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減法教養億萬豪宅當保母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落九花python生成式AI入門臺灣民族主義比爾蓋茲黃仁勳張忠謀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可購買時通知我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分析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Benjamin Lee

評價
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5 NT$ 75 NT$ 150

本商品已下架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2.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2003年秋在北京大學的系列講座,發掘“語言學轉向”在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意義。五十多年前結構主義興起之後,對語言和話語的關注在西方文化與文學研究中長期占主導地位。列維—斯特勞斯、米歇爾‧福柯、皮埃爾‧布迪厄、雅克‧德里達、唐納德‧戴維森、於爾根‧哈貝馬斯、查爾斯‧泰勒等思想家雖各有側重,但都深信語言和話語是文化分析的重要內容。而當前全球化的影響卻在提出質疑:面對似乎是由經濟變革驅動的全球性問題,語言學分析是否還有用武之地?太平洋兩岸的人文學科都因此受到嚴峻挑戰。中國出現“人文精神危機”,美國也日益感到“理論”的枯竭,尤其是在文化與文學研究方面。
針對這種傾向,本書提出“語言學轉向”中的某些關鍵思想(例如述行性和對象化)為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分析提供了基礎。首先要將經濟過程看作複雜“流通文化”的一部分。看到述行性和對象化在其中的作用,這些概念對現代社會想像物——市場、公民國家和公共領域的形成至關重要,是西方現代性的標誌,也是理解資本主義興起的關鍵。講座進而將這些概念引申,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包括圍繞金融衍生品等新型金融工具建立的現代風險文化。

作者簡介:

Benjamin Lee(李湛忞),美國人類學家。1986年獲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1986——2001年任芝加哥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哲學、人類學、文學理論,研究課題包括多元文化主義、國際文化批評、全球化、民族主義,以及當代中國文化。1995——2004年任萊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並兼任詹姆斯t貝克政策研究所跨國際中國項目主任。1999——2001年在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任訪問教授。2004——2006年任美國紐約新學院大學(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人類學和哲學跨系講座教授、社科研究院院長,2006年至今任該校教務長暨主管學術的副校長。主要學術著作包括:Talking Heads:Language,Meta─language,and the Semiotics of Subjectivity(1997),Vinancml Derivati​​ve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Risk(2004,與Edward Lipuma合著)等。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件商品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