《走入大絲路》系列書至今,七年間只完成了一本《走入大絲路中東段:以巴約黎敘五國19 個世界遺產紀行》,儘管忙碌的工作經常使我無法專心寫作,但心中從無一刻放棄過這個夢想。很興奮系列的第二本書終於在大家的協助下出版了,未來的第三本、第四本⋯⋯就應該指日可待了。
這本書終於完成了,但伊朗古國橫古亙今、既深且廣,個人識見畢竟有限,讀者的回饋與指正是我最衷心的期盼。 ▇
A Woman Modestly Dressed Is as A Pearl in Its Shell
你看著我,斷言我受到壓迫
只因我穿著的方式
你理解的不是我的內涵
你傲慢地評斷我的穿著
我的身體不必被你的目光擁抱
請和我的心靈交談,而不是我的女性軀殼
我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男性的奴隸
我渴求的是阿拉的喜悅
我有聲音,也能夠被聽到
因為我心中懷著祂的話語:
「喔,女人啊,包住你的袍子
以免受到無知男性的騷擾。」
男人不能規定我該如何穿著
我遵守的是阿拉的律法
我並未受到壓迫
我得到的是解放
許多年以前就得到的解放
我有繁榮的權利,成長的權利
我能登山,我能跨海
全方位擴展我的心靈
因為阿拉給了我們自由
當祂把伊斯蘭帶給了你和我
----
You look at me and call me oppressed
Simply because of the way I'm dressed
You know me not for what is inside
You judge the clothing I wear with pride
My body is not for your eyes to hold
You must speak to my mind, not my feminine
mould
I'm an individual; I'm not a man's slave
It's Allah's pleasure that I only crave
I have a voice so I will be heard
For in my heart I carry His word
"O ye women, wrap close your cloak
So you won't be bothered by ignorant folk"
Man doesn't tell me to dress this way
It's law from Allah that I obey
Oppressed is something I'm truly not
For liberation is what I've got
It was given to me many years ago
With the right to prosper, the right to grow
I can climb mountains or cross the seas
Expand my mind in all degrees
For Allah Himself gave us liberty
When He sent Islam, to you and me
德黑蘭
飛機從泰國曼谷起飛,約7 小時後降落德黑蘭。記得上次來訪必須先飛到南面的色拉子,近年亞洲已增闢多條德黑蘭航線,經卡達、杜拜均可直達德黑蘭,旅行方便性大增。伊朗時間比台灣慢4.5 小時,多出來的這些時間足夠讓我調整心情、放慢節奏,迎接這一趟伊朗之旅。
出了機場一上路即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鬧氣氛,到處充滿了旺盛的活力。德黑蘭人口逾千萬,私家車超過150 萬輛,因此塞車是常態。市區設有大量的公車專用道,搭車時男女有別,前段是男士區、後段是女士區,此外市區還有三條由中國協助建造的地鐵。這座城市少有國際知名的連鎖店,伊朗人被何梅尼從親美的資本主義西化社會帶回傳統的伊斯蘭世界,這個國家以自己的方式過著生活。
德黑蘭是個超級大都市,位於伊朗北部,距裏海南岸約100 公里,緯度與日本大阪相當,但到了冬天比同緯度的任何都市都冷,因為德黑蘭海拔1200 公尺,氣溫因此再降低8℃左右。高聳入雲的阿爾伯茲(Alburz) 山脈盤據城北,海拔逾3000公尺,接收來自北極圈大陸冷氣團的飄雪,在市區雖僅能看到山脈的背風面,但山脊終年積雪,遠遠望去像是一條白龍橫臥天際。主峰達馬萬山(Damavand Mt.) 是一座休眠火山,高逾5600 公尺,是中東最高峰,峰頂是圓錐形的火山口,矗立在德黑蘭的東北方。這是個雪山環抱的新興心臟都城,市區馬路兩旁的路樹都種在水溝裡,取雪山融雪以資灌溉。如果挑二月來訪,就有機會欣賞德黑蘭非常可觀的雪景。
市區低頭行走的男男女女穿著整齊,包著頭巾的女性多半髮型講究且上了妝,彷彿趕赴正式的宴會。由於本地市集的巷弄窄小,車輛很難進入,因此所有市民討生活的交通工具都上了街頭,和大小汽車擠在一起。塞車時,賣花的年輕小伙子、擦擋風玻璃賺小費的孩子、兜售氣球玩偶的中年人都會圍上來。
西區離機場不遠處聳立著象徵德黑蘭的地標─自由紀念碑(Azadi Tower),這座45公尺高的塔樓圍著薩珊王朝風格的拱廊通道,以及兼具塞爾柱與薩非王朝建築特色的角樓,是1971年為了紀念波斯帝國誕生2500週年而建,也稱為2500 年紀念碑。塔底是個小型的考古博物館,塔頂則是觀賞德黑蘭全景的好地方。
自由紀念碑的四周是廣達5 公頃、橢圓形的自由廣場(Azadi),如茵的綠草坪上有蜘蛛網狀的道路。這個伊朗第二大廣場既是一個公園,也是一個巨大的圓環,圓環外又包著一個更大的圓環,邊緣隆起種滿了樹木,外圍道路長達1.7公里。
德黑蘭舊市區的建築普遍低矮,使50公尺高的紀念碑更形突出,建碑的巴勒維國王原來希望它能享有一如法國拿破崙所建凱旋門一樣的地位,不料紀念碑落成不到八年巴勒維王朝就被推翻。德黑蘭另一個著名的地標是2007年建成的米拉德塔(Milad Tower),又稱德黑蘭塔,總高435公尺,是世界第六高塔。這座塔是伊朗世界貿易會議中心的一部分,費時七年才建成,從塔頂餐廳能夠把整個都會區盡收眼底。
德黑蘭是伊朗首都與德黑蘭省省會,都會人口高達1400 萬人,是伊朗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都會規模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德黑蘭西北方接鄰的卡拉吉(Karaj) 是伊朗第五大城,人口約150 萬人,距離德黑蘭市中心只有40 公里,且有地鐵相連,實際上已成為德黑蘭都會區的一部分。
德黑蘭在歷史上曾以拉伊(Ray)或剌伽(Ragha) 等名稱出現,在西元前6000 年即有人居。拉伊目前已併入德黑蘭都會,這裡是許多伊朗神話故事的發生地,也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地之一。富庶的拉伊在13世紀蒙古入侵時受到嚴重破壞,地位逐漸被附近的德黑蘭所取代,1795年凱加王朝(Qajar Dynasty; 1794–1925) 首任國君阿迦穆罕默德(Agha Mohammad Khan) 在德黑蘭加冕,同時決定在此建都,德黑蘭就此穩坐首府的地位直到今天,而這裡的歷史性建築也多半始於凱加王朝時期。
1920年代巴勒維王朝的創建者禮薩沙王(Reza Shah) 認為,厚重的碉堡式建築已經不合時宜,他要把德黑蘭建設成一個現代都市,於是開始全面拆除傳統建築,此後20年間德黑蘭被整個徹底重建,如禮薩之願成了一個面目一新的現代化都會。
伊朗歷代曾建立33 個不同的首都,數目之多沒有第二個國家比得上,而德黑蘭作為首都的日子亦已所剩無幾。伊朗是全世界大地震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幾乎每天都有地震,而德黑蘭地處百餘條地層斷裂帶的上方,專家預測未來很可能發生芮氏規模八的強烈地震,因此伊朗政府已於2010年決定遷都,但因茲事體大、牽涉複雜,新的首都地點迄今仍未定案。
德黑蘭南部150公里處的貢姆(Qom)是什葉派伊斯蘭聖地與學術中心。伊朗最重要的兩個朝聖地分別屬於一對特別的兄妹,第八任伊瑪目瑞薩(Reza) 的妹妹法提瑪(Fatima) 通曉伊斯蘭聖訓,西元816年葬在貢姆,目前每年有數百萬什葉派信徒到她的陵墓朝聖,是僅次於馬什哈德(Mashhad) 瑞薩陵墓的什葉派聖地。19世紀凱加王朝把法提瑪陵墓的圓頂包上金箔,使金圓頂成為貢姆著名的地標,也出現在伊朗50 里爾的硬幣上。
貢姆也是全世界什葉派伊斯蘭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有數萬名來自全世界的學生在此研讀神學院,2013年當選總統的魯哈尼在1960 年代也是這裡的學生,歷來最具影響力的什葉派領袖,包括何梅尼,都曾在貢姆擔任學院職位或研究講學。
薩德阿巴德宮 Saadabad Palace
薩德阿巴德宮位於德黑蘭最北端,一路上見識了德黑蘭驚人的車潮。車向北行,林蔭大道兩旁的高大樹木已無綠意,在夏日則是一條枝繁葉茂的綠色隧道,前方是雪白壯觀的厄爾布爾士山脈。薩德阿巴德宮殿群位於德黑蘭北部滑雪勝地托克(Tochal) 山的山腳,由凱加王朝皇族始建於19世紀,禮薩在1920 年代擴建後遷入,佔地400公頃,其中包括廣達180公頃的森林、花園與草坪。巴勒維皇宮是建築群中的一棟,穆罕默德禮薩是皇宮最後的主人,伊斯蘭革命後宮殿建築群被改為薩德阿巴德博物館。
進入巴勒維皇宮的後花園,眼前是一片令人迷惘的銀色世界,皇宮前林地上尚有積雪未退,林道是一片北國之冬的清幽景觀。這裡總共有14座宮殿,有些在1979年巴勒維國王倉皇去國時尚未完工。園林中展示著昔日巴勒維國王乘坐的馬車以及勞斯萊斯座車,另一邊則立著一雙巨大的長統靴銅雕,這原是巴勒維的全身立像,他逃到國外後銅像被民眾破壞殆盡,現在看到的就是殘留下來的部分。
皇宮內部雕樑畫棟裝飾奢華,我們參觀了書房、餐廳、寢室、禮賓廳等,地面鋪著名貴的波斯地毯,家具大都屬法式風格,也有不少精緻的擺飾,包括法國瓷器、義大利銅雕、中國湘繡等等,甚至還看到了來自台灣的珊瑚藝品。
尼亞瓦蘭宮 Niavaran Palace
尼亞瓦蘭宮位於薩德阿巴德宮東面不遠處的尼亞瓦蘭花園之中,是1968年建成的巴勒維皇宮,現已改作博物館。19世紀晚期凱加王朝第五代沙王納瑟(Naser; 1848–1896在位) 原在此建了一座夏宮,稱為沙赫坎尼葉宮(Sahebqraniyeh Palace),1958年巴勒維王朝末代沙王穆罕默德禮薩也看中了這裡的清幽環境,把沙赫坎尼葉宮整個拆除,在北面重新建了一座供自己和家人居住的新皇宮,只有樹林裡的阿哈馬德庭閣(Ahmad Pavilion; 以凱加王朝末任沙王命名) 逃過一劫,目前用來展示歷年各國領袖送給伊朗的禮物,以及隕石、化石等珍奇收藏。
現代化的尼亞瓦蘭宮樓地板面積 (二層樓含夾層) 約3000坪,除了巴勒維和家人的房間、辦公室以外,還有一個電影院以及豪華的會議室、餐廳,並收藏三百多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現在都成了伊朗王室最後一段歲月的標本。
探索被誤解的國度 追尋文明的源頭 林婉美( 老夫子姊姊)
伊朗是個去過令人還想再去的國家,她對我充滿了無盡的魅力,而每趟前往,我都不禁深深感嘆─這真是一個最受外界誤解的國度!
伊朗是西亞大國,土地面積為台灣的45 倍,人口近八千萬,天然氣儲量全球第一、石油儲量世界第三,也控制著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位於習稱的中東地區,北臨裏海,南濱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對;領土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庫曼、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與伊拉克相連。伊朗的波斯貓、波斯地毯、開心果在全球享有盛名,但伊朗在國際...
目錄
[作者序] 探索被誤解的國度 追尋文明的源頭 林婉美
[作者序] 了解伊朗 黃建忠
[作者序] 拍攝伊朗 王慶中
[推薦序] Sale No Mobarak! 楊方
[推薦序] 我的伊朗經驗 水瓶子
目錄
伊朗簡介
伊朗簡介 | 伊朗簡史 | 伊朗的15處世界遺產
德黑蘭
自由紀念碑| 貢姆| 薩德阿巴德宮| 尼亞瓦蘭宮
地氈博物館| 伊朗國家博物館| 珠寶博物館
玻璃與陶瓷博物館| 何梅尼紀念館| 古列斯坦宮
十二伊瑪目與伊斯蘭什葉派
大布里士
藍色清真寺| 大布里士巴扎群| 大布里士與伊斯蘭革命
薩非教長陵寢與蘇非聖所建築群| 亞美尼亞修道院群
桑姜
蘇丹尼葉| 蘇里曼聖殿
哈馬丹
阿維森那紀念館| 阿拉維圓頂| 哈馬丹石獅
以斯帖墓| 剛吉那默銘文與300 壯士
喀曼夏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
比索頓– 比斯希頓銘文| 法拉克阿弗拉克城堡
蘇薩
蘇薩遺址| 但以理墓| 喬高桑比爾神殿
蘇西塔古代水利系統
伊斯法罕
沙瑞斯坦橋| 哈糾橋| 三十三拱橋| 星期五清真寺
伊瑪目廣場| 伊瑪目清真寺| 羅特非拉清真寺
阿里卡布宮| 八天堂宮| 四十柱宮| 伊斯法罕市集
梵克大教堂
色拉子
卡林城堡| 瓦基爾巴扎| 納瑟阿穆克清真寺
瓦基爾清真寺| 光明王陵墓| 巴孛之屋
波斯花園–伊倫花園 | 可蘭門 | 詩人之墓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古城| 帝國的隕落| 那克什羅加石刻
波斯帝王谷–那克什魯斯坦
帕薩加迪
馬達蘇里曼| 帕薩加迪遺址| 居魯士大帝陵墓
馬什哈德
伊瑪目瑞薩聖所| 貢巴德卡布斯| 高根長城
亞茲德
坎兒井、冰倉、風塔| 星期五清真寺
洽克馬克大公清真寺| 朵拉阿巴德花園| 聖火廟
寂靜塔| 洽克洽克
喀曼
星期五清真寺| 馬罕– 尼馬塔拉聖所| 王子花園
巴姆古城| 瑞岩城堡| 慈濟小學
[作者序] 探索被誤解的國度 追尋文明的源頭 林婉美
[作者序] 了解伊朗 黃建忠
[作者序] 拍攝伊朗 王慶中
[推薦序] Sale No Mobarak! 楊方
[推薦序] 我的伊朗經驗 水瓶子
目錄
伊朗簡介
伊朗簡介 | 伊朗簡史 | 伊朗的15處世界遺產
德黑蘭
自由紀念碑| 貢姆| 薩德阿巴德宮| 尼亞瓦蘭宮
地氈博物館| 伊朗國家博物館| 珠寶博物館
玻璃與陶瓷博物館| 何梅尼紀念館| 古列斯坦宮
十二伊瑪目與伊斯蘭什葉派
大布里士
藍色清真寺| 大布里士巴扎群| 大布里士與伊斯蘭革命
薩非教長陵寢與蘇非聖所建築群| 亞美尼亞修道院群
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