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英勇家庭
攝影師以能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溼版照片,向他家族裡在美國軍隊服役的成員致敬。攝影/ 拉肖德. 泰勒……
【凱薩大帝的面孔】
2007 年9 月,一位法國考古學家碰上好運。當時他正潛在法國南部亞爾的隆河渾濁的河水中,在河床上搜尋古代遺跡。他浮出水面時,手裡拿著一個雕刻細緻、真人大小的大理石頭像。他把頭像從水裡舉起時,成為又一個新發現的經典時刻,考古隊的隊長用法文大喊:「該死,是凱撒。」
換句話說,這個頭像是堪稱史上最有名的古羅馬人:凱撒大帝、高盧的征服者、充滿魅力的獨裁官、受平民擁戴的專權者,以及到最後,在公元前44 年3 月15 日遭暗殺的被害者。(這個事件因莎士比亞與其他眾多作家與畫家而流傳不朽。)凱撒──或許連同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是後代人最想見上一面的古人之一。而尋找凱撒真正的樣貌,一直以來也讓人難以抗拒。
從水底問世後的15 年中,這個來自隆河的頭像1(見第18 頁)聲名大噪。它成為藝術特展和電視節目的主題,甚至被印在法國的郵票上。目前,這個頭像是亞爾一間博物館引以為傲的明星藏品,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它一起拍下了無數的自拍照。有一個可能的說法是,它是由效忠凱撒的亞爾人民在他生前為了向他致敬而打造,但在凱撒被暗殺後,政治變天讓這個頭像成為燙手山芋,因而被扔進了河裡。凱撒一下臺,就沒人要他的雕像了。直到大約2000 年後,它才從水底長眠之處被戲劇化地打撈上岸。……
【鏡頭之下】。衝突地帶
這張照片是在烏干達西部一個村莊的廢棄房屋內透過窗戶拍攝的。當我望向窗外,一隻野生黑猩猩進入院子,然後又一隻。我知道牠們看不見鏡面玻璃後方的我,這讓我感到安心。
在過去的田野工作現場,我曾與數十隻野生黑猩猩為伍,並會近距離跟蹤牠們。但在2017 年拍攝這張照片前,我從未試圖藏身不讓牠們發現。我甚至沒想過會寫下這樣的句子。直到我認識了塞馬塔一家人,而且親眼目睹了枯竭的土地和森林、短缺的食物和農作物如何引發房屋內外兩種靈長類動物之間的競爭。我在大自然中就像在家似的悠然自得。大學畢業後,我做了八年的田野生物學家,研究了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斑點鴞、非洲沿海的海洋哺乳動物,以及烏干達其巴利國家公園的野生黑猩猩。
靈長類動物學家理查.朗翰在其巴利的長期研究計畫,目的是想了解野生黑猩猩的行為。2011 年大部分的時間裡,我追蹤著一群已習慣人類存在的黑猩猩。經過數十年來與觀察者接觸的中性經驗後,這些黑猩猩對人沒有戒心。但是朗翰的其巴利研究證實,人類和黑猩猩的行為會隨情況所需而改變。黑猩猩和人類一樣,如果現有食物來源消失了,會轉而尋找新的。黑猩猩也和人類一樣,是會捍衛自己領域不受其他群體侵害的雜食動物。黑猩猩懂得攻擊:對著已習慣人類的黑猩猩丟石頭,牠通常會丟回來。除非……
【蜂靡裘莉】
第一眼看到這位知名美人身上滿布蜜蜂時,難免大吃一驚。但仔細查看,就會發現影像背後深沉的故事,訴說著人類與這種為我們多數食物授粉的昆蟲之間的脆弱平衡。正因如此,安潔莉娜.裘莉希望能引起大眾對保護蜂類的重視,並期待大家能關注「蜂之女力」(Women for Bees)──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嬌蘭合作的計畫,在分布於衣索比亞到中國的25 個生物圈中,培訓女性成為養蜂人。攝影師丹.溫特斯也是業餘養蜂人,他以理查.阿維頓在1981 年拍攝的養蜂人肖像照為拍攝靈感。在那幅作品中,蜜蜂爬滿養蜂人赤裸的上身。而裘莉則是受到了不同的願景所啟發:蜜蜂是我們食物來源不可或缺的支柱,如今卻面臨著寄生生物、殺蟲劑、棲地流失和氣候變遷的威脅,而全球各地的養蜂女將攜手保護牠們。
四大主要糧食作物中,有三種需仰賴授粉者,但過去15 年,蜜蜂群卻經歷大規模集體死亡。裘莉看到健全環境、食物安全以及女性賦權之間的連結。「在全世界這麼多令人擔憂的挑戰,以及令人感到無力的負面消息之中,」她看到這個困境有確實的解決方案,並表示:「這個問題我們有辦法處理。」……
【封面故事1】石像怪
「我發現它很像漫畫人物丁丁,有點像是那個年輕記者邪惡的模樣。這應該是我身上屬於比利時人的部分的想法⋯⋯」攝影師湯瑪斯.范胡崔夫在提到他最喜歡的一張巴黎聖母院石像怪的照片時揶揄地說。在2019 年的大火後,當工作人員設法保住聖母院的建築時,他用一臺1870 年的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這臺相機不比這些石像怪年輕多少。」他說;石像怪是在1865 年完成的。攝影師認為這臺古董相機創造出來的效果,很吻合怪獸「詭異的氣質」,「有點陰沉、古怪;讓觀者沉浸在19 世紀的氛圍中。」……
【封面圖片2 聖母院浴火重生 】
巴黎這座最具代表性的大教堂的重建工作,將會保留其源自中世紀的風格,並向19世紀拯救了這座教堂卻一度遭到詆毀的建築師致意。
巴黎聖母院的主體建築逃過了1831年的大火。暴動群眾爬上屋頂,推倒一根巨大的鐵製十字架
他們打破彩繪玻璃、劈砍耶穌雕像、砸碎一座聖母像。不過暴動者真正的目標是巴黎大主教――他當時不在教堂內,因此他們洗劫了位於教堂南邊、面對塞納河的主教宮,然後放火燒了這棟建築。如今主教宮已經不存在,原址停著一臺75公尺高的工程起重機。有一幅畫描繪了1831年2月14日當晚的場景,畫的視角是從塞納河對岸的蒙特貝婁河岸望去。這幅畫是尤金-艾曼紐.維奧萊-勒杜克的作品,13年後,他接下了為期20年的聖母院重建工作。維奧萊-勒杜克目睹群眾暴動時只有17歲,在他潦草的鉛筆素描中,可以看到以簡筆勾勒的激動人群擠滿主教宮,將家具及其他貴重物品往窗外丟、扔進塞納河。當時歷史有六世紀之久的聖母院,矗立在暴動場景的後方。1980年,當年也是17歲的菲利普.維勒納夫在巴黎大皇宮看了一場關於維奧萊-勒杜克的展覽。他知道自己想成為建築師,但不知道可以專攻歷史建築的領域。如今他是法國35名「首席古蹟建築師」之一,而維奧萊-勒杜克是這個行業最著名的代表。維勒納夫自2013年起就指揮聖母院的修復工作,而在2019年春天、一場大火將聖母院的屋頂燒毀後,修復工作更是變得異常緊急。建物終於穩固下來;重建工作即將展開。在許多方面,維勒納夫在執行當前任務、同時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時,都受到富創造力的前輩維奧萊-勒杜克所啟發。「他發明了古蹟修復,」維勒納夫這麼說:「這在以前並不存在。在過去,主事者會將這些建築修補成他們那個時代的風格。」要不就是不修補,而將它們拆除。……
【適應高手】
關於慈鯛的一切都很不尋常。光是在中非和東非之間的分水嶺坦加尼喀湖,過去970萬年間就有大約250個物種從單一祖先演化出來。有些慈鯛的身長相當於學齡前兒童,其他則不比小指頭大。有些慈鯛一輩子都在尋找和守護最合適的空殼,或建造精緻沙堡,好在上面吸引配偶;其他慈鯛則是女眷成群。許多慈鯛父母對幼魚愛護有加,但有時也會吃自己的卵。慈鯛是多樣性大爆發的明確例子,強大的適應力使牠們存在於坦加尼喀湖裡幾乎每一種生態區位。
那裡的大多數慈鯛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牠們為科學家提供了解開演化祕密的線索。這樣的努力有急迫性:我們還來不及了解許多動物如何演化出來,牠們就要滅絕了。慈鯛面對各式各樣的威脅:城市發展汙染牠們的水域;刺網捕撈造成族群數量銳減。最漂亮的種類是水族業垂涎的對象;很多都在運送途中死去。
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慈鯛專家華特.薩爾斯伯格期盼科學界對慈鯛日益增長的關注會激發保育工作。「保護慈鯛,」他說:「就等於保護這個古老湖泊的整個生態系。」……
【歷史性的攀登】
在虛無黑夜的籠罩下,敏馬.嘉傑.雪巴試著將他頭燈那晃動的光球集中在他眼前幾步的地方,但寒意淹沒了他的思緒。他穿著笨重的羽絨連身衣,裡頭還穿了一件羽絨外套,加上兩層長袖內衣,使用氧氣瓶呼吸,應該是沒問題。但登頂過這麼多座山峰,經歷過這麼多場暴風雪與嚴冷寒風,他從沒感受過像這樣的氣溫――刺骨且不屬於這世界的寒冷。他能感覺到身體要停止運作了。他的左側承受了狂風的衝擊,陣陣冰冷的強風絲絲刮過他身穿的一切。但他的右腳讓他格外擔憂。它先是刺痛,接著發燙,最後漸漸麻木,這是嚴重凍傷的前兆。他知道,這是他的身體優先將血液輸送到重要器官為之保暖、犧牲四肢以保護核心的跡象。這甚至在他還沒通過俗稱的「死亡地帶」――超過海拔8000公尺的區域――之前就發生了;在死亡地帶,登山者會因為缺氧產生幻覺、肺水腫,並喪失自保的本能。……
【栽種更友善環境的農作物】
透過顯微鏡觀察食用植物的種子、葉子和花朵,引人思考有助於農業因應氣候威脅的方法。
【蘇丹的前世今生】
2021年10月下旬的一個星期一早上,蘇丹最近一次的革命瓦解了。
距離掌權了30年的伊斯蘭獨裁者奧馬爾.巴席爾2019年4月垮臺,也不過短短兩年半。該國的軍民聯合主權委員會本已逐漸遠離這名被控為戰爭犯者的遺毒,還有高壓統治、種族滅絕、國際制裁長達30年的黑暗時期,以及南蘇丹脫離的種種影響。但就在2021年10月25日中午左右,距離移交權力給平民政府的幾個星期之前,主權委員會的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中將解散政府,軟禁了平民首相。(此後首相辭職,使蘇丹少了平民領袖。)將軍說這是緊急狀態,但蘇丹人認為這是政變,有數十萬人走上街頭,在該國首都喀土穆及其他地區抗議。
這一切都在社群媒體上即時呈現,以21世紀的政權更迭而言頗為適切,而我在半個地球之外,透過我的筆電全神貫注地觀看。早在革命發生之前,我就已經在關注蘇丹了,那時我負責報導國家地理學會受贊助者發掘遺址的考古工作。我第一次前往蘇丹採訪,是在巴席爾執政最後幾個月疑神疑鬼的期間,而標示那段時期的是食物與石油短缺、網路使用受限,以及武裝檢查哨倍增。我們的考察隊已經默默規畫出一條通往埃及邊界的逃跑路線,以防蘇丹陷入動亂。……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國家地理原文版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題如動物、自然、科學、科技、文化、歷史、旅遊、冒險、探索和地理,而其中許多珍貴的照片,皆為攝影師冒險得來的精心傑作,您千萬不可錯過。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我們要留下什麼?
文化遺產一旦消失就永遠不復存在,就像生物的物種滅絕了一樣。今日,許多建築與考古遺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遭受破壞甚至陷入險境,它們受到各種威脅,像是威尼斯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沒、泰姬瑪哈陵因為空氣汙染而變得不再潔白、吳哥窟因大量遊客造訪而毀壞、都市發展危及了埃及吉薩金字塔、敘利亞的帕邁拉古城受到戰火波及。還有意外災害。
在這一期雜誌,我們要探究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尖塔與屋頂是一項多麼艱鉅的任務,聖母院是塞納河畔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在2019 年4 月的大火之前,每年吸引1200 萬名遊客造訪。透過攝影師湯瑪斯.范胡崔夫的鏡頭、繪圖師費爾南多.巴蒂斯塔的作品,以及羅伯特.昆濟格撰寫的故事,我們將帶領讀者探索重建工作的幕後情景。你將會看到大火燃燒後的灰燼如何清除、小聖堂如何修復,以及雕像如何搶救下來。
你也會看到文化遺產面臨棘手的問題,如同昆濟格在文中寫道:「過去的哪些部分是值得保存並傳承給下一代的?對於祖先創造的事物,我們負有哪些責任?我們可以從這些創造物中得到何種力量與安定?反之,這些創造物何時會變成負擔,讓我們無法設想自己的未來,無法創造我們自己的世界?」
人類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德國德勒斯登的聖母教堂是一座18 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築。1945 年2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勒斯登遭到英美盟軍最具破壞性的轟炸,整座城市幾乎夷為平地。戰後,東德則保留轟炸後的廢墟作為紀念。不過,德國統一之後,聖母教堂在捐助者的支持下開始重建並使用舊建築石塊象徵和平。
柏林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同樣在二戰轟炸中損毀,卻有不同的命運,德國人刻意把教堂鐘樓上的尖塔殘骸保留下來,作為警世紀念。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如同德勒斯登的聖母教堂,要盡可能回復到原來的模樣,包括使用原本用來建造屋頂的有毒金屬:鉛,這項選擇惹來了爭議,然而對於如何修復與保存這座歷史建築,未來必定有更多爭論。
在《國家地理》雜誌裡,對於如何保存文化遺產,我們不要「正確」的答案,我們要做的是持續關注文化遺產以及對人類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重大意義。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我們要留下什麼?
文化遺產一旦消失就永遠不復存在,就像生物的物種滅絕了一樣。今日,許多建築與考古遺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遭受破壞甚至陷入險境,它們受到各種威脅,像是威尼斯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沒、泰姬瑪哈陵因為空氣汙染而變得不再潔白、吳哥窟因大量遊客造訪而毀壞、都市發展危及了埃及吉薩金字塔、敘利亞的帕邁拉古城受到戰火波及。還有意外災害。
在這一期雜誌,我們要探究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尖塔與屋頂是一項多麼艱鉅的任務,聖母院是塞納河畔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在2019 年4 月的大火之前,每年...
目錄
P08 【影像故事】英勇家庭。攝影師以能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溼版照片,向他家族裡在美國軍隊服役的成員致敬。攝影/ 拉肖德. 泰勒
P15 【凱薩大帝的面孔】。我們很想與這位最有名的古羅馬人見上一面,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他的實際長相呢?撰文/ 瑪莉. 畢爾德
P15 【突破】。掃描糞便的發現科學家從甲蟲化石裡發現了新物種,這些有2.3億年歷史的化石被良好地保存在……糞便裡。撰文/ 希克斯. 沃根
P15 【更多內容】• 非洲小香鼠如何過冬• 肯亞化石發掘
P20 【探險】。水上花園。越南湄公河維繫著當地的採蓮生活,然而塑膠汙染卻日益嚴重。國家地理學會贊助了這項議題的相關研究。撰文/ 吳蕾雪 攝影/ 慶潘
P20 【鏡頭之下】。衝突地帶。烏干達村民和黑猩猩之間的衝突,引發了關於保育和共存的棘手問題。撰文、攝影/ 羅南. 唐納文
P29 【蜂靡裘莉】安潔莉娜.裘莉侃侃而談她對蜂的熱愛、培訓女性養蜂的計畫,以及為這張照片入鏡的經驗。訪問: 英迪拉.拉克許瑪南 攝影: 丹.溫特斯
P32 【封面故事】聖母院浴火重生。這座大教堂在2019年4月仍在悶燒時,法國領袖們已矢言要在2024年前完成修復。隨著修復工作的進展,《國家地理》雜誌獲得絕佳的機會進入現場,見證各種努力。撰文/ 羅伯特. 昆濟格 攝影/ 湯瑪斯. 范胡崔夫 繪圖/ 費爾南多. G . 巴蒂斯塔
【封面圖片】 2019年大火在巴黎聖母院留下巨大的傷口,在籌備忠實的復原工作期間,用白色天篷覆蓋以保護教堂。PHOTO: TOMAS VAN HOUTRYVE
P66 【適應高手】。坦加尼喀湖的慈鯛可能是展現多樣性的典型魚種,有各種不同的大小、顏色與行為。撰文/ 娜塔莎. 黛莉 攝影/ 安吉爾. 菲托
P74 【歷史性的攀登】。一支全部由尼泊爾人組成的團隊辦到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之事:在冬季登頂世界第二高峰。撰文/ 弗瑞迪. 威爾金森
P94 【栽種更友善環境的農作物】。氣候變遷對農作物造成的傷害,可以透過顯微鏡窺知一二,並嘗試思考解決方案。撰文、攝影/ 羅伯特. 戴許
P102 【蘇丹的前世今生】。新世代的蘇丹人發掘榮耀的過往,也面臨不確定的未來。撰文/ 克莉絲汀. 羅密 攝影/ 妮可. 索貝奇
P08 【影像故事】英勇家庭。攝影師以能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溼版照片,向他家族裡在美國軍隊服役的成員致敬。攝影/ 拉肖德. 泰勒
P15 【凱薩大帝的面孔】。我們很想與這位最有名的古羅馬人見上一面,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他的實際長相呢?撰文/ 瑪莉. 畢爾德
P15 【突破】。掃描糞便的發現科學家從甲蟲化石裡發現了新物種,這些有2.3億年歷史的化石被良好地保存在……糞便裡。撰文/ 希克斯. 沃根
P15 【更多內容】• 非洲小香鼠如何過冬• 肯亞化石發掘
P20 【探險】。水上花園。越南湄公河維繫著當地的採蓮生活,然而塑膠汙染卻日益嚴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