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 星空殺手
地球軌道上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亮度往往超過遠方的恆星,科學家憂心,任何人都阻擋不了這種發展。
撰文/波以耳(Rebecca Boyle)
翻譯/甘錫安
日前,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的一場籌備會議結束後,美國加州拉斯昆布瑞天文台的天文學家斯特里特(Rachel Street)憂心極了。這座正在智利建造的新望遠鏡,每三天可拍攝整個天空一次,觀測能力足以看到與月球同樣遠的一顆高爾夫球。所執行的「時空遺跡巡天」(Legacy Survey of Space and Time)計畫將測繪銀河系,詳細記錄太陽系天體,並探究宇宙各處的神秘閃光、碰撞和光點。但如果天空中滿是人造衛星,這座望遠鏡可能永遠無法達成目標。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這類新型「衛星星座」(satellite constellation)的亮度,會遮掩天文學家感興趣、人類自古以來讚歎又好奇的真實天體。斯特里特說:「這類會議的主題是說明衛星星座 造成的影響,我參加越多的會議,對天文學的未來就越感到憂心。」一位天文學家提議把望遠鏡的觀測排程提前,她心裡冒出一個不祥的念頭。她的同事正在討論趁早進行基本觀測工作,因為某個時間之後就可能沒辦法觀測。斯特里特回想:「這讓我感到背脊發涼。」
天文學首當其衝
地球的低軌道中有許多無線電通訊衛星星座,人造衛星閃閃發亮的太陽能板和無線電干擾會掩蓋許多天體,因此天文學家正在思考如何在這類狀況下繼續進行研究。 魯賓天文台研究團隊和美國政府責任署(GAO)近來發表的報告提到一種嚴峻狀況,而天文學是首先直接遭受衝擊的科學。天文學家表示,如果放任不管,衛星星座不僅將危害魯賓天文台的未來,也將妨礙絕大多數以可見光觀測宇宙的研究工作。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麥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持續關注人造衛星,他說:「現在狀況介於非常不好到糟糕之 間。」嚴峻程度取決於未來幾年內發射的衛星數量,以及這些衛星的亮度。「幾千枚衛星已經很令人頭痛,數十萬枚衛星將會對地面天文學研究造成危害。」
望遠鏡計畫管理人員正在調整觀測排程計畫,避開新的衛星星座,但低軌道中的衛星數量不斷增加,使這個原本就極度困難的調整變得不可能。天文學家正在嘗試撰寫軟體,除去全天影像中衛星劃過的明亮條痕。 但如果規劃中的最新衛星後續逐步進入軌道,它們的亮度將足以危害望遠鏡相機的電子裝置。研究黑洞碰撞和小行星逼近地球等各種現象的學者,擔憂研究工作將無法持續。天文學家談論衛星星座時,用詞越來越憂心。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天文學家兼魯賓天文台科學總監泰森(Anthony Tyson)說:「電影『四眼天雞』 (Chicken Little)裡的主角雞小弟遭橡實打到頭,就說天快塌下來,我認為現在不只是一顆橡實,而是天真的要塌了。」但如果要提出警告,「現在已經錯過最佳時機,甚至可說是為時已晚。」
史上第一枚人造衛星是前蘇聯於1957 年10 月發射升空的史波尼克一號(Sputnik 1),現今地球軌道上任 何時刻的衛星數量都多過 5400 枚。依據科學家關懷聯盟建置的資料庫,這些衛星有一半以上屬於美國企業或政府機構,大多數位於低軌道,與地面相距不到 2000 公里。包括國際太空站(ISS)在內的這些衛星,分別是每 1.5 小時左右繞行地球一圈。
2019 年 5 月起,SpaceX 開始在這些軌道面佈放數百枚星鏈衛星,用於傳輸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的訊號到達全球各處。依據麥道威爾的記錄,在去年12 月,繞 行地球的衛星中有 3268 枚是星鏈,超過總數的一半。 這些衛星大批發射升空,以稱為「星座」的特定隊形繞 行地球,藉以協同運作。人造衛星的數量和亮度都對天文學研究造成問題,發射升空之後相當醒目,在昏暗天空中閃閃發亮,就像一列炫目的小火車。對望遠鏡的數位相機而言,這些衛星的軌跡看來就像明亮條痕,掩蓋恆星和其他天體,導致影像中的某些區塊過度曝光。 泰森說:「這就像車輛行駛在路上,透過擋風玻璃向外看,有一輛對向的車子開著車燈。我們不只會看不到車燈周圍的事物,而是整個視野都看不清楚,眼睛也承受過度光量。」......
作者簡介:
一個充滿活力希望的科學社群
一個數位多元的科學通識平台
一份知識家庭必備的科普雜誌
《科學人》雜誌中文版2002年創刊,將國際與台灣一流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率先報導,提供您最即時、深入、全面的科學資訊。每月閱讀《科學人》雜誌可以讓您在最短時間就能精確掌握全球科學發展,科技產業趨勢及進步脈動,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步思考,並且迅速與世界接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人》雜誌是家庭、學校、個人的必備讀物。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明亮的夜,人造的星――告別曾有過的寧靜星夜
文 / 孫維新
1995年6月29日的傍晚,我正在美國加州大學里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的觀測室裡整理晚上的目標資料,駐站天文學家史東(Remington Stone)進來叫我:「要不要去外面看一個即將發生的歷史畫面?」我們來到戶外山邊,暮色漸濃,史東指著仰角35度的天空一隅,讓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該處,他自己看著錶倒數計時:「五、四、三、二、一……」,瞬間該處竟出現一顆正在緩慢移動的亮星!這是一個如此奇妙的畫面,我訝異而驚喜地看著這個亮星橫過頭頂,消失在天際的另一側。
那顆星不是自然天體,那是美國的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和蘇俄的太空站和平號(Mir)連在一起牽手飛行的壯觀畫面!也是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美俄兩國第一次在太空中的真誠合作。
美東時間那天早上6點,亞特蘭提斯號來到地球上空394公里處,從稍低一些的下方軌道,逐漸抬升接近和平號,下方軌道環繞地球的速度稍快一點,才能追上軌道高一點的和平號。
當和平號上的俄國太空人第一眼看到太空梭,就開始播放俄國民謠表示歡迎。經過兩個小時的逐漸接近和精巧控制,太空梭的指揮官吉布森(Robert L. Gibson)和和平號的指揮官德朱洛夫(Vladimir Dezhurov)穩定地將100噸的太空梭和123噸的和平號對接在一起,瞬間這個結合體就成了有史以來在地球軌道中最大的人造物體!
雙方打開艙門,吉布森和德朱洛夫相向漂近,緊握雙手,慶祝這個歷史時刻,然後交換禮物,美國人帶來了巧克力、水果,和鮮花(好看但不實用),俄國人則奉上傳統迎客的麵包和鹽(不好看但實用)。這個結合體共飛了五天,分開時太空梭載回了三位原先在和平號上的太空人,兩俄一美,這個軌道對接任務前後進行過11次,成為接下來從1998年開始建造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先期計畫。今天大國交惡,再回看這段歷史,讓人不勝唏噓。
您會不會好奇,為何當時這個「亮星」會突然出現在仰角35度的天空,而不是在地平線上升起時就可以看到?因為當時太陽角度已經很低,這個結合體要繞出地球陰影才會被太陽照到,也才會反光讓地面看見,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它在天空中某一點突然出現!
這次的觀察,終於讓我完成了心中願望,前不久1993年12月2日的一次太空梭任務,是要去修復哈伯望遠鏡不能聚焦的問題,就在修復成功之後,我遇到這次任務的主要科學家赫斯特(Jeff Hester),他跟我誇耀他在這次任務的發射現場看到的景象:就在12月2日的凌晨,太空梭奮進號(Endeavour)點火升空,大約80分鐘之後,現場人員的頭頂上劃過一顆一等亮星,那是哈伯望遠鏡!隔了10分鐘之後,又看到一顆一等亮星追了過去,那就是太空梭!聽了他的體驗令人神往,我自此希望自己也能看到低軌衛星能橫過天際的畫面,終於,在1995年於里克天文台完成了這個願望!
但接下來呢?
近年來在地球低軌道中的衛星越來越多,即使您不想看,它們都會在您眼前晃來晃去,更不用說天文觀測者的廣角長曝光照片,常常在完成之後,會看到畫面上有著許多白色斜線,這些就是低軌衛星們反射陽光在圖像中留下的軌跡,我們的星夜,是否已經無法回到曾經有過的寧靜?
2019年地球周遭有3300個使用中和已廢棄的衛星,到2023年這個數目已經來到6300個,從目前各國申請衛星執照的數量來估算,過幾年地球軌道中的衛星會超過6萬5000個,那時當我們走到「星空」之下,仰頭看到的光點,每15個就有一個是人造衛星。我就想,除了「認識星空」這門課之外,是否我應該加開一門「認識衛星」?免得同學們在星空下許願許錯了對象
這些低軌衛星來自各個希望能自創環球通訊的國家,其中尤以美國太空怪傑馬斯克(Elon Musk)最為關鍵,他的「星鏈」(Starlink)計畫第一期要發射1萬2000顆低軌通訊衛星,第二期要發射3萬顆,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衛星網,密密麻麻地包裹住地球,建構一個以這些衛星為基地台的地面6G網路。目前「星鏈」衛星已經有3000多顆進入軌道,您只要付上599美元購買設備,每月再付上119美元,就能使用目前初步開始運作的「星鏈」系統。
這期《科學人》雜誌我們結合了主題文章〈低軌衛星――星空殺手〉,邀請了葉永烜院士就低軌衛星如何影響天文觀測,撰寫一文〈夜空的星星危機〉,葉老師的文章清楚而完整,不僅介紹了各國發射低軌通訊衛星的現況、這些衛星對地面光學和電波天文觀測的影響,也提到了這些衛星壽命有限,年限到了失效崩解,將對地球周邊的太空環境產生極大的污染。
在過去數十年裡,太空先進國家一頭熱地將大量衛星射入軌道,卻沒有辦法在其壽命告終時妥善處理、不留危害給後人,這是這些國家必須扛責的惡行和無從迴避的責任。但「危機就是轉機,轉機就是商機」,往後20年「太空垃圾」的清除將是太空行業最大的市場之一,目前仍是藍海一片,台灣的有志青年,平常就會去「淨山」、「淨灘」,有沒有想過要去「淨空」?
面對天文學家排山倒海的指責和質疑,馬斯克仍然保持一貫的狎謔笑容,持續鬼扯,說是會將衛星表面的反射率降到7等,比6等星更暗,就不會有影響了,但這對天文觀測一點用處都沒有,的確,6等之後一般民眾肉眼就看不見了,但天文圖像多半需要長時間曝光,9等或10等就已經是亮得不得了的星,我自己的博士論文做的是「明亮的類星體」,亮度是16等,比6等星的「星鏈」衛星要暗上一萬倍,這該怎麼說?
針對本期的這個主題,我聯絡了中央大學鹿林山天文台的林宏欽台長,請他問一下使用過這個研究型天文台的同仁,有沒有遇到過衛星軌跡污染圖像的狀況。剛開始的回應都還好,因為多數師生都使用長焦望遠鏡觀測,視野小,不太容易受影響,但後來收到一張清華大學天文所陳文心同學在鹿林拍攝的彗星照片,那上面的白色線條數量之多,令人難以置信!葉永烜老師把這張照片用在他的文章之中,請讀者參看,我算了一下,這張照片上竟然有45條斜線!畫面中央的那顆彗星,據說是主要目標,被無數白色線條緊密包夾,看起來憋屈得可憐!
這期《科學人》雜誌的封面,我們使用了「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錢昕同學拍攝的圖像,彗星C/2021 A1(Leonard)拉著長尾,正對著鹿林山天文台的一米圓頂,看起來好像是反過來從一米望遠鏡對夜空發射的一束探照燈光,相當精采!《科學人》的編輯發揮巧思,參考陳文心同學的衛星軌跡照片,將封面加上了螢光塗料線條,各位讀者初拿到手,會看到一個正常的星空封面,但是當您把這本雜誌拿到暗處,就會看到上面多了許多斜向線條,象徵我們的暗夜星空正在受到深刻且無法回復的影響。
我也希望藉此機會讓讀者能認識鹿林山天文台這個台灣之光,就請林宏欽台長提供了我文中這張廣角的「星軌」圖像,圖中下方前景是鹿林山天文台的設施,中央的畫面則是在長曝光時,夜空恆星運行拉出來的弧線,可以看得出來,所有的星點都在圍繞中央的北極星轉圈圈!這幅圖像的科學內容相當豐富,我們可以看出北極星不在正中不動,它也在繞一個小圈圈,半徑大概是0.5度,也就是說北極星和真正天北極那一點大概有一個滿月的距離!另外可以從每顆恆星畫出來的弧,算出這張片的曝光時間,這不難:要拉出一整個圓圈360度的星軌,要等地球自轉24小時,所以如果這個弧是30度,那這張照片的曝光時間就是兩小時了。如此壯觀震撼的圖像,要是上面遍佈大量平行白線,我們看了會作何感想?
這張圖像還有更令人傷感的一點,就是地平線上的城市光害。試想,我們已經是在海拔2860米的中央山脈上,是在遠離塵囂的玉山國家公園裡,但仍不能免於西部城市經由大氣雲層反射所造成的觀測光害!記得有一回和林宏欽台長站在圓頂外星空下,看著西邊地平,他隨手指向那一叢一叢的光:「那是彰化,那是台中,那是豐原……。」
城市的燈光越璀璨,表示文明越進步,生活越方便,而這個方便與進步,也包含無遠弗屆的手機訊號,這對第三世界低度開發國家尤其重要。不久的將來,當人手一支「特斯拉」手機,全天候接收來自「星鏈」衛星的訊號,即使您爬到了珠穆朗瑪峰的頂端,手機仍然是6G滿格,那時您抬頭仰望被衛星軌跡嚴重污染的高原星空,再低頭看看手上的6G手機,不知您會指責馬斯克,還是感謝馬斯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明亮的夜,人造的星――告別曾有過的寧靜星夜
文 / 孫維新
1995年6月29日的傍晚,我正在美國加州大學里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的觀測室裡整理晚上的目標資料,駐站天文學家史東(Remington Stone)進來叫我:「要不要去外面看一個即將發生的歷史畫面?」我們來到戶外山邊,暮色漸濃,史東指著仰角35度的天空一隅,讓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該處,他自己看著錶倒數計時:「五、四、三、二、一……」,瞬間該處竟出現一顆正在緩慢移動的亮星!這是一個如此奇妙的畫面,我訝異而驚喜地看著這個亮星橫過頭頂,消失在...
目錄
關於封面
去年元旦入夜之後,暮光中,西沉的李奧納德(Leonard)彗星C/2021 A1正巧落在鹿林天文臺後方。特殊加工的夜光油墨模仿低軌道衛星星軌,發光的星軌,比夜空中的彗星更為搶眼,凸顯近年來低軌道衛星影響地表天文觀測的問題。本期封面影像是由大學天文社聯盟的錢昕提供。
天文學
32 低軌衛星——星空殺手
文/波以耳(Rebecca Boyle)
地球軌道上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亮度往往超過遠方的恆星,科學家憂心,任何人都阻擋不了這種發展。
38 夜空的星星危機
文/葉永烜
鋪天蓋月的低軌道衛星群可能讓超大廣角望遠鏡無用武之地,仿效「減碳清零」政策,在通訊發展和天文觀測之間找到平衡。
太空科學
42 獵風者
引領台灣太空產業起飛
文/黃楓台
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即將升空,象徵著台灣成為新興太空國家。
醫學
44 長新冠:
大腦、神經與免疫的糾葛
文/蘇瑟蘭(Stephani Sutherland)
成千上萬的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呼吸系統症狀消失後,依然深受急性後遺症的影響,科學家探索這些廣泛症狀背後的病理機制。並以跨專科團隊治療。
物理學
52 太初湯
——夸克膠子電漿
文/莫斯柯維茨(Clara Moskowitz)
新實驗能夠比過往更精準再次製造出新生宇宙,那時的宇宙還只是一團基本粒子而已。
神經科學
62 惡夢成真
——當做夢成為腦部病兆
文/權(Diana Kwon)
明明正熟睡,卻在拳打腳踢!近年科學家發現,這種夢境演示行為是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指標,並且可能源自有毒蛋白團塊從腸道擴散到腦幹。
人類學
70 與亡靈對話
——索拉族的喪親療癒
文/維特布斯基(Piers Vitebsky)
快速消失的原住民傳統信仰,訴說著當今全球神學多樣性的脆弱!
理論物理
80 無為有處有還無
——全像宇宙論25週年
文/阿拿瑟斯旺米(Anil Ananthaswamy)
全像宇宙論發表至今25週年,除了可應用在解決理論物理的難題,也意味著我們宇宙的四維時空可能來自低維度實體的投影?
心理學
84 治療思覺失調症
——心理學的重新介入
文/庫茲(Matthew M. Kurtz)
藥物對思覺失調症的療效不佳,以認知行為治療輔助可望提升療效。
總編輯的話
6 明亮的夜,人造的星 文/孫維新
科學人觀點
10 ○★○★○ 文/曾志朗
我是企業家,也是科學人
12 無用的基礎科學研究是為大用
——專訪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採訪/林詠翔 整理/陸子鈞
14 科學人新聞
章魚神經腕腕相連|機器人軟實力|
新細胞株開拓性別研究|人造酵素抗病毒|一覽世界科技進展|
雄胡蜂的另類防禦|遠古致命樹根|星系小時候|
預測孕期子癲前症|恐龍骨骼藏氣囊|改變味道的餐具
形上集
25 貝爾傳奇(六)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6 活化石的演化 文、圖/陳文盛
機器思維
28 AI的奠基者:麥卡錫(二) 文/林一平
科學棋談
30 第一波寒冬前的AI榮景 文/張瑞棋
專家看新聞
90 AI殺人誰之過
文/馬里哈(George Maliha)、帕里克(Ravi B. Parikh)
科學佐以詩文
92 木衛二歐羅巴 文/葛利森(Kate Gleason)
健康與科學
94 塑化劑有害生殖健康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名家問答
96 2是最棒的數 採訪整理/克勞威爾(Rachel Crowell)
攸關心智
98 年齡是因應壓力的優勢 文/尤哈斯(Daisy Yuhas)
宇宙奧妙
100 顯露黑洞秘密的微中子 文/彼萊特(Phil Plait)
科學焦點
102 人口爆炸,突破80億 文/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知識搖籃
104 貪睡並不可恥且很有效——我們為何要及如何入睡? 文/黃貞祥
圖表會說話
108 綠意盎然的科學
文/莫斯科維茨(Clara Moskowitz)、圖表/孔特(Rebecca Konte)
關於封面
去年元旦入夜之後,暮光中,西沉的李奧納德(Leonard)彗星C/2021 A1正巧落在鹿林天文臺後方。特殊加工的夜光油墨模仿低軌道衛星星軌,發光的星軌,比夜空中的彗星更為搶眼,凸顯近年來低軌道衛星影響地表天文觀測的問題。本期封面影像是由大學天文社聯盟的錢昕提供。
天文學
32 低軌衛星——星空殺手
文/波以耳(Rebecca Boyle)
地球軌道上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亮度往往超過遠方的恆星,科學家憂心,任何人都阻擋不了這種發展。
38 夜空的星星危機
文/葉永烜
鋪天蓋月的低軌道衛星群可能讓超...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