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款款行
編者的話 蕭錦綿
重逢時刻,有風最好
台南有一種「台南作風」,無以名之,估且叫它「重逢」。
不管是不是台南人,不管離台南多遠,每個台灣人對台南,總有一點鄉愁。
沒去過的想去,去過的想「擱再來」。光是為一碗綠豆湯,一個月就可以來三次,每次要喝三碗。萬川麵茶,一喝過,馬上開始計劃宅配帶出國。連逛舊書店,都會一本變三本。
「厚禮數」,加上「自然熟」,府城所粹練出來的人情物意,叫人難斷難捨,要離開的時候,大包小包,再多書包也裝不完。
為了追隨台南作風,我們一夥人跳上清晨第一班高鐵,空著肚子到台南吃早餐。
日本小說家山崎豐子談起大阪人對吃,她説是「拚著命」的認真;對於吃,台南人跟大阪人一樣,是「拚著命」「變工藝」。三十樣早餐、四十款點心、五十道市場美味,還是數不完吃的台南。在成大教書的郭乃文,每次從國外回來,行李一放,一定要先出去呷一碗鱔魚意麵,沒有吃到這一碗台南的麵,不算回到家。
在新北市出生、台南市長賴清德說,吃最好,最好吃,都在台南。
款款行想要表達的款待,台南有一「拖拉庫」。
十一年前,天下開始<三一九鄉向前行>,隨著黑面琵鷺到北門井仔腳看落日,跟著月世界攝影師張武俊,清晨四點半到二寮看日出──這是台南才有的款待。十一年後,款款行團隊再次回到張武俊的客廳挑片。他很高興,他說台南「長大」了,「以前只靠海,縣市合併後,現在大台南有了『靠山』。」
好客,是台南最重要的城市基因。
左鎮文史工作者茅明旭說,澄山部落的西拉雅人,自古就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人客。食物、手作物、自然風物,全無例外。菜寮溪邊高地樹屋女主人拿出一個石臼化石給人客把玩,看他愛不釋手,「送給你!」濃烈流露西拉雅美麗的女主人,馬上說。
芒果是台灣最挾神的滋味,玉井愛文芒果之父鄭罕池以「無限分枝、無限分享」的精神,教大家種愛文,每年平均為台南創造三十億的產值。新營的陳楊麗蓉,
四十年來本著「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救助四百五十個單親媽媽,拉拔孩子長大。
「咱們得來相找」、「咱們得歇一下」──高雄林鳳珠的閩南詩吟誦,某種程度確切說出台南深度的人文精神。
二零零九年十月,李安在拍完<胡士托風波>後,跟龍應台有一場精彩對談,<這一路走來的我──從台南的土地談起>,李安認為這場談話對他「很補」。他說,台南的古雅氣質塑造了他的個性,「我對世界的眼光,是在台南養成的。我的紀律、道德標準、行為準則,基本上是台南給我的。」
經濟再不景氣,「微笑先生」施振榮總是不斷為台灣打氣,他認為台灣經歷的每一次挑戰,總是「耗氣少」,「養氣多」。談到創新,他有一個願望,期待二、三十年後,亞太地區的優質平價生活,「可以讓歐美人士嚮往」。
其實,不用等二、三十年,微笑先生所描繪的生活者國度,在台南已是現在進行式──走遍世界,前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退休後,落腳台南,選擇新化做為新故鄉。<農麗潮T>的廖錦逢,來台南前三次是出差,第四次就開始找房子,第五次就搬來住。
「宜居」和「移居」的故事,日復一日在台南演出。「一個適合戀愛、結婚、做事,悠然過活的城市」,前行世代文學大老葉石濤的話,不斷在台南的大街小巷流竄。
這個蓋有人緣的城市,正在散發的生活感染力,超級無敵。
經過三個月的採訪、二十天的駐紮,台南款款行的蘇于修、林保寶都發現自己「驚人」的改變──愛穿夾腳拖、愛亂逛、出門就想找家咖啡店坐、發現台語不夠輪轉、回台北不知吃什麼早餐好、下午三點就開始想吃點心、台北一下雨就開始想念台南的陽光──總之,人在台北,心在台南。
因為「魔戒」小說電影的流行,現今Google Map流行一則笑話。你請Google Map規劃路線,從好人住的「夏爾」(the shire)到壞人住的「魔多」(modor)怎麼走,
答案是──那裡很危險,「一個人不能自己去」(one does not simple walk into Modor)。
台灣歷史,從台南出發。走進台南,走入台灣歷史,同樣「一個人不能自己去」──台南太美好,記得呼朋引伴,一路上,才能不斷分享!
提醒新世代「飲水思源」,成大傑出校友、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最喜歡送成大畢業生<發現台灣>。
天下<微笑台灣款款行>,這一站,來到台南。同時也要提醒你,到訪台南,記得要深呼吸,因為,這是鄭成功也呼吸過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