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經過科學檢證,用來處理情緒最有效的方法
國際正念專家唐納德‧艾特曼,整合正念和最先進的神經科學,
告訴大家只要每天花幾分鐘,就能修正自己根深柢固的習性和模式。
正念可以幫助你放下過度思維、分析與批判的心,幫助你觀照造成困擾的情緒、接納自己,理解人生本質,找到自身價值,讓你從被困住的慣性思維中轉移開來。
用正念重新啟動你的生活,清理舊的情緒垃圾,幫助你尋得領悟、寧靜和滿足。
【為什麼正念的方法對處理情緒最有用?】
正念可以:
․幫助我們專注當下:一份哈佛的研究發現,人在參與當下時最快樂,正念可以讓我們把注意力從過去的創傷或未來的焦慮中轉移,活在當下。
․放下執念,培養接納的狀態:生命不可預測,又不停改變,接納能讓我們安然度過生命中的風暴,並打從心底坦然接受周遭發生的事和內心的感受。
․確立我們人生的目標:留意做合乎目標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更用心生活,更重視利他和慈悲,讓每天產生的情緒垃圾減到最低,不會有情緒爛攤子要收拾。
․幫助我們向內觀照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省思可以不讓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亂竄,也能看清自己的欲望和貪求,不讓自己陷入衝動反應。讓人生往全新的方向前進。
․理解苦的本質:可以讓我們理解情緒從何而來,拔除讓我們不快樂的原因,也能對他人更慈悲。
․培養讓最深層價值成為重心的夥伴關係:生命的目的,是讓最深層的價值成為重心,把這個價值帶入與他人共建的夥伴關係中,成長將超乎你的想像。
【正念的力量已席捲全世界】
正念源自佛教,但它對人內在平靜的功用近年來已為科學驗證,並發展出各種技巧,廣泛為世界各大企業、醫學界、教育界、運動領域……所使用。
最新科學研究顯示,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細胞,開啟和關閉負責免疫系統和老化的基因,它的影響,甚至可能跨越世代。
古老的佛教智慧+現代的腦神經科學技巧,能幫助你排解負面情緒,迅速減壓,帶你超越人生困境,實現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
GOOGLE、高盛、麻州大學醫學院、哈佛大學醫學院……都在使用正念幫助員工及病患提高專注力、改善情緒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解除焦慮、憂鬱、睡眠障礙,增強免疫系統,並提高大腦效能。
※本書適合所有對情緒問題有困擾的人,對佛教正念智慧感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修行已有相當根基,想更進一步提升的人。
【本書特色】
․每章末附簡單易行的實用正念練習工具,每天只要幾分鐘,就能幫助你清理情緒,從慣性思維中解放。
․提供大量的科學舉證,讓你對正念可以有更現代化、更簡單易懂的體會。
․結合豐富的個人案例及體會,讓你對如何以正念的方式生活,有更深入、貼近的體悟。
作者簡介:
唐納德.艾特曼(Donald Altman)
擁有執照並執業的心理治療師,曾皈依佛門,師承《正念的四個練習》作者喜戒禪師。他的多本著作曾經贏得獎項,包括《只要60秒,甩掉壞情緒》、《正念工具箱》、《正念密碼》等書。他在全美各地主持多個正念生活與正念飲食的工作坊與靜思會,並訓練心靈治療師與企業人士利用正念來獲得健康與成就。他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生活與實現心靈價值,有獨特的看法,因此有「美國正念訓練師」的稱號。目前住在奧勒岡州波特蘭市。網址http://mindfulPractice.com
譯者簡介:
陳正芬
專職譯者十六年,近期的譯作包括《演算法統治世界》、《大和魂》、《印度廚房》、《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血色的旅途》;日文譯作有《日本農家的季節家常味》以及《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唐納德‧艾特曼的去情緒雜物生活工具可能改寫你的腦部迴路,使你的心靈更澄澈,克服對極限的恐懼,改善你的人際關係,甚至消除當下的情緒雜物。——傑佛瑞‧舒瓦茲,醫師,《你不是你的腦》作者
正念專家唐納德‧艾特曼的嶄新力作,對於正念和情緒健康之間的關係帶來新的洞見,如果想透過正念使心靈成長與療癒,那麼本書提供的工具正是你所需要的。——艾瑞克‧梅賽爾,《生活目標重新啟動營》作者
本書提供簡單有效的工具以提升你的能力並放下情緒的包袱。——約翰‧包爾多尼,《以身作則展現勇氣和領導力》作者
名人推薦:唐納德‧艾特曼的去情緒雜物生活工具可能改寫你的腦部迴路,使你的心靈更澄澈,克服對極限的恐懼,改善你的人際關係,甚至消除當下的情緒雜物。——傑佛瑞‧舒瓦茲,醫師,《你不是你的腦》作者
正念專家唐納德‧艾特曼的嶄新力作,對於正念和情緒健康之間的關係帶來新的洞見,如果想透過正念使心靈成長與療癒,那麼本書提供的工具正是你所需要的。——艾瑞克‧梅賽爾,《生活目標重新啟動營》作者
本書提供簡單有效的工具以提升你的能力並放下情緒的包袱。——約翰‧包爾多尼,《以身作則展現勇氣和領導力》作者
作者序
前言
「別讓雜物多到你巴不得家裡失火。」
——溫德.貝瑞(Wendell Berry),《耕作》(Farming)
過去堆積的情緒雜物,像三秒膠般黏著我們,黏到和自我意識與身分認同難分難解,而這並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每天的簡單練習,可以化解所有黏著的毒物,無論是童年時期的舊有情緒殘骸,或是日常生活造成的新進情緒雜物。
什麼是情緒雜物?情緒雜物可能是童年遭到排斥,使我們確信自己不值得被愛,也可能是許久以前的家族創傷,至今依舊痛徹心腑,又或是中學某位英文老師直直地盯著你,說出:「二流學生永遠成不了一流。」這樣不顧他人感受的話。我就遇過最後這種尖酸刻薄的情緒雜物!儘管當時他的話令我既驚訝又難過,但幸好還有其他諄諄教誨的英文老師,而且我不讓這個針對我來的情緒雜物黏在自己身上。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尖端科學顯示(第一部分將會探討),情緒雜物的影響及於細胞層次,能開啟和關閉負責免疫系統和老化的基因。研究甚至指出,痛苦的情緒雜物影響將跨越世代。這結論看來令人驚訝,但這表示我們或許會因共依存症(codependency)、奴役、戰爭或是大屠殺等,這些好幾代以前的家族或種族文化遭到的不公不義對待,而受到負面影響。
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都帶著過去的情緒雜物、包袱、創傷、負面情緒或傷痛,無論這種負面情緒是他人加諸於我們,或是我們加諸他人,甚至是我們對自己的傷害,結果很清楚,那就是:舊的情緒雜物,對於調節情緒、體驗喜悅、擁有圓滿人生等,直接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抑制免疫功能,影響身體健康。
過去的情緒雜物,像一箱箱塞滿心靈閣樓的舊情緒,如果閣樓的東西使我們總是感到無力、對人充滿戒心、感覺遭到背叛、傷心難過,以及不快樂,就可能使我們看不到生命中美好良善的事物。反過來說,把閣樓清的愈乾淨,就愈能體驗身心健康、快樂和平衡,過著有意義和圓滿的人生,因此所有可能妨礙我們專注於目標和夢想的情緒垃圾,都需要被認識、改造、緩衝和規範。
我想分享一位案主瑪歌(本書中案主的姓名和詳細身分都經過修改)的例子,來說明情緒雜物多麼黏人。瑪歌是位穿著得體的五十多歲婦人,她因為嚴重憂鬱來找我,她的心靈閣樓被家庭的情緒雜物塞爆,使她難以感受當下。在跟瑪歌的初談中,她不斷回到閣樓的某個箱子,再三重複的一句話幾乎成了心靈咒語,她會幾乎是機械式地說:「我父親虐待我,他對我施虐。他從我六歲起,就經常對我說最殘忍不堪的話。」
因為這是第一次治療,我想先對她的人生有更多了解後,再進入特定的議題。於是,我對瑪歌的遭遇表達同理,然後試圖引導她,然而她死釘住過去的遭遇不放,就像車子深陷泥淖。最後我說:「瑪歌,我發現妳一直回到妳跟父親的事,以後我會想對這方面有更多了解。但是現在我想知道,妳有沒有算過,妳在一天當中對自己說過幾次這樣的話?」
瑪歌頓了一下,一手托著下巴直視我,彷彿剛從深度催眠中醒來(她確實是如此),她點頭說:「滿好笑的,你竟然這麼問我。我的確曾經試著算過次數,但我每次算著算著,就糊塗了。可以確定的是,當我不跟自己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快樂多了。」
換個角度,過去尚未解決的情緒,好比一團沉重龐大的結,瑪歌每天拖著這個結在過日子。這個打了結的前塵往事,將她拖離當下,使她無法過喜悅的人生,建立健全的人際關係。這種情緒負債,也可以被比喻成一面骯髒的窗戶,瑪歌透過窗戶,來認知每一天發生的大小事,而這扇窗戶汙跡斑斑,阻隔了光線的投射。難過的是,她永遠看不清實像。
值得注意的是,瑪歌像是念誦咒語般一再重複的行為,正是本書要探討的一種強效的覺察練習,只不過瑪歌用咒語阻塞情緒,而不是利用它來清除雜物。讀者即將發現,正向的強化和咒語,是運用正念的有效方式,將專注的對象,從被困住的慣性思維轉移開來。
除了清除舊的情緒雜物,也務必清除所有企圖黏附在我們心中的所有新雜物,這就好比牙結石,新情緒雜物的堆積是個永不停止的自然過程。對許多人而言,面對看似永無止境的新雜物,是讓人沮喪且憤怒的事,如果你以為有人設法避免掉那些雜物,請再想一想,就連佛陀都無法避免情緒和精神的雜物。然而,祂年輕時遇到的雜物,激勵祂找到解脫之道,包括因為渴求和貪欲,而在當下生起的情緒雜物。
日常生活的哪些壓力,使你的生活陷入混亂,製造出新的情緒雜物?無論是真實存在乃至只是意識到的危險,都可能挾持腦部負責生存的區域,導致專門處理情緒雜物的杏仁核(第二章將探討),進入過度使力的狀態。現代生活的步調之快、攫取我們注意的事情之多更勝以往,我們面對的是來自電子郵件、新聞、網路的資訊超載,以及愈來愈複雜的生活,例如決定保險、就學、交通、醫療、住處,以及如何支付以上開銷等。
擔憂生活的重大轉變,也可能製造各種情緒殘骸。我的另一個案主理查,一直為即將退休而擔心焦慮,「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恐懼的時刻,不曉得該怎麼辦。」他嘆道。
不僅是重大的生活轉變,即使是到哪裡買書、如何買書之類的小事,都需要做出許多選擇:在網路書店還是實體書店購買?獨立書店還是連鎖書店?價錢重要還是方便性重要?買電子書還是紙本書?選擇標準寄送方式、兩天內送達,還是隔夜送達?用現金、支付寶、信用卡,還是金融卡支付?腦科學告訴我們,一天當中被迫做的決定愈多,就愈容易耗盡腦部能量。也難怪,生活中永無止境的小決定,會使人精疲力竭。
如果腦子不斷從各處下載情緒雜物,現在請你好好深呼吸,因為這本書將運用現代科學和古老的做法,使你的腦部下載截然不同的東西,使你的情緒步入正軌,幫助你感到安全,豐富你的人生。
如果想管理情緒雜物,最佳起點是管理你的腦。
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
清除情緒雜物的正念之道
清除情緒雜物,是要幫大家從過去和現在的痛苦、羞辱、創傷、有害的壓力源和情緒雜物中獲得療癒並繼續人生,而且不責怪、懲罰自己,也不覺得自己很丟臉。我把它想成是「用正念重新啟動生活的方式」,也就是清除舊的慣性生活方式和思維,這些方式和思維,使我們被困在情緒雜物中而無法逃脫。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學得會用正念重新啟動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技巧,而且不用投入大量時間。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即使每天花個幾分鐘,都可以重新建構腦部迴路,清除生活中不樂見的情緒雜物。
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認識並清除舊的情緒雜物」,探討如何增加對各種舊有雜物的覺察力,這些雜物已經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導致你生活失焦,情緒脫軌。這就像是替電腦重新撰寫程式的第一步,腦子好比硬碟,有害的慣性思維好比程式,若是首先沒有覺察到破壞硬碟的程式,又如何期待修好作業系統? 雖然腦子最初是被你無法掌控的狀況塑造的,但其實腦子極具可塑性,神經科學證明,我們可以像運動員到健身房塑身一樣,重塑腦子的內部架構。學習新方法,就能成為重新建構腦部迴路的程式撰寫專家。
此外,你將學會有效的正念技巧或工具,運用注意力與聚焦當下,關掉阻塞情緒的程式,很像是刪除硬碟中的檔案或清空垃圾桶。當你活在當下,例如透過覺察呼吸將身體帶回當下,等於是在執行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程式,一個有調適能力、會揀擇且大幅轉化生命體驗的程式。換言之,當你將注意力放在培養內心最深層的安全感、價值感、成就感和生命目的,就是在經營你「內心臉書」。
第二部分「療癒來自關係、文化和祖先的雜物」,探討重要的人際關係、家庭議題和不健康的文化雜物。由於腦部的先天構造就是要跟他人接觸,因此要清光所有妨礙你親近他人、關懷他人的雜物,妨礙你從健全的人際關係獲得安全感和支持感的雜物。你將練習用提高信賴感和坦誠的方式,跟他人與自己溝通,你將發現傾聽的力量,了解為何傾聽能把難相處的人帶來的情緒雜物加以轉化。
第三部分「每天去雜物,以防形成新的情緒雜物」,探索幾種有效的做法,防止新的情緒汙物堆積,這部分提供一些工具,讓你管理每天的壓力和變動。在變動的時刻,我們往往對即將發生的事充滿不確定感,而自然產生焦慮和情緒雜物,無論是經歷人生的重大變動,例如生孩子、搬家、離婚或分手、失業或健康出狀況,或是日常的變動,如開車赴約或進入會議室開會等,都有相同的影響。只要在生活中以正念為基礎、與自然連結,以及簡化生活等有效的練習,你將感受到更多喜悅,同時預防堆積新的情緒雜物。
第四部分「用平和、目的和圓滿來轉變和實現」,帶你超越情緒雜物,進入更充實、充滿意義的境地,也就是深層的生命目的。這是上天賦予的禮物,生命的意義和意向將合而為一,你將把柔軟自心與療癒舊創傷的能力融入生活,在難解的結捆綁你之前解開它,並且挖掘出睿智的自我,這個探索過程將以真正的自我永續和積極向上的方式,帶給你最寶貴的價值。
鍛鍊清除雜物的正念肌肉
在展開去除雜物的旅程之前,你將利用一個快速的入門技巧。你很可能聽過正念(mindfulness),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正念如何發揮作用?在本書中,你將直接應用一系列的技巧,來清除舊的和新的情緒雜物。為了便於理解和運用,我用縮寫「對治」(PAIR UP)來表示這六個清除雜物的正念技巧。
當你被雜物壓得透不過氣來,你可以問自己:我該如何對治現在發生的事?深入了解這六個重要的雜物清除技巧,你就能帶著目標和清明,找回情緒的平衡,並且和周遭的人事物和諧共處。
以下是PAIR UP代表的意義:
P—參與當下(Present-Moment Participation)
A—同調的接納(Attuned Acceptance)
I—意向性(Intentionality)
R—省思(Reflection)
U—理解苦的本質(Understanding of Suffering)
P—有目的的夥伴關係(Purposeful Partnership)
第一個清除雜物的技巧,叫做「參與當下」。當我們的心遊蕩到過去或未來,往往會產生情緒雜物,正念將你的覺知定錨在此時此地,將注意力從過去的創傷或是對未來的持續焦慮轉移開來。哈佛研究人員在一份出版於《科學雜誌》(Science)的研究中,探討人的心智到處遊走的頻繁度,發現人的心智有近一半(約47-48%)的時間處在游移狀態。然而有趣之處在於,研究發現人在完全參與當下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這份研究中,當人在用電腦工作時,心智游移最為頻繁,而人們表示在與他人交談、運動,以及從事性行為時,最是活在當下而且快樂(當然,在以上所有活動,最好要人到心也到)。
第二,正念能培養「同調的接納狀態」。透過接納,更能安然度過生命中出乎預期的風暴,雖然許多人想要相信自己能掌控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生命往往不可預測,又不停改變。同調的接納是打從心底坦承周遭發生的事,以及內心的感受,如此一來,即使負面感覺和經驗都能使我們從中整合、學習。此外,同調使我們感同身受,與他人有一種深層的親近感,和他人之間有來有往的互動,這都能幫助我們更真實、和諧、願意支持並理解他人,這些都是建立更親近且更有建設性的關係的基石。
第三個清除雜物的技巧是「意向性」。意向性使我們每天做的選擇和行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是有意義的。意向能使每天新產生的雜物減到最低,而不會漫不經心留下爛攤子需要事後收拾。做合乎道德倫理的選擇,使我們更用心生活,更重視利他和慈悲,減少需索(沒錯,需索只會造成更多雜物)。
第四個技巧是「省思」,也就是向內觀照自己想法和情緒的能力。省思需要深度探索造成情緒雜物的原因,這類探查經常帶來領悟,增長智慧而且自我規範,因為我們是在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不是任其亂竄。當我們省思得夠久,不僅能觀察到想法和情緒,也特別能看到欲望和貪求,兩者總是要我們多看幾眼。如果你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貪求(例如狂吃)而造成問題,你就會明白以檢視貪求取代衝動反應,是多麼重要的事。省思使我們運用智慧,引導我們的想法和人生往全新的方向前進。
第五種技巧是「理解苦的本質」。如果沒有真正了解情緒雜物如何附著並進入我們的生命中,又如何奢求減緩甚至停止情緒雜物的形成?只要更清楚了解苦的根源,就能在根源長成一大叢具侵略性的藤蔓而阻礙我們成長之前,拔除這些雜草。我們以為這種依附在某人或某事的根源會永存不朽,但其實它只是暫時存在。我們無法長久抓住某件事物,就好比新車的光亮油漆總會變得斑駁,最終褪色。曾經年輕的肉體終究變老而布滿皺紋,就像作詞家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寫的:「我的朋友走了,我的頭髮白了。我想念曾經遊玩的地方。」然而,了解這點並不是要製造讓你不開心的雜物,當我們注意到苦惱的諸多原因時,生命也變得更豐富。因此,理解苦的本質能產生三個好的影響:拔除悲痛的原因,因為認識和接納而感到愉快,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對那些遭遇失落、悲傷和不幸的人們生出慈悲心。理解苦的本質使我們更慈悲,更具同理心且更博愛,柔軟我們的心,使我們更有人情味,將慈悲帶進言語、心和行動中。
最後一個用正念清除雜物的方法,是「有目的的夥伴關係」。本書最後探索如何把核心目的帶進我們與他人和世界的夥伴關係,以轉化我們的生命。生命的目的,是讓最深層的價值成為重心,因而提升我們的存在,甚至是每天的體驗,使我們認清全局,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當它與被啟發的夥伴關係結合,目的將開花結果並成長至超乎想像。夥伴關係認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與其他事物產生關聯。
使用任何一種正念技巧,其實是在實踐所有的技巧。每一種技巧都使我們更清楚覺知哪些是帶來痛與苦的雜物,哪些帶來喜悅和圓滿。這六種技巧就像車蓋底下的引擎,你看不到它,但想前往目的地絕少不了它。本書不盡然直接指明這些原則,但它們都內建並整合在書中的實用生活工具中,當你需要的時候,請回頭參考PAIR UP這個萬用提示,告訴你如何集中注意力。
從此時此地開始
我記得曾聽嘉年華負責招攬顧客的人對群眾說:「往前一步,身體自然會跟上來!」這對於展開任何旅程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建議。你只需要踏出第一步,而你在讀完這幾頁時,已經完成了。嘉年華的奇幻之旅會讓你腎上腺素飆升,這趟旅程卻是溫和且充滿寬恕的療癒之路,帶領你遠離雜物。
大部分的旅程,很容易會將注意力放在結果上。我們或許會想替旅程打分數,評判自己的成敗。殊不知放下期待、單純體驗旅程本身,不受內心批判的限制或阻礙,反而使我們更自由。要相信,只要進入過程,你終將到達目的地。
我們有幸活在這個時代,因為先人的智慧獲得現代科學的證實,藉由古今知識,我們得以做出這些覺知上的重要轉變。古老的神祕主義者早就推測,尋得領悟、寧靜和滿足屬於內在功夫,因此要利用各種不同的冥想工具。我們將使用這些古老工具,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的情緒雜物。
移除生命的情緒雜物,尋得圓滿和滿足或許並不容易,但也不是痴人說夢,這是我們最大的天賦,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潛能。每個人都做得到,不需要鑽進洞穴裡打坐,你可以在你家後院進行,把生活呈現在你面前的種種狀況,當作功課。
還有比此時此地更好的起點嗎?
前言
「別讓雜物多到你巴不得家裡失火。」
——溫德.貝瑞(Wendell Berry),《耕作》(Farming)
過去堆積的情緒雜物,像三秒膠般黏著我們,黏到和自我意識與身分認同難分難解,而這並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每天的簡單練習,可以化解所有黏著的毒物,無論是童年時期的舊有情緒殘骸,或是日常生活造成的新進情緒雜物。
什麼是情緒雜物?情緒雜物可能是童年遭到排斥,使我們確信自己不值得被愛,也可能是許久以前的家族創傷,至今依舊痛徹心腑,又或是中學某位英文老師直直地盯著你,說出:「二流學生永遠成不了一流。」這樣不顧他...
目錄
Part 1 覺知並清除舊的情緒雜物
第1章 別再乘坐情緒的升降梯
第2章 經營內在的臉書
第3章 栽培一座思維的美麗花園
第4章 接納帶來的寧靜
第5章 在呼吸和身體中找到中心點
Part 2 療癒來自關係、文化和祖先的雜物
第6章 清洗家族的情緒雜物
第7章 慈悲溝通的省思
第8章 種下友誼的種子
第9章 傾聽之愛
第10章 擴大你的族群
Part 3 每天去雜物,以防新的情緒雜物
第11章 轉開令你分心的頻道,找到清淨
第12章 替自己的富流感打預防針
第13章 對工作和速度踩煞車
第14章 洗滌心靈的天賦希望力量
第15章 每天彈性、柔軟和隨順自然
Part 4 用平和、目的和圓滿來轉變與實現
第16章 今天就喚醒慈悲心
第17章 忠於當下
第18章 成為解結大師
第19章 每天拍一張喜悅的快照
第20章 現在是你和目的連結的最佳時機
Part 1 覺知並清除舊的情緒雜物
第1章 別再乘坐情緒的升降梯
第2章 經營內在的臉書
第3章 栽培一座思維的美麗花園
第4章 接納帶來的寧靜
第5章 在呼吸和身體中找到中心點
Part 2 療癒來自關係、文化和祖先的雜物
第6章 清洗家族的情緒雜物
第7章 慈悲溝通的省思
第8章 種下友誼的種子
第9章 傾聽之愛
第10章 擴大你的族群
Part 3 每天去雜物,以防新的情緒雜物
第11章 轉開令你分心的頻道,找到清淨
第12章 替自己的富流感打預防針
第13章 對工作和速度踩煞車
第14章 洗滌心靈的天賦希望力量
第15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