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榮獲2013年「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
◎中文世界第一本講述傳統攀岩專書
◎台灣山岳雜誌》、《戶外探索Outside》、《山野》、《戶外探險》和《孤獨星球雜誌國際中文版》專欄作家
◎爬了近百條長攀岩路線,也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與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同時首登數座四川境內五千米以上的岩攀技術性山峰,分別為:皇冠峰、喀麥隆峰、大仰天窩峰
詳盡又易懂的說明,
關於傳統攀登你所需要的知識與技巧,這本書都涵蓋了。
◎傳統攀登的樂趣是什麼?
一、傳統攀登訓練了攀登者的自主性
二、傳統攀登給予攀登者無比自由的空間
傳統攀登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
很多人都以為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攀登能力後,才可以進行「傳統攀登」,但其實在「運動攀登」出現前,人們學習攀岩就是從傳統攀岩開始,而作者本身也是從這裡直接進入攀岩的世界。所以,傳統攀登並沒有一定學習門檻,因此不管是想要嘗試傳統攀登,或是想要學習不同於運動攀登且更進階攀登的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所需要的知識。
常見的攀登模式有三種:一、傳統攀登;二、運動攀登;三、抱石。在《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已經講了運動攀岩與關於攀岩的基礎技巧與概念,而這本書則是著重於「傳統攀登」的部分。
◎什麼是「傳統攀登」?
傳統攀登是攀爬和保護並行並重的攀登方式。當先鋒攀登者在攀爬時,需要自行在岩隙岩洞等地方置放保護支點,而這些保護支點隨後可以由跟攀者清除。也就是說攀登者不但要攀爬,還要保護路線。傳統攀登是保護和攀登並重的攀登型態。
學習傳統攀登你該知道的事:
◎關於岩楔
岩楔的運作原則是什麼?如何保養與購買?又在何時應該淘汰?
◎關於保護支點
怎麼運用攀岩軟器材和天然物來做支點?在裂隙中置放岩楔的原則是什麼?又該如何取出岩楔?
◎關於固定點
固定點的依循原則為何?如何以不同連接保護支點的方式來架設固定點?
◎關於先鋒理論
何謂「先鋒理論」?先鋒該執行的任務又是什麼?
◎關於多繩距攀登
多繩距攀登該如何準備?攀登過程該注意的事項?怎麼下撤?又該如何增進多繩距攀登的效率?
◎關於自我救援
如果不小心遇到意外,該如何自我救援?救援繩結怎麼進行?又可以怎麼將各救援工具綜合起來運用?
作者簡介:
姓名:易思婷 (小Po)
出生於雲林縣虎尾鎮,像大部分的台灣孩子一樣,自小就背負了名列前茅的期望,從北一女中、台大資訊系,最後遠赴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取得電腦博士,一直努力符合父母的期望。
但卻在取得那一紙可以讓家人感到自豪的畢業證書之後,毅然捨棄高薪的科技職位,流浪天涯、奔向山野找尋能讓她投注一生熱情的夢想。在野外的世界,她嘗試滑雪、荒野露宿、激流泛舟、冰川探險,一步一腳印終於找到她與攀登命定的緣分。
自2006年開始,作者攀登的足跡遍佈南北美以及中國大陸,造訪過數十個天然攀岩地,攀登的長路線近百條,並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戶外領導學校(NOLS),以及其他戶外組織(BOLD Mountain School, Passages Northwest, Bush School etc)擔任攀岩講師。
目前以車為家,繼續流浪攀岩的生涯,眼光放向攀登大岩壁,以及所有攀岩人的夢想——首攀——的計畫。「首攀」指的是攀登從未有人攀過的地方,表示沒有經驗可參考、也沒有紀錄可依循,為一大挑戰。
目前亦為《台灣山岳雜誌》、《戶外探索Outside》、《山野》、《戶外探險》和《孤獨星球雜誌國際中文版》專欄作家。
簡歷
2006年7~8月: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參加30天的冰川攀登課程
2007年3月:領隊冬攀美國緬因州第一高峰肯塔登峰
2007年6月: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
2007年8月:登頂技術性山峰大提頓峰
2008年6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野外講師資格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攀登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
2009年2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攀岩講師資格
2009年9月:嚮導大提頓峰
2011年9月:首攀計畫得到美國山協(American Alpine Club)的獎金 Lyman Spitzer Award,首登沙路里山區的皇冠峰
2012年9月:首攀計畫入選歐都納圓夢獎金,首登四川格聶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喀麥隆神山
2013年9月:首登四川四姑娘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大仰天窩峰(此計畫受到中國戈爾戶外夢想實現計畫的贊助)
2014年4月:經由經典路線The Nose登頂酋長岩(El Cap)
2014年:蒙古國攀登計畫得到美國Shipton-Tilman探險獎金
2015年:南美智利巴塔哥尼亞山區首攀計畫得到美國Mugs Stump獎金
作者網站:http://www.chickfromtaiwan.com
著作:
《睡在懸崖上的人》(麥田出版)
《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麥田出版)
相關著作
《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觀念、技巧、繩結、裝備,即使從零開始入門都很簡單》
《睡在懸崖上的人: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
繪者簡介
姓名:Dave Anderson
擁有15年的專業攝影資歷,尤其擅長捕捉在荒野戶外的風景和人物風情。 Dave的作品曾刊載在各大出版物,包括《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公司雜誌》(Inc. Magazine)、《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和《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也曾經出版過兩本戶外書籍:《Expedition Planning》(暫譯:遠征計畫,Stackpole Press出版)和《Outdoor Hazards》(暫譯:戶外風險,Falcon Press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丁雲芝/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國際組組長
何中達/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吳彥儀/資深攀岩教練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游金龍/iClimb風城攀岩館攀岩教練
黃建益/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館長(內湖岩館)
劉乃勳
戴昌盛/小鬍子冒險學校負責人、攀岩總教練
何中達/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傳統攀登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攀登,不僅綜合了攀爬技巧、保護系統操作、以及決策判斷等全方位的能力,也是與岩壁最自然和諧的互動。傳攀的潛在風險與艱澀技術是許多戶外愛好者不敢輕易嘗試的主因,然而累積了豐富北美及四川攀登經歷的小Po在本書中破除了這個迷思。清晰有條理地闡述傳統攀登必備的知識與技術,兼顧了親和度與嚴謹性,融合了觀念理論與實戰技巧,使得本書不僅是傳統攀登入門者的必讀,也是具經驗者精益求精的良伴。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傳統攀登是種很迷人的運動,它綜合智力、技術、經驗與體能的挑戰。它給了攀登者無限自由的可能,但卻也潛在著不可預測的風險。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是需要細心的操作與耐心的累積經驗。
《傳統攀登》不是一本艱澀的翻譯書籍,它是綜合了小Po在美國所學之攀岩技能與攀登經歷的書籍。而攀岩自我救援的章節,更是相當推薦的章節。在教學單位稀少與參考書籍多為英文的傳統攀登來說,期盼本書的出版後,能吸引更多人進入傳統攀登的領域。
黃建益/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館長(內湖岩館)
蒙小Po的邀請及細細的閱讀此書的初稿,傳統攀登的內容繁瑣,撰寫與校對都非常地艱辛,出版第一本中文的傳攀工具書,象徵著一般大眾有機會與世界攀登史正式接軌,以及華文攀岩圈發展的里程碑。
回溯攀岩的歷史及檢視到攀岩的本質,肯定地說傳統攀登才是攀岩精粹的所在與凡人眼中最偉大的空間魔術。小Po以中文書寫直接引進美國傳統攀登的觀念、經驗以及技術,其中包含多繩距攀登、救援……有意進行攀岩旅行的攀岩者將會省去很多英文閱讀及嘗試練習時間。
就一個攀岩教練的長期觀察,雖然並不清楚這種克服高度恐懼的活動有什麼用,但被焠鍊過的心智,卻都深深地為攀岩而著迷。
推薦序1 資深攀岩教練 吳彥儀
攀岩經常會被認為是一種孤獨的運動。當攀岩者抓著細小裂隙,踩著微凸小點,努力在岩壁上抵抗地心引力緩步向上奮力時,沒有人可以拉他一把,一切只能靠自己。一條繩子底下連接的是確保者機械式的收給繩索,彷彿世間只剩下他與岩壁間的對話。「孤獨」好似攀岩者的特權,而抱石攀登又讓攀岩者的身影看起來更加孤寥,幾張墊子就可以滿足攀爬的欲望,連確保者都可以不用了。
有些攀岩者享受這種孤獨,甚至有些攀岩者更認為攀岩本該孤獨。然而,「孤獨」並非攀岩的全部,攀岩的起源更不存在「孤獨」一事。最早的攀岩者沒有人是孤獨的,也沒有人是「一個人」爬岩的。翻開早期路線攀登紀錄,首攀者不會只有一個人的名字,因為路線只會被「一隊」首攀,難以被「一個人」首攀。北美最有名的路線Nose,首攀成功是眾人努力的結果,而Nose首次被自由攀登的紀錄則並列了三名字,還有Nose首次被一天內攻頂的紀錄也是由三個人所共同寫下的。「一個人爬岩」(solo)在攀岩中另有所指,因為攀岩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
「You fall, we die.」是攀岩中最戲劇化的情節。體內曾經流過瘋狂與冒險精神的攀岩者們,也許都有過這種性命相鎖、極端相依的人生記憶。是的,攀岩不是絕對安全的。不過,攀岩也並非要那麼地極端。絕大部分的攀岩者,所追求的第一目標還是:安全的攀岩。
你不用以身犯險,在安全攀登的世界裡,依然可以感受到這種一繩相繫的力量。傳統攀登內在的精神之一,就是當你綁上繩索後,你們就是同一個繩隊了。沒有一項運動能比得上繩隊攀登如此地緊密相連,即使是單一繩距的路線,當先鋒爬到頂時,這項挑戰只完成了一半。繩隊上,繩隊下,路線需要一起才能完成。繩伴之間不僅需要確保得好,還要有共同完成路線的能力與默契,攀登時的你,將成為一種複數。
「繩隊」是一件很神奇的連結;當你失去勇氣時,你可以從繩伴身上借得勇氣;當你徬徨無措時,繩伴會給你帶來冷靜;不需要言語,只需要以繩相繫,一隻無形的手,就會相互支撐對方,經由繩索將力量來回傳遞。就是這種力量,讓早期攀岩者得以用他們蹩腳的攀爬級數,不斷攻克至今仍令人望而生畏的峭壁。
如今,時下所盛行的運動攀登,把攀岩「單純化」成為肢體運動的同時,還將攀岩從團體運動轉化成為個人的運動。在運動攀登裡,「繩伴」一詞的重量比起傳統攀登要輕了許多許多,以開玩笑的口語來形容,有時候運動攀登者只是需要一個懂得確保的「奴隸」而已。而在抱石運動中,最好的繩伴則是更厚的墊子。
也許,你不喜歡孤獨的爬岩;也許,你想要體會什麼叫做「一起爬岩」的感受;那易思婷的這本《傳統攀登》將是最好的敲門磚。能讓你在個人攀岩故事中,增添許多舉足輕重的好夥伴,共同寫下精采無比的攀爬回憶。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就是別把傳統攀登也「運動化」了,否則將會失去許多「一起攀岩」的樂趣。
推薦序2 iClimb風城攀岩館攀岩教練 游金龍
初入門攀岩的人,通常都是先在安全性高的環境下學習,攀登者只需擔心自身的確保能力能否安全的拉住攀登者的墜落,器材能否正確的使用以避免因失誤而造成的危險。一般來說,攀登者對於牆上繩索的架設固定方式,基本上是不需太去擔心的。
不同於一般的運動攀登,傳統攀登是種純粹的攀岩形式,它不靠別人留下的安全設備,僅憑前人的資訊來了解岩牆上的狀態,完全憑個人的能力去登上這面岩壁。攀爬時所有的安全設備都是揹在身上,所有的安全繩索架設都是在攀登的同時完成,更極端者甚至連攀登路徑上的情形都不甚清楚,一切全憑經驗判斷,攀登時會碰到的各種狀況都只能靠著自身的能力去克服,在攀登的期間萬一發生意外,通常也只能靠著自身的能力進行自救。
或許有人會問說:「那為何要從事危險的傳統攀登?」。我的回答是:「若只是追求身體的運動及單純的攀登動作帶來的樂趣,那當然不用學傳統攀登。」但運動攀登有其場所限制,大部分的天然岩壁皆無人工固定點可使用,若是難以滿足於少數的已開發路線及單調的人工岩場,想要追求更多的未知路線,那除了學習傳攀外別無他法。更甚者,若是想追求純粹的攀岩精神,嚮往挑戰那未開發岩壁的攀登樂趣,除了鍛鍊好個人的攀登能力外,將傳攀的技術學到精深,將攀登風險降最低,才能夠大無畏的挑戰那心中的聖殿。
學習傳統攀登並不是件難事,但若未經過正式的學習課程卻又難以真正安全的進入這個領域。筆者在攀岩館進行教授攀岩的同時,總是苦於缺乏適合的資料讓學員參考,學員在課程後若需尋找相關的資料來印証所學,卻又少有中文的內容可參考,使用上總是不甚便利。藉著本書的推出,終於可以讓學員在學習後隨時複習並印証課程所教授的理論,當然無形中也就更能增加中文世界的攀岩者的攀登安全了。期待本書的推出能更增加台灣攀岩者學習傳統攀登的動力,一起來追求那純粹的攀岩精神吧!
推薦序3 劉乃勳
會看這本書的人,相信多數也都看過作者的另外兩本書:《睡在懸崖上的人》及《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所以對易思婷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加上思婷曾經為了新書發表而到處演講,很多讀者甚至與她有過一面之緣。
穿著簡便、個性純樸,這位小女孩給人第一眼的印象,可能並不特出。但那明亮有神的雙眼,加上開朗與充滿熱情的個性,只要跟她攀談幾句,很容易就讓你誤以為是相熟已久的朋友。
運動攀登的好處之一,是已經有人幫你鋪好路了,只要順著Bolt的位置往上爬,全心全意在攀登的動作上,不只不必找路,也不用太擔心安全上的問題。而傳統攀登就不同了,除了要克服攀登動作的困難,還必須自行尋找攀登的路線,以及邊爬邊注意合適的裂隙,隨時架設保護支點(就算有guide book可以參考,也一樣要邊爬邊找)。不過相反地,從事運動攀登,也許不用擔心下一步的安全,但也沒有多少讓你自由選擇的空間;傳統攀登雖然必須瞻前顧後,但卻能給你心境上無比的自由。
人生的取與捨,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對小Po(作者的綽號)而言,面對人生的分叉路時,向左走?或向右走?如同一場豪賭,而傳統攀登也正是一場取與捨的遊戲──嚴肅的遊戲。其間的關鍵在安全與危險;生活與生命;虛幻與真實之間的拔河。有些可以折衷;有些卻只能選取其中一端,而捨棄另一端。
這裡取與捨的選擇,並不是指小Po睡在500公尺高的岩壁上想家的懊悔──在家裡這麼舒服,真不該來這裡睡在吊床上受苦──因為當下沒有退路。
如果在某條傳統攀登的路線上,遇到難以決定的狀況,譬如:在關鍵的難關前,要是跨出這一步,就可能完成你的攀登路線,也可能往背後那可怕的深處墜落。此時對自己的能力,與架設的保護支點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就非常地重要了。要往前還是回頭,全在一念之間。沒有被逼到絕境的體驗,很難經歷真正的抉擇,就無法了解取與捨的艱難,也接觸不到生命的深處。
如果你把攀登當作休閒活動,希望下班後用來舒展一下筋骨;或者只想爬肢體動作更高的難度,那大可不必學習傳攀,因為傳攀可能比你想像中來得辛苦。但是,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一位攀登愛好者,如果想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路線,當然要學習傳攀。或者不是真正地想冒險,只是爬一些安全的路線,單純希望能自己作主,享受想爬那裡就爬那裡,那種自由自在的快感,那學習傳攀仍是必經之路。
無論是攀登路線的當下,以及回到現實生活中,傳攀都會為你打開視野,讓你察覺到自己深層的情緒起伏,也可藉此鍛鍊出堅強的心智,與增進應變的判斷能力。學習傳攀的過程,將會成為你的心靈之旅。
這本書,很詳細地把一些傳攀的基礎技術,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介紹給讀者。雖然不能全然代替教練的角色,但可以讓初學者在學習前,先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以及學習中依循的管道。
最後,由捨棄了安全與舒適的生活,每天面對真實心靈的小Po來寫傳攀的技術,其特別的意義不言而喻。
名人推薦:丁雲芝/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國際組組長
何中達/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吳彥儀/資深攀岩教練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游金龍/iClimb風城攀岩館攀岩教練
黃建益/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館長(內湖岩館)
劉乃勳
戴昌盛/小鬍子冒險學校負責人、攀岩總教練
何中達/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傳統攀登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攀登,不僅綜合了攀爬技巧、保護系統操作、以及決策判斷等全方位的能力,也是與岩壁最自然和諧的互動。傳攀的潛在風險與艱澀技術是許多戶外愛好者不敢輕易嘗試的主因,然而累積了豐富北美及四川攀登...
作者序
這本書比我當初預期地還要難產。
我初識傳統攀登是在2006年,當時有種「尋尋覓覓這麼久,終於找到你了」的感覺。2007年上了由美國領導學校(NOLS)提供的系統化課程,之後正式投身傳統攀登的領域,這些年來我花了不少的時間來了解這門學問,我閱讀、實做、期間也不停的進修、旅行到各地接觸不同的攀登環境。而幾年下來傳統攀登果然不辜負我原先對它的期待,不管是攀登短短十幾公尺的裂隙,還是荒野裡孤零零俏生生的岩石山頭,抑或是從平地倏忽拔高數百公尺的大岩壁,傳統攀登讓我找到與它們溝通的方式。
我投身入傳統攀登這個領域之前,受了十數年資訊科學的訓練,很多人覺得這兩件事八竿子打不著,互相一點關聯都沒有。我卻認為我對於傳統攀登的著迷,如果不是根源於本性,一定是來自我在電腦上的訓練。我讀博士班時專攻的是「自然語言」,簡單來說就是訓練電腦來了解人類的語言。做實驗的時候,經常使用許多「機器學習」領域中的不同數學模型來分析大量的語言資料,為了讓做出來的應用程式的準確力高,在規畫參數的時候,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天然的限制,然後在這些限制下求得最佳化的解答。
人類的語言在數千年的使用和演進下,雖說有規則可依循,卻不像數學公式具有一絲不苟的完美。但也因為這樣的不完美,而造成語言的流動和美感。自然的岩壁也是一樣,因為地殼變動,風化侵蝕等各種原因,這些岩壁上的裂隙和凹凸不平的特徵,看似隨機卻好似有規則可依循,但是在規則外,每面岩壁、每條路線又有它本身的個性。
做研究的時候,我用數學來解析語言,我們不能夠改變人類語言的用法和結構,而是要了解天然語言所給予的限制,在該些限制之下,往往是做了最少假設的數學模組會給予最佳的解答;攀爬岩壁的時候,也不能去改變岩壁上的天然特徵,在該些天然特徵所給予的限制下,往往是使用最少工具的攀登模式讓攀登者更加了解攀登。而對我而言,這攀登模式就是傳統攀登。傳統攀登使用的工具不多,像數學一樣整潔而美麗,而從這些簡潔美麗的東西發展出來的應用,卻是無窮的。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比預期地還要難產的緣故了。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傳統攀登了,怎麼寫都覺得寫得不夠完善,講到的東西還不夠豐富,而老是搔首躑躅。但是我對於傳統攀登的體悟和熱愛也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在從事的過程中,每次有新發現或是新領悟總是有莫名的欣喜。這本書畢竟是本工具書,而不是經驗的傳承,而說實在我也不該以「過來人」的身分,來剝奪許多即將踏進傳統攀登這個領域的攀登者自我發掘的機會。最後終於把這本書定位在系統化的技術傳承,而在經驗上的分享上則有所節制。
寫工具書的壓力非常大,除了怕出錯、涵蓋的內容不夠完善以外,更在於攀登是件可能致命的活動。在從事攀登的時候,若犯下嚴重錯誤,會有不可逆轉的後果。因此我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自然經過許多研究以及與其他經驗豐富的教練反覆論證的過程,但是就好像寫程式的時候無法寫出無錯(bug free)的程式,我也不敢保證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完美。同時我想提醒讀者,攀登是件在客觀環境下必須做出主觀判斷的活動,是個高度有機的過程,常常沒有對錯可言,而是在客觀環境下找出最佳化的解答,很多時候這個解答也許是妥協下的產物。我的電腦程式無法在處理語言資料下,得到百分之百的準確率,因為人類語言是活的。攀登這項活動也是活的,在學習時候,千萬不能死記而要消化,活學才能活用。攀登者自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在攀登者的頭腦中。
這本書的完成我要感謝相當多人,首先是資深攀岩人劉乃勳以及吳彥儀不厭其煩地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我的文字初稿,不但抓出我的錯誤,還建議我增添一些我沒有顧及到的內容。在反覆的魚雁往返當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攀登的熱情,而這份熱情我想就是他們不計酬勞,只希望這本書能夠對攀岩族群有貢獻的原因。另外書中有些難以靠照片,比較容易靠繪圖來表示的情節,感謝Mike Clelland慷慨地讓我們使用他的繪圖。感謝Dave Anderson,我生命中重要的另一半,他不但需要容忍在這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挑起的無數關於傳統攀登的辯論,還任勞任怨地拍攝整理出數百張照片,讓這本工具書有了血肉。最後謝謝麥田出版社編輯群的耐心,這本書我拖稿嚴重,壓縮了他們的工作時間,卻只見著他們的努力工作,沒有見著他們的抱怨。這本書若是有什麼錯誤,責任在我,還請大家多給予建議與批評。
各位讀者,若是傳統攀登給了你感動的時刻,還請你不吝和我分享你的經驗,我會很開心傳統攀登又找到了一個知音人。
【第一章 傳統攀登緒論】
這本書主要的內容談的是傳統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
◎什麼是傳統攀登?
大約在一個世代以前,其實並沒有「傳統攀登」這個名詞。當時的傳統攀登指的就是攀岩(Rock Climbing),廣義來說就是:在自然的岩壁上,竭盡創意、想盡辦法往上攀爬的活動。過程中,攀爬者可以純粹使用身體的力量,也可以拉著、踩著方才置放在岩壁上的裝備來助自己一臂之力。
人們開始攀登的時候,光是在看起來光溜溜的岩壁上,找出方式往上推進就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冒險。而後才慢慢地,隨著攀登人才的輩出、攀登裝備以及技術的演進,同時攀岩者的眼光也超越了登頂與否,逐漸看向攀登究竟可以給人類帶來什麼更深層的挑戰。時至今日,攀登愈來愈專門化,目前可以根據攀登的形式、攀登的策略、使用攀登裝備的模式、以及攀登所需要花的時間等不同條件,來分門別類地切割攀登這塊大餅,然後為各區塊標上標籤。「傳統攀登」這個名詞也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
不過會用到「傳統」這個詞,自然表示有什麼新的東西產生了,而且這個新的東西還得到一定程度的主流化,才有辦法把相對舊的東西,定義到傳統那一邊去。一般的認知上,這個新的東西即為「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簡單來說,運動攀登就是攀爬路線上的保護支點(protection)都已經用錨栓(bolts)打好的路線。運動攀登大大減低了攀登者需要花在保護上的功夫,讓攀登者可以專注在攀爬的動作上。這讓攀登變得像運動一般,因此稱為「運動攀登」。
傳統攀登廣義上就是運動攀登開始流行前的攀登模式,不過這樣講畢竟太泛,若硬要給傳統攀登下個定義,目前較廣為接受的定義如下:傳統攀登為先鋒攀登者在攀爬時,需要自行在岩隙岩洞等地方置放保護支點,而這些保護支點隨後可以由跟攀者清除。也就是說攀登者不但要攀爬,還要保護路線。傳統攀登是一種保護和攀登並重的攀登型態。
廣義的保護路線,不僅只在於保護先鋒攀爬的段落,而是保護整個攀登的過程:從繩隊開始攀登到下撤為止。而這本書就是在教導傳統攀登中,會需要用到的各種安全系統,包括牽涉到的裝備、原理、以及技巧,來保護繩隊的攀登過程。
◎為什麼學傳統攀登?
其實學不學傳統攀登,是相當個人的選擇,我亦認識不少只喜歡運動攀登而對傳統攀登一點興趣都沒有的朋友。不過這本書講得是傳統攀登,而我又是傳攀的熱愛者,而你會選擇翻開這本書,也就代表你對傳攀有一些好奇與興趣,這點讓我非常的開心,所以也想簡單分享一下我當初學習傳攀的動機,以及之後對傳攀「執迷不悔」的理由。
當初我學習傳攀的動機是想要攀登技術性山峰(Alpine Climbing),而且雄心壯志地想要以不仰賴他人,單純靠自己的知識、技巧和力量的方式攀登,而傳攀是唯一的途徑。
當時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傳統攀登、運動攀登,只想著爬技術性山峰應該要懂得攀岩吧,所以我在附近的人工岩場上了課,也在該岩館裡頭第一次先鋒了運動路線,那時候還很笨拙地在墜落時腳鉤到繩子,弄了個頭下腳上灰頭土臉,害我好一陣子不敢再先鋒。但是人工岩館和我看到的岩石山峰的照片實在差太多了,我知道要拼起這塊拼圖還差了很關鍵的一大塊。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跟著岩館的兩個繩伴去野外攀登,那時候他們身上帶著一堆叮叮噹噹作響的裝備,第一個攀登的人把該些裝備在岩壁上東一個、西一個地放好;第二個人則會把那些裝備從岩壁上移除;我是第三個攀登的,攀登的時候和在岩館爬已經掛好繩子的路線沒有兩樣。等到真的爬到同伴處,看到他身上還是那些叮叮噹噹的裝備的時候,我想到我找到拼圖上迷失的那一塊了。之後同伴跟我說他才剛上了三天的「傳統攀登」課程而已,恩此隔年我便報名上了三週的傳統攀登課程。
這些年傳統攀登爬下來,愈爬愈有滋味。最大的原因可能在於以下兩點:第一,傳攀訓練了攀登者的自主性;第二,傳攀給予攀登者無比自由的空間。
一、傳攀給攀登者的自主性
能夠自給自足的感覺,是相當美好的。我不敢說每個人都這樣想,但是能夠自力更生總比老是仰臉求人好。當然攀登並不像謀生一樣,有其必須性,但是如果能夠從中得到自主性,那份滿足和快樂是極為類似的。
上文曾說過傳攀是件攀登與保護並重的活動,這是因為攀登有其風險,傳攀上所有的安全系統都是攀登者自己架設的,而攀登的媒介(岩石)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所以攀登者必須觀察、分析、進而了解攀登的媒介;從事任何動作的時候,都需要知道自己究竟在幹什麼?攀登過程中常常需要問自己很多問題,剛才放的保護支點可靠嗎?架設的固定點(anchor)穩固嗎?天色快暗了,可以爬到可以方便撤退的地方嗎?接下來應該怎麼行進才能在自己的攀爬能力和恰當的保護上得到平衡點?如果現在墜落了,會不會有受傷的可能?
此外傳統攀登都是在戶外進行的,許多時候還是在偏僻的野外,路線也可能很長,那麼攀登者對於整個攀登的環境,包括天氣的變化以及岩壁的岩質都要有所了解才行。遠處出現的雲層是天氣即將變壞的徵兆,該怎麼樣決定接下來的行止?遠遠眺望某處的岩壁看到底下都是鬆散的細沙,是不是代表岩質不夠結實?
身為一個傳攀者,必須對攀登這件事從上到下有個全盤的認識,然後再從下到上實踐每一個關鍵的細節。從一開始戰戰兢兢地不知道放在裂隙中的保護支點好不好開始,一步一步地學會評估自己的能力,信任自己放置的裝備和架設的系統,到腦海中很快地沙盤推演可能的情況,終於到可以自稱為一個獨立的攀登者。這過程中必須一次次地克服內心的疑慮和恐懼,從犯的錯誤中汲取教訓,挺起腰桿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任。過程中每一份成長都帶給我巨大的成就感和無比的欣喜。每一次嘗試都給自信心奠定更強大的基礎。
二、傳攀給攀登者的自由度
一個教過我的老師,現在也變成我攀登上的好友,在初識他時他曾說過「我在攀登上的夢想就是走到哪爬到哪,不需要路線指南。」我那時也心嚮往之,好自由、好快活、好瀟灑。而我發現懂得傳攀讓這個夢想有了依據。
傳統攀登的方式放諸四海皆準。傳攀的裝備就是那麼多,可以背著走的。傳攀的系統翻來覆去也不複雜,先看腦子是否記得牢、懂得運用的?接下來就是能不能夠在岩壁上看出一條路線?原理也並不複雜,攀爬和保護都是利用岩壁上的「破綻」,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以借力,有裂隙凹洞的地方可以置放保護支點,那麼努力觀察岩壁不就慢慢地冒出想法了嗎?當然,經驗還不夠多的時候,實做起來比較困難,找路的確是經驗和理論並重的藝術。但是已有紀錄的傳攀路線都是沿著岩壁的天然特徵走的,每多爬一條就多累積了一些經驗。慢慢地從一開始看不出一條路線,到後來可能滿滿地到處都是路線呢!那麼岩壁一定也很開心找到了個知己。
在微觀上,只要天然特徵允許,傳攀也讓攀登者想要在哪裡放保護支點就在哪裡放保護支點,想要隔多遠放一個就隔多遠放一個,想要在哪裡架設固定點就在哪裡架設固定點。如果攀登完可以從另一頭走路下山,那麼攀爬結束後岩壁還是乾乾淨淨,了無痕跡,維持了岩壁原生的型態。
而回歸到為什麼技術性登山非得學傳攀不可,是因為把整座山打滿錨栓不但在材料、人力和維護上不合效益,也違反了自然保育的精神,破壞了美麗的岩壁。人是地球上的過客,想要爬技術性高山的人,何不學習傳攀自由自主地攀登呢?在爬技術性高山的過程中,我常發現當我能夠運用的材料就那麼多,我需要從己身發掘出的能力就愈多,而驚喜地發現平常潛藏在深處的力量。
◎對傳統攀登的迷思
現在由於岩館林立,天然岩壁上的運動路線的資源豐富,比較起以往只能夠傳統攀岩的年代,要接觸攀岩更加容易了,攀岩人口也一年比一年多。而抱石(Bouldering)、運動攀登可以讓攀登者專注地挑戰身體的極限,需要的裝備簡單,背負的重量極少,攀登步調快,所以比較容易看得出進展,相當受到歡迎,也佔了攀登媒體大部分的版面。因此很多人對於傳統攀登這個名詞相當陌生,也對於傳統攀登產生了某些迷思。最常見的迷思可能如下:一、 傳攀很難;二、 傳攀很貴;三、 傳攀很危險。
◎傳攀很難嗎?
很多人認為一定要運動攀登爬到某種程度之後,才能夠開始學習傳攀,因為傳攀很難。但是,仔細想想,之前還沒有出現運動攀登的時候,那些攀登者是怎麼開始攀登的呢?我先鋒的第一條戶外路線,也是傳統路線,而我那時候才剛開始學習攀岩呢!
傳統攀登是攀爬和保護並行的活動。在攀爬上,傳統攀登和運動攀登一樣,有簡單的路線也有困難的路線。光論攀爬這一塊,傳攀不會比運動攀難。其實當初運動攀登開始盛行,有一個原因就是傳統攀登的路線不夠難,而大家想要爬更難的路線。於是很多困難但是難以使用傳統方式保護的路線,就被打上錨栓,建立成運動路線。
也許很多人認為傳攀難,是因為和運動攀登或是抱石比較起來,要學習很多新東西、新系統。不過學習這些系統並不難,如果讓我一對一教學,所有系統的作法和原理可以在數天內教授完畢,要了解的僅不過是極基本的物理。當然掌握原理之後還需要多多練習才能融會貫通,但是所有的應用都是在基本的原理上打轉。
此外由於傳統攀登就是攀岩,學習傳攀可以俯瞰整個攀岩理論,對於建立戶外攀爬、技術性登山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人工岩館盛行之後,美國這邊的攀岩事故和攀岩人口的比例突然飆高。檢討下來,發現許多人在岩館爬得相當好之後,隨即前往野外攀登挑戰難線,忽略了攀登這件事不能只看路線的難度,而在一些基本從事戶外活動需要注意的事項上犯了初學者的錯誤,而付出昂貴代價。
◎傳攀很貴嗎?
和運動攀登比較起來,傳統攀登似乎是貴多了。一整組的保護裝備,至少也有幾萬台幣。不過若是跟很多其他的戶外活動比較起來,要擁有自己的裝備,傳攀其實相對便宜。同時該些保護裝備的壽命非常長,金屬裝備一般使用下有十年的壽命,非金屬裝備也有五年。我甚至看過出廠二、三十年,但是狀況良好的金屬裝備。此外攀登的時候一般需要繩伴,還可以一起湊裝備、互通有無。
當然如果只是剛開始學習,或是傳攀的機會也不多。買成套的裝備可能會很肉痛,尤其開始的時候,又不知道該買哪些。此外,攀岩的保護裝備也不太容易轉手,因為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前提下,若不是熟知該些保護裝備歷史的攀岩者,原則上不太會建議買二手的裝備。不過倒是可以和諸多好友或是參加同好會或是社團,許多人一起分擔一整組裝備。或者是根據自己想爬的路線,少量少量地添購。
◎傳攀很危險嗎?
很多人認為傳統攀登很危險,或者是傳統攀登比運動攀登危險。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相信該些傳統攀登的保護裝備。誠然運動路線上狀況良好、架設正確的錨栓,可以承受的最大衝擊比傳統攀登的保護裝備可以承受的最大衝擊來得大,但是重點卻是你需要多少的強度來保護你的墜落。這麼說吧,放得好的保護裝備,是可以承受墜落的衝擊的;而狀況不好的錨栓也可能受力脫出。但這並不是傳攀裝備和錨栓哪一個安全的問題,也不是傳統攀登是不是比運動攀登危險的問題,而是攀登者怎麼使用裝備、看待攀登這件事的問題。
攀爬運動路線的攀登者,其實決定攀爬時,已然就會先預設該條路線上的錨栓狀況良好。也就是說因為保護支點不是也不能自己放,只能接受該條路線決定攀爬,或者是不接受該條路線放棄攀爬。當然,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運動路線的狀況也都是相當好(這要感謝建立路線的人的用心,以及當地攀岩團體維護的心力),所以很多攀岩者在攀爬運動路線的時候,忘記自己必須要做該個「爬不爬」的決定,檢視自己對己身安全的責任。
而傳統攀登的形式很自然地會要求攀登者為自己的安全攬起更大的責任。因為什麼系統都是自己架,沒有捷徑,所以要問自己很多問題才行。因此傳統攀登究竟危不危險?不是個客觀的問題,而是個主觀的問題,答案掌握在從事傳統攀登者的手上。
◎如何使用這本書
本書的架構是有連續性的,當然每一章都有一個自成格局的主題,但是總會奠基在前面章節的內容,第一次閱讀的時候,請不要跳著看。以後要複習某個特定主題的時候,就可以單看該章節了。此外本書也假設讀者已經了解一些很基礎的攀岩概念,諸如繩結的打法、吊帶的使用、對基本裝備如扁帶、輔繩、鉤環等的認識,基本的確保以及垂降等。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具備該些概念,請參閱我的前一本書《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
此外,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理論和實做是有距離的。如果在練習的時候,能夠得到即時的針砭,會大大受益。這本書也不是用來取代專業的課程,或者是與經驗豐富的教練和朋友請益的時間,而是旨在作為一本專業的參考工具書。
◎最後的叮嚀
傳統攀登教給我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對從事攀登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我也希望你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夠把「獨立思考」這個概念帶走。
攀登和我們日常生活處理很多問題一樣,是在該問題呈現的限制下,利用手上的資源和工具,做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傳攀就是在戶外環境以及天然岩壁給予的限制下,利用自己的腦力和體力,以及手邊的裝備,保障自己的安全往上攀爬。
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能有很多種,沒有標準答案,攀登也不例外。本書介紹了很多原則、方式、也示範了可能作法,但是並不是在給予學習傳統攀登者一道不可跨越的規範。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消化、質疑、進而融會貫通書中的內容。作法上,只要安全、有效率、達成你想要達成的攀登目的,你就是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傳攀方式。
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在自己的經驗上、與朋友的辯證上、以及許多參考材料的統整下,做了反覆地推敲和整理,盡量做到嚴謹。但是這絕不代表這本書呈現的內容就是無懈可擊。身為攀登者最終能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任的只有自己,對於此書有疑問的時候,不要害怕質疑本書的內容;也鼓勵你和自己信任的教練、前輩討論,更歡迎來信詢問任何你感到疑惑的地方。
【第二章 保護裝備(岩楔)Protection Gear】
傳統攀登是攀爬和保護並行並重的攀登方式。連結到安全系統的每樣裝備包括主繩、扁帶、繩環、確保器、吊帶、鉤環以及本章要介紹的岩楔等,都需要符合UIAA(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 d´Alpinisme)的規範,並且取得CE認證。也就是說,本書中會用到的裝備,除了用來清除岩楔的岩楔取出器(nut tool)以外,都需要購買有CE認證的產品。
CE認證模擬攀登的情況,規範攀岩產品必須能夠承受的力的大小。每個安全相關的攀岩器材,需得註明該器材在正確使用下,能夠承受的最大外力,標示單位為千牛頓(kilonewton,kN)來標示。一牛頓的定義是讓質量一公斤的物體加速度為每秒平方一公尺所需要的力。
這一章介紹保護裝備。保護裝備即為在攀登過程中,置放在路線上的岩隙岩洞等恰當的天然特徵中,用來保護攀登者安全的器材(protection,簡稱為pro),台灣通稱為岩楔。本章詳述岩楔的運作原則、保養方式、購買建議、以及何時應該淘汰岩楔。
◎活動岩楔 versus 固定岩楔(Active Pro versus Passive Pro)
根據其是否有可以移動的組成成份,來改變適用的大小範圍,岩楔基本上分為兩大類:1. 活動岩楔(Active Pro);2. 固定岩楔(Passive Pro)。
活動岩楔以SLCD(Spring-loaded Camming Device)為大宗,簡稱為cam,因為第一個商業化的cam的產品名為Friend,台灣多暱稱SCLD為「好朋友」。本書還是以比較中性的cam來稱呼此類岩楔。
目前市面上的固定岩楔,基本上皆為以鋼索連結造型從一端開始往另一端變窄的金屬物件。由於固定岩楔的形狀是固定的,所以必須找形狀符合的岩縫來擺放。有沒有看過一條上寬下窄的岩縫中,有一塊石頭卡在其中,動彈不得?固定岩楔就是以此為靈感創造出來的,卡在縫裡的石頭叫做chockstones,所以固定岩楔又稱為climbing chockstones或簡稱chocks。最早的固定岩楔是攀岩者拿螺帽(machine nuts)改出來的,漸漸地nut變成固定岩楔的總稱。本書也會用nut來稱呼固定岩楔。
◎Cam
Cam是個精密的機械裝置。cam的前端是安裝在單軸或是平行的雙軸上的凸輪,凸輪數量為三個或是四個,以鋼索連接到cam的手柄和開關。使用時,以手指壓縮開關造成凸輪的轉動來改變cam的大小,將cam放進岩隙之後,放開開關讓凸輪展開,與兩側的岩壁接觸,即完成置放。Cam手柄的末端有繩環,將無鎖鉤環扣入繩環之後,即可掛繩。
Cam的作用原理
了解cam的作用原理,能幫助我們正確地使用它,以保障個人的安全。
簡單來說,cam不會從裂隙掉出來是因為摩擦力。在沒有受到墜落的力道時,cam的彈簧輕輕撐開,有足夠的摩擦力讓其停留在岩隙中。當受到墜落的衝擊時,cam的設計讓它能把向下的力道,變成往兩旁撐開的力道。也就是說在墜落發生的時候,沿著手柄的受力,轉變成凸輪往兩旁的岩壁側推的力道。這個側推的力道也大大增加了摩擦力,Cam因此停留在裂隙中,停止墜勢。不過cam在剛受力的時候,有一個極短的瞬間,是只依靠彈簧外撐造成的凸輪與岩壁之間的摩擦力,緊接著向兩旁側推力量造成的增大的摩擦力,才變成讓cam留在岩縫間的主力。
摩擦力
目前市面上各廠家用來製作凸輪的材料的摩擦係數都差不多,對於使用者來說,摩擦力還是取決於凸輪接觸的岩面。軟、氣孔多、結晶多的岩石類型像是砂岩或是花崗岩,比組織緊密表面光滑的岩石類型像是石英岩,摩擦力來得好;但是較軟的岩石,表面也比較容易破壞。岩面上如果灰塵多、潮濕、或者是結冰,放置在這樣環境下的cam會非常不可靠。如果環境這麼惡劣,放nut會比放cam好得多。結論:放置cam的時候,要注意岩面的乾燥和清潔。必須把cam置放在適當的深度,且不會造成取出不易的狀況。(請參考第三章來了解置放cam的技巧。)
側推力
側推力道的大小由凸輪和岩面接觸的角度來決定,這是cam設計的一環,使用者無法改變。使用者在使用上要注意的還是置放cam的地方的岩質是否堅固,能否抵受強大的側向壓力。岩石抵受不住側推力的時候,有兩種可能情況會發生:1.表面碎掉了;2.岩石或者是岩片整個被拉下來了。所以置放的時候,必須注意置放的岩面是否有容易剝落的東西,像是突出的結晶,或是小岩角。受力的岩石是否是獨立的岩石(意指和地面或是岩面沒有連結),或是薄而空洞的岩面等。此外,凸輪和岩面接觸的面積愈大愈好,更能夠分散力道。
◎購買Cam & Cam的種類
購買cam其實是個蠻大的決定,尤其是對初學傳攀的攀登者而言。主要原因還是cam的價格相對高昂,一個cam的價錢幾乎可以買到一套nut。我最早開始傳攀的時候,只有一套nut,後來才一個一個地慢慢買cam。在那個過程中,去攀登時一定會找好幾個伴,大家的裝備湊起來才夠用。
Cam的發明比nut晚很多,也就是說很多路線光用nut也可以保護良好,如果預算是問題的話,不妨試著先只用nut來保護路線。那Cam的優勢在哪呢?在於cam可以保護平行的裂隙,而這是nut很難做到的。此外,置放cam平均要花的時間比放nut來得短,如果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放cam。
目前每家製作cam的大廠商,型錄上都有幾組名稱不同的cam,一般以針對的地形和大小來分組。這裡粗分成:1.設計給一般大小或更大的平行裂隙的cam;2.設計給小裂隙的cam;3.設計給特殊目的cam,比如說逐漸變寬或是逐漸變窄像是喇叭口的裂隙(flares)、像豆莢般的岩洞(pods)、或是因為早期的岩釘使用造成的小洞(pin scars)等。
絕大部分的時間,攀登者都是在使用第1類型的cam。慢慢地才會有買第2和第3類型的cam的需要。好消息是目前各家品牌做的第1類型的cam在質量的差異相當小,稱手程度和順眼程度反而變成選擇的重點。在這一類型中常看到的有Black Diamond Camalot C4、Metolius Master Cam、Wild Country Helium Friends等。建議先買比較常見的大小,大約從比兩隻手指疊起來稍寬到拳頭的大小。此後再依需要慢慢添加。也建議在這個大小範圍內,都買同一家廠商的cam,因為各家廠商在cam末端使用的繩環長度不同,用來標注大小的色彩系統也不一樣,這樣可以避免先鋒保護時混淆,或是各家的cam牽扯不清的情況。
至於第2類型和第3類型的cam則大大取決於使用的地形和岩石種類,購買時需要針對需求多做一些研究。此外,廠商賣的成套小cam可能會跨越到人工攀登(aid climbing)的領域。一般定義傳統攀登的岩楔必須能夠承受先鋒墜落的衝擊,歸類到人工攀登的岩楔則表示這個岩楔能夠承受體重,但是先鋒墜落時很可能會被拉出。廠商多用5kN的承受力來劃這條分界線。選購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判斷是否要整套購買。
一般而言如果某地的攀登路線需要一些比較特別的cam,在攀登指南都可以找到相關資訊。
◎Cam的壽命
Cam是有壽命的,其壽命多長需要看使用的情況和頻率而定。一般來說cam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金屬組成的機械裝置,以及後端的扁帶,在好好使用下並且有正規的保養,金屬部份的壽命至少有十年,扁帶則有五年。但是如果cam經常暴露在容易鏽蝕的環境、使用的環境常見扁帶和岩壁的反覆摩擦、或是承受墜落係數很大的先鋒墜落等,cam的壽命很有可能會縮短。所以要知道cam的真正壽命為何,還是要學習怎麼檢視手上的cam。
◎檢視cam的方式
1. Cam的扁帶
如果扁帶有缺口、撕裂、或是褪色的狀況,就是該換扁帶的時候了。如果扁帶看起來還好好的,但是有五年的歷史,也應該換扁帶,這是因為扁帶的材料會因為時間而逐漸減低強度的緣故。另外各家廠商會建議如果該cam承受了很嚴重的先鋒墜落之後,也應該換扁帶。如果你不是很確定該不該換扁帶,可以寄回原廠請他們幫你鑑識。
更換扁帶時,建議寄回原廠更換,因為各家廠牌在連接扁帶與cam後端的時候,有根據整體設計來做最佳化。不少人也會自己購買扁帶,再以葡萄藤結(Grapevine,也就是雙漁人結,只是綁在扁帶上的雙漁人結多稱為葡萄藤結。)來與cam的後端連接。也可以請第三者(如修理裝備的公司)更換扁帶。後面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作法,唯一要注意的是產品的效率可能會打折扣,比如說力道的分散沒有原始設計分佈地均勻,或者造成其他部位較容易受損等。自買扁帶時請購買尼龍材質的,因為繩結在其他扁帶材質(如Dyneema)容易鬆脫。
註:許多人在扁帶上常使用水結,以其易打且容易整理的緣故。但是水結在多次的反覆受力、不受力之後容易鬆脫,在架設固定點時,因為一天的使用過後,我們就會把扁帶上的繩結拆開,所以水結是個很好的選項。打在Cam的扁帶上的繩結,我們希望綁完之後就不用再解開,葡萄藤結就是個較好的選項。
2. Cam的機械裝置
僅次於扁帶,cam最常見磨損的地方是開關與前端連接的鋼索,如果只是在制動墜落後稍微彎曲,可以把它們拉直,然後測試看看凸輪是否仍然運轉順暢、收縮張開的角度對稱,但是如果變形、斷裂、磨損的情況很嚴重,需要考慮送回原廠修理或是淘汰。
檢視凸輪上的齒,這些凹凸不平的凸輪齒會隨著使用時間慢慢磨損,但是如果你看到磨損的程度相當不均勻,或者某個區塊完全被磨平了,就是該淘汰的時候。
如果cam有哪個部位,尤其是零件連接的地方,有嚴重的鏽蝕,也不應該使用。
最後檢視cam的運作,應該和買來的時候沒有差異,如果發現凸輪卡卡的、放鬆開關的時候,凸輪沒有馬上彈回原處,如果可以排除零件損壞的原因,就表示該cam缺乏清洗和潤滑。保養cam的方式請見下一節。
◎Cam的保養清潔和潤滑
貯放cam的時候,要選擇乾燥而且通風的環境,且避免與任何具腐蝕性或者是酸性的物質有所接觸。為了保持操作順暢,偶爾的潤滑是必要的,坊間對於使用何種潤滑劑有各家說法與偏好,有的廠商也會製作專門的潤滑劑。但是基本上用來潤滑腳踏車鍊或者是縫紉機等類似裝置的潤滑劑都是可以的。要注意的一點是,潤滑劑只對乾淨的cam有效果,如果上了潤滑劑之後,cam還是運轉地不流暢,就表示該好好地清潔cam一番了。
平常使用過cam之後,就應該稍做清潔,比如說把cam上的沙塵吹掉撢掉,用水沖洗掉。要前往海邊鹽分很重的環境攀登前,可以先上一層潤滑劑來保護凸輪的表面,使用後用清水好好沖洗,用大毛巾吸乾水份後,徹底陰乾後才能貯存,要不然很容易造成cam的鏽蝕。
如果想要更徹底地清潔cam,可以燒起一鍋水,將水溫維持近乎沸騰的狀態,把cam的前端凸輪部份浸入,反覆運作開關,並且用硬毛刷或是舊牙刷清除沙塵以及過去遺留下來的潤滑劑。根據cam的骯髒程度,上述動作可能需要反覆幾次。清洗乾淨後,吸乾水份陰乾後,上潤滑劑之後再貯存。
這本書比我當初預期地還要難產。
我初識傳統攀登是在2006年,當時有種「尋尋覓覓這麼久,終於找到你了」的感覺。2007年上了由美國領導學校(NOLS)提供的系統化課程,之後正式投身傳統攀登的領域,這些年來我花了不少的時間來了解這門學問,我閱讀、實做、期間也不停的進修、旅行到各地接觸不同的攀登環境。而幾年下來傳統攀登果然不辜負我原先對它的期待,不管是攀登短短十幾公尺的裂隙,還是荒野裡孤零零俏生生的岩石山頭,抑或是從平地倏忽拔高數百公尺的大岩壁,傳統攀登讓我找到與它們溝通的方式。
我投身入傳統攀登這個領域之前,...
目錄
◎推薦序①吳彥儀
◎推薦序③游金龍
◎推薦序②劉乃勳
◎序
【第一章 傳統攀登緒論】
.什麼是傳統攀登?
.為什麼學傳統攀登?
.對傳統攀登的迷思
.如何使用這本書
.最後的叮嚀
【第二章 保護裝備: 岩楔】
.活動岩楔 vs. 固定岩楔
.Cam
.Nut
.其他岩楔
.Nut tool
.結語
【第三章 保護支點的找尋與置放】
.保護支點
.S.T.A.R.S是擺放岩楔支點的原則
.岩質與岩楔的可移除性
.結語
.後語
【第四章 固定點】
.考慮固定點的功能性
.固定點的架設原則
.連接支點的攀岩軟器材
.連接支點架設多繩距確保固定點
.均力的討論
.Equalette
.不要忘記可以使用主繩
.結語
【第五章 先鋒理論】
.認識墜落
.第一個保護
.主繩的順暢度
.保護跟攀者的橫渡路段
.確保跟攀者
.先鋒與裝備
.帶些什麼裝備
.如何攜帶裝備
.先鋒策略
.關於固定點的更多討論
.結語
【第六章 多繩距攀登】
.多繩距攀登的流程
.計畫多繩距攀登
.多繩距攀登的效率
.三人繩隊
.使用雙繩系統攀登
.攜帶繩索的策略討論
.下撤隊
.結語
【第七章 保護較簡單的地形】
.綜論
.較簡單路段的旅行方式
.接近鞋
.下攀的藝術
【第八章 自我救援(上)】
.基本概念
.救援常用繩結
.確保脫出
.使用自鎖式確保器的確保脫出
.往下走
.平衡垂降到跟攀者
.雙人同繩垂降回地面
.簡單的雙人同繩垂降
.救援蜘蛛
【第九章 自我救援】
.固定繩上升
.使用輔繩建立上升系統
.上升操作
.練習固定繩上升時的提醒
.拖曳
.需要的裝備和拖曳系統的術語
.不同的拖曳系統
.越過中間結
【第十章 常見問題與未來展望】
.Q&A
◎附錄:詞彙表
◎推薦序①吳彥儀
◎推薦序③游金龍
◎推薦序②劉乃勳
◎序
【第一章 傳統攀登緒論】
.什麼是傳統攀登?
.為什麼學傳統攀登?
.對傳統攀登的迷思
.如何使用這本書
.最後的叮嚀
【第二章 保護裝備: 岩楔】
.活動岩楔 vs. 固定岩楔
.Cam
.Nut
.其他岩楔
.Nut tool
.結語
【第三章 保護支點的找尋與置放】
.保護支點
.S.T.A.R.S是擺放岩楔支點的原則
.岩質與岩楔的可移除性
.結語
.後語
【第四章 固定點】
.考慮固定點的功能性
.固定點的架設原則
.連接支點的攀岩軟器材
.連接支點架...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