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小島臺灣,因有多元族群與文化交會於空間網絡,經歷史更迭與流變下,形塑出獨特的文化地景。
作者以極高的敏銳度與嚴謹的田野調查精神,佐以古今地圖、繪葉書和唯美的照片,與關懷福爾摩沙、熱愛鄉土的朋友們分享。本書以全然不同的田野行旅方式與輕歷史地理書寫風格,讓讀者領略歷史紋理與綺麗地景交織下美麗之島臺灣的城鄉故事。
期盼在一片「吃喝玩樂」的旅遊書海中,以清新的書寫,解讀臺灣豐厚的文化底蘊,踏尋隱藏在臺灣地景的文化寶藏。
本書特色
★踏尋隱藏在臺灣地景的文化寶藏
★全然不同的田野行旅方式與輕歷史地理書寫風格,佐以古今地圖、繪葉書和唯美照片,解讀臺灣多元族群與文化交會下獨特的文化地景寶藏。
作者簡介:
林芬郁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藝術,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風物》、《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會電子期刊》、《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著有《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與沈佳姍、蔡蕙頻合著)、《北投區志》(與溫振華教授、戴寶村教授等人合著)等書。寫作之餘,亦古道熱腸的從事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服務。
不愛被拘束的射手座,喜歡旅行,總是對新鮮事抱著好奇求知的態度。興趣多元、廣泛,醉心於一切美好的事物。
推薦序
推薦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洪致文 教授
台灣這些年關於旅遊的書寫非常多,但市面上比較常看見的,多是走文青風的那種閒晃「輕旅行」。並不是說這樣的「文青」或「偽文青」風不好,而是這般只追求一種「感覺」,對於歷史不重視而容易「大驚小怪」的優雅「輕旅行」,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台灣,尋訪真正土地上發生故事的讀者,都會覺得搔不到癢處。林芬郁的這本書,則提供了完全另一種不同的田野旅行步調,讓讀者重新領略寶島台灣更深厚的歷史紋理與鄉土故事。
這本書讀起來,完全不是種文青風的「輕旅行」,反而有種非常沈重的「歷史味」。儘管作者林芬郁想要故做輕鬆,但是從產業、宗教、人文、自然景觀、聚落興衰一一談起,就一點也「輕」不起來。整本書讀來,彷彿拖著厚重的時光包袱,走在福爾摩沙的土地上,背負著深厚的歷史脈絡。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本書,會受不了東一句西元哪一年怎樣怎樣,西一句的西元哪一年又怎樣怎樣。但,這大概就是歷史人的田野筆記會呈現的面貌。所以說,儘管全書的編排,從開蘭第一城的噶瑪蘭之歌唱起,逆時針繞了台灣一圈,講了北台灣的礦業聚落,也拜訪了作者最熟悉的北投一帶,甚至繞到海線鐵路,又轉往嘉義台南探訪不一樣的歷史故事,直到高雄哈瑪星而止,但其實每個點之間所密佈交會的,是一種更深更緊密的歷史時空網絡,而非只有點到即止的「輕旅行」。
這本書厚重的歷史味,卻在選材選點上又較為隨性地「輕」了起來。這不是一本工具書,所以不是有著完整架構並涵蓋全台的那種大論著,反而像是作者的田野旅行歷史筆記。因此,一方面作者雖將每一個點的歷史時空與地景書寫整理得相當厚實,卻另一方面在選材上因為隨性的跳躍而又呈現出輕鬆的趣味。或許,在時間上的歷史沈重,與空間上的輕鬆隨性,交織出的,就是這本非常特別的書吧!
推薦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洪致文 教授
台灣這些年關於旅遊的書寫非常多,但市面上比較常看見的,多是走文青風的那種閒晃「輕旅行」。並不是說這樣的「文青」或「偽文青」風不好,而是這般只追求一種「感覺」,對於歷史不重視而容易「大驚小怪」的優雅「輕旅行」,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台灣,尋訪真正土地上發生故事的讀者,都會覺得搔不到癢處。林芬郁的這本書,則提供了完全另一種不同的田野旅行步調,讓讀者重新領略寶島台灣更深厚的歷史紋理與鄉土故事。
這本書讀起來,完全不是種文青風的「輕旅行」,反而有種非常沈重的...
作者序
自序
因為唸的是民俗藝術研究所,庶民生活與散落在民間的臺灣藝術,自然是我學習的田野教室。而研究其來龍去脈,則非探究其歷史不可,因此在多次田野經驗後,已培養出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保有高度的敏銳度,並想要去瞭解其歷史脈絡與地景如何形塑的好奇心。
長期以來,感嘆台灣的旅遊已淪落為「吃、喝、玩、樂」的境地,總認為缺少了些文化深度。但是說歷史、談文化,往往給人沉重的感覺,如何寫出帶有一點歷史文化味,又不會讓人如嚼蠟般乏味的「輕歷史」書,一直是我想嘗試做的。
曾經在學術與大眾路線之間徘徊,在不想迎合多眾的太生活化書寫,與低估群眾閱讀能力的情況下,我終究回歸到帶點探究意味的路途。不是我不善感浪漫,而是考量從眾的話,自己必然淹沒在同質的市場中,因此最後選擇了「不與眾同」的輕歷史地理風格書寫。
我深信,有一群朋友早已厭倦了走馬看花式的旅遊,想要對台灣多一些認識的知性之旅,但卻又沒時間看相關書籍……,於是我整裡一下這些年的田野調查與小旅行的資料,且微調一下鋼硬的筆觸,與同好的讀者們分享。
書中地點的選擇看似隨意,但是在每段落間相信讀者可讀出我關懷福爾摩沙、熱愛鄉土之情。更希望的是書付梓後「作者已死」,看完書後讀者遠離書桌,出外走走之餘又能換來永不褪色的回憶,以不同的觀看角度各自寫下心情,慢慢累積專屬的生命厚度。讓每一趟旅程都有不同的發現,讓每一次的逃離都有充電的感覺。其實,每個「歷史現場」唯有親臨才能感受,而意外邂逅的驚艷,非得親身才能體會那雀躍。
本書的付梓,非常感謝五南出版社容忍我中途因就讀臺師大地理系博士班,延宕了出書的時程。但是,這個突如其來的美麗意外,正符合我興趣多元、廣泛與喜歡旅行的個性,更讓我在歷史的書寫中,以漫遊的腳程走出地理,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在此,感謝廖明睿、楊燁、洪致文先生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圖片。
自序
因為唸的是民俗藝術研究所,庶民生活與散落在民間的臺灣藝術,自然是我學習的田野教室。而研究其來龍去脈,則非探究其歷史不可,因此在多次田野經驗後,已培養出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保有高度的敏銳度,並想要去瞭解其歷史脈絡與地景如何形塑的好奇心。
長期以來,感嘆台灣的旅遊已淪落為「吃、喝、玩、樂」的境地,總認為缺少了些文化深度。但是說歷史、談文化,往往給人沉重的感覺,如何寫出帶有一點歷史文化味,又不會讓人如嚼蠟般乏味的「輕歷史」書,一直是我想嘗試做的。
曾經在學術與大眾路線之間徘徊,在不...
目錄
噶瑪蘭之歌
開蘭第一城
人文薈萃的宜蘭古城
走讀羅東林業遺產
龜山島尋奇
水金九礦城探秘
戀戀九份山城
黃金ㄟ故鄉金瓜石
謎樣的水湳洞十三層選礦場
黑金產地-菁桐與平溪
黑煤之鄉菁桐
天燈之外的平溪
人文、自然美景兼具的平溪線鐵路
品味北投溫泉鄉
光陰駐足的唭哩岸打石聚落
有故事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命運多桀的新北投火車站
追尋北投凱達格蘭族的餘韻
凱達格蘭平埔聚落的遺跡見證-番仔王爺與「平埔社」土地公
溫馨別緻的心靈沉澱之所—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隔離政策下的漢番界碑-石牌地名的由來
洗滌心靈˙北投宗教
香煙裊裊˙關渡宮
宗教遺痕˙日治表情
尋幽˙弘法大師祠
離塵˙普濟寺
威猛˙不動明王石窟
意外造訪日南小鎮
依然美麗的大安溪舊橋
著名的觀光小站—日南車站
依稀可見舊城鎮的紋理
拜訪海線最美麗的木造車站
木頭飄香的嘉義
阿里山鐵道起點-北門驛
花木扶疏的植物園與嘉義公園
另類博物館—刑務所
傾聽安平追想曲
舊情綿綿‧古都安平
尋遊探險‧臺江內海
豔陽日下‧安順鹽場
穿越時空‧菁寮古鎮
南國高雄紀事
來來去去高雄港區
哈瑪星是什麼星?
孤懸卻不遺世的旗津
噶瑪蘭之歌
開蘭第一城
人文薈萃的宜蘭古城
走讀羅東林業遺產
龜山島尋奇
水金九礦城探秘
戀戀九份山城
黃金ㄟ故鄉金瓜石
謎樣的水湳洞十三層選礦場
黑金產地-菁桐與平溪
黑煤之鄉菁桐
天燈之外的平溪
人文、自然美景兼具的平溪線鐵路
品味北投溫泉鄉
光陰駐足的唭哩岸打石聚落
有故事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命運多桀的新北投火車站
追尋北投凱達格蘭族的餘韻
凱達格蘭平埔聚落的遺跡見證-番仔王爺與「平埔社」土地公
溫馨別緻的心靈沉澱之所—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隔離政策下的漢番界碑-石牌地名的由來
洗滌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