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丸本人說他想當主角——貢丸的一生
「新竹的貢丸就是比別的地方好吃,說不上來為什麼。」貢丸幾乎是新竹的代名詞,更經常被拿來當作特產宣傳。奇怪的是,貢丸在小吃攤永遠只是配角——乾麵加貢丸湯,魯肉飯加貢丸湯,肉粽加貢丸湯(啊今天不太餓,貢丸湯就不點了。)小小幾顆肉丸,看起來可有可無,沒什麼特別,但越簡單的東西,背後的故事往往越豐富。
《貢丸湯》三週年特企,不介紹貢丸本人實在說不過去啊!因此,本期封面故事,貢丸(湯)將成為一切的主角!跟著貢丸的生命軌跡,走過「誕生」、「被煮」、「被吃」的必經之路,大家將認識貢丸工廠的專業機台,知道豬肉怎樣變成貢丸,好吃的關鍵又是什麼?編輯更走遍新竹各大小吃店,以實事求是的科學化精神,評比各家貢丸湯的直徑、重量、彈性、湯底成分與佐料。
此外,為了讓大家知道貢丸不只能煮湯,本期專題邀請數間風格迥異的餐廳,挑戰百變的貢丸創意料理,從義式、南洋風到臺菜熱炒、麵線創意料理,食譜做法完整披露,讓你在家就能自己動手做。最後,我們將回到許多遊客與貢丸本人的初次相遇之處:新竹城隍廟口。聽聽鄭總幹事娓娓道來,城隍廟廟口如何從零散的小吃攤,整建集結成現在的小吃勝地——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在天公爐旁邊大口品嚐在地小吃呢!
新竹貢丸除了有悠久的歷史,更首創機器大量製造的生產模式,讓傳統食材走入工業化時代,才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碗毫不起眼的小吃,背後有著龐大的產業生產鏈,支持著每顆貢丸度過他們甜美多汁的一生(?)。
準備好跟貢丸來場親密接觸了嗎?現在就讓肉汁充滿你的口腔吧!
作者簡介:
這是一本屬於新竹的地方誌。之所以將刊物取名為《貢丸湯》,不只是因為新竹的貢丸湯很有名,更是覺得新竹的一切就像「貢丸湯」。你大概不會特別注意路邊的貢丸湯,但它就是在那裡,巷口、街邊,還有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我們關心新竹的文化,而文化就是這樣的東西。它很難被言明,但是它就在那裏,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是生活的足跡。
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呈現新竹生活,不以單點式的介紹,而是以主題和區域的方式介紹新竹,希望帶出生活的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可以認識新竹,更可以了解新竹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而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要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當然,假如只是把《貢丸湯》當作一本旅遊雜誌,我們也不會讓讀者失望,你可以照著專題按圖索驥,漫步舊城,當個悠閒的城市漫遊者,打開閱讀城市的眼睛。
這本刊物是一個嘗試,容我們邀請你一同找尋城市的故事,看見生活的場域。跟著貢丸湯,一起來新竹玩吧!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筆記:這一刊《貢丸湯》在介紹貢丸湯喔!
2018年年初,見域工作室經歷了巨大變化。二月底,原先在北門街74號的空間租約到期,團隊搬遷至長安街6號的新空間(原長安鎖匙專家),這是一間60年歷史的老店屋,能接手轉化利用,我們很開心,也充滿感謝。差不多在同時間,見域迎接了新任的全職視覺設計耘桑,正式接手雜誌設計,你所翻閱的這本刊物就是她初登場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歡。
巧合的是,2018年的春天,也是《貢丸湯》發刊的三週年時刻。三週年的特別企劃該做些什麼呢?團隊想起這三年來,總得一遍遍解釋我們不是「美食雜誌」這件小煩惱。不如將錯就錯,來個貢丸湯同名特企吧!要知道,貢丸不單是傳統食材而已,從豬肉部位的挑選,製作肉漿、成型、包裝、運送,再到烹煮,貢丸的一生必須經歷許多產業的通力合作,但這些過程常不為人所知。「在地小吃」作為認識城市的新視角,再適合不過了。
就這樣,編輯們追隨貢丸的足跡,跑遍新竹的工廠、小吃店、創意料理餐廳,甚至是傳統小吃集散地的城隍廟口,盡可能用趣味的方式跟大家介紹這項特產的上下游生態。我們發現「貢丸」早已深入新竹人的生活,鴨肉麵的店家會以鴨肉湯底,烹煮自家口味的貢丸湯,東門市場的老攤位,有獨門的手工貢丸做法。而每個受訪者,從城隍廟總幹事到餐廳主廚,都有自己一套何謂好貢丸的學問,往往能說上好一會兒。
這不禁讓人回頭想,每個地方特產都該是如此吧!不論是嘉義的火雞肉飯或高雄的海產粥,在當地隨處可見的它們,都不只是讓人拍照打卡的觀光商品,而是只要認真了解,就能體會庶民文化與在地產業的關鍵線索。因此,在《貢丸湯》最像美食雜誌的一刊,我們依然想多說一點,思考城市小吃飲食背後的文化根源。毛奇從義大利飄洋過海而來的歐洲肉丸觀察,就是另一個例子。
版面設計上,本期再度將字體大小微調,並加入更多的手繪插圖,讓版面調配更有彈性。另外特別想與大家說明,從本期開始「城市專欄」休止了與過往專欄作者的合作,改採每期獨立邀稿撰寫的型態。感謝專欄作者盧駿逸和蔡仁堅老師一年多來,從獨立教育與文史工作者的視角,提供精彩豐富的文章。取消常態性專欄是個困難的決定,但由於雜誌已改為季刊,我們期望透過獨立邀稿,盡可能拓展更多元的內容,讓不同領域的人,都來聊聊自己眼中的新竹。
為了這一刊,編輯們可是吃足了各種貢丸及貢丸的親戚們,挺著鼓鼓的肚子,努力寫稿。終於有一刊我們能拿著說:「你好,我們是《貢丸湯》雜誌,我們這一刊在介紹貢丸湯喔!」真讓人開心。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筆記:這一刊《貢丸湯》在介紹貢丸湯喔!
2018年年初,見域工作室經歷了巨大變化。二月底,原先在北門街74號的空間租約到期,團隊搬遷至長安街6號的新空間(原長安鎖匙專家),這是一間60年歷史的老店屋,能接手轉化利用,我們很開心,也充滿感謝。差不多在同時間,見域迎接了新任的全職視覺設計耘桑,正式接手雜誌設計,你所翻閱的這本刊物就是她初登場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歡。
巧合的是,2018年的春天,也是《貢丸湯》發刊的三週年時刻。三週年的特別企劃該做些什麼呢?團隊想起這三年來,總得一遍遍解...
目錄
【封面故事】貢丸本人說他想當主角——貢丸的一生
●一顆新竹貢丸的誕生
→工廠生產線直擊
→新竹貢丸的好吃秘訣
→手工師傅的獨門手勢
●碗裡的小宇宙:貢丸湯大評比
→走遍大街小巷新竹貢丸湯全評測
→貢丸的遠房親戚們
●與貢丸相遇的那個攤位:新竹都城隍廟口故事
→大口嗑貢丸的廟埕攤位由來
●不只是貢丸湯:百變貢丸料理
→義式、台式、南洋風創意料理
→風味食譜通通都有!
○打開新竹的秘密之門:長安鎖匙店
○過勞的人有福了,這天禁止工作——客家「天穿日」
【城市專欄】番茄、肉丸、義大利麵——歐洲肉丸的故事
【我們三歲啦】《貢丸湯》三週年回顧
【封面故事】貢丸本人說他想當主角——貢丸的一生
●一顆新竹貢丸的誕生
→工廠生產線直擊
→新竹貢丸的好吃秘訣
→手工師傅的獨門手勢
●碗裡的小宇宙:貢丸湯大評比
→走遍大街小巷新竹貢丸湯全評測
→貢丸的遠房親戚們
●與貢丸相遇的那個攤位:新竹都城隍廟口故事
→大口嗑貢丸的廟埕攤位由來
●不只是貢丸湯:百變貢丸料理
→義式、台式、南洋風創意料理
→風味食譜通通都有!
○打開新竹的秘密之門:長安鎖匙店
○過勞的人有福了,這天禁止工作——客家「天穿日」
【城市專欄】番茄、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