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總是很難起床
上班提不起幹勁
頭痛、胸悶、失眠、肥胖、全身痠痛⋯⋯
這代表,你缺氧了!
再不留意,慢性發炎、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跟著來!
找出自身缺氧的問題
培養自主改善慢性缺氧能力
優氧新生活・防百病・翻轉慢性病
2個原因、3種體質、5大策略
加上一個基本原理:細胞需要能量維繫其生存
這就是張安之提出的革命性理念、慢性病的新解方——優氧新醫學
・找出自己體質:熱、溼、寒自我檢驗
透過微循環檢驗,運用「熱痛、溼重、寒虛」三大提引來協助觀察
・針對不同體質,提供改善缺氧病症方法
改善「熱性體質」的策略——免疫代謝治療:調解免疫、提高肝臟機能、減少氧化壓力
改善「溼性體質」的策略——微循環治療:排除瘀血、促進循環、微血管正常化
改善「寒性體質」的策略——機能復甦:活動能力、消化排泄、神經調節
・體能訓練與優氧策略
動態伸展約 5 分鐘,重量訓練約 30~60 分鐘,靜態伸展約 10~20 分鐘。總共約一至一個半小時。頻率一週3~6天都可,以個人能負荷為準。
醫界重磅推薦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謝仁俊——國立陽明大學 副校長
陳孝昌——賓夕法尼亞大學系統管理博士
李嘉欣——玉貴人整形外科診所執行長
重新奪回健康自主權最佳實證:吳柏宏(國家健力長青組紀錄保持人)
原本是軟體工程師,體脂肪率超過34%,身上集合了8種症狀以上,每天與病痛為伍。經 過半年自主健康管理、優氧體能訓練之後,一舉拿下全國健力長青組冠軍,還破了全國紀錄,2019年4月當選國手,拿下健力亞洲盃4面金牌。
作者簡介:
張安之
優氧的代言人——張安之,從中正大學電機系畢業到清華大學念科技法律碩士,畢業後就開始投入生醫企業,至今已十餘年。
近年來罹癌、慢性病人數越來越多,健康指數總是無法達標,人們或許也曾聽聞這皆與「缺氧」有關。但為何如此?很多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缺氧與慢性病的關聯、傳授自主健康管理的方法,張安之因此開創「優氧醫學」,為社會提供新的「氧」生之道。
現任及經歷:
多項積體電路專利的發明人,歷任多家生技公司高階主管,扶輪社3470地區台南億載社創社社長,扶輪社3470地區2016~2017年度助理總監,科普作家。
現任智信生醫研發公司董事長。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一】
缺氧就在你身邊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我一直都在呼吸,怎麼會缺氧呢?」。有呼吸,只是代表「有攝取氧氣」,卻不代表「供應給細胞的氧氣」是足夠的。就好像我們工作領薪水,只代表有收入,卻未必足夠花用,還是有「缺錢」的問題。因此「有氧」只是代表並非「無氧」,未必就不「缺氧」。
現代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會導致我們供氧不足,空污、密閉擁擠的生活環境、呼吸道疾病、貧血、循環不良等等。另一方面,高壓力的生活型態在無形中也會增加我們身心的負擔,帶來更高的能量需求。在「氧氣供給減少、能量需求增加」的情況下,現代都會人口或多或少都有「體能透支」的現象,若從有氧呼吸能量代謝的角度來看,就是供氧量不足以滿足能量需求──也就是「缺氧」。若長期處於「缺氧」的失衡狀態,我們就會和小明一樣,承受它所帶來的「毒素增加、耗能增加、能量下降」三大致病因子的傷害。
【缺氧體質與優氧策略】
缺氧「毒素增加、耗能增加、能量下降」三大致病因子,會對我們帶來怎樣的傷害?
首先是「熱性體質」:自由基、乳酸等代謝毒素的增加,將造成「細胞損傷」,引起免疫發炎反應及血管新生現象,造成類似於中醫「上火」的「熱性體質」,提高「癌症、炎症」的風險。
其次是「溼性體質」:耗能增加會促發身體的「提高血壓、提高血糖、提高血脂」的代償反應,導致「血管損傷」,造成循環淤滯、水腫的「溼性體質」,導致代謝異常,並提高「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第三是「寒性體質」:能量下降時,身體器官將因能量不足而「機能下降」,導致「功能異常」,造成虛弱、退化、手腳冰冷的「寒性體質」,因大腦神經對能量供給非常敏感,也容易引起「功能性及大腦神經」的失調與疾病。
簡單的說:「缺氧病理(即缺氧導致疾病的原理)」可如(圖四)所示,由「兩個原因,三種體質(三類症狀)」所構成,也從某個角度說明,為何這些慢性疾病經常合併發生,因為它們彼此之間共有「缺氧」此一病因,並會惡性循環的使缺氧問題反覆加重。
要如何治療改善呢?別急,首先得先做檢驗,找出每人個特有的缺氧原因及缺氧體質,才能對症下藥。因此,如(圖五)第二層所示,一對一的衍生出「供給性缺氧、耗損性缺氧、熱性體質、溼性體質、寒性體質」等五種「缺氧檢驗」。
找出原因、症狀後,也就清楚那必需改善的目標;接下來就是要思考,怎樣才能正確、有效的調整這些病因及病症。於是,我們便得到圖五——第三層「供氧治療、耗損治療、免疫代謝治療、微循環治療、機能復甦」這五大「優氧策略」。
優氧五大策略與缺氧的原因、體質之間具有直接對應的「因果關係」,因此在選擇改善方案時,藉由判斷「是否符合策略?」,便能幫助我們辨別出正確的方法來改善問題。
只要改善缺氧,就有助於「癌症、炎症、代謝症候群、大腦及神經病變」的預防及治療。因為「缺氧」是這些交纏併發又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彼此共通且極為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改善「缺氧的體質」及「缺氧的原因」,不只能與主流醫療形成良好的互補,也將大大有益於預防慢性病。
【內文試閱二】
1/3的都會人口有缺氧問題,你是否也有以下的缺氧症狀——頭暈、頭痛、疲倦、工作能力下降、筋骨酸痛⋯是否也有失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慢性病。
而這些慢性病都是慢性缺氧造成!
你一定還會有這樣的疑惑:「我一直都在呼吸,又怎麼會缺氧呢?」
事實上,有呼吸,只是代表「有攝取氧氣」,卻不代表「供應給細胞的氧氣」是足夠的。就好像我們工作領薪水,只代表有收入,卻未必足夠花用,還是會有「缺錢」的問題。因此「有氧」只是代表並非「無氧」,未必就不「缺氧」。
唯有身體不缺氧——優氧,才能讓心肺功能提升,如此就能離發炎、病症遠一點。
「缺氧」就是氧氣供應不足的狀態,
氧氣不足「能量」當然也就不足,因此引起各種毛病。
「優氧」就是氧氣供應充分的狀態,
自然能量充沛,更有精神體力去應付生活的種種。
缺氧則沒有固定的位置。那個部位發生慢性缺氧,那就發生「細胞損傷」。此外,缺氧時細胞釋出的自由基、乳酸,不只本身具有傷害性,在後續的缺氧病理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自由基是誘發發炎反應的關鍵;乳酸則會造成細胞壞死,加速組織的纖維化。
缺氧代謝毒素的增加既是病症本身,也是其他疾病進一步的病因,這些特性與一般感染性疾病有著明顯的不同,不易被納入既有單一程序的醫療邏輯。
以腎臟為例,缺氧前的腎臟組織類似圖一左邊的組織,內部填滿了細胞,能發揮良好的機能;缺氧後類似圖一右邊的組織,因有許多細胞因 缺氧而死亡,組織變得稀疏。雖然在細胞數量減少後,原本供應不足的 氧氣將不再缺乏,因為消耗氧氧的細胞減少了,卻也會使腎臟因細胞數量不足而導致機能下降。
為了要恢復機能,發炎後會啟動「增殖反應」,增生新的細胞來填 補空間及減少的細胞數量,讓器官回復到最大馬力。但如果不先改善缺 氧,細胞數量恢復後,豈不又再次陷入缺氧窘境?此外,細胞增殖的過 程也需要大量的營養及ATP能量。因此,不論是為了修復傷口,還是 要避免再次缺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帶來更多的氧氣。
為了改善缺氧,細胞會釋放出血管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誘使附近的微血管向著缺氧部位延伸生長,醫學上稱為 「血管新生 , Angiogenesis」。
例如腫瘤,由於細胞增殖機制的失控,使得腫瘤細胞經常性的因耗能過大而處於缺氧狀態。(圖二)顯示腫瘤釋出血管生 長因子來誘使血管新生,進而幫助自己成長的過程。也因此,抑制血管新生(改善缺氧)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發炎,缺氧也與血管新生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因此,可以透過檢驗血管新生來判斷缺氧及缺氧疾病的嚴重程度。
【內文試閱一】
缺氧就在你身邊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我一直都在呼吸,怎麼會缺氧呢?」。有呼吸,只是代表「有攝取氧氣」,卻不代表「供應給細胞的氧氣」是足夠的。就好像我們工作領薪水,只代表有收入,卻未必足夠花用,還是有「缺錢」的問題。因此「有氧」只是代表並非「無氧」,未必就不「缺氧」。
現代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會導致我們供氧不足,空污、密閉擁擠的生活環境、呼吸道疾病、貧血、循環不良等等。另一方面,高壓力的生活型態在無形中也會增加我們身心的負擔,帶來更高的能量需求。在「氧氣供給減少、能量需求增加」...
推薦序
【推薦序】
改善慢性缺氧,遠離疾病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接到張安之先生之大作《優氧新醫學》書稿,拜讀之後,發現它是繼《氧生》、《優氧》之後,同一系列讓讀者瞭解「優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改善慢性缺氧,進而幫助大眾預防保健、遠離疾病的好書。
從一開始,本書的前言就點出,隨著時代變遷及醫療衛生的改善,以往瘟疫流行、營養不良是影響人類壽命的主因,如今則是各種慢性疾病、癌症成為現代人健康的大敵。確實如此,我們從健保大數據分析發現,台灣近年來罹患慢性病或癌症的患者不斷增加,其後續醫療照護問題,對健保是一項挑戰。
根據健保申報資料,2013年依疾病分類申報慢性病、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肺結核及接受透析治療等病人數為979萬人,但到了2017年,這類慢性病患人數已增加到1,108萬人,約占總人口的一半,較102年成長13%。在此同期,國內癌症就醫人數也由60萬人增加到69萬人。
由於病人數不斷攀升,反映在健保醫療費用也是成長驚人。2017年健保支付慢性病的醫療費用達2,318億點,約占總醫療費用7,117 億點的3成,較102年成長23%。至於癌症的醫療支出也在2017年高達768億點,較2008年更大幅成長40.6%。如今健保每年支付的醫療花費,平均每10元就有4元是用來治療慢性病及癌症。
面對人口老化及各種慢性疾病增加,健保財務的壓力勢必與日俱增,因此我們必須及早因應,特別是老人往往有多重用藥、共病現象,以及身心功能退化與失能等「高齡症候群」的特徵,因此健保署積極推動院所辦理各項整合性醫療服務計畫,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模式。
尤其是慢性病患跨院或多科看病,很可能出現重複開立處方,除浪費醫療資源外,一旦服藥超過劑量或各醫師開藥出現交互作用,對病人健康反而有潛在的風險。因此,健保署近年來積極進行各種醫療資訊的整合,包括2016年建置「雲端藥歷」,藉此加強病人用藥安全、避免重複用藥,2017年逐步提升為「健保醫療雲端資訊查詢系統」,增加提供檢驗檢查紀錄及結果等民眾就醫資訊,107年起更進一步建立「醫療影像分享調閱」機制,接著又建立線上即時提醒之警訊,讓醫師在開立藥品或檢驗(查)單之前,就能立即掌握病人最近3到6個月所吃的藥品及檢驗(查),藉此減少重複檢查及重複用藥。此外,民眾也可透過「健康存摺」查看過往就醫的用藥及檢查紀錄,多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
我與張安之、曾怡靜賢伉儷是多年好友,這本書是張先生融和法律領域的分析能力及生技產業的專業背景,把艱澀的醫學名辭化為普羅大眾都能明瞭的文字,從推廣「優氧醫學」到協助大眾遠離慢性疾病,其用心令人敬佩。也預期本書能因此洛陽紙貴。謹為之序。
【推薦序】
改善慢性缺氧,遠離疾病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接到張安之先生之大作《優氧新醫學》書稿,拜讀之後,發現它是繼《氧生》、《優氧》之後,同一系列讓讀者瞭解「優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改善慢性缺氧,進而幫助大眾預防保健、遠離疾病的好書。
從一開始,本書的前言就點出,隨著時代變遷及醫療衛生的改善,以往瘟疫流行、營養不良是影響人類壽命的主因,如今則是各種慢性疾病、癌症成為現代人健康的大敵。確實如此,我們從健保大數據分析發現,台灣近年來罹患慢性病或癌症的患者不斷增加,其後...
目錄
推薦序1:改善慢性缺氧,遠離疾病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推薦序2:從治症到助人 謝仁俊(國立陽明大學 副校長)
推薦序3:邁入優氧時代 陳孝昌(常春藤賓夕法尼亞大學系統管理博士)
推薦序4:改善缺氧,助己助人 李嘉欣(玉貴人整形外科診所執行長)
自序:優氧醫學
導讀:認識缺氧、應用優氧
第一篇:認識缺氧
第一章 當氧氣供不應求
第二章 燃燒不全使代謝毒素增加
第三章 毒素增加與熱性體質
第四章 無氧呼吸的代價與代償:耗能增加
第五章 耗能增加與溼性體質
第六章 缺氧與細胞能量的持續下降
第七章 能量下降與寒性體質
第八章 缺氧:熱、溼、寒
第二篇:應用優氧
第九章 造成缺氧的原因
第十章 日常中如何檢驗缺氧
第十一章 改善缺氧的方法:優氧策略
第十二章 優氧的案例
第十三章 應用優氧的方法:優氧循環
第三篇:優氧時代
第十四章 慢性病氾濫與缺氧世代
第十五章 優氧醫學與自主改善慢性缺氧
第十六章 尾聲:從缺氧世代到優氧時代
附錄一 優氧專家系統使用指南
附錄二 優氧體能教室 淺談缺氧體質與其對應的運動
推薦序1:改善慢性缺氧,遠離疾病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推薦序2:從治症到助人 謝仁俊(國立陽明大學 副校長)
推薦序3:邁入優氧時代 陳孝昌(常春藤賓夕法尼亞大學系統管理博士)
推薦序4:改善缺氧,助己助人 李嘉欣(玉貴人整形外科診所執行長)
自序:優氧醫學
導讀:認識缺氧、應用優氧
第一篇:認識缺氧
第一章 當氧氣供不應求
第二章 燃燒不全使代謝毒素增加
第三章 毒素增加與熱性體質
第四章 無氧呼吸的代價與代償:耗能增加
第五章 耗能增加與溼性體質
第六章 缺氧與細胞能量的持續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