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一切現象「緣起性空」
緣起緣滅這個道理人人都聽過,但甚麼是「空性」?
它是空的?還是圓的?為什麼證悟空性者能了脫生死煩惱?
讀懂《中觀》就能了解「空性」的奧秘!
讀懂《中觀》就掌握了大乘佛法的精髓!
世間宗教信仰都提倡慈悲大愛,但佛教不只講慈悲,最重要的是講「緣起性空」:一切隨因緣生、亦隨因緣滅,故沒有獨立的自性可言。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改變」的可能性,才能夠福慧雙修,了脫生死煩惱。所以空性,絕非空空如也。
「緣起性空」是「中觀」思想的根基。而「中觀」是由有「佛陀第二」美名的印度大師──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經》等貫通上述義理並闡發其義,成為大乘佛法千年來度眾解脫的關鍵。
【欲了解「空性」必讀經典】
本書講述的是龍樹菩薩著作《中觀論頌》,為闡析空性教理之經典。其透過各種提問(立)與回答(破)的反覆辯證中,發現一切萬象都是互相依存,沒有一個獨立不變的自性存在,以此破除自他的執著。
透過聞思修,聞即聆聽《中論》的解說、閱讀其文字,而思、修即是「中觀」的觀照法門,如此才能將我們偏向常(實有)或偏向斷(空無)的慣性慢慢轉為「中道」,最終證得中道不二法門。
【本書四大特色】
●講者見解精闢:果煜法師推崇並深究「中觀」思想多年,獨特見解精采可期。
●內容白話講述:避免艱澀難懂文字,加上善用生活實例,更適於現代人研讀。
●次第重新整理:由簡入繁的層次,對欲深入認識中觀者,更容易理解與學習。
●出版機緣難逢:中國大乘佛教各宗對《中觀》研究不多,綜合上述特點,故本書出版機緣千載難逢。
作者簡介:
果煜法師
果煜法師自小生長在單純、素樸的農村社會,隨著年歲的增長,一股探究宇宙真相的熱忱,驅使他不斷深入百家爭鳴的領域中,於是從傳統的「老莊哲學」,到「新潮文庫」,都曾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尤其大學時代,更循此加入台大晨曦學社,正式其探討佛法的生命歷程。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由是於民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七十五年告假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由於果煜法師原就對「中觀」有深入的理會,又在禪修中有貼心的體驗,故其開示或為文,皆能百步穿楊、鞭辟入裡,見人所未曾見,言人所不能言,聞者莫不讚歎激賞,對義理及禪修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法師至今已出版的文集有:《一葦過江》、《十住芳草》、《百步穿楊》、《千江水月》、《萬里雲天》、《天心明月》、《六妙門》等,以及書籍《禪林風雨》(2013年橡樹林文化出版)、《楞嚴貫心》(2015年橡樹林文化出版)。
相關著作
《楞嚴貫心》
《禪林風雨》
章節試閱
開場白
首先很歡喜、也很珍惜此番與諸位共同研習《中觀論頌》的因緣。
各位之中有些是熟面孔,跟隨我聽經聞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我的講經方式應該是比較能適應的。但也不盡其然,因為大部分的講經方式,都是平鋪直敘的,故較好理會。而中觀的講法都是用「立、破」的方式──先立再破,有的人被破來破去,還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對於「立、破」的研習方式,各位還要慢慢適應。尤其,各位之中也有些是生面孔,也許看過我的文章、聽過我的MP3,但在適應上可能比熟面孔還要辛苦一點。
何以之前已講過《中觀論頌》,並已出書了。今得再重講?
一、次第重整
《中觀論頌》不是已講過,甚至還已出書了,為什麼還要重講呢?其實,這次講的跟上次講的,不會一樣啦!甚至,就是一樣也得重聽啊!因為不是聽一次就能完全聽懂的。更何況上次講《中觀》到現在,差不多已經二十年了,二十年後再講,當會有不同的。
事實上,沒有特別的原因我大概也不會重講。各位知道我講經的習慣,一部經講過後就放下了,很少再重講的。那這部為什麼會重講呢?第一是因為次第重整。我最初講《中觀》時,是按著原來的次第講的──即第一講〈觀因緣品〉、第二講〈觀去來品〉,順著原來的次第一品一品往下講。講完之後在整理文字稿時,卻對原來講的章節次第不太認同,為什麼不太認同?第一講〈觀因緣品〉,因為這是總論,即無可厚非。然後第二品為〈觀去來品〉,有去時去、去法去、去者去,很多人聽了老半天就去而不來了──因為聽不下去,當就不來了。
雖傳統上說法的次第是依照「苦集滅道」的順序而編的,可是這種次第我覺得不見得跟現代人的思想習性能相應。我覺得最好像數學一樣:先從一維的點線講起、再講二維的面、再講三維的體,越來越複雜。或者像化學一樣,先講原子、再講分子、後講化合物,這次第對現代人來講應該是比較適應的。
所以,後來在整理文字稿時,就用我的次第重新整理:第一〈觀因緣品〉、第二〈觀因果品〉因為這都屬於總論;第三是〈觀六情品〉等。然而當時卻非以此次第而開講的。
所以為了順這整理過的次第,才有這次重講《中觀》的因緣。
二、有人再三請法
其次,在我講過《中觀》後一二十年來,不管是北、是南,甚至國內、國外,很多人都希望我重講,因為大家都知道《中觀》的見地,對我們學佛、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國內、外,講《中觀》的人卻非常少。所以不斷有人祈請我重講,因此我就隨順眾緣,再講一次。
三、感謝我與《中觀》的因緣
第三,感謝我與《中觀》的因緣。各位知道我之所以出家是因為受《中觀》思想的啟發。我這種人就像世間人講的非常鐵齒,是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說法,故感性的信願法門、慈悲法門,要我死心塌地的學佛就已不太容易,更何況是一生相許的出家,更是不可能。
只有《中觀》單刀直入、鞭辟入裡的見地,讓我覺得無可挑剔,所以才促成我出家的因緣,也發願以這一生來弘揚《中觀》思想。故這麼多年對我的講經說法,很多人都說:「你是萬變不離其『中』!」哪個中呢?《中觀》的中,因為講來講去、核心思想就是《中觀》而已。雖然我也講過《攝大乘論》、《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但核心還是《中觀》思想。所以,《中觀》思想既接引我出家,也成就我一切講經說法的因緣。
最後我的講經說法,到目前為止,自己覺得能說的、想說的、該說的,都已說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很快就會畫下休止符的。但在最後的說法裡,仍願以講《中觀》作為最後的省思與回顧。所以,這次的講經說法對很多人而言,乃會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因為這次說完之後,我大概不會再作開示或講經了。
特勝一、性相圓融,理事無礙
或有人問:「《中觀》思想到底有什麼特勝,值得你如此終身相許、生死與共?」《中觀》思想當然有很多特勝,因為時間的關係,我主要講兩點:
第一是性相圓融、理事無礙。很多人學佛學了很久,還是對「性、相」兩門不太清楚。所謂相,即是指現象,一切的存在只是現象。相既存在、也會有變化的。比如我、你、花、草,其相乃不一樣而有區隔的,所以相本質上就有「局限性」。第二有變化性,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不會一樣,今天的花跟明天的花也不會完全一樣。故相本質上就是離不開局限性跟變化性。
但聰明人卻能在相的變化中看到更有不變的原理,這不變的原理我們就稱之為「性」。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無常性,雖一切現象都會變化,但無論怎麼變,無常性是不會變的。故性的話,即當有普遍性──不管任何相必都是無常性的。其次,亦當是永恆性,即過去是無常性、現在是無常性、未來也必是無常的,這性是永恆不變的。
所以稱為「性」者,即當有普遍性跟永恆性,而相者,唯局限跟變化,所以性不是相,相不是性。兩者是截然不同。
然從另個角度看,若無「相的存在與變化」,何以凸顯出「性的昭然不動」。比如無常性,需在一切相的變化中才能凸顯出無常性的特質,所以如果離開相的變化,就沒辦法凸顯出性的超然存在、法爾如是。反過來講,亦為有無常性才能促成萬相的存在與變化。因此從這角度來看,卻是: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因此,既性不是相,相不是性;也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很多人雖學佛,猶容易落一邊,講到諸法平等時,就以為一切皆平等矣!但平等的乃是性,而諸法的相還是有差別的,不要以性平等就忘了相的差別,或執著於差別相就忘了平等性。
故世間法說一個老師,既要「有教無類」,這是就平等性說的。但也得因材施教,這是就差別相說的。不要因為平等性,所以每個人都教一樣的,這反而沒辦法適應不同眾生的需要。反過來,若一直看到差別相,這個好教、那個不好教,那又失去了普遍性。所以要兼具普遍性跟差別相,亦即是「性跟相」本來就是圓融的。
用無常的性相來說,還是比較簡單。更進一步就《中觀》思想來看,一切相的存在與變化,其不變的原理就是緣起性空。因為相是眾緣和合才存在的,也是從眾緣和合才有相的變化。進一步探究,眾緣和合當下一定是無自性的,以無自性故空。反之,因為諸法是無自性的,所以才能隨緣起變化。這看來,性跟相是既差別又相容的。差別者,性不是相、相不是性;相容者,性不離相、相不離性。這是講到性相本是圓融的。
一個學《中觀》者,一定能把性跟相釐清楚。因為緣起,就有相的存在與變化。但能緣起者,乃為「無自性」爾!最後說到一切世間法也不過是諸相的變化而已,所以也不過是「眾緣所生法」的細部分解而已!
其次再講理事無礙。對我們來講,真理就在現象當下,前提是我們覺、不覺悟而已。不覺悟的人就在現象裡迷失,在現象裡增長無明邪見。但是透過理智的思考或善知識的接引,即能在現象當下見到真理的存在。真理是什麼?就是緣起性空也。所以真正的佛法不必用「聖言量」才能夠引論、才能夠肯定。像佛說《阿彌陀經》,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阿彌陀佛?我既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因為那在我經驗之外。但「眾緣所生法」的道理,我們是絕對可相信、絕對可遵從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總是離不開這個大原則,所以我們用「現量」和「比量」就能肯定。「現量」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種種現象;「比量」則再進一步去思維推究,都能肯定「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理則。也因為有空,才能有一切現象的存在與變化。
這用現量和比量就能肯定的佛法,對我而言比用聖言量更具說服力,因為我是學科學出身的。尤其,用現量和比量即能了解的佛法,更方便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因為我們就是活在因緣法的當下。
從因緣法去看這個世界,既讓我們眼界更開拓,也讓我們心量更廣大。這樣的說法,相信對現代的知識份子而言,應該是更相應的。很多人想學佛但不得其門而入,因為很多的說法都太感性了、太神話了。
而《中觀》思想絕對沒有任何感性和神話,甚至不斷地用「立」、「破」的方式,逼你去思考,逼你去抉擇。很多人不習慣,因為還是比較喜歡聽既感性、又神話的故事。
但是這些表面看起來頂枯燥無味,實際上卻能鞭辟入裡,一下子就震醒你的心靈,或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整個世界。《中觀》的特勝是什麼?這是第一點:性相圓融、理事無礙。
特勝二、大小兼暢,不即不離
第二則是大小兼暢,不即不離。大小即所謂的大、小乘,以《中觀》思想都能把大小乘的教義,講得透徹圓滿。在闡述「兼暢」之前,我得先定義「大小乘」。到現在為止,我對大小乘的定義已跟經論或歷代祖師的說法,有很大的差別。
通謂:聲聞、緣覺就是小乘,甚至包括辟支佛都是小乘;但我不認為聲聞、緣覺、辟支佛就是小乘。又通謂:發菩提心、發大悲心,願度眾生者,即是大乘;但我也不認為這就是大乘。
非聲聞、緣覺、辟支佛,即是小乘。
首先講云何非聲聞,即是小乘?因「聲聞」最原始的定義乃是:從聽佛音聲而入道者,也就是說聞佛說法而入道者,都稱為聲聞。佛陀的弟子都是聲聞乘,這毫無異議。那菩薩行者算不算聲聞?其實,菩薩行者也是從聽經聞法,也得透過聞思修才起步、晉升的,所以菩薩行者哪個不是聲聞呢?
故如果說聲聞者就是小乘,那我也得說:菩薩行者也必是小乘──因為都是從修學佛法而入道者,其不是無師自覺也。
其次,云何辟支佛亦非小乘?從歷史上看,只有一位辟支佛,乃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才是道道地地的無師自覺,所以他就是最典型的辟支佛。但釋迦牟尼佛沒有不講經說法、沒有不弘法度眾呀!
為何說辟支佛即是小乘,辟支佛必不度眾生呢?從歷史上看,根本沒有這回事呀!
所以我申明:非聲聞、緣覺、辟支佛者,就是小乘。
非發菩提心、具大悲心、願度眾生者,即是大乘。
下面再說:也非發菩提心,具大悲心,願度眾生者,即是大乘。我們知道發「菩提心」就是發了求覺悟之心,其實發心求覺跟已經覺悟,還是有太大的距離,而不是發心就覺悟了。其次,就算覺悟,每個人所覺悟者,也有層次的差別,如中國禪宗說有小悟、大悟、徹悟的區別;於經論上,亦分等覺、妙覺、究竟覺等不同的層次。故既非發心,即已覺悟;甚至已覺悟者,還要看你覺到什麼層次。所以不可能發菩提心,就已是大乘的層次。
也有人講具慈悲心,才是大乘。但是慈悲與其他宗教所講的博愛,有什麼差別呢?當然你可以講出很多點。但是在外道看來,卻沒有很大的區隔,如印度梵天外道就是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他們也修慈悲,那他們是大乘嗎?你當然說他們不是大乘!為什麼不是大乘呢?因缺少了什麼特質!故非慈悲,即是大乘也。
下面再說發願度眾生,講白一點,發願度眾生的心是很容易起的,因為大家都「好為人師」,不度眾生才奇怪哩,尤其度眾生時,還可名利雙收,所以誰不想度眾生呢?問題是:你憑什麼去度眾生呢?如果沒有本事,也只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所以只發願度眾生,實沒什麼了不起。真有本事,這才了得。如果沒有本事,到最後卻只落於自溺溺人,哪裡能度眾生呢?因此以發願度眾生者,即是大乘,那才是笑話一堆!
於是乎,云何為小乘呢?雖悟緣起,亦證空性;卻落於「消極無為」者,才是小乘。
下面我們再看:什麼是小乘?我的定義是:雖悟緣起,亦證空性,卻落於「消極無為」者,才是小乘。緣起法是佛教最重要的法門,不管是狹隘地只講十二因緣:無明、行、識等,或廣義的如《中觀》講的「眾因緣生法」。總之,一切佛弟子都離不開緣起思想。所以小乘當然既悟得緣起,也證得空性。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到彼岸而解脫生死,未證得空性者是不能解脫生死的。
所以既悟得緣起,也證得空性;卻落於消極無為者,才是小乘。於世間中,很多人對生命既肯定其實有,更因此對生命有很大的衝勁。如果跟他講一切法空,他就像洩氣的皮球再提不起勁了。以此而落於消極無為,用《中觀》的思想來看,乃是偏「無為」的那邊,這跟人天乘偏「積極有為」剛好是強烈的對照。
所以,雖是聲聞弟子者,未必皆會落於「消極無為」。這原因很簡單,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所以不能說聲聞者,就是小乘。同理,辟支佛也不一定會落於消極無為。因為無師自覺與落於消極無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釋迦牟尼佛是無師自覺者,而他也用一生的時間,往返於恆河南北,說法度眾,所以不能說:辟支佛就會落於消極無為。
從歷史上看,佛陀的大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阿難、富樓那等,不管從《阿含經》,或從《律典》來看他們的一生,都沒有可落於消極無為的嫌疑。各位知道佛陀蓋精舍是誰監工的?是舍利弗監工的!竹園精舍、祇園精舍都是舍利弗監工蓋的。阿難不用講;而富樓那還發願到邊地去弘法利生。甚至一般人認為最典型的小乘──迦葉尊者,也不是小乘。因為他既苦行第一,且很不近人情,所以眾便誹謗說:他是最典型的小乘。
但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很多阿羅漢都爭先恐後跟著入涅槃去了,卻唯有迦葉尊者留下來號召五百羅漢,結集法藏。所以佛法能留傳到今天,迦葉尊者的貢獻其實非常大,而大家卻一再說:迦葉尊者即是最典型的小乘,這實在是非常不合理的。
所以當時佛陀的大弟子,卻沒有一個是落於消極無為的。我們用世間法去推想也知道:釋迦是佛,為什麼他的大弟子都是小乘呢?不可能的,必定是「同類相聚」,哪有「異類而偏狹路相逢」的呢?
尤其這不單是一生一世的因緣,而是生生世世的因緣,所以沒有理由說佛陀座下,每一個都是小乘的。只因為他們是聲聞者,就必是小乘嗎?那菩薩座下哪一個不是聲聞者呢?
所以不能因為得聽經聞法,才能入道,就說聲聞者,必是小乘。菩薩也是聲聞者,云何就非小乘呢?
這真是含血噴人,非常冤枉。用我的定義:落於消極無為者,才是小乘。
於是乎,以何而為「大乘」?既悟緣起,亦證空性;更能契入「中道不二」者,才是大乘。
定義完小乘之後,再來定義大乘就更簡單了。大乘當也要悟緣起,不悟緣起者,根本不夠資格稱為大乘,也證得空性,很多經典都說:菩薩當知空而不證空。為什麼呢?因怕證了空,就不度眾生了嗎?事實上,真懂空的人既不會墮於頑空,也不會落於消極無為。如龍樹菩薩的《中觀論頌》,明明講的是「空觀」論頌,但標題卻是《中觀論頌》。因為真正的空,就是中;空觀即是中觀,中觀即是總相觀也。
(完整內容請見本書)
開場白
首先很歡喜、也很珍惜此番與諸位共同研習《中觀論頌》的因緣。
各位之中有些是熟面孔,跟隨我聽經聞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我的講經方式應該是比較能適應的。但也不盡其然,因為大部分的講經方式,都是平鋪直敘的,故較好理會。而中觀的講法都是用「立、破」的方式──先立再破,有的人被破來破去,還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對於「立、破」的研習方式,各位還要慢慢適應。尤其,各位之中也有些是生面孔,也許看過我的文章、聽過我的MP3,但在適應上可能比熟面孔還要辛苦一點。
何以之前已講過《中觀論頌》,並已出書了。今得再重講...
目錄
00.開場白
01.觀因緣品
02.觀因果品
03.觀六情品
04.觀五陰品
05.觀六種品
06.觀本住品
07.觀作作者品
08.觀染染者品
09.觀然可然品
10.觀苦品
11.觀業品
12.觀行品
13.觀合品
14.觀十二因緣品
15.觀本際品
16.觀時品
17.觀三相品
18.觀成壞品
19.觀去來品
20.觀有無品
21.觀四諦品
22.觀法品
23.觀邪見品
24.觀縛解品
25.觀顛倒品
26.觀如來品
27.觀涅槃品
00.開場白
01.觀因緣品
02.觀因果品
03.觀六情品
04.觀五陰品
05.觀六種品
06.觀本住品
07.觀作作者品
08.觀染染者品
09.觀然可然品
10.觀苦品
11.觀業品
12.觀行品
13.觀合品
14.觀十二因緣品
15.觀本際品
16.觀時品
17.觀三相品
18.觀成壞品
19.觀去來品
20.觀有無品
21.觀四諦品
22.觀法品
23.觀邪見品
24.觀縛解品
25.觀顛倒品
26.觀如來品
27.觀涅槃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