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醫療法:最適合百姓日常養生的妙招驗方
中醫「重預防、治未病」的中心思想,是維護健康最為重要的理念,是人類生存智慧最為突出的展現。面對當今的現實和面向人類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保健意義。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人際相關」,並按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透過四診去尋找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病象,從外知內,得出中醫病症的診斷,然後針對病機,辨證施治,消除病象,促使臟腑機能協調,重新恢復陰陽平衡。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醫師、專家及學者的熱心幫助,也參考了大量的書籍資料,力求使讀者輕鬆地了解中醫療法的知識,掌握好操控在自己手上的健康密碼。
作者簡介:
趙國東醫師
1956年生,中醫學院畢,碩士研究生,主任醫師,一直從事臨床醫療工作,是一位醫術精湛的中醫師。
近10年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編著3部,參與共同編著6部。曾編寫《中醫循症臨床實戰指南》、《神經根型頸椎病指南》二書。
章節試閱
中醫治病的特點
一、善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醫一大特色,它強調防患於未然,重視預防,並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一觀點,認為疾病已經發生才去治療,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已經開始打仗了才去鑄造兵器一樣,為時已經晚了。此即《黃帝內經》所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段話對未病先防、防重於治的思想闡述得十分精闢。
唐代藥王孫思邈強調指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宋元名醫朱丹溪還專門寫了一篇《不治已病治未病論》,開宗明義就說:「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可見治未病的主要含義,就是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治未病的第二層含義,就是防微杜漸,早期診治。防患於未然,固然是最理想的積極措施,而一旦疾病已經發生,則應儘快明確診斷,爭取早期治療。因為疾病初起,病勢尚屬輕淺,如能防微杜漸,儘早治療,就可防其發展,不致由輕病轉為重病,由小病變為大病,由局部病變發展為全身病變,而且治療越早,療效越好。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漸,以致疾病轉變,日漸深重,則療效越差,預後越壞。因此,《黃帝內經》一再指出,善於治療的高明醫家,都是在疾病初起的「皮毛」階段,就把握治療,力求將其消滅於「萌芽」狀態,療效又快又好。而那些不善於治療的低劣醫者,則坐失良機,待病久轉化,處於「已成」階段,甚至直到病邪損害五臟、病勢危重的「已敗」階段,才尾隨治之,當然棘手之極,只有「半死半生」之望。所以,《黃帝內經》強調說:「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高明的醫家,既善於未病先防,又善於早期診治。
治未病的第三層含義,就是治中寓防,先安未受邪之地。疾病已經發生,不僅要儘快診治,而且在治療中要注意病機病勢,預先採取措施,防其轉變。正如《難經•七十七難》扁鹊所說:「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由於溫病的轉變迅速,在治療中尤其要注意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溫邪內陷。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中說得明白:「其人腎水素虧,雖未及下焦,先自傍徨矣,必驗之於舌,如甘寒中加入成寒,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治未病」雖然有以上三層含義,但以第一層含義為主,即未病先防,防患未然,這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因為疾病已經發生,再採取措施防其轉變,未必都能防止,與其病後再防,何不未病先防呢?清代名醫陳根儒說得好:「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傳之為得也。」病後再防其轉變,即使防而能止,那也費力得多,這哪有事先預防省事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治未病」不僅指身體方面,首先是指心神方面,強調養性調神,所以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特別指出:「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中醫「重預防、治未病」的中心思想,是維護健康最為重要的理念,是人類生存智慧最為突出的展現。面對當今的現實和面向人類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保健意義。
二、注重治病,更注重治「人」
西醫強調要治療用儀器、化驗檢查出來的病;中醫則強調要治療有種種病狀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所謂的「亞健康」。
「亞健康」的人,主要表現為「一多三退」:一多,指感覺疲勞的時候多;三退,即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減退。具體表現為身體疲乏、腰痠背痛、頭昏頭痛、失眠多夢、焦慮心煩、精神不好、記憶力差、食欲不佳……
對於西醫來說,儘管有些人有種種不舒服的症狀,但是用醫療儀器去檢查,到實驗室去化驗,既找不到患病的病灶,也找不到證明有病的化驗指標,當然也就不能診斷得了什麼「病」。但這些人又有諸多不適,甚至還煩惱、痛苦,所以不能說他們「健康」,只好創造一個新名詞,把這種介於健康和疾病的中間狀態,稱為「亞健康」。「亞健康」既然不是「病」,當然就用不著去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去治。
對於中醫來說,這些人既然有種種不適的症狀,甚至有煩惱、有痛苦,當然不是「健康人」,而是有病狀的人,也就是「病人」。儘管用西醫的儀器、化驗檢查不出病來,但用中醫的望聞問切,透過症狀和舌象、脈象的變化,就能找出這些人有病的症候,對於這些有異常症候的「病人」,當然應當治療,也有辦法治療。湯藥成藥、針灸按摩、藥膳食療、氣功治療都可酌情選用。為什麼同樣面對「亞健康」,中醫和西醫的看法完全不同呢?這是因為中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看問題的著眼點不同。
西醫看問題,首先是看人體的物質結構,從器官、組織到細胞,再到分子水準,借用分子生物學的種種檢測方式,在微觀上步步深入,越來越細,越來越精確,這確實令人折服。然而,在分子水準上來看人,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心理屬性都沒有了,而且活生生的人體絕不是分子的「堆集體」。從分子水準上見到的生命,與人在整體水準上的生命相差甚遠,甚至完全是兩回事。
在這種以重結構、局部、微觀為主的基礎理論下,西醫的治療,當然就要針對局部病變的病灶,針對越來越精確的靶點,針對細菌、病毒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如果找不到細菌、病毒,找不到明確的病灶,找不到精確的靶點,當然就無法作出是什麼病的診斷,在治療上也就無從下手。
中醫的基礎理論,首先是看人在整體水準上的功能狀態,這種功能狀態又與天地大自然密切相關,與社會人際關係緊密相連。來自大自然的「六淫」,由社會人際關係引起的「七情」,都會打亂人體的陰陽平衡,導致功能失調,百病叢生。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人際相關」,並按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透過四診去尋找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病象,從外知內,得出中醫病症的診斷,然後針對病機,辨證施治,消除病象,促使臟腑機能協調,重新恢復陰陽平衡,就是成功。即使局部病灶並未完全消除,檢驗數據並未完全正常,只要病人的正氣提升,症狀減輕,體徵改善,也算獲得了成效。
古代沒有愛滋病,也沒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中醫也查不到愛滋病毒和冠狀病毒,但這些患「病」的人,總會表現出種種可以見到的症狀和舌象、脈象的變化,中醫針對這些症候去治療,就能產生療效。
愛滋病,傳染快,流行廣,發病重,以中醫相似症狀來說,當屬「疫毒」之病,但其病因特殊,傳播方式又是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體傳播,所以又與一般傳統「疫毒」不同。是否發病與正氣先虛的關係不大,但發病的早與晚,病情的輕與重,卻與人的正氣密切相關。
中醫治療愛滋病,也是從「症候」入手。根據觀察,常見的病狀是乏力、納呆、腹瀉等脾虛症狀,其次是發熱、咳嗽、自汗等肺衛表虛症狀。體徵以皮疹、黏膜潰瘍、淋巴結腫大較為多見。
近年採用中醫辨證論治的辦法,在治療愛滋病人,在緩解症狀,提高生活品質,延緩發病時間,延長病人生命等方面都獲得了初步的效果。這些療效的取得,並非透過對抗愛滋病毒,而是透過扶助人體的正氣,協調臟腑的機能,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他們的生存品質。朱先生,56歲,2003年因捐血感染了愛滋病,他一年花費數百萬元進行抗病毒治療,但效果不好,尤其是因為治療使腹瀉特別嚴重,一天腹瀉十多次,致使CD4細胞急劇下降,(CD4細胞是人體內主導免疫功能的細胞之一)。人也奄奄一息,身高180公分的高大個子而體重只有45公斤,醫生告訴家屬準備後事。自從他用中成藥2個月後,腹瀉停止了,其他症狀也明顯緩解,體重達到75公斤,還可以做一些輕微的工作。周圍的朋友開玩笑說,若不是中醫藥,他早就成為「地下工作者」了。
中醫治療癌症,既不針對病灶用切除癌瘤方式,也不針對癌變細胞而強力殺滅,雖然也有散結化瘀等攻邪之法,但最主要的還是扶助人體正氣,增進食欲,改善睡眠,減輕疼痛,從而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對中晚期癌症病人,中醫這種以扶正為主的辦法,能幫助病人與癌瘤和平共處,更好地帶瘤生存。
西醫治癌,手術、化療、放療三大法寶,如果運用適度,對早期癌症常有良效。但這三大法寶,都是以癌瘤這個局部病變為中心,有些醫生又往往強調除癌務盡,於是根治手術切除的範圍很大。為了防止轉移擴散,化療、放療又必需要足夠的劑量,以至許多病人很難耐受,頭髮掉了,胃口差了,甚至身體也垮了,即使「病灶」暫時消失了,但人的正常生活品質也隨之沒有了。甚至因為「除癌務盡」而過度治療引起的新痛苦遠比癌症本身的痛苦還要難以忍受。所以一些癌症患者深深感歎,早知如此,又何苦去承受因抗癌而帶來的這麼多新痛苦呢?
某醫院的外科主任華益慰,醫德好,醫術高,為許許多多的癌症患者做過手術。後來,他自己也不幸身患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手術,並接受腹腔熱化療。而他在臨終之前留下的遺言卻十分沉痛,他說:「我從前做了那麼多手術,但對病人的痛苦體會不深。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沒想到病人會這麼痛苦……」。他在生命最後階段的感悟就是一句話:「我們當醫生的不能單純治病,而是要治療患了病的病人啊!」這句發自肺腑的金玉良言發人深省啊!
為什麼這位與手術、化療打交道這麼多年的老醫生會發出如此令人震撼的警言呢?這是因為他由醫生到病人的角色轉換,他被別人治「病」的親身體驗痛苦太深。他在術後進行的化療中,由於不堪忍受化療不良反應的痛苦,曾多次要求終止治療。華醫生的老伴在回顧這段難忘的經歷時,不禁感慨地說:「他原來身體的狀況很好,第一次手術後體重還維持得不錯,如果不做化療,慢慢恢復飲食,也許能恢復得好一些,是化療把他身體徹底弄垮了!」
西醫學治病的基本思唯,是以局部病變為中心,著重在針對局部病理去治療,對人的正氣,特別是對病人的主觀感受的關心則遠遠不夠。治療措施的選擇,做不做手術,用不用化療,採用什麼樣的藥物,都是以「病」的需要為依據。對治療效果的評判,也是以病理病灶是否消失作為主要標準,對病人治療的整體身心狀態如何則放在了次要位置。總之一句話,就是重在治「病」,而不是重在治「病人」。
中醫學治病的基本思唯,更能展現人為關懷,更加人性化。中醫在診療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是把「病人」的主觀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醫治療以「症候」為根本依據,這症候雖然也有舌象、脈象、腹診等客觀依據,但其核心還是病人的主觀感受。總而言之一句話,中醫治療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病」為本。
三、扶正氣,祛邪氣
中醫學認為,正氣與邪氣相爭,決定著疾病的發生、演變和轉歸,而內部因正氣則居於主導地位。人體是否發病,主要並不取決於外來的邪氣,而是取決於人體內部的正氣。
人體的正氣旺盛,縱有外邪侵入,也能抵抗,不致發病,此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謂。只有正氣虧虛之際,外邪才能乘虛而入,侵犯人體,發生疾病,此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謂。
六淫是引起外感疾病的常見因素,但人體不虛,它是難以傷人的。即使突然遭到疾風暴雨的襲擊,也可以不病,正如黃帝在《靈樞•百病始生篇》所說:「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倘若人體正氣不足,又遭受外邪的侵襲,內外相合,邪氣就會侵害人體而致病了。所以該篇緊接著又說:「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靈樞•論勇篇》還舉例來說明上述觀點:年齡相同的人,穿同樣厚薄的衣服,或站立,或行走,都突然遭到烈風暴雨的襲擊,其結果可能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第二種是都生病;第三種是都不生病。生病的人,都是「皮薄肉弱」者,經受不住「烈風暴雨」的襲擊,所謂「不勝四時之虛風」。而那些不病的人,則是因為「皮厚肉堅」,故能「不傷於四時之虛風」,即使是「烈風暴雨」也能耐受而不生病。
古醫書還記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從前有三個人,一個空腹饑餓,一個飽食神旺,另一個喝多了酒。他們同時冒著寒冷在晨霧中行進。後來,喝酒的病了,饑餓的死了,而飽食的卻健康如常。說明正氣的強弱,機體的狀態,確是發病與否的關鍵。
中醫講六淫、疫氣這些外來邪氣,西醫講細菌、病毒這些致病微生物。中醫講六淫、疫氣會引起外感病、時行病,西醫講細菌、病毒會引起感染性疾病和傳染流行病。儘管說法不同,但都知道外邪能致病,這是中醫和西醫相通、相同之處。
然而,對於外邪致病的看法和對待的方法,中醫和西醫卻又大不相同。
西醫對感染性疾病、傳染流行病的認識,是以細菌學、病毒學、免疫學為基礎,所以對待的辦法,就是研製抗生素來對抗細菌,研製疫苗和抗病毒藥來對抗病毒。
抗生素、疫苗和抗病毒藥的出現,對於控制感染性疾病和傳染流行病,可說是功莫大焉。但是,你對抗,它就反抗,一是細菌的耐藥性,二是病毒的變異性。青黴素誕生一、兩年,就出現了第一批耐藥性菌株。一種對抗流感病毒的疫苗出現,流感病毒又搖身一變,甚至一變再變,看你如何追趕。何況,還有新的細菌、病毒不斷出現。這樣一來,只好不斷研製新的抗生素、新的疫苗、新的抗病毒藥物,簡直就是在開展一場生物軍備競賽。無論怎樣投以鉅資去擴軍備戰,敵軍不僅頑抗而且還在反撲。20世紀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近20年新出現和捲土重來的傳染病至少也有30種。僅僅在2003年,全世界死於傳染病的人數就高達1700萬人之多。
由此看來,單靠對抗的辦法,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中醫對感染性疾病、傳染流行病的認識,強調的是祛邪與扶正並舉而以正氣為主。主要的著眼點不在用藥「對抗」,而在「扶正」,把重點放在激發人體的自我康復能力,讓人體自身的正氣去對抗殺敵。這是因為人的一生始終都是在細菌、病毒的包圍中生活。人不是靠每天吃抗菌抗毒藥物才活下來的,而是依靠人體自身具有的消滅入侵邪氣的能力。
中醫認為,一個人感染外來邪氣而發病,一定是自身的正氣出了問題,一定是生理狀況出了偏差,降低了消滅入侵邪氣的能力。
對中醫來說,並不特別看重入侵的病原體,最重要的是要看病原體侵入人體後正邪相爭所表現出來的症候。不管你是何種病原體,只要症候相同,都可以異病同治。中醫的辦法就是以針對症候為中心的辨證論治。中藥的作用,只不過是協助人體的正氣去消滅細菌、病毒。這也就是中醫學幾千年來儘管沒有細菌學、病毒學,卻仍然能夠有效的防治感染性疾病和傳染流行病的奧妙所在。
時至今日,對於許多感染性疾病和流行性感冒這些傳染流行病,單獨採用中醫辨證論治的辦法即可奏效。
對於愛滋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比較兇險的傳染流行病,採取中西醫配合的辦法,也比單純的西醫治療為優。即使是一般常見的傳染病,中西醫優勢互補的治療,也能收到更好的療效。
這是因為各種傳染病和流行病雖有臨床實例和實驗室指標,但實際診斷上還是容易漏診和誤診。如果在西醫尚未確診的早期就採用中醫辨證論治,不僅可以明顯減輕病情,而且為進一步明確診斷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中醫藥的介入,既可以透過「祛邪」以減少西藥的劑量,又可以透過「扶正」以減輕或避免西藥的毒副作用。而且,透過中醫的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還可以在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上對防治傳染流行病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
中醫邪正相爭正為主的先進思唯,不僅在幾千年防治外感病、流行病的實踐中證明是成功之路,即使在西醫西藥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中西醫配合,優勢互補,這對於防治現代層出不窮的傳染流行病,也將開拓出前景更加廣闊的大路。
四、治病求本,標本論治
中醫看病,對症狀的詢問和分辨都很細緻,常用一個主要症狀作為疾病名稱,如水腫、咳嗽、頭痛等等。於是有人以為辨證論治就是「辨別症狀」、「對症治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單純針對症狀去治療,只是一種治標的方法,而辨證論治則是「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意思,只是為了簡便,習慣上就將「求因」與「審因」省略罷了。所以,在分辨症狀的基礎上,必須盡力探求引起疾病的根源,正如《內經》所強調的「治病必求於本」。
外界的致病因素,如中醫所說的六淫、異氣,或西醫所說的細菌、病毒,固然是導致疾病的重要條件,但中醫更強調人體對病因的反應,稱為病機。所謂治病必求於本,就是要透過疾病的現象——症狀,去探求疾病的根本——病因病機,進行對症治療。
疾病的現象和本質大多是一致的。寒病有寒象,熱病有熱象,虛病有虛象,實病有實象。所以,採用和病象相反地治法,例如針對寒象用熱藥,也就是針對寒病的本質去治療,《內經》稱為「逆者正治」。主要有四種基本情況。
病人怕冷,大便清稀,脈遲而微,這是寒邪在裡,陽氣衰弱的寒性病症,應當使用附片、乾薑等熱性藥物去治療,稱為「寒者熱之」。
病人發熱,大汗大渴,脈象洪數,這是邪熱熾盛,陽氣亢奮的熱性病症,應當使用石膏、知母等寒性藥物去治療,稱為「熱者寒之」。
病人氣短乏力,頭昏心慌,面色蒼白,脈象細弱,這是氣血不足的虛性病症,應當使用黃耆、當歸等補益藥物去治療,稱為「虛者補之」。
病人高熱,腹滿脹痛,大便不通,脈象沉實,這是邪熱與腸中燥屎相結的實性病症,應當使用大黃、芒硝等攻瀉藥去治療,稱為「實者瀉之」。
然而,有的疾病,現象和本質並不一致。寒病反見熱象,熱病反見寒象,虛病反見實象,實病反見虛象。所以,只有採取順從疾病現象的治法,例如雖見寒象仍用寒藥,才是針對熱病的本質去治療,《內經》稱為「從者反治」。也有四種基本情況。
病人本來患的是熱證,但在陽盛熱極的時候,有時反而出現怕冷寒戰、四肢冰涼等寒象,這是「內真熱,外假寒」的「熱厥」證,仍然應當使用寒涼藥物去清熱瀉火,內熱一除,寒的假象便可消失。這種順從外見寒象而用寒藥去治療的方法,稱為「寒因寒用」。
病人本來患的是寒證,但在陰寒極盛的時候,可以引起虛陽外越,出現面紅、煩躁等熱象,這是「內真寒,外假熱」的「戴陽」證,仍然應當使用溫熱藥去回陽救逆,陽氣回復,熱的假象就會解除。這種順從外見熱象而用熱藥去治療的方法,稱為「熱因熱用」。
病人頻頻瀉痢,但病機是實熱積滯,這時不僅不能固澀止瀉,而且必須通利瀉下,只要熱積一除,腹瀉自會停止。這種順從外見通利症狀而用通利藥物去治療的方法,稱為「通因通用」。
病人腹部痞塞脹滿,但病機是脾陽虛弱,這時不僅不能攻瀉破滿,而且必須補脾溫脾,只要脾陽能夠健運,腹脹自然消除。這種順從外見閉塞症狀而用補塞藥物去治療的方法,稱為「塞因塞用」。
在一般情況下,根據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不能見熱退熱,見痛止痛,見咳止咳,見血止血,而應盡力消除病因病機,著重治本,病根一除,各種症狀也自然隨著消失。例如,感受風寒引起的發熱,只要祛散風寒,發熱自退;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只要活血化瘀,疼痛即減;肺燥引起的咳嗽,只要養陰潤肺,咳嗽則平;胃熱引起的牙齦出血,只要清胃瀉火,出血自止。
然而,在特殊情況下,由於症狀嚴重,如不首先使其緩解,就會影響對疾病的治療,甚至症狀急迫,如不及時解除,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這時應趕快治標。例如,發熱很高,疼痛劇烈,咳嗽頻頻,嚴重影響病人的飲食、睡眠和情緒,削弱病人的正氣,因而使病情加重。在這時,首先設法減輕或消除這些嚴重的症狀,對於減輕病人的痛苦,維護病人的體力,促進病情的好轉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至於在大量出血的緊急情況下,立即設法止血,更是迫不及待的了。當然,在這些緊迫情況緩解以後,仍然應當針對不同的病因病機,著重治本,才能求得疾病的根本治癒。
中醫在強調「治病必求於本」這一根本原則的同時,又指出要根據病情的需要,採取「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變通原則。綜合起來說,在複雜多變的疾病過程中,區分現象和本質、主要和次要以及輕重緩急,從而採取恰當的治療步驟和方法,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治療原則,所以《內經》強調說:「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
的確,對於涉及中醫不深的人,由於缺乏掌握標本論治的能力,常常要走一些彎路。而古今富有經驗的醫家,無不善於掌握標本論治,因而在臨證時能收良效。他們除能掌握前述標本論治的基本要點之外,尤善於針對病機,靈活變通。
例如,桂枝湯是《傷寒論》的第一方,屬於辛溫解表輕劑,仲景原用於風寒表虛證。後世及現代醫家抓住本方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的功能特點,對於凡有風鬱肌腠、營衛不調這一病機的各種病症,均廣泛應用,多獲良效。僅據現代臨床報導,就涉及低熱證、多汗證、下利證、縮陽證、陰冷證、皮膚瘙癢證、慢性瘡瘍證,以及慢性鼻疾、慢性眼病等等。
試舉兩案,以窺一斑。
筆者曾治一例畏寒證,患者時屆盛暑仍著棉衣棉褲。自訴時時遍身冷汗,極畏風寒,脫去棉衣即感風吹透骨,深以為苦。此人平素納食甚少,倦怠乏力。其病機為正氣虛弱,營衛失調。給予桂枝湯五劑後,已不畏風,汗亦減少,並脫去棉衣而改著夾衣,再服三劑,自汗即止,已著單衣單褲了。
筆者曾治一例發熱證,低熱已持續二十餘日,一般體溫在37.5℃左右,並有頭痛、微惡風、動則汗出、倦怠乏力、納食甚少等症狀。其面色萎黃,精神不佳,舌淡苔白而薄,脈浮緩。某醫投以清熱解毒中藥無效。其病因外感風邪,病機為邪戀肌腠,致使營衛不和而發熱,故宜解肌退熱法,投以桂枝湯兩劑,發熱即退,諸症亦除。
觀此兩案,一是畏寒,一是發熱,看似迥然相反,但病機都是營衛不和,根據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均用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取效。
由此可見,治病貴在求於本,治病又妙在針對病機,靈活變通。
五、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中醫學以辨證論治為最大特色,為什麼還要強調與辨病論治相結合呢?這是因為每一病都有其規律和特點。例如,各種溫病既有衛氣營血這一般的共同演變規律以及解表、清氣、清營、涼血的一般治療規律,但其中的每一個病種,又各有病因病機和臨床特點,各有其不盡相同的轉歸和預後。能結合辨病論治,則更具針對性、預見性和靈活性,有時還可酌用專方專藥,因而可使療效提高。
中醫的病證結合,還展現為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徐靈胎在《知病必先知證論》中說:「凡一病必有數證,有同病證異者,有證同病異者。」現代一般認為,病同證異者,可同病異治;證同病異者,可異病同治。
◆同病異治
同一疾病,由於病因、病機、個體特點以及病變發展階段不同,表現為不同的證,加之天時、地區等差別,因而治療隨之而異。
同屬陰挺,氣虛下陷的,用補氣升陷的治法;肝經濕熱的,用清利肝經濕熱的治法。同屬不寐,因心脾兩虛而致的,宜用補益心脾的治法;因水不制火、心腎不交的,宜使用壯水制火、交通心腎的治法。同屬肝鬱,有氣鬱、血鬱之分,因而治法也有疏肝理氣與疏肝養血的區別。以上各病,都是因病因、病機不同,因而證有不同,所以治法各異。
同是外感溫熱病,但處於衛、氣、營、血不同階段,所以治法也有解表、清氣、清營、涼血的差異。同屬肺癰,在早期或中期,其膿已成或初潰,宜用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等治法,重在祛邪;到了後期,往往氣陰兩虛,又宜採用養陰益氣為主的治法,重在扶正以祛邪。以上兩病,均因病變發展階段不同,因而證有不同,所以治法也不相同。
同為感冒,都因感受風邪,但有兼感寒邪或熱邪的不同,因而表現為風寒、風熱兩類症候,所以治法也有辛溫、辛涼的區別。
同屬風寒感冒,正氣旺盛的,單純散寒解表就可以了;而正氣虛弱的,則要扶正解表散寒才行。
同為虛人感寒,氣虛感寒的,治宜益氣解表;陽虛感寒的,又宜助陽發表;陰虛感寒的,治宜滋陰解表;血虛感寒的,又宜養血解表。
同為氣虛感寒,兼有痰濕的,治以益氣解表化痰;兼有食滯的,又宜益氣消導解表。
同是風寒感冒,初期宜用辛溫發汗法;繼而由表入裡,由寒化熱,轉成裡熱證,又當用甘寒、苦寒去清熱生津;如果熱與實結而成腑實證,則當使用成寒、苦寒去瀉熱攻下。
同是風寒感冒,暑天只宜輕汗法,嚴冬常可酌用峻汗法。
由此可見,同一感冒病,由於病因、病機、病位、病程、病勢以及病人體質、時令氣候的差異,表現出的症候各不相同,因而治療也是多種多樣。可謂病同、證異、治異,因而所用方藥也各不相同,所謂「一病用多方」。然而,既然辨病為感冒,則有其基本特點和發展規律。病因為外感風邪,常見症狀是惡風寒、鼻塞、頭痛、苔薄白、脈浮。病變常可在初期表徵階段即癒,即使入裡化熱,其轉變亦慢。本病病情一般較輕,預後一般佳良。針對這些基本規律和特點,儘管其證可以多種多樣,但治療卻又異中有同,均須解表,故又常有解表之主方,解表之主藥。此即所謂「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藥。」對於感冒的治療,充分展現了病證結合論治的治療原則,也可以看出其重點仍在「辨證論治」,反映出中醫診療的主要特色。
◆異病同治
不同疾病,在其病變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相似的病機和相同的證,就可以採取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治法。心悸、不寐、健忘、眩暈等不同的病,如在病變過程中,其病機均屬心脾兩虛,具有心脾兩虛證的主要特點,就都可以採用補益心脾的治法。又如,哮喘、肺脹、眩暈、腰痛、蠱脹等病,如果出現腎陽虧虛的相同病機變化,或者具有腎陽虛的主要見症,都可以用溫補腎陽的相同治法。再如,脫肛、陰挺、久瀉、崩漏等不同疾病,如果辨證均屬中氣不足或氣虛下陷,也可以採用補中益氣這一相同治法。此外,外感邪熱入裡而致熱結腸胃;或者內傷雜病,食積久滯胃腸而化熱,大便滯下不爽者,由於都屬於胃腸實熱積滯症候,所以都可以使用寒下法治療。至於傷寒病熱入陽明的胃家實,以及溫病熱在氣分而致胃腸實熱,也都可以採用瀉下實熱的治法。
由此可見,儘管不同疾病各有其特徵和基本規律,但在病變過程中,由於出現相同病機,表現出相同症候,就可以採用相同的治法。可謂異病、同證、同治,所以都可給予主治該證的主方,此即所謂「一方治多病」。但各病畢竟各有特點和演變規律,所以治療又往往同中有異,雖可使用同一方劑,但用藥須適當增減。
第二章
呼吸系統疑難病
一、時常感冒
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患。民間又俗稱「傷風」,是由於受風受寒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或細菌所致。常見表現有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流淚、惡寒、發熱、周身不適或伴有輕微咳嗽等。症狀嚴重、且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者,稱為「流感」。本病四季皆可發病,但以冬春兩季多見。中醫認為,感冒是因人體正氣不足,感受外邪,引起鼻塞流涕、惡寒發熱、咳嗽頭痛、四肢痠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感冒一般病程為5~10天,預後良好。但也不儘然。如年老體弱或體質差者,往往容易患病,反覆發作,纏綿難癒,需精心調養。兒童患者若失治或誤治,則易併發扁桃腺炎、鼻竇炎、中耳炎、氣管炎乃至腎炎。
※中醫方劑※
◆辛溫解表湯
【組成】防風、荊芥、蘇葉各5克,廣皮、清半夏各10克,忍冬藤、連翹各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方解】風寒外束,治從外解,故方中以荊芥、防風、蘇葉辛溫解表;以清半夏、廣皮化痰止嗽。風寒外襲,熱必內鬱,故加忍冬藤、連翹清熱解毒。諸藥合用,故奏辛溫解表之功。服藥後多飲熱水,或吃熱麵湯一碗,趁熱服之,促其發汗,可一汗而解,故奏效頗捷。
【主治】風寒感冒。症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四肢痠痛、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多清稀、脈浮緊、舌苔薄白。
【加減】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惡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獨活各5克;頭痛加川芎5克,蔓荊子3克。
◆速效止咳湯
【組成】炙冬花、炙僵蠶各8~12克,川貝母、炙罌粟殼各4~6克,桔梗6克,炙全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口服。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
【加減】風寒咳嗽加杏仁、生薑;風熱咳嗽加桑葉、連翹;風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竺黃;肺虛咳嗽加太子參、百合;腎虛咳嗽加仙茅、核桃肉;兼喘,加炙麻黃、細辛;兼心慌,加棗仁、茯神;兼頭痛,加川芎、白芷;兼咯血,加白芨、生地炭、藕節炭;兼便祕,加大黃、桑椹子;兼納差,加內金、焦山楂。
◆銀翹退熱散
【組成】金銀花、板藍根各30克,柴胡15克,連翹、黃芩各12克,羌活、知母、檳榔、薄荷、荊芥穗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服2劑,每劑煎2次,每次10~20分鐘,2次共煎取600CC,每2小時服200CC。體溫降為38℃以下可改為早、晚分服,每日1劑。一律不服西藥。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所致發熱。
◆柴銀湯
【組成】柴胡、金銀花各20克,連翹15克,黃芩、荊芥、蟬衣、半夏、菊花、黨參、甘草各10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2次,取液600CC,混勻,早、晚各溫服300CC,每日1劑,高熱汗出重者,可急煎取液500CC,每日可服2劑。
【功用】和解祛邪,清熱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加減】高熱汗出者加石膏40克;咽乾痛者加桔梗15克;咳嗽加杏仁、前胡各10克;咳喘者加杏仁、麻黃各10克,石膏30克;痰多加川貝10克;噁心納差加佩蘭15克,白蔻10克;鼻塞流涕者加蒼耳子15克;頭痛重者加白芷10克;身體痠楚者加羌活15克。
民間偏方
【方一】
生薑4片,紅糖1勺,開水沖飲或生薑6克,白米93克,紅棗6枚煮粥食用,有溫肺暖胃,驅散風寒之功效。
【方二】
蔥白3根,生薑10片,煎湯服,服時放紅糖30克,服後微出汗。
【方三】
雞蛋1顆,置茶杯內,加白糖2茶匙,倒入開水攪勻,趁熱服,對初期感冒療效頗佳。
【方四】
帶鬚根大蔥70克,生薑80克,細切,水煎取湯,服1碗,發汗。1次不見效,再服,不出汗也可以,服3~5次治癒。
【方五】
3根蔥,9克豆豉,同放鍋內加水400CC,大火煎10分鐘,取汁熱服,每次150~200CC,一日2次。服後發汗,勿著風。
藥膳療法
◆糯米蔥白粥
【原料】糯米50克,蔥白7根,生薑7片,米醋50CC。
【製作】將糯米沖洗乾淨,加適量水煮成粥,放入蔥白、生薑共煮5分鐘,然後加入米醋攪勻起鍋。趁熱服下後,上床蓋被,使身體微熱出汗。一般連續服用3~5次,感冒就會痊癒。
◆生薑白米粥
【原料】生薑25克,白米100克,麥芽糖150克。
【製作】將生薑刮洗乾淨,切成細末備用。白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加入1000CC水以及生薑末,置火上燒開,轉用小火熬煮成粥,調入麥芽糖即成。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
【功效】發表散寒,溫胃止嘔,消痰止咳。
◆薄荷白米粥
【原料】薄荷葉10克,白米100克。
【製作】將薄荷葉洗淨,加水200CC,煮成100 CC,去渣取汁。另將白米淘洗乾淨,加水800CC,煮為稀稠粥,待粥臨熟時對入藥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凡脾胃虛寒者宜少食。
◆綠豆白米粥
【原料】綠豆30克,鮮荷葉1/4張,白米100克。
【製作】將綠豆去雜質洗淨放鍋內加水先煮,欲爛時加入淘洗乾淨的白米及鮮荷葉,一同煮為稀粥。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生津。
按摩療法
【按摩穴位】
頭部的神庭、攢竹、睛明、迎香、太陽、印堂、率谷、風池、天柱,上肢的曲池、後溪、列缺、合谷,足部的太沖等穴。
【按摩手法】
(1)用雙手拇指背節處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或用一指禪推印堂至神庭,來回3~5遍。
(2)用雙手拇指指腹分推攢竹至兩側太陽穴30遍。
(3)用雙手大魚際按揉太陽穴30次,按揉時的旋轉方向均向前。
(4)拿捏曲池、合谷各20~30次。按揉太沖30次。
(5)用中指指端按揉迎香、睛明各30次。
(6)以率谷為重點輕揉頭側面左右各30遍。
(7)用力拿捏天柱、風池各10次。以局部有強烈的痠脹感,並伴全身有轟熱感為佳。
(8)用雙手大魚際從前額正中線抹向兩側,在太陽穴處按揉3~5次,再推向耳後,並順勢向下推至頸部。做3遍。
(9)用拇指指端按揉兩側太沖穴20~30次。
(10)頸項痠痛明顯者,加掐揉後溪、列缺各20~30次。
拔罐療法
【方一】
取穴:風池、大椎、風門;配穴,膏育俞、心俞、膽俞、委中。
方法:風寒感冒,採用單純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鐘,或用走罐法、閃罐法,至皮膚潮紅充血為準。風熱感冒,採用刺絡拔罐法或針罐法,留罐15~20分鐘。均為每日或隔日1次。
【方二】
取穴:大椎、風池、合谷、肺俞。風寒感冒配列缺;風熱感冒配風門、曲池;喉癢作咳配天突;鼻塞配印堂、鼻通;咽喉腫痛配少商、天突;頭痛配太陽、印堂。
方法:風寒感冒,採用單純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鐘。背部穴位可用閃罐法或藥罐法(常用方藥為荊芥、防風、羌活、蘇葉、杏仁、生薑各6克,連鬚蔥頭15克,煎水煮罐)。風熱感冒,採用刺絡拔罐法,以三棱針點刺後再拔罐;或用藥罐法(常用方藥為桑葉、桑白皮、菊花各9克,黃芩12克,生石膏30克,枇杷葉9克,蘆根30克,金銀花15克,連翹9克,用法同上)。均留罐15~20分鐘,每日1~2次。
感冒注意事項
1.感冒病小,但它是多種疾病的誘因,應積極治療。
2.注意休息,並多飲熱開水,進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
3.感冒流行期間或易患感冒者,可用下列方法預防:
(1)食醋30~50克,加水至100CC,加熱薰蒸,關閉門窗,人在室內停留30~60分鐘。
(2)口服板藍根沖劑,每次1袋,每日2次,連服3天。
(3)貫眾、板藍根各15克,水煎服,連服3天。
二、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纖維樣變和萎縮變化所引起的,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覆發作為主要表現的胸部疑難病。本病相當於中醫病名的咳病,亦屬於咳嗽、喘證等病症範疇。其發病乃與外邪侵襲或內臟虧損有關。其病位在肺,影響及心、脾、腎;其病性為本虛標實,虛在肺、脾、腎,實在風、寒、熱、痰、瘀,發作期一般以標實為主,緩解期以本虛為主。
※中醫方劑※
◆滋陰宣肺湯
【組成】南北沙參各20克,法半夏7克,天冬、麥門冬各20克,杏仁、麻黃、川朴各7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滋陰,宣肺,化痰止咳。
【方解】病症屬陰虛,故方用南北沙參、天冬、麥門冬養肺陰;麻黃、桔梗宣肺化痰;杏仁止咳化痰;川朴、法半夏燥濕化痰,合而用之,共奏滋陰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加減】神疲乏力加太子參15克;舌苔黃乾,渴欲冷飲,加連翹、魚腥草各15克;久咳不止無痰者加罌粟殼、棗仁各10克。
◆補氣化痰湯
【組成】黃耆45~60克,桔梗、杏仁、紫菀、甘草各9克,沙參24克,雲茯苓10克,百合、半夏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補氣平喘,止咳化痰。
【方解】方用黃耆補氣而固表,用桔梗、沙參能滋補肺虛而不黏膩,並使肺氣肅降而痰化;紫菀、百合養肺而降氣逆,杏仁利肺止咳,半夏、甘草化痰而和中。總之,本方是一張清肅滋養,運行兩施,補而不滯之良方。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腎虧損,纏綿不癒者。
【加減】咳嗽痰稀,舌苔白滑,加白朮12克,桂枝6克,橘紅9克;咳嗽痰稠而黃,加蘇子、前胡各9克,蛤粉15克,川貝母6克;乾咳無痰,加枇杷葉12克,百部9克;憋輕喘重,加枸杞15克,補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胡桃肉30克。
※民間偏方※
【方一】
慢性支氣管咳嗽、氣喘,可用生蘿蔔搗爛取汁,加少量白糖飲服,或以經霜蘿蔔煎水代茶飲。
【方二】
把黃豆充分浸泡後,用絞肉機絞碎,榨出豆汁(濃些為佳),煮沸後放入少許雞精粉和低鈉鹽,每天像喝茶水一樣大量喝。
【方三】
蘇葉10克,生薑10克,紅糖10~15克,新鮮橘皮9克(或乾橘皮3克)。蘇葉洗淨,生薑切絲,與橘皮一起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上蓋,浸泡10分鐘,再調入紅糖攪勻,代茶熱飲。主治慢性支氣管炎、風寒感冒、頭痛、畏寒、無汗、鼻塞流涕、咳嗽等。
【方四】
將老薑搗碎,用紗布絞汁。以紗布蘸薑汁外擦喉部,或用不透水塑膠帶將蘸有薑汁的紗布條固定於咽喉部,效果相當明顯。
【方五】
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後喝半茶匙芝麻油,連喝十餘天可治癒。此外,芝麻油含有鈣、磷、維生素E、糖類、水分、蛋白質,其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亞油酸達50%,有抗衰老作用和防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造成的動脈硬化作用。
※按摩療法※
【按摩穴位】
頭部的百會、迎香,頸部的大椎、定喘,胸部的天突、中府、膻中,背部的肺俞,上肢的尺澤、列缺、曲池、合谷,下肢的足三里、豐隆、湧泉等穴。
【按摩手法】
(1)按揉迎香、百會、大椎各100次。
(2)按揉天突、中府、膻中各100次。
(3)按揉定喘、肺俞各50~100次。
(4)拿捏尺澤、列缺、曲池、合谷各30~50次。
(5)拿捏豐隆、足三里各30~50次。
(6)用雙手五指略分開,形似梳狀,著力於胸脇部,順著肋骨的走向往返梳理30~50次。
(7)用虛掌拍擊胸部,自上而下2分鐘。用力適中。
(8)用掌橫擦胸部和上背部至熱。
(9)擦湧泉穴100次,至腳心發熱為止。
※拔罐療法※
【方一】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闕。哮喘配大椎、定喘;脾虛配脾俞、足三里、豐隆;腎虛配腎俞、膏肓。
方法:用罐法與敷貼法相結合。先用單純拔罐法,留罐5~10分鐘。起罐後繼用敷貼法,將藥餅(用白芥子、細辛、甘遂、吳茱萸、蒼朮、青木香、川芎、雄黃、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紅參1/10,冰片適量,共研細末,用鮮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約1公分的圓餅)貼於穴位上,以膠布固定6~20小時。每年三伏天或三九天治療。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可連續治療3個療程。
【方二】
取穴:大椎、風門、肺俞、膻中、第1~7胸椎兩側各穴及胸骨上面諸穴。
方法:採用單純拔火罐法。一般用1.5公分口徑的火罐(小兒用較小的火罐)。每日1次。第一次拔大椎、風門、肺俞、膻中等穴;第二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諸穴。每次留罐10~15分鐘,交替使用。嚴重者可在脊椎兩側用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為1個療程。
※針灸療法※
【方一】
取穴:足三里、豐隆、內庭、瀉白。
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取1~1.5寸長的毫針直刺0.3~1.2寸深(其中足三里、豐隆穴1~1.2寸,餘穴0.3~0.5寸),得氣後留針15分鐘,行中刺激、用瀉法,其中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急性每日1次,慢性隔日1次,7~10次為1個療程。
【方二】
取穴:瀉白、定喘。痰多配豐隆,甚者配尺澤、肺俞。
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取1寸長的毫針直刺,行提插捻轉手法,得氣後留針10分鐘,行中、強刺激,用瀉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1個療程。
※慢性支氣管炎注意事項※
(1)一般而言,支氣管炎病情較輕,但它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肺心病又是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疾病。因此,積極防治支氣管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注意口腔衛生,保護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
(3)做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消除有害的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有吸菸習慣者應徹底戒掉。
(4)預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間盡量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
(5)加強體能鍛鍊和耐寒鍛鍊,增強機體耐寒和抗病能力。
中醫治病的特點
一、善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醫一大特色,它強調防患於未然,重視預防,並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一觀點,認為疾病已經發生才去治療,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已經開始打仗了才去鑄造兵器一樣,為時已經晚了。此即《黃帝內經》所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段話對未病先防、防重於治的思想闡述得十分精闢。
唐代藥王孫思邈強調指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宋元名醫朱丹溪還專門寫了...
作者序
最適合百姓日常養生的中醫驗方
中醫的基礎理論,首先是看人在整體水準上的功能狀態,這種功能狀態又與天地大自然密切相關,與社會人際關係緊密相連。來自大自然的「六淫」,由社會人際關係引起的「七情」,都會打亂人體的陰陽平衡,導致功能失調,百病叢生。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人際相關」,並按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透過四診去尋找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病象,從外知內,得出中醫病症的診斷,然後針對病機,辨證施治,消除病象,促使臟腑機能協調,重新恢復陰陽平衡,就是成功。即使局部病灶並未完全消除,檢驗數據並未完全正常,只要病人的正氣提升,症狀減輕,體徵改善,也算獲得了成效。
唐代藥王孫思邈強調指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宋元名醫朱丹溪還專門寫了一篇《不治已病治未病論》,開宗明義就說:「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中醫「重預防、治未病」的中心思想,是維護健康最為重要的理念,是人類生存智慧最為突出的展現。面對當今的現實和面向人類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保健意義。
中醫學治病的基本思唯,更能展現人為關懷,更加人性化。中醫在診療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是把「病人」的主觀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醫治療以「症候」為根本依據,這症候雖然也有舌象、脈象、腹診等客觀依據,但其核心還是病人的主觀感受。總而言之一句話,中醫治療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病」為本。
透過本書對中醫方劑、民間偏方、按摩療法、拔罐療法、針灸療法、中藥貼敷等六種調養方法,可以使人體的各個臟器功能保持平衡、和諧,使氣血通暢,身心健康,從而加強身體對外來疾病的抵抗力,它是人們抵抗衰老、走向健康的良方,是普通人一用就靈、一學就會、一生受益的養生真經。
本書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醫師專家學者的熱心幫助,也參考了大量的書籍資料,力求使讀者在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輕鬆地了解中醫療法的知識,讓您了解它,掌握好操控在自己手上的健康密碼。
最適合百姓日常養生的中醫驗方
中醫的基礎理論,首先是看人在整體水準上的功能狀態,這種功能狀態又與天地大自然密切相關,與社會人際關係緊密相連。來自大自然的「六淫」,由社會人際關係引起的「七情」,都會打亂人體的陰陽平衡,導致功能失調,百病叢生。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人際相關」,並按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透過四診去尋找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病象,從外知內,得出中醫病症的診斷,然後針對病機,辨證施治,消除病象,促使臟腑機能協調,重新恢復陰陽平衡,就是成功。即使局部病灶並未完全消除,...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中醫治病的特點
一、 善治未病
二、 注重治「病」,更注重治「人」
三、 扶正氣,袪邪氣
四、 治病求本,標本論治
五、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第二章:呼吸系統疑難病
一、 時常感冒
二、 慢性支氣管炎
三、 支氣管哮喘
四、 肺氣腫
五、 支氣管擴張
六、 肺炎
七、 肺結核
八、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三章:消化系統疑難病
一、 急性胃腸炎
二、 慢性胃炎
三、 消化性潰瘍
四、 胃下垂
五、 慢性結腸炎
六、 急性病毒性肝炎
七、 慢性肝炎
八、 肝硬化
九、 慢性膽囊炎
十、 膽結石
十一、 便祕
第四章:神經系統疑難病
一、 偏頭痛
二、 三叉神經痛
三、 神經衰落
四、 失眠
五、 顏面神經炎
六、 癲癇
第五章:循環系統疑難病
一、 高血壓
二、 低血壓
三、 心律失常
四、 高血脂與動脈硬化
五、 冠心病
六、 中風及後遺症
第六章:內分泌及代謝疑難病
一、 糖尿病
二、 肥胖症
第七章:泌尿系統疑難病
一、 尿道結石
二、 尿道感染
三、 前列腺炎
四、 前列腺肥大及增生
五、 急性腎炎
六、 慢性腎炎
七、 慢性腎衰竭
附錄:人體主要穴位圖
前言
第一章:中醫治病的特點
一、 善治未病
二、 注重治「病」,更注重治「人」
三、 扶正氣,袪邪氣
四、 治病求本,標本論治
五、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第二章:呼吸系統疑難病
一、 時常感冒
二、 慢性支氣管炎
三、 支氣管哮喘
四、 肺氣腫
五、 支氣管擴張
六、 肺炎
七、 肺結核
八、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三章:消化系統疑難病
一、 急性胃腸炎
二、 慢性胃炎
三、 消化性潰瘍
四、 胃下垂
五、 慢性結腸炎
六、 急性病毒性肝炎
七、 慢性肝炎
八、 肝硬化
九、 慢性膽囊炎
十、 膽結石
十一、 便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