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副刊》專欄連載;知名插畫家吳怡欣繪圖
台北文學獎創辦至今唯一日籍得主木下諄一散文集
比「奇怪ㄋㄟ」更深入的台灣觀察情報
看國台語攏嘛通的外國人,如何從日常生活用語分析台日文化大不同
「新年快樂」後面應該是「來年請多照顧」吧,怎麼會是「恭喜發財」!
「你的房租多少錢?」「你一個月賺多少錢?」這麼直接真令人害羞
「這次給你請」台灣人好愛搶著付錢好帥氣,但「提辭職其實是為了要加薪」,對日本人來說,這這又是哪招……
原來「阿搭阿搭嘛控古力」「小確幸」這些「日本話」只有台灣會這樣用!
這不是一本翻譯書,這是一位居台二十年的日本人,用中文寫成的台灣觀察筆記,在國外生活的人,心中都有「這裡」與「那裡」兩個世界。住在台北的日本人也不例外。誠如旅日導演郭亮吟對本書所讚:日本人木下諄一的台灣生活隨筆,除了可以看見一位外國人對台灣土地的長期凝視,並不時反身對自己/母國的提問,字裡行間中,並可窺見其出身背景、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
人們讀旅行文學或是異國體驗書寫,如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在盯著別人的臉看,而讀到外國人筆下所寫的台灣面貌,才難得有機會從別人的眼裡看見對方瞳孔映照著自己的臉。有趣的是,和我們面對面相看的那個人,還懂得我們的語言。
《隨筆台灣日子》收錄的四十餘篇文章,並不是初初來台時,對大小事物都感到新鮮、對衝突感受強烈,那麼多「奇怪ㄋㄟ」的獵奇,反而是更多「原來如此」的釋懷。不是台灣人、也不是剛到台灣的外國人,而是在這片土地歷經長時間的粹釀,才能描繪出的世界。
作者簡介:
木下 諄一
我沒有夜夜在林森北路流連酒家。
我對日劇、「野球」比賽沒啥興趣。
我從小到大,最怕吃又臭又黏的納豆;但臭豆腐我超愛的。
別懷疑,我是個道道地地的日本人。
二十幾年前,一陣風把我從名古屋吹來台灣。
在台灣定居後,主要是靠寫稿與翻譯為生,也曾做過觀光雜誌總編、空中機上雜誌文字記者、國際會議口譯、大學教育推廣中心日語教師、電視連續劇臨時演員、電影配音、公司老闆等等五花八門的工作。2011年首次嘗試以中文寫「蒲公英之絮」小說,獲得第11屆台灣文學獎,開啟了我的中文創作道路。喜歡的台灣作家是鄭清文和白先勇。曾經以鄭清文的短篇小說「春雨」參加「第二屆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獲得譯文類(小說翻譯)中譯日組第一名。
我喜歡台灣生活中的:萬里無雲的夏日早晨、活力滿滿的市場、水煮花生、每逢節日必定播放的老掉牙電視特別節目、大安森林公園……。
不喜歡台灣生活裡的:溼冷刺骨的寒冬、事先毫無通知的裝潢施工、把馬路當成越野賽車場的摩托車、不砍價心裡不痛快的顧客。
左擁日本老婆、右抱小狗TOTO,我們一家三口快樂地在台北生活。
插畫家簡介
吳怡欣
自由插畫家,歐洲知名《廣告檔案》雜誌票選的「全球插畫師200佳」,作品曾入選 2005年 國際出版社塔森Taschen出版的"Illustration Now" 150位插畫家之一。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系紐約及普瑞特藝術學院研究所藝術系專攻版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一顆溫柔的心 郭 亮吟(紀錄片導演)
從這裡到那裡,人自然會去觀察「他鄉」,並進一步和「故鄉」作比較其異同。
外國人書寫台灣,有的人喜歡重口味,添加許多「南國風味」、「異國情調」;有的人偏愛淺短粗略的哈台族之「新鮮趣聞」;有的人雖長期住在台灣,帶著歧視有色的眼鏡,終究只寫成了「眼盲心也盲」的在地觀察。
日本人 木下諄一的台灣生活隨筆,除了可以看見一位外國人對台灣土地的長期凝視,並不時反身對自己/母國的提問,字裡行間中,並可窺見其出身背景、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
人們讀旅行文學或是異國體驗書寫,如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在盯著別人的臉看,而讀到外國人筆下所寫的台灣面貌,才難得有機會從別人的眼裡看見對方瞳孔映照著自己的臉。
有趣的是,和我們面對面相看的那個人,還懂得我們的語言。
木下諄一以華文創作的「隨筆台灣日子」,每一篇題材皆俯拾於台灣生活之中,細細摸索土地紋理,遍觀群眾面貌,並深入思考文化異同,我個人認為木下諄一對台灣文化、社會、語言的深入觀察,並非只是在台長期生活、工作經驗之故,而是因為他有一顆溫柔的心。
當我讀木下諄一的華文創作小說「蒲公英之絮」,書裡其中一位人物是在台教日語的竹本老師,當他被問道:「什麼才是日本心啊?」,他想了想回答:「希望是一顆溫柔的心。」
同時閱讀木下諄一的華文創作小說和散文時,我感受到:不論是「日本心」也好,或是「台灣心」也好,其實一個人若有溫柔之心,對任何地方的人/土地/事物自然也都深情。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一顆溫柔的心 郭 亮吟(紀錄片導演)
從這裡到那裡,人自然會去觀察「他鄉」,並進一步和「故鄉」作比較其異同。
外國人書寫台灣,有的人喜歡重口味,添加許多「南國風味」、「異國情調」;有的人偏愛淺短粗略的哈台族之「新鮮趣聞」;有的人雖長期住在台灣,帶著歧視有色的眼鏡,終究只寫成了「眼盲心也盲」的在地觀察。
日本人 木下諄一的台灣生活隨筆,除了可以看見一位外國人對台灣土地的長期凝視,並不時反身對自己/母國的提問,字裡行間中,並可窺見其出身背景、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
人們讀...
章節試閱
◎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話說幾年前,我為日本某航空公司的空中雜誌撰寫專欄,曾寫過一篇介紹「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這句台灣人熟知的諺語。
專欄內容大約五百字左右,篇幅約占三分之一的版面,屬於小品文,但這篇卻意外地博得總編輯的歡心。「今年的稿子,就屬這篇寫的最好最精采。實在是太有趣了。」於是交代美編配上比平常大出一倍的插畫版面,熱熱鬧鬧地刊登出來。
總編輯的反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實在不清楚為什麼他們對這篇特別感興趣。好奇心驅使著我找出原因,最後的結論是「天外飛來的意外感」。
一般來說,「迎接新年有什麼是必備的」,會得到哪些答案呢?
如果是日本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年糕;再配上橘子,年味十足。還有其他的嗎?年菜、酒、和服,或許會有人說壓歲錢。來點不一樣的,例如大掃除後的乾淨屋子、新年應景的願望、有吉兆的初夢(在日本,一月一日晚上到第二天的凌晨所做的夢稱為「初夢」,傳說夢到富士山、老鷹、茄子,這一年便好運亨通)……,有好多好多答案。但總的來說,這些全都是想像得到的,無論是誰都會點頭同意,無需多加解釋。
可是,「老婆」這個答案……怎麼想都覺得與「好過年」無法聯結,使人有一頭霧水、八竿子打不著的感覺。對日本人來說,是個連一丁點邊都沾不上的答案。換言之,這純粹是百分之百的意料之外,充滿跌破眼鏡「天外飛來的意外感」。
順著這個「意外」,我們嘗試再多加一點想像。要是家裏有個新媳婦的話……,會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呀。添了人口,想必家中變得更熱鬧、更多笑聲,感覺上真的可以過個好年。有意思。
這時「天外飛來的意外感」,透過試圖瞭解,進而產生新發現,再轉化成快活舒暢的感覺。好比是推理小說的結局遠遠地超出自己的想像,來個大逆轉,讀者憋在心裏的情緒終於得到抒發,由衷發出讚歎之聲。我猜總編輯那時看了我的文稿,也有類似的心情吧。
我再舉個類似的例子。中國話裏也有一個充滿「天外飛來的意外感」的句子,那就是「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頭腦陷入五里霧中。「新年快樂」的後面竟會接著「恭喜發財」?這是什麼邏輯?
或許以台灣人的角度,這樣的句子組合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而我剛來台灣過年時卻是怎麼也無法理解(附帶一提,在日本,接著「新年快樂」的句子是「今年也請多多關照」)。但那也只是一開始而已,多聽幾次之後便很快習慣了,而且還會認為聽了心情挺好的。現在回頭想想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這個怎麼翻譯?
「這是什麼魚?」
想必有很多曾經與日本人同桌吃飯的台灣人,對這個問句並不陌生。
我自己也是常常在飯桌上,無意識地問出這句。現在想想,應該造成不少人的麻煩吧。不只是生魚片,還有煎魚、蒸魚,不管是什麼料理,日本人看到盛著魚的盤子一上桌,「這是什麼魚?」先問了再說。日本人對魚有一種無法控制的執著。
也正因如此,在做翻譯的時候,遇到魚類的相關字彙,便得多費些精力。
如果是翻譯餐廳的菜單,鮪魚、鯛魚、鯖魚、鮭魚,這些都還不成問題;虱目魚、吳郭魚、草魚這一類在日本幾乎沒見過的魚種,該怎麼翻譯,那才是巨大的挑戰。
當然,若要認真去查那些魚種的日本名稱,在現今的網站時代,是很容易查出來的。從魚的學名下手是一種可行的方式。「Chanos chanos(虱目魚)做成的湯」等等以學名寫成的菜單,看來看去還是沒搞懂它是什麼,也引不起顧客的食欲。
日本人對魚過分地在意。這也不奇怪,對於世世代代靠海吃海的民族而言,不同的魚,味道以及口感完全不一樣。日本人在這方面無法接受含糊不清的答案,對此我也無可奈何。
就像是台灣人在餐廳點菜時,總愛問一句:「今天的炒青菜有什麼?」日本人會覺得,都是青菜,還不是一樣?
翻譯工作上會遇到的困難,不只是在日本相當罕見的魚類這件事,還有以下的例子。
「本店生魚片新鮮度百分之百!」
如果這是廣告裡的宣傳台詞,在台灣並沒有任何問題,也許它只是很普通的廣告詞而已,但是要把這句話翻成日文,便得好好地斟酌一番。原因是在日本,餐廳對於自己所供應的生魚片,絕對不用「新鮮」二字做宣傳。
供應生魚片,「新鮮」是基本條件,強調「新鮮」反而讓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顧慮,懷疑這家店是不是因為有時候供應的生魚片不夠新鮮而刻意強調,反而幫了倒忙,造成反效果。
類似的句子像是「本店食材衛生可靠,敬請安心享用」也同樣不簡單。因為在日本,食材衛生是一定的。如果食材不衛生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話,第二天起餐廳便會被勒令停業,無一例外。
還有一個,「開水」也是一個挺難翻譯的詞。去過日本的人應該會知道,日本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生飲的。也就是說,日本人從未想過要把水煮開來喝。
順便談談日本對於「水」的稱呼,是依據它的溫度而定。溫度是冷的或是常溫狀態的叫做「水」,而溫度高的叫做「湯」。「湯」放涼後便稱之為「水」。所以「開水」一詞的日文,若不知它當時的溫度,便很難適當翻譯。
諸如此類不易翻譯的詞彙,受到生活習慣與文化的影響,在其意義上有著微妙的差異。像我們從事翻譯的工作者,一方面須顧及這種差異所造成的錯誤,同時又得避免全篇文章逐字翻譯,以符合不同語言的思考邏輯與用語習慣。在讀者沒有察覺到的地方,暗地裡傷透腦筋。
有一個詞,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很慶幸至今尚未有人要求我翻譯。我誠心誠意地禱告著,這一天不要來臨。那就是:
「吃過飯了沒?」
舉例來說,某篇文章裡描述著一段情境:「今天上午拜訪客戶,回到辦公室已經超過十二點了。一樓的保全先生看見我,親切地問候著:『王先生,吃過飯了沒?』」這該如何譯成日文呢?如果是照著字面翻譯,日本的讀者一定會疑惑:「有沒有吃飯,關保全先生什麼事?」那誤會可大了。
當然可以在句子後面用括號附註「這是台灣式的問候語」,但又會引起新的疑問:「為什麼『吃過飯了沒』會是一種問候方式?」越解釋越糟。
「吃過飯了沒?」該怎麼翻才好呢?偶爾會突然擔心這個問題,但始終想不出好的句子來應付。不管它了,只求老天爺別讓我碰上這個難題。
◎我要辭職
「我要辭職。」
我朋友的同事向公司提出辭呈。上司接過辭呈,只回了一句:「嗯,我曉得了。」這位先生回座之後一肚子的氣。
我聽到這故事時,覺得莫名其妙。
辭職是自己提出來的,公司准允離開,不正好遂了自己的心願嗎?那又為什麼要生氣呢?
朋友聽了我的疑惑,一邊笑著,一邊向我解釋。
那位提辭呈的先生原本計劃著,上司一定會出言挽留:「你真的要走?回去再考慮考慮好不好?公司需要你。」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向上司提出加薪的要求。
聽到這裡,讓我想起當年離開出版社的情節。
那時候老闆似乎不希望我離開。「你走,雜誌的好壞誰來負責?」、「我讓你走,你叫我總編找誰來做?」說了一堆理由就是不同意我辭職。
半年後,我實在不想再拖下去了,於是第二度向老闆提出我離去的決心。我記得老闆是這麼回答我的:
「對了,我剛好要調整你的薪水,正想跟你談。」
為了達到目的,使出各種招數的做法,古今中外皆然。然而像是前面那位先生要求加薪的方式,日本人怎麼也想不透。
說辭職,就是不想幹了。看在加薪的份上,便能夠打消辭意,這是最最無法理解的。講白了就是覺得薪水太少,那麼直接跟公司講「我要求加薪」不是很清楚嗎?何必拐彎抹角、採取以退為進的手段,讓人弄不清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總之,「提出辭呈→加薪→留在公司」這套招數,日本人想都想不到。
不過,自己在心裡預期對方會配合演出,講出自己想聽的話,我覺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常常運用的。
譬如:「不好意思,真是麻煩您了。」「哪裡哪裡,不要客氣。」,或是:「對不起,我遲到了。」「沒關係,不必在意。」這都是一般生活上常用的對話。
大部分發話的一方是誠心表達自己的歉意,但也有人是在心中先設定好對方一定會回答:「哪裡哪裡,不要客氣」、「沒關係,不必在意」。要是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劇本走:「我等你等了老半天,車子都開走了。說!你要怎麼補償我?」與心中的預期造成落差,無法接受,便以發怒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不難理解提出辭呈的那位先生為什麼會生氣了。
回想起一個場景。多年前去北京,正在逛路邊攤時,一位老先生和老闆討價還價。眼看老闆態度很硬,價格一直殺不下來,老先生扭頭就走。
才過了幾秒鐘,老先生轉回來,二話不說,照著老闆開的價錢付款,老闆照收。
現在想想,這和「我要辭職」不正是一個樣嗎?
只不過,和老闆殺價不成,只需照價付款即可解決;為了加薪而演出「我要辭職」的戲碼,便沒有這麼容易收場。要是弄巧成拙,連飯碗都沒了,吃虧的可是自己。風險會不會太大了?
話說回來,在台灣的職場上,不使出這招,就沒有加薪的可能嗎?若這是真的,我實在是無法理解。
◎有錢好辦事
我來到台灣之後,學到了許許多多的諺語,當中有不少個在日本找不到類似的說法,學起來特別有意思。所以在幾年前,我拜託某家航空公司的機上雜誌編輯給我一個專欄,利用這小小的空間,專為日本乘客介紹這類有趣的諺語。
每個月尋找新題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為此我特別上書店找書,回家好好用功一番。「咦?也有這樣的說法呀。」心裡一面佩服,一面想著如何把它和台灣的生活文化結合,寫成一篇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不過,隨著次數一多,有個問題漸漸浮上檯面。有好些個諺語實在是形容的太貼切了,但編輯部說不適合刊登在機上雜誌裡而被打了回票。
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會把它們寫成文章,在某個場合中發表出來,於是把文稿擱在抽屜裡等待機會。當這本書決定出版的時候,我心想:「時機終於到了,這次一定要寫出來,不要讓機會溜走。」
第一個諺語是「有錢好辦事」。
這是我最喜歡的。不過,請各位不要誤會。先聲明,我可不是手裡揣著大把鈔票、喜歡用錢解決一切的那種人(當然,對於認識我的人,是無需特別說明的)。
為什麼我會如此喜歡?因為這句話講到人性的本質。
台灣人對於這句話的反應是如何,我不是很瞭解。日本人提到「用錢解決」這件事,一般的觀念都認為那是個低下骯髒的手段,打從心底厭惡。而「有錢好辦事」正好反駁大家對於「用錢解決」的負面觀念,而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這種行為。在這句諺語強而有力的氣魄中,可以看出煩惱於誘惑與正義之間的痛苦選擇。僅僅五個字,道盡深沉的糾葛心情。
類似的諺語還有「有錢能使鬼推磨」。與前者相較,卻沒有那樣的深度。明知自己的行為不正當,還是偷偷摸摸地私下進行。兩相對照,「有錢好辦事」則是把「見不得光」的行為攤在大太陽底下,坦白直率的作風令人痛快極了。所以,我最喜歡這句。
順帶一提,我覺得這樣的句子,在日本會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無法登上「諺語」之列。倘若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大概對方只會搖頭苦笑「唉呀,你這個人真壞」後匆匆把話題帶開,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多做停留。
語詞的深奧,在於人們的心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想法。我認為「有錢好辦事」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名言之一,而實際上還有另一個名言更是極致。
那就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這句話可歸類為至今我在台灣所學到的諺語中的最高傑作。
為什麼如此厲害?
它所指的事情,不是在一般場合中能夠公開說的。因為—想想就可以瞭解—「別人的孩子」當然包括對方的孩子,也等於是當著對方的面直白地講著「你家的孩子被犧牲,與我無關」。
以道德的角度來看,那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但社會大眾能夠諒解這樣的心態。天下父母心,不管犠牲掉多少個別人的孩子,父母永遠袒護自己的寶貝。雖然我們知道它並不是一種好的表達方式,但如此單刀直入說出人的本性,這點就非常令人讚嘆。它已經超越了諺語的領域,而具備了文學的要素。不知各位的看法如何?
若在日本說這句「別人的孩子死不完」,對方又會是怎樣的反應?我想不是搖頭苦笑就能了的—板起面孔、臉色鐵青,再也不願意跟你說話了。
◎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話說幾年前,我為日本某航空公司的空中雜誌撰寫專欄,曾寫過一篇介紹「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這句台灣人熟知的諺語。
專欄內容大約五百字左右,篇幅約占三分之一的版面,屬於小品文,但這篇卻意外地博得總編輯的歡心。「今年的稿子,就屬這篇寫的最好最精采。實在是太有趣了。」於是交代美編配上比平常大出一倍的插畫版面,熱熱鬧鬧地刊登出來。
總編輯的反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實在不清楚為什麼他們對這篇特別感興趣。好奇心驅使著我找出原因,最後的結論是「天外飛來的意外感」。
一般來說,...
目錄
代序
一顆溫柔的心 郭 亮吟(紀錄片導演)
隨筆台灣日子
你是專家
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台灣不冷
請問您貴姓?
呷飯皇帝大
有錢好辦事
這裡你租多少錢
我要辭職
先……再說
我們是自己人
這一次給你請
叔叔好
我也要去陪考
愛水不驚流鼻水
台灣媽媽的一二三
囡仔人有耳沒嘴
這個怎麼翻譯?
中文講得很好
中文沒有文法
阿搭嘛控古力
和大家一起分享
摸蜊仔兼洗褲
小確幸
日本人不敢吃什麼東西
根本沒想到
很會吃
先生太早回家太太沒面子
這是老闆招待的
等一下我要拍照
幾號之前可以給我?
不好意思,這麼早打電話給你
日本人的三把刀
您喜歡的作家是哪位?
捨不得丟
前一晚別忘了看新聞
過猶不及
班門弄斧
先知先覺
大老遠買回來
明天會不會看轉播?
後記
台灣比日本好吧
代序
一顆溫柔的心 郭 亮吟(紀錄片導演)
隨筆台灣日子
你是專家
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台灣不冷
請問您貴姓?
呷飯皇帝大
有錢好辦事
這裡你租多少錢
我要辭職
先……再說
我們是自己人
這一次給你請
叔叔好
我也要去陪考
愛水不驚流鼻水
台灣媽媽的一二三
囡仔人有耳沒嘴
這個怎麼翻譯?
中文講得很好
中文沒有文法
阿搭嘛控古力
和大家一起分享
摸蜊仔兼洗褲
小確幸
日本人不敢吃什麼東西
根本沒想到
很會吃
先生太早回家太太沒面子
這是老闆招待的
等一下我要拍照
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