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王子周志建繼《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之後,最新振奮人心的力作。
★鄧惠文、蘇絢慧、黃錦敦、李宜靜、鄭雲龍、楊田林、陳盈君 感動推薦
敢放棄、是勇敢。敢放手、是智慧。懂得「放」的人,人生才會fun。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歷經一場大病之後,對生活的反思與改變。
他發現,那場病痛其實是上天給的「恩典」。因為那場病,讓他開始力行「減法」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回歸單純,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他發誓:「我不想再錯過一場華麗的楓紅、一場盛開的櫻花、甚至是路邊一朵綻放的小花。」
每天都花時間陪伴自己、跟自己相處,並聆聽內在的聲音,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前,別人無法為你做的事,現在,我們自己為自己做。療癒自己,滿足自己,不再外求。全心全意,把自己愛回來,絕對是我們一生中,最該做的一件事。
如果,你的人生剛好也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對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麼,這本書裡的故事,或許會幫你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你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
*療癒小語*
☆擁有,不等於享有。囤積,是匱乏的象徵。
☆真正能「享有」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人需要每天「歸零」。歸零,就是願意讓生活重新開始,願意接受失衡的自己,並好好清理自己的內在。
☆慢,才能看見風景。快速,不止讓我們失去風景,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溫度。
☆面對所有事的發生,只要順著「生命的河流」走就好,不用抗拒。自然而然,它自己會流動、會載著我們到該去的地方。
☆生命本身其實就具備了療癒的力量,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身體不是我們的工具,它是靈魂的殿堂。如果這個殿堂沒有清理乾淨,靈魂是無法安住其中的。
☆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是偶然的,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
☆愛自己這件事,我們得重頭學起。過去,父母沒教過我們這件事,現在,我們得自己教會自己,這是我們的功課。
作者簡介:
雅號:敘事王子。今年給自己重新命名:故事王子。
一個任性、愛玩、認真工作、看起來年輕的中年男子。
一個擅長說故事、聆聽故事的心理工作者。
五十歲以後的他,開始致力於寫作,故事療癒作家是他的「新身份」。
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有二十餘年的諮商實務經驗,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一生不走主流路線,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他也是一個要自由的人。不想被體制綑綁,所以從來沒打算在大學裡任教,他選擇,當一個來去自如的「自由」心理工作者。
他喜歡後現代「沒有唯一的真理」、「尊重差異、尊重多元」的理念。創辦「敘事私塾」致力推廣敘事理念與人文教育,並將「自由書寫」結合到敘事教育,成效驚人。他也是最早將敘事治療大量運用在台灣諮商臨床實務的先行者,每年舉辦的敘事工作坊及講座超過八十場次以上。
小檔案:
◎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 敘事取向專業訓練講師、心理師、諮商督導。
◎「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
◎ 呂旭立基金會課程講師、諮商心理師。
◎ 故事療癒作家。《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作者
◎ 至2014年10月為止,已經在台灣、大陸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舉辦過400場以上的敘事工作坊。
聯繫方式:
Email:joe.chou@ms60.url.com.tw
臉書:「周敘事」
部落格:「敘事實踐者」:http://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熱情推薦]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黃錦敦/諮商心理師
李宜靜/作家、紐約榮格學院心理分析師候選人
楊田林/專業人文企管講師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主持人、馬雅旅人
鄭雲龍/脊椎力學專家、企管名師
若走向幸福之道像是一趟旅程,閱讀此書時,你會看見志建如何拆開老天爺的信封,解讀深藏於「痛苦」之中的改變訊息。
他在這樣的訊息指引下開始踏上生命探索之途,一路上試探自己,了解自己所渴求的,把屬於自己的寶物、想要的生命一一拾入行囊,寫進生命旅程的札記本裡。
在生活中、在書裡我都看見,志建的路是這樣走出來的:他對著前去的道路,一次次做出忠於自己的選擇,並認真付諸行動。他真用十年的光陰扎實地累積出自己想要的生命樣貌。
──黃錦敦(敘事治療取向督導、講師、諮商心理師)
「苦痛」不是來羞辱我們,或嘲笑我們的,而是來真誠的告訴著我們,我們尚未懂愛,未能真實地接納生命本該無條件被愛。「苦痛」很誠實地告訴我們,我們並未真實地好好活著。志建老師的這一本最新著作,處處充滿禪意,是一本與生命的真誠對話,也回望這一路走來的自己,如何的苦痛、喚醒、翻轉、領悟,及重生的歷程。──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拿到這本書,看了書名「把自己愛回來」,就忍不住就想掉淚。親愛的你,拿到這本書,沒有意外,時候到了,是該將自己愛回來,找到自己的時候了。──李宜靜(作家、紐約榮格學院心理分析師候選人)
志建很愛玩,也很會玩;志建愛自己,也愛朋友,愛學生,愛大自然。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更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有愛的人,用全然生命過生活的人,生命當然精采,故事也自然說得精采,影響力也在其中。
這是志建的第三本書,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是,對人性都有深刻的描繪,對人生都有很棒的啟發。鄭重推薦給幸福的讀者! ──楊田林(專業人文企管講師 )
很喜歡這本書中談到「生命折返點」的概念。如書上所說:旅行到一個地方,暢遊美景的同時,也需要預估一個折返的時間,否則人會回不了家。我很喜歡這個折返點的「隱喻」。生活亦是如此,當我們一路往前衝、盡情擴展事業版圖的同時,確實需要知道何時該準備折返了,不然,人會迷失自己、前功盡棄。
去年,遇到志建,聆聽他去京都賞櫻、賞楓的故事,好羨慕他可以放慢、放鬆享受旅行的美好。我聽著聽者,心裡頭有著好大的觸動,這帶給我很深的提醒與鼓勵,於是我也在思考著:自己的生命折返點是否也到了呢?
故事很有力量,它會激發生命的共振與漣漪!我被志建給鼓勵到了。
於是,我開始只答應做讓我怦然心動的課程、只帶領會滋養自己的工作坊,我甚至安排一整個月的假期去「內觀」安靜自己。今年底,我還休息了兩個月不接工作,享受「放掉時間過生活」的清幽自在。以前的我,行程總是滿檔,但現在,我真的願意「放過自己、放慢腳步」過生活,並尊重身體、聆聽身體給我的訊息。
謝謝志建這十多年來一直帶給我的鼓勵,從他身上我看見了什麼叫做「越活越年輕、臉越來越發亮」。這本書是志建活出健康的生命見證,他非常有實踐力,這點叫我打從心底讚嘆與佩服!很開心能繼續為志建的新書推薦,因為我明白,這本生活實踐的好書,非常值得分享出去!祝福所有讀者,也能看懂自己生命的關卡、並輕鬆度過每個關卡,把自己好好的愛回來!!!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主持人、馬雅旅人)
自我健康促進需要一個高度的覺察力,我們不能用「相同的自己」去期待「不同的未來」。如果您想要成就更好的自己,衷心推薦您這本好書,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刻,好好享受此書的美好吧。
──鄭雲龍(脊椎力學專家、企管名師)
名人推薦:[各界熱情推薦]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黃錦敦/諮商心理師
李宜靜/作家、紐約榮格學院心理分析師候選人
楊田林/專業人文企管講師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主持人、馬雅旅人
鄭雲龍/脊椎力學專家、企管名師
若走向幸福之道像是一趟旅程,閱讀此書時,你會看見志建如何拆開老天爺的信封,解讀深藏於「痛苦」之中的改變訊息。
他在這樣的訊息指引下開始踏上生命探索之途,一路上試探自己,了解自己所渴求的,把屬於自己的寶物、想要的生命一一拾入行囊,寫進生命旅...
作者序
〈推薦序〉我們都是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黃錦敦
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時志建剛拿到博士學位,我們一起聊天,我問志建拿到學位後,接下來人生的打算,志建大概是這樣回答我的:
「我已經想好接下來的人生有幾件事不做:不快樂的事情不做,沒有愛的事情不做,失去自由的事情不做。所以,之前有幾個令人稱羨的工作邀約,我本來還在考慮,現在清楚了,那不是我要的。」
我聽他這樣說,實在讚嘆,我回說:「你這根本是下定決心以後要過很爽的日子嘛!」志建開心地呵呵笑着。這幾年我看著志建的生活,他確實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爽」。而這本書,正是寫著這樣的生活是怎麼來的。
此書寫著志建這十年的生命變化,算一算,我認識志建也是十年的時間。從我的觀點來看,志建是一個真正的生活大師。他持續地運動、健康飲食,這是養身體;他書寫、閱讀、對話、旅行,在生活中保持覺知,感受生命的美好,這是養心智靈魂。一個人能養身養心也養靈,那是真正「活」在日子裡的人了。
能在日子裡這樣「活」,不是理所當然,那是創造而來的,這也是志建令我欽佩的地方,他活生生地創造了自己的生命風格,讓他成為一個靠近幸福之人。我的好友林祺堂教授曾說:「有些學問教人走向成功,有些學問教人走向幸福。但成功的人不一定擁有幸福。」我想,人若能擁有幸福,那麼不管有沒有抵達世俗所謂的「成功」之處,都會有很好的生命品質。我認為志建這本書,就是在教人如何把眼光直接移到生命更核心的位置,走上幸福的路途。
若走向幸福之道像是一趟旅程,閱讀此書時,你會看見志建如何拆開老天爺的信封,解讀深藏於「痛苦」之中的改變訊息。他在這樣的訊息指引下開始踏上生命探索之途,一路上試探自己,了解自己所渴求的,把屬於自己的寶物、想要的生命一一拾入行囊,寫進生命旅程的札記本裡。在生活中、在書裡我都看見,志建的路是這樣走出來的:他對著前去的道路,一次次做出忠於自己的選擇,並認真地付諸行動。他真用十年的光陰扎實地累積出自己想要的生命樣貌。
在這本書裡,志建把他這一路上的挑戰與風景、幸福與困難,用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留下人生旅者的足跡。所以,這是一本好讀易懂的書,如果你想解讀生命困境的訊息,擁有一個嶄新的可能;抑或是你已望清前去方向,只期待能點燃行動的引信,我會極力推薦你閱讀此書,並讓它影響你,如此,這本書將不僅只是志建的實踐故事,也會是你的。記得,我們和志建一樣,都是平凡但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前言〉放下,放慢,清風自來
有一天,坐在自家的客廳沙發裡,我手上拿著一本書,安然地享受閱讀,那是一本靈性書籍。
突然間,書裡冒出一句話:「如果你現在的生活方式,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樣,那麼很明顯的,你人生中最精采的時刻,永遠不會到來。」
當下,心被震了一下。放下書本,靜默良久。心裡,默默參詳著一行禪師這句話。「我的生活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樣嗎?」我自忖著。
不,我的生活一直變化著。這兩年,我出了兩本書,我的敘事私塾與工作坊也一直在精進演化著,我旅行、靜坐、游泳、跑步,我一直努力著讓自己生活保持平衡豐富。很多人看我,想必羨慕。這樣的人生,算得了精采吧?我該知足了,不是嗎?「是的,該知足了。」我跟自己說。
回首這些年,我過得安穩又規律。不是書寫,就是帶工作坊。在書寫中,我深刻反思、同時也自我療癒。我的工作帶給我極大的成就感,生活與健康也一直維持令人滿意的狀況。嗯,我是該感恩知足了。
但是,我得誠實,在這樣的安穩裡,有時……有時候,我卻感到,有點……膩了。膩了?怎麼會?是的,膩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仔細想想,這二十年來,我不斷在敘事的專業裡精進打滾,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堅忍、毅力、實踐,這是魔羯座的特性。如今,雖有點小小成就,但是,我也發現,這樣的成就並沒帶給我極大的喜悅,內心裡,好像總缺了一點什麼。是呀,怎麼會這樣呢?
去年夏天,出了第二本書,一推出就反應熱烈,讀者來函的感謝與感動如雪花般,身為作者既開心又虛榮。然後,就在此刻,內心卻跳出另一種聲音:「夠了,你該去過不一樣的生活了。」我知道我的生活並沒有不好,只是,有時還是在「大同小異」中缺乏變化。
此刻,內心出現一種召喚,促使我去做點不一樣的事,或者說,「什麼事都不做」。聆聽召喚,我決定──出走。
去年初秋,我一個人前往京都旅行。我想,放空自己。
八天京都之旅回來後,我整整把自己關在家裡三天三夜不出門,我只想繼續安靜地待在京都的深度寧靜裡,享受內心裡無法言喻的平和與喜悅。三個月之後,我再度前往京都賞楓。那幾天,每天漫步在禪寺古剎的楓葉林裡,我被大自然的多彩豐盛給震撼到闔不攏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唉,終於明白。
「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地方啊?」心裡不斷驚呼著。然而,我更驚訝地發現:「我竟然活到了五十歲,才第一次來到京都賞楓?」
「那這些年,我都在幹嘛呀?」我捶胸頓足地問自己。
回來後,我跟朋友說:「以後,我想要好好過生活,我不想再錯過任何一場楓紅了。」是的,人生如此美好,我不想再錯過一場華麗的楓紅、一場盛開的櫻花,甚至是路邊一朵綻放的小花。我發誓。
京都之旅,徹徹底底地解放了我內在某個禁錮的靈魂。漫步在京都的禪寺、楓紅、雪櫻裡,我經歷到一種純粹的存在,讓我在當中得以放空、沉靜,誠實面對自己。
好,我認了。這二十年來,我的生活看似豐富,但其實模式都差不多:不是念書、就是工作;不是書寫,就是做諮商。
從碩士念到博士,在敘事專業裡,不斷精進自我,我很努力,徹底實踐敘事,把敘事變成我,我也變成敘事。努力拿到博士、又出了兩本賣得還不錯的書,獲得不少掌聲。這些世俗成就,沒有不好,都是我想做的事,我在自我實現。但此刻,我卻突然看見:我的人生其實不也是默默在遵循某種模式,這個模式,很主流、很正當,就是「努力向上,功成名就」,不是嗎?這也沒什麼不好,只是……
我很幸運,我正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我知道我並沒有刻意想去追求世俗名利,但是,我也必須承認:在生活的努力中,有時,我想停,卻停不下來。我想放鬆、卻無法放鬆。甚至,在無所事事裡,我依然無法感到安然自在。當下,我突然明白。
明白自己為什麼這幾年會走向靈性修為,其實我想修的,就是這顆無法安穩的心。
於是,我又突然想起:十年前我生的那場大病(坐骨神經痛)。這場病,絕不是意外、更不是偶然,如今明白:那是我人生追求成就、一路停不下來的結果。這是我「一直努力、停不下來」,所付出的代價。
多麼痛的領悟啊!但它卻也是一份禮物。
相信我,如果不是生了那場病,我是無法停下來的。整整折磨了我一整年的坐骨神經痛,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模式、飲食習慣、讓我開始好好去運動。最後,我痊癒了。我不知道,是我治好了坐骨神經痛,還是坐骨神經痛治療了我。
生病,其實是上天給的恩典。因為這場病,讓我這十年來,力行「減法生活」。減少應酬、減少不必要的社交,一切能免則免,回到生活的單純裡,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是的,我漸漸回到一種「單純」裡去過生活,我渴望簡單。清靜、簡單、自在,一直是我想要的生活樣貌,但我卻一直做不到。要簡單,還真不簡單哩。人是欲望的動物,欲望經常把生活搞得七葷八素、混亂不堪。我承認,我也經常「捨」不得。
十年來,我經常在現實的工作努力與清靜的生活渴望裡,來回掙扎。生活,時而簡單,時而複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這兩端裡,來回擺盪,永無寧日。
漸漸地,我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行,沒錯。我必須承認,這樣的修行還真難哩。每當我前進一步,隔天立刻退後兩步。唉,只因「習性難改」。
如今,年過半百,我知道我生命的「折返點」到了。擁有不如享有。我得好好去「享受」我的擁有,而不是繼續去「追求」更多的擁有。如今更加明白:放下、放慢,生命一切具足,大自在,這就是我要的。未來的人生,我將比照辦理。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我也漸漸領悟:其實人只要好好做自己,一切都將豐盛美好。功名,無須刻意追求,人,其實不需要活得這麼用力。
這本書其實是寫給自己看的。透過書寫,其實我在宣告一件事:「對,我該停下來了。而且,我要享受生命、享受我美好的人生。」
如果,你的人生剛好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麼,這本書,或許適合你。
書裡的故事,或許會幫你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你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生命之道,就藏在故事裡,這就是故事的療癒力量。
現在,邀請您,給自己泡杯好茶,坐下來,輕鬆享受這本書吧。
記得,放下、放慢,清風自來。
〈推薦序〉我們都是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黃錦敦
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時志建剛拿到博士學位,我們一起聊天,我問志建拿到學位後,接下來人生的打算,志建大概是這樣回答我的:
「我已經想好接下來的人生有幾件事不做:不快樂的事情不做,沒有愛的事情不做,失去自由的事情不做。所以,之前有幾個令人稱羨的工作邀約,我本來還在考慮,現在清楚了,那不是我要的。」
我聽他這樣說,實在讚嘆,我回說:「你這根本是下定決心以後要過很爽的日子嘛!」志建開心地呵呵笑着。這幾年我看著志建的生活,他確實把自己的...
目錄
〈前言〉放下,放慢,清風自來
〈推薦序〉我們都是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黃錦敦
〈推薦序〉走過了苦痛,我們明白了愛 蘇絢慧
〈推薦序〉把自己愛回來,找到自己 李宜靜
〈好友熱情推薦〉
第一章 在痛中覺醒──那一年,我跟坐骨神經痛相遇的故事
多麼痛的禮物
意外的人生,變調的生活
當痛來臨時,一切都可拋
原來,「同理」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無望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接納生命中的每個發生,「是什麼,就是什麼」
生病,使生命轉彎
從苦難中,學習感恩
從「不可說」到「可說」,故事讓生命產生「流動」
第二章 美好的生活是一種選擇
1 你真的愛自己了嗎?
2 學會好好陪伴自己
3 五十歲以後的人生
4 快活人生,不必等到以後
5 擁有不如享有
6 放掉時間過生活
7 原來,混亂才是常態
8 世界越快,你要越慢
9 只要你敢,精采人生就是你的
第三章 隨心所欲,做自己
1 把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花
2 改變自己,不要讓生命變成一灘死水
3 不要害怕你所擔心的事
4 做自己開心的事,就是天命
5 人活著,自在就好
6 莫忘初衷
7 要過簡單生活,就要勇敢拒絕
8 不要忘記過生活
9 打破習性,不要讓別人猜到你
10 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
第四章 人是靠放棄而獲得
1 所有的美好,都發生在離開之後
2 這一生,你最想修的功課是什麼?
3 人要為自己的受傷負責
4 定位自己,重新命名
5 放掉角色,做你自己
6 心在哪裡,路就在哪裡
7 OFF的人生智慧
8 不藥而癒的秘訣
9 多出來的一天,意外卻美好
10 連土地都要休耕,何況是人
第五章 勇敢活出自己的樣子
1 當自己的好父母,把自己愛回來
2 看見,是救贖的開始
3 最難爬的那一座山,是自己生命這座山
4 去做讓你快樂、有熱情的事吧
5 連試都沒試過就放棄,那才是失敗
6 勇敢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7 不適合自己的,就勇敢放下
8 去做你真心渴望的事
〈後記〉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延伸閱讀
〈前言〉放下,放慢,清風自來
〈推薦序〉我們都是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黃錦敦
〈推薦序〉走過了苦痛,我們明白了愛 蘇絢慧
〈推薦序〉把自己愛回來,找到自己 李宜靜
〈好友熱情推薦〉
第一章 在痛中覺醒──那一年,我跟坐骨神經痛相遇的故事
多麼痛的禮物
意外的人生,變調的生活
當痛來臨時,一切都可拋
原來,「同理」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無望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接納生命中的每個發生,「是什麼,就是什麼」
生病,使生命轉彎
從苦難中,學習感恩
從「不可說」到「可說」,故事讓生命產生「流動」
第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