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人未必都在竹科工作,但光復路的塞車風景應當是大家的共同記憶。半個世紀的歲月,這條台122線從塵土飛揚的牛車路,迎來日治時期的天然瓦斯研究所,日後成為工研院的所在地。隨後清交大設校,1970年代末,因應中美斷交和產業轉型,政府決定徵收金山面土地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就這樣,一度號稱「台灣矽谷」的竹科聚落興起。這座高科技聚落彷彿在因緣際會下,沿著光復路這條跑道在新竹降落,化身台灣的科技重鎮。
為了吸引人才與投資,政府以各項建設與政策創造名副其實的「園區」,如今自成另一個生活圈。園區的設置伴隨著不小代價:金山面的社區文化受到莫大衝擊,多年來周邊更承受了塞車、污水、廢氣等外部效果,竹科也因此被批評為「租界地」,難以與新竹市和諧共存。但無論如何,之後環繞著新竹上空的竹科印象,似乎總關於工業園區的產值,產業興替,或竹科新貴的薪水起伏。
不論好壞,竹科確實改變了新竹,但絕不只由於一座降落此地的工業園區,而是已達15萬的工作人口。他們來自台灣各地,或甚至是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商,他們如何在新竹落地生根,又如何改變新竹呢?
本期封面故事「降落在新竹:科學城故事」希望追索竹科人的生命軌跡而行:在居住專題中,我們討論不同世代的竹科人如何來到新竹定居,又住在哪裡?路上觀察學專題,則帶大家走進不曾仔細注視過的園區,了解廠房設計的美學和園區規劃的獨特風景。而在每天塞車趕路上班的惡夢縫隙中,竹科人仍努力尋找生活的平衡。「竹科方城市」呈現了竹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期的飲食專題則紀錄了那些選擇離職,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的開店故事。
在這樣的軌跡中,我們體會竹科人的喜怒哀樂,也才有機會認真思索,從火車站到園區大門,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活圈,該怎麼重新串在一起。
作者簡介:
這是一本屬於新竹的地方誌。之所以將刊物取名為《貢丸湯》,不只是因為新竹的貢丸湯很有名,更是覺得新竹的一切就像「貢丸湯」。你大概不會特別注意路邊的貢丸湯,但它就是在那裡,巷口、街邊,還有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我們關心新竹的文化,而文化就是這樣的東西。它很難被言明,但是它就在那裏,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是生活的足跡。
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呈現新竹生活,不以單點式的介紹,而是以主題和區域的方式介紹新竹,希望帶出生活的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可以認識新竹,更可以了解新竹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而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要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當然,假如只是把《貢丸湯》當作一本旅遊雜誌,我們也不會讓讀者失望,你可以照著專題按圖索驥,漫步舊城,當個悠閒的城市漫遊者,打開閱讀城市的眼睛。
這本刊物是一個嘗試,容我們邀請你一同找尋城市的故事,看見生活的場域。跟著貢丸湯,一起來新竹玩吧!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穿梭鐵道東西之間
文/謝爾庭
參與見域工作室之後,多了許多穿梭於新竹鐵道東西之間的機會。據說光復路兩側取締違規停車的時段不同,上班時間往園區方向壅塞,因此加強取締,下班時則反過來。有時傍晚沿寶山路下山前往見域,總會深陷流沙速度的車陣中,卻看見對向空蕩蕩一片。車潮變換就像這座城市不甚順暢的呼吸,流動於東西兩端的生活圈,交通問題成為市民最大的煩惱,城市也始終無法平衡發展。
新竹科學園區設立至今三十多年,竹科和工研院,為新竹貢獻了十幾萬的外來人口,我們相信,新竹大大小小的城市問題,都與這座空降而來的「台灣矽谷」脫不了關係。也因此,當2016年刊物規劃底定,規劃以封面故事的大篇幅,從各面向介紹某個生活圈或群體,搭配多元的固定專題,一刊提供讀者一個「視角」;我們決定用竹科來打頭陣,試驗新企劃。
「《貢丸湯》終於要做竹科了!」開心是開心,但這封面故事到底該寫些什麼呢?我們要從IC計畫的源頭,和RCA技術團隊的故事說起嗎?還是要介紹園區設立的半導體產業傳奇,一路到工研院電子所的衍生公司?說來說去,竹科作為一個「園區」和「產業重鎮」的歷史,已經被傳述無數次,但什麼才是現在園區之於新竹的意義呢?既不是晶圓也不是面板,而是隨著車潮吐納,環繞著竹科生活的人們。唯有從這群「降落在新竹」的人們視角出發,才能理解竹科和新竹之間的愛恨情仇。
因此,本期封面故事不贅述竹科的漫長歷史,而沿著竹科人的生活軌跡而行:在新竹什麼地方落地而居?每天上下班經歷怎樣的「塞車風景」,甚至公事包裡裝些什麼。而路上觀察指南,更帶著大家走進竹科迷宮般的道路,尋訪意想不到的有趣景點。此外,我們也採訪了許多工程師離職後在新竹開店,落地生根成為在地人的獨特故事。
剛開始會有些擔心:介紹竹科人的生活,與其他市民有關嗎?但仔細想想:「竹科」早已不只是個工業園區,交通、居住、離職開店,哪個不是新竹人共同經歷的生活課題呢?我們相信,看似屬於竹科人的酸甜苦辣,其實是新竹每位市民都能感同身受的風城生活點滴。從中,我們能看見「科技城」的過去和現在,並構想不同的未來。
當然,除了封面故事,2016的每一刊,都將包含不同的固定專題。例如「城市專欄」便邀請文史、藝文、教育各領域的專欄作者,聊聊新竹不為人知的一面,更多的專題也在持續規劃中。
還記得「把人帶回舊城」是見域的初衷之一,但編輯這刊的過程,我們不禁捫心自問,自己又去過竹科幾次,了解多少呢?或許新竹改變的關鍵,就在大家願意前去不曾認識的地方,與其他的生活圈相會。2016年,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希望大家探索新竹的時候,能帶上一本《貢丸湯》。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穿梭鐵道東西之間
文/謝爾庭
參與見域工作室之後,多了許多穿梭於新竹鐵道東西之間的機會。據說光復路兩側取締違規停車的時段不同,上班時間往園區方向壅塞,因此加強取締,下班時則反過來。有時傍晚沿寶山路下山前往見域,總會深陷流沙速度的車陣中,卻看見對向空蕩蕩一片。車潮變換就像這座城市不甚順暢的呼吸,流動於東西兩端的生活圈,交通問題成為市民最大的煩惱,城市也始終無法平衡發展。
新竹科學園區設立至今三十多年,竹科和工研院,為新竹貢獻了十幾萬的外來人口,我們相信,新竹大大小小的城市問...
目錄
編輯室筆記
編輯群說說話:一人一句點點名
新竹問與答
※城市專欄
【人間行路】百味曲折——新竹市場的百年身世
【光合教育】樓梯間轉角的女孩
※封面故事
降落在新竹:科學城故事
跟著地圖走
尊爵不凡,竹科第一排:竹科居住專題
科學園區也能路上觀察?
在台灣也能輕鬆親近葡萄酒:VIGNA 1271惟亞酒食小鋪
深山裡的親切滋味:Limit手作糕點
來我家吃飯吧! ─ 寬廚:餐桌上的美好回憶
噩夢實境:新竹最美的塞車風景
CHUTOPIA 新竹方城市
街拍新竹:直擊竹科人的公事包!
編輯室筆記
編輯群說說話:一人一句點點名
新竹問與答
※城市專欄
【人間行路】百味曲折——新竹市場的百年身世
【光合教育】樓梯間轉角的女孩
※封面故事
降落在新竹:科學城故事
跟著地圖走
尊爵不凡,竹科第一排:竹科居住專題
科學園區也能路上觀察?
在台灣也能輕鬆親近葡萄酒:VIGNA 1271惟亞酒食小鋪
深山裡的親切滋味:Limit手作糕點
來我家吃飯吧! ─ 寬廚:餐桌上的美好回憶
噩夢實境:新竹最美的塞車風景
CHUTOPIA 新竹方城市
街拍新竹:直擊竹科人的公事包!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