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天下雜誌教育特刊《怎麼學才有未來》
本刊出刊時間為2013/11/27
全球面臨經濟風暴,年輕人失業率高升,企業人才尋覓困難之下,各國都正從教育努力改革,希望培育更符合21世紀需求的人才,教育的現場也因此掀起一波創新改革的浪潮。
天下雜誌2013年教育特刊,希望透過借鏡全球教改趨勢,關注台灣現況,提供台灣人才培育更寬廣的視野與有效的行動策略參考。
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為老師打開專業的視野,看見自己的熱情
讓孩子探索世界,發現自己的可能
時光如果快轉,許多年後,這個島嶼上的人們,會怎麼記憶二0一三年的盛夏?
島嶼上的二十七萬名孩子、二十七萬個家庭,會深刻銘記這夏天,因為他們即將經歷半世紀來最大的教改﹣﹣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他們和他們的孩子躬逢其盛,見證新的起點。
十二年國教,是否會像九年國教一樣,帶來天翻地覆的變革?會變得更糟或更好?
天下雜誌2013年教育特刊提供全新視角,從世界到台灣,從學生到師長,從制度到行動,深入剖析台灣人才培育的具體方向與行動策略,必定成為教育界與百萬家庭的實用教育指南。
2013天下教育特刊聚焦4大重點:
1、借鏡全世界:美國、德國、上海等跨海報導,看各國如何透過教師專業的提升、數位科技的運用,企業、學校、政府如何跨界合作、創意整合,翻轉教學現場,為下一代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2、未來新人才:報導台灣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與產業轉型,企業在等待甚麼樣的未來人才,他們又如何投入人才的培育。
3、國教大變革:台灣正在推動的12年國教大變革,是否能真正培養出未來人才?透過國中生的學習現況調查,與【想飛的15歲】紀錄片,探討台灣教改現況,面對世界變局,我們應有的行動。
4、學習熱現場:面對教改大浪潮,台灣各地也有許多努力提升專業,勇敢擁抱變革的老師、學生、父母,他們的故事與值得借鏡分享的做法。
天下雜誌從1996年開始,關注台灣的教育議題,持續投入無數資源與人力,推出「獨立與探索」、「青春扎根」、「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等議題,莫不引領教育政策、學校教學的全新思維,並造成教師、家長的熱烈迴響。今年的教育特刊即將上市,絕對值得您的期待。
章節試閱
封面故事
現場直擊美國、德國、上海
趨勢,全球教育大革命
學校在雲端,教室在網路,沒有上下課鈴聲,學生是自己課表的主人,
老師不再只站在黑板前講課,而化身為每個孩子的學習教練。
這不是未來。
從印度鄉間到美國矽谷,從德國到中國,全球都在引爆學習革命,
讓教育成為熱門產業,更成為弱勢翻身的希望。
文/許芳菊 繪圖/江小A 攝影/鍾士為
初秋時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附設幼稚園裡,一群四、五歲的小朋友大膽拆解探索工作區裡的一台舊電腦,經歷著「摧毀與重建的過程」。因為,這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部份。」(見一五四頁)
九月初,中國教師節才剛過,上海大寧國際小學裡的小朋友,在課堂上不時舉手搶著發表、提問。老師沒有花太多時間講解字詞內容,直接針對課文開始進行討論。因為,思考、提問、發表,是更重要的學習。(見一六八頁)
穿越美國舊金山,矽谷國王大道富裕學區的另一頭,八○%的學生,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的公辦民營學校「火箭學校」(Rocketship),學生正坐在電腦前,進行他們客製化的線上課程。(見一二○頁)
在這裡,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專屬的學習課表,他們的成績表現超越高收入社區。祕訣在於運用科技,打造個人化學習。
翻轉教育 翻轉命運
鏡頭轉回台灣,綁著馬尾、溜著滑板,穿梭在台大校園裡的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第一堂課開宗明義就告訴學生:「我上課不講課,所有的內容都要先上網看影片預習。」(見一九六頁)
葉丙成把上課時間用來跟學生討論問題、進行作業習題。今年八月,他是台灣第一批把課程放上MOOC(大規模網路公開課程)平台Coursera的教授之一。
他正運用數位科技,翻轉過去老師先在課堂講解內容,學生再回家做作業的學習順序。改採學生在家先透過影片主動預習,課堂時間則用來討論、提問、寫作業、進行個別指導的「翻轉學習」(flipped learning)模式。
這一幕幕發生在教室裡的學習革命,已不再是稀少的個案或點點星火,而是一股大浪,從基礎教育一路席捲到大學校園。
全球五大學習趨勢
眼前世界各地掀起一波波的教育創新變革,目的正是為了培育出二十一世紀所需具備的這四大類能力。環顧當前,幾個重要的教改趨勢包括:
一、激發主動學習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找答案。重點從老師教,移轉到學生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與習慣。
因為世界變化太快,過去學習的東西馬上就被淘汰。趨勢大師托佛勒便預言:「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懂讀寫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如何學習、如何拋棄所學、重新學習的人。」
上海二次課改的主軸,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走進上海的課堂裡,老師從頭講到尾的景象已不多見,課堂裡的主要活動,是老師與學生間的提問討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在二○○四年就提出教改方向:「teach less, learn more」(少教多學)。強調教育的核心在於「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他們參與的熱情。」(touch the hearts and engage the minds of learners.)
二、鼓勵合作學習
全球網路已將個人緊密連結,不僅提供了更多跨領域學習合作的可能,而且創新的來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依賴團隊合作的力量。
告別上一世紀以考試分數排名,激化個人競爭的孤島式學習,愈來愈多國家、愈來愈多研究都發現,同儕合作學習,是更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更能培養溝通合作的能力。
例如德國的聖莫里茲阿恩特中學,大部份的課程都以小組合作進行。學生不但要小組合作進行各種專題研究,而且每完成一個專題就要到低年級的教室裡分享,教導他們的學弟妹。
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學所推廣的學習共同體,更強調讓學生幫助學生學習。他的研究發現,「孩子互相學習,可發揮的力量比老師指導多五倍以上。」
當老師不用再一直講課,而能用眼睛和耳朵去仔細聆聽每個孩子的需求,就更能幫助他們學習。
三、提供個人化、因材施教的學習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的理想,也因為當前數位科技的演進,有了更多的可能。
可汗學院創辦人薩曼.可汗在《天下雜誌》專訪中,描述這一波學習革命所帶來的轉變:「以前只有皇室可以請私人家庭教師,弱勢孩子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學習的鴻溝就會不斷累積。現在透過我們的網站,我們可以告訴老師,學生的程度在哪裡,更個人化的教學成為可能。」
四、有效的學習
當教育的核心從教,移轉到學,課堂的目標就不應是老師的進度,而在於學生的學習效果。
可汗學院的兩大理念,第一是課程必須配合個別學生的進度。第二,就是要先精熟基本概念,再往上進階。
佐藤學教授在《親子天下》的專訪裡也提醒:「教師的責任,不在於追趕教科書內容:做為學習專家的教師,責任在於實現每個學生的學習。」
五、公平的學習
在這一波教改浪潮裡,有許多關注放在教育的公平、民主,保障每個孩子在教室裡有公平機會參與學習,不用當教室裡的客人。
例如,美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所屬的公辦民營學校,透過科技運用,提供和傳統公立學校完全不同的學習環境。老師不再站在黑板前,而是依程度分組教學,打造個別化學習,成功翻轉學習弱勢。(見一三○頁)
封面故事
現場直擊美國、德國、上海
趨勢,全球教育大革命
學校在雲端,教室在網路,沒有上下課鈴聲,學生是自己課表的主人,
老師不再只站在黑板前講課,而化身為每個孩子的學習教練。
這不是未來。
從印度鄉間到美國矽谷,從德國到中國,全球都在引爆學習革命,
讓教育成為熱門產業,更成為弱勢翻身的希望。
文/許芳菊 繪圖/江小A 攝影/鍾士為
初秋時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附設幼稚園裡,一群四、五歲的小朋友大膽拆解探索工作區裡的一台舊電腦,經歷著「摧毀與重建的過程」。因為,這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部份。」(...
作者序
編者的話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文/編輯部
「長大之後,你想要當什麼?」
五個青澀的孩子,靦腆地在鏡頭前訴說他們的志願:「我想要當律師」、「我想當記者」、「我想當醫生」……。
一九九六年,《天下雜誌》第一次推出教育特刊紀錄片《海闊天空的一代》,其中的這段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勇氣與信心之必要
十七年過去,沒有人預料到,今天世界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現在的小學生,有六五%的人,將來從事的工作,可能現在還不存在。
今日數位網路連結之廣,全球經濟規模之大,世界變動之快,人與人之間互動、學習、溝通的模式,早已超出過去所有世代的想像。這個世代的孩子,需要有高度的自信與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當台灣還在為十二年國教,考試等第該分五級還是三級,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德國、美國、中國、日本、新加坡……,全世界早已走向更高層次的能力培養。
環顧世界,現在教育的核心,已不再只是關心孩子該學什麼?該考什麼?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學?怎麼學,才能讓每個不同特質的孩子學得最好?如何才能適性發展?
無論是透過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科技的運用,或是企業資源與創意的參與,各國努力的目標都是,要帶動國家的教育創新變革,培養下一代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培育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做好自主學習的準備
今年《天下雜誌》教育特刊「怎麼學,才有未來?」希望在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之際,能將台灣社會的關注,從無意義的內耗中牽引出來。一起瞭望世界、前瞻未來,並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做好準備。
《天下》採訪團隊特別走訪科技運用於教育最領先的美國、歐洲青年失業率最低的德國,以及在國際學生評量領先全球的上海。(見一○四頁)
我們也對於台灣十七年來的教改,提出反思。為什麼考試、補習、排名仍然盛行?為什麼好老師得不到支持?為什麼學生喪失了學習動能?(見二七六頁)
除了從教育本身來看教育,也從全球經濟、企業人才需求,來看孩子的未來,是一種更寬廣、務實的視野與反省。(見二五二頁)
《天下》影視中心也用心拍攝紀錄片《想飛的十五歲》,記錄第一屆十二年國教的孩子,他們的夢想與徬徨。(見二八八頁)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大人們再也沒有辦法預先教會孩子所有的事情。
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做好自主學習的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有信心、有夢想,勇敢邁向未來。 ■
編者的話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文/編輯部
「長大之後,你想要當什麼?」
五個青澀的孩子,靦腆地在鏡頭前訴說他們的志願:「我想要當律師」、「我想當記者」、「我想當醫生」……。
一九九六年,《天下雜誌》第一次推出教育特刊紀錄片《海闊天空的一代》,其中的這段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勇氣與信心之必要
十七年過去,沒有人預料到,今天世界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現在的小學生,有六五%的人,將來從事的工作,可能現在還不存在。
今日數位網路連結之廣,全球經濟規模之大,世界變動之快,人與人之間互動、學習、溝通的模式,...
目錄
封面故事
現場直擊美國、德國、上海
趨勢,
全球教育大革命
學校在雲端,教室在網路,沒有上下課鈴聲,
學生是自己課表的主人,
老師不再只站在黑板前講課,
而是化身為每個孩子的個人教練。
從印度鄉間到美國矽谷,從德國到中國,
全球都在引爆學習革命,
教育成為熱門產業,更成為弱勢翻身的希望。
科技翻轉教育
借鏡美國
用科技 翻轉貧窮 文/王曉玟
火箭教育 打造奇蹟小學 文/王曉玟
專訪可汗學院創辦人 薩曼.可汗
個人化學習時代來臨 採訪整理/王曉玟
KIPP學校 弱勢也能出頭 文/王曉玟
專訪KIPP創辦人 芬柏格
教學 是藝術,也是科學 採訪整理/王曉玟
未來學校,實驗中 文/鄧凱元
企業扎根教育
借鏡德國
校園成為創新基地 文/許芳菊
及早發現學生的天賦 文/許芳菊
啟發小小孩的探索心靈 文/許芳菊
教師領先變革
借鏡上海
12萬老師 成為教改急先鋒 文/林倖妃
評量革命 考試是為了解學生 文/林倖妃
培養會問問題的孩子 文/林倖妃
台灣老師 參考上海經驗 文/林倖妃
自立自強新典範
老師,突破困境找活水 文/許芳菊
為21世紀的老師與校長做準備 編譯/許芳菊
21世紀老師的13個角色 文/編輯部
新竹光華國中老師 簡志祥
生物趴辣客 讓學生不想下課 文/許芳菊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葉丙成
犀利鮮師出遊戲 學生出考題 文/王曉玟
台北中正高中 國文團隊
學習共同體 拉近學生距離 文/劉光瑩
台東寶桑國中 5995學習改革小組
相信學生 他就會學得好 文/劉光瑩
北一女中老師 梁少鳳
超有感公民課 新聞端上桌 文/林倖妃
當學習的主人
學生,自主學習才快樂 文/林倖妃.鄧凱元
嘉義縣新美國小
手腦並用 破解獵人陷阱的祕密 文/鄧凱元
建國中學 吳承儒
一年兩百趟 高鐵是我實驗室 文/鄧凱元
清華大學 火星實驗室
清大火星人 網路扮月老 文/鄧凱元
首爾國際發明獎得主 陳鳴詠
穿著走的按摩器 國際也驚艷 文/鄧凱元
MIT史隆管理學院MBA
為什麼只錄取一位台灣人? 文/李楓真
名人經驗分享
父母,放手讓孩子飛
作家 楊照
不做指揮官父母 文/蔡紀眉
企業家 郭特利
分數不是人生的唯一 文/林倖妃
藝人 侯昌明
多體驗 從生活中找學問 文/林倖妃.鄧凱元
內政部長 李鴻源
給下一代的一封信 文/李鴻源
新世代需要新能力
企業,積極打造未來人才 文/林倖妃
美律實業×逢甲大學
三大老闆開課 打造科技人才庫 文/林倖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找人才 先了解新世代 文/林倖妃
專訪隆達電子董事長 蘇峯正
人格特質比能力更重要 採訪整理/林倖妃
專訪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沈方正
培養第一線的敏銳感 採訪整理/林倖妃
二○一三《天下》國中學習現場大調查
12年國教,教學不改,很難成功 文/許芳菊
《想飛的十五歲》紀錄片
沒有基測的第一個夏天 文/李雪莉
專訪師大教育系主任 甄曉蘭
教改理念好,為什麼做不好? 採訪整理/許芳菊
專訪教育部長 蔣偉寧
要讓十二年國教 口號變口碑 採訪/許芳菊
教改17年省思
如何走出台灣的困境? 文/許芳菊
雙週焦點
Leaders Talk 快樂學習 從認識大腦開始 整理/吳怡靜
數字說話 台灣人愛用現金交易 文/陳竫詒
財金觀測站 台幣貶 救台灣還是害台灣? 文/張翔一.林昭儀
科技事件簿 嗆三星的人 工研院程章林 文/陳良榕
時事熱線 不能當罪人 施振榮勇跳火海 文/黃亦筠
當威爾許碰上台灣公僕 文/吳挺鋒
e天下 手機物聯網 遙控你的家 文/許以頻
競爭優勢
台船節能船 超越中韓敵手 文/陳良榕
醫療新趨勢 親愛的 我把復健變好玩了 文/黃惠鈴
人物特寫 謝健南 讓台式麵包風靡加州 文/白詩瑜
政經變遷 吳志揚豪賭全台最大開發案 文/劉光瑩
數字看中國 中國軍艦 變身海上救星? 文/辜樹仁
人與環境
特別企劃 空污 健康的隱形殺手 文/林倖妃.黃惠鈴.鄧凱元
關鍵數字 台灣空氣品質 世界末段班
專訪環保署長 沈世宏
政府對策 我是玩真的、玩大的 採訪整理/林倖妃
個人自救 如何避開髒空氣? 文/黃惠鈴
人文反思 盛宴過後 台灣電影面對新競爭 文/馬岳琳
不用醫生也能活到一百歲
新書搶先讀 平衡自律神經 九成疾病能自癒 文/莊素玉
個人健康 除病根、勤保健 告別惱人鼻塞 文/謝明玲
經濟學人在天下
淡馬錫模式
中國國企改革 借鏡新加坡 譯/辜樹仁
倉庫變金庫
自由港 富豪的新藏富祕境 譯/彭子姍
第五次大變身
諾基亞告別手機 股價翻倍 譯/周原
中東明珠 光芒再現
杜拜 下一個世界經濟中心? 譯/陳竫詒
談判再度破局?
WTO談判 卡在印度 譯/劉光瑩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譯/辜樹仁
專欄
南方朔 兩岸經濟全都錯了!
洪蘭 第一名,又如何?
劉憶如 網購金融結合 不宜遲
徐重仁 企業用愛激發員工熱情
創新學院 免費,你真的賺到了嗎? 文/黃謙智
獨立評論 4G來了,會發生什麼事? 文/魚夫
只有兩天半的慢麵 文/劉克襄
編者的話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文/編輯部
封面故事
現場直擊美國、德國、上海
趨勢,
全球教育大革命
學校在雲端,教室在網路,沒有上下課鈴聲,
學生是自己課表的主人,
老師不再只站在黑板前講課,
而是化身為每個孩子的個人教練。
從印度鄉間到美國矽谷,從德國到中國,
全球都在引爆學習革命,
教育成為熱門產業,更成為弱勢翻身的希望。
科技翻轉教育
借鏡美國
用科技 翻轉貧窮 文/王曉玟
火箭教育 打造奇蹟小學 文/王曉玟
專訪可汗學院創辦人 薩曼.可汗
個人化學習時代來臨 採訪整理/王曉玟
KIPP學校 弱勢也能出頭 文/王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