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家是一座囚禁的塔,她用一輩子在逃離,卻又戀戀難忘、反覆追憶……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小團圓》、《雷峯塔》、《易經》終於完整問世! 張愛玲九十冥誕暨逝世十五週年紀念中文版全球首度曝光!琵琶出生在顯赫的上海貴族家庭裡,圍繞著她的是絲絨門帘、身穿水鑽緞子的賓客、裹小腳的老媽子,和一堆關係龐雜的二大爺、姨奶奶、表姐表哥們。但父母的缺席卻是永恆的常態,沉迷在鴉片烟與舊時繁華的父親難得現身,而堅持要離婚的母親則與琵琶的姑姑出洋念書。在這種文化、利益相衝突的幽森豪門裡,難怪四歲的琵琶總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或許也
作者簡介:
關於張愛玲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近年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
譯者簡介:
趙丕慧
一九六四年生。輔仁大學英文碩士。譯有《戰地琴人》、《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幻影書》、《穿條紋衣的男孩》、《珥瑪的351本書》與《贖罪》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雷峯塔》取意何在?或許是象徵著父權/封建舊時代的倒塌,但是「娜拉出走」以後,正如魯迅所說:「在經濟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嗎?也還是傀儡。……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在這一大家子的敗落裡(包括母親、姑姑或繼母),沒有一個是贏家,結尾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歸結到底,《雷峯塔》與《易經》形同《紅樓夢》民國版,續集,或後四十回。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遺老遺少和他們的兒女同舟一命,沉淪到底。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
名人推薦:
《雷峯塔》取意何在?或許是象徵著父權/封建舊時代的倒塌,但是「娜拉出走」以後,正如魯迅所說:「在經濟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嗎?也還是傀儡。……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在這一大家子的敗落裡(包括母親、姑姑或繼母),沒有一個是贏家,結尾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歸結到底,《雷峯塔》與《易經》形同《紅樓夢》民國版,續集,或後四十回。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遺老遺少和他們的兒女同舟一命,沉淪到底。
...
推薦序
【導讀】
童女的路途
──張愛玲《雷峯塔》與《易經》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
琵琶盡量不這樣想。有句俗話說:「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她會報復她父親與後母,欠母親的將來也都會還。許久之前她就立誓要報仇,而且說到做到,即使是為了證明她會還清欠母親的債。她會將在父親家的事畫出來,漫畫也好……
──《易經》(第七十九頁)
二○一○年溽暑中看完《雷峯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與《易經》(The Book of Change)這兩本應是(上)(下)冊的「張愛玲前傳」,一股冷涼寒意,簡直要鑽到骨髓裡。原先想像的中譯問題1並沒有發生,倒是這書裡揭露的家族更大秘辛令人驚嚇。如果書中屬實,舅舅和母親無血緣關係,是抱來的(這點《小團圓》也說了),弟弟也不是她的親弟弟(那個可疑的教唱歌的義大利人……),母親和姑姑在錢上面頗有嫌隙,姑姑甚且和表姪(明表哥)亂倫,有不可告人的關係。在這一大家子的混沌關係中,張愛玲像是逃出了瘋狂牢獄,精神卻停滯在孩童狀態。她幽閉繭居,精神官能症或偏執狂般聚精會神玩著骨牌遊戲,一遍又一遍的推倒長城,然後重建。鬼打牆一般,非人的恐怖。這回,可和胡蘭成一點關係都沒有。然而她在這部巨幅自傳小說中無端虛構弟弟的死亡,又是為了什麼?
《雷峯塔》與《易經》是張愛玲六○年代初向英美文壇叩關失敗的英文小說,因篇幅太長故一分為二,總計三十餘萬字,近八百頁篇幅,直到她去世十五年後的今日,手稿才由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找出出版。《雷峯塔》從幼年寫到逃離父親家裡,投奔母親;《易經》寫港大求學到二戰中香港失守,回返上海。《雷峯塔》、《易經》,下接《小團圓》,按理可稱為張愛玲的人生三部曲,但《雷峯塔》與《易經》仍是一個整體,從書中人名與《小團圓》完全兩樣可知。2《雷峯塔》與《易經》是張愛玲的英文自傳小說,《小團圓》則是為中文讀者寫的,成書晚些,約在七○年代中期,與〈色,戒〉同時。
熟知張愛玲的人,讀《雷峯塔》與《易經》,初初會有些失望(大致不出〈私語〉、〈童言無忌〉和《對照記》內容),但李黎所謂「張愛玲到底不是珍.奧絲婷,她的童年往事實在無法撐起一本近三百頁的小說讓人手不釋卷」,則未必屬實。讀張愛玲這部形同〈私語〉和《對照記》放大版的自傳小說,最好把自己還原為一個對作者全無瞭解的路人甲,愈不熟知她愈好(正如讀《紅樓夢》不要拿榮寧二府人物表焦慮的去對照曹雪芹家譜)。你只管順著書裡的緩慢情調和瑣碎細節一路流淌而去,像坐在烏篷船裡聽雨聲淅瀝,昏天黑地,經宿未眠,天明已至渡口。當然,記得要先找出霉綠斑爛的銅香爐薰上第一爐香,從《雷峯塔》看起。
《雷峯塔》一開始,就是以孩童張愛玲(沈琵琶)的眼,看大人的世界。那四歲時就懷疑一切的眼光,看著母親(楊露)和姑姑(沈珊瑚)打理行李出國,父親(沈榆溪)抽大煙,和姨太太廝混,宴客叫條子。在大宅子另一個陰暗的角落裡,廚子花匠男工閒時賭錢打牌,婢女老媽子作藤蘿花餅吃,老婆子們解開裹腳布洗小腳,說不完的白蛇法海雷峯塔。就像張愛玲《對照記》裡說的,悠長得像永生的童年,相當愉快的度日如年:
「每個人都是甕聲甕氣的,倒不是吵架。琵琶頂愛背後的這些聲響,有一種深深的無聊與忿恨,像是從一個更冷更辛苦的世界吹來的風,能提振精神,和樓上的世界兩樣。」
《雷峯塔》取意何在?或許是象徵著父權/封建舊時代的倒塌,但是「娜拉出走」以後,正如魯迅所說:「在經濟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嗎?也還是傀儡。……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在這一大家子的敗落裡(包括母親、姑姑或繼母),沒有一個是贏家,結尾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歸結到底,《雷峯塔》與《易經》形同《紅樓夢》民國版,續集,或後四十回。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遺老遺少和他們的兒女同舟一命,沉淪到底。
在現代文學作家裡,張愛玲的身世是少見的傳奇,「像七八個話匣子同時開唱」。她的弟弟張子靜就說:「與她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那是清末四股權貴勢力的交匯,父系承自清末名臣張佩綸、李鴻章,母系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後人,繼母則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都是歷代仕宦之家,家產十分豐厚,然而巨塔之傾,卻也只要一代,在張愛玲父親時,因為親戚佔奪,加上坐吃山空,早成了空殼子。《雷峯塔》與《易經》裡,永遠是付不出的學費,戒不掉的鴉片、嗎啡和姨太太,老宅子裡煙霧繚繞,令人瞌睡……
「雷峯塔不是倒了嗎?」「難怪世界都變了」。這兩句婢女葵花和保母何干的閒話,像里巷街議,也像賈雨村甄士隱在石獅子前笑談榮寧二府。《雷峯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接著是《易經》(The Book of Change),也就可想而知了。《易經》作為自傳小說之名,還真有點凌叔華《古韻》(Ancient Melodies)的味道,也很符合張愛玲書名或標題一貫的雙關意涵。
張愛玲初到美國未久,以一個新人之姿打算用英文發表私我性很高的小說,或許是個錯招,但這並不表示這書沒有可讀性。看得出她是下了功夫的,書中除了加重對白的份量,還原那個時代敗落家族的氛圍,也前所未有的揭開了人性在物質下的幽暗(骨肉手足為了錢,打不完的官司),包括對親情的決絕。這些「不能說的秘密」,從未在張愛玲其他作品中這麼詳盡的被披露過,卻很可以用來理解張愛玲後半生的怪異行徑。
在美四十年,張愛玲不曾再見過任何一個親人,唯一的弟弟張子靜一九八九年和她通上信,得來兩句「沒能力幫你的忙,是真覺得慚愧,唯有祝安好」,張愛玲和好友宋淇、鄺文美夫婦越洋寫信,倒囉囉嗦嗦有說不完的話和問候。《張愛玲私語錄》裡那些機智可愛閃閃發亮的句子,像是一個沒有防備的人在知己前的天真健談。她說:「世上最可怕莫如神經質的女人」,「文章寫得好的人往往不會撿太太」。還有還有──「面對一個不再愛你的男人,作什麼都不妥當。衣著講究就顯得浮誇,衣衫襤褸就是醜陋。沉默使人鬱悶,說話令人厭倦。要問外面是否還下著雨,又忍住不說,疑心已問過他了。」鄺文美形容張愛玲在陌生人面前沉默寡言,不善辭令,可是遇到知己時,就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3就很能說明張愛玲熱情和孤僻兩面衝突的性格。
一般人總以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點,看完《雷峯塔》與《易經》,你才發覺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雷峯塔」一詞,囚禁女性意味濃厚,也幾乎有《閣樓上的瘋婦》(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的隱喻。雷峯塔囚禁的兩個女人,一個叫七巧,一個叫長安,母女倆同樣戴了沉重的黃金枷鎖,小說早已預示了真實人生。張愛玲《易經》裡有一段描述當年被迫結婚的母親隆重的花轎婚禮:「他們給她穿上了層層衣物,將她打扮得像屍體,死人的臉上覆著紅巾,她頭上也同樣覆著紅巾。婚禮的每個細節都像是活人祭,那份榮耀,那份恐怖與哭泣」,「每一場華麗的遊行都敲實了一根釘子,讓這不可避免的一天更加鐵證如山」。張愛玲描述的婚禮猶同葬禮中封槨釘棺,恐怖已極。她和母親一樣,奮力想掙脫傳統的枷鎖,卻終其一生,帶著沉重的枷劈傷了好幾個人。女兒總是複製母親的悲劇,無止無歇,於張愛玲,還加上了對母親的不信任,雷峯塔於是轟然倒塌。
張愛玲帶著這童年的巨創,度衡並扭曲了所有的人際關係,直到人生的終點,還在《對照記》裡戀戀於母親年輕時的美麗,這種愛恨交織的糾結,證明了她從來不曾從母親帶給她的傷害中走出來(倒不是父親或胡蘭成,《對照記》裡這兩男人連一張清楚的照片也沒有)。張愛玲〈私語〉一文曾提到「能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母親是為我犧牲了許多,而且一直在懷疑著我是否值得這些犧牲」。在現實人生中,正是這些瑣碎的難堪,尤其是錢,是使她看清了母親,也一點一點毀了她對母親的愛。
《雷峯塔》起首是母親出國離棄了她,《易經》的結尾則是戰事中拼了命回到上海,那棟母親曾住過的公寓。「打從她小的時候,上海就給了她一切承諾」,這句話潛意識裡或有對母親的依戀,尤其是《易經》用了極大的篇幅著墨母女之間,這是張愛玲早期作品不曾有過的。《雷峯塔》起筆於一九五七年,正是她母親去世前後(父親則一九五三年就已去世),是否也說明了什麼?正如七○年代中期《小團圓》的動筆,也是張愛玲聽聞(親近胡蘭成的)朱西甯欲寫她的傳記,才起的想頭,何不自己來寫胡蘭成?
在《易經》裡,一個首次坦露的具體情節,是母親楊露從國外回來探視正讀香港大學生活拮据的琵琶,當時歷史老師布雷斯代4好心資助了琵琶一筆八百元的學費,琵琶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一點錢全數交給了母親,後來竟無意間發現母親輕易把這錢輸在牌桌上了。楊露以為女兒必然是以身體作了交換,她催促琵琶親自前往老師住處道謝,之後並偷偷窺看琵琶入浴的身體,想發現異狀,這事卻使琵琶感到羞辱極了。
任何人讀了母女間這樣的對話後,都要毛骨悚然:
「我知道你爸爸傷了你的心,可是你知道我不一樣。從你小時候,我就跟你講道理。」不!琵琶想大喊,氣憤於露像個點頭之交,自認為極瞭解你。爸爸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
再開口,聲音略顯沙啞。「比方說有人幫了你,我覺得你心裡應該要有點感覺,即使他是個陌生人。」
是陌生人的話我會很感激,琵琶心裡想。陌生人跟我一點也不相干。
「我是真的感激,媽。」她帶笑說:「我說過我心裡一直過意不去。現在說是空口說白話,可是我會把錢都還你的。」
──《易經》第一四一─一四二頁
這是一個多時不見母親的女兒,巴巴的轉兩趟公車到淺水灣飯店的對話。何等扭曲的關係,父親叫做「二叔」,母親叫作「二嬸」,比陌生人還緊張防備,時時記得還錢還情,永遠看到母親在整理行李。琵琶從父親和繼母的家領受到寄人籬下的羞辱,從母親和她不斷更換的男友感到另一種無靠。最後母親告訴她當初被自己的母親逼迫結婚,並暗示了她為何不能如此有所圖報,母女間的信任決了堤。
琵琶不敢相信自己原先居然還想依靠她,在狂奔回宿舍之後,惡夢追逐,痛楚圈禁,一輩子都沒有回過神來。在榮華表象下,她只像小貓小狗般的妝點著母親應有的華美生活,還不如保母何干在廚房絮絮叨叨邊弄吃的邊罵鄉下來的不成材兒子,讓他睡在廚房地上住了個把月才趕他回去。母親沒有愛過她,母親怪別人還來不及呢!
張愛玲在〈造人〉這篇散文裡曾說:「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易經》裡琵琶是這麼說的:「我們大多等到父母的形象瀕於瓦解才真正了解他們。」這難堪的華袍長滿了蚤子,張愛玲第一次近距離檢視自己的生命傷痕,離開了她的上海和前半生後,在自己憧憬的西方世界自我監禁了四十年,與外在環境全然無涉,連與賴雅的婚姻也不能改變這事實。她聚精會神反覆改寫那沒人想看的童年往事,在更換旅館的不便裡,在蚤子的困擾中,在絮絮叨叨問候宋淇和鄺文美的瑣碎裡,直到生命的終結。「許久之前她就立誓要報仇,而且說到做到,即使是為了證明她會還清欠母親的債」。
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只留下一個活口來見證它曾經的存在。由於傷重,過早封閉了心靈的出路,張愛玲的創作生命實在萎謝得太快,像她自己形容的,如同看完早場電影出來,滿街大太陽,忽忽若失。她的寫作不僅速度緩慢,也算得上坎坷,六年寫了二十餘萬字,再壓在箱子底四十年,和《粉淚》(Pink Tears)這部英文小說一樣無人問津,也幾乎要白寫了。
真實人生裡,另有一樁更不堪的事,發生在弟弟張子靜身上。一九九五年孤居上海晚景淒涼的張子靜,驟聞姊姊去世,呆坐半天,找出《流言》裡的〈童言無忌〉再讀「弟弟」,眼淚終於忍不住的汨汨而下,在《我的姊姊張愛玲》書裡說:「父母生我們姊弟二人,如今只餘我殘存人世了。……姊姊待我,總是疏於音問,我瞭解她的個性和晚年生活的難處,對她只有想念,沒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變,我和她是同血緣,親手足,這種根柢是永世不能改變的」。5這個事實,在《雷峯塔》裡被無情的推翻了。在這部自傳性很高的小說裡,張愛玲筆下的弟弟不但早夭,而且「眼睛很大」的他,很可能血緣和舅舅一樣有問題:
「他的眼睛真大,不像中國人」。珊瑚的聲音低下來,有些不安。
「榆溪倒是有這一點好,倒不疑心。」露笑道。「其實那時候有個教唱歌的義大利人──」,她不說了,舉杯就唇,也沒了笑容。
這是張愛玲八歲,弟弟七歲,母親(露)與姑姑(珊瑚)剛返國時的對話。在《雷峯塔》卷尾,琵琶逃出父親的家後未幾,弟弟(沈陵)罹肺結核,在父親和繼母(榮珠)疏於照料下猝逝,才十七歲。琵琶覺得心裡某個地方很迷惘,「將來她會功成名就,報復他的父親與後母。陵從不信她說這話是真心的。現在也沒辦法證實了。他的死如同斷然拒絕。一件事還沒起頭就擱起來了」。
弟弟的死,顯然不是事實。真實人生裡的張子靜一生庸碌,唸書時辦了個刊物,向已成名的張愛玲邀稿被拒:「你們辦的這種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給你們寫稿,敗壞自己的名譽。」熬過文革時期,他中學教員退休,落寞蝸居在父親唯一留下的十四平方米屋子裡,在季季訪問他兩年後(一九九七年)去世。或許血緣之事只是虛構的波瀾,我只想著張愛玲這麼早就下筆這麼重了,假設六○年代這部小說在美國「功成名就」,或一九九五年她去世時與其他作品一起出版了,一直仰慕著她的弟弟讀了,那恐怕就是震驚,而不是眼淚汨汨而下了。因此我不相信張愛玲一九九二年致書宋淇「《小團圓》要銷毀」是因為顧慮舅舅的兒女或柯靈的感受6, 她的作品更早就無情傷害過父親、繼母、舅舅許許多多人,以及……弟弟了。
寫作是何等傷人傷己且妨害正常生活的行當,回憶,就是那劈傷人的,沉重的枷鎖。如今張愛玲的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都已經燒完,故事也該完了。在爐香裊裊中,那個童女彷彿穿越時空異次元,仍然圓睜著四歲時的眼,懷疑一切,並且相信文字永遠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與一切證據。
1‧李黎《中國時報》二○一○年七月二日〈坍倒在翻譯中的雷峯塔〉一文認為,讀《雷峯塔》英文本感覺「英文的張愛玲顯得面目全非」,再由他人譯回中文恐怕也將失真。
2‧不知為何,只有張愛玲好友炎櫻同樣名為「比比」,其餘人名均異。
3‧鄺文美,〈我所認識的張愛玲〉,發表於一九五七年香港,今收入《張愛玲私語錄》,皇冠,二○一○年七月。
4‧這段情節《小團圓》稍稍提及,沒有細節,歷史老師名為安竹斯。
5‧一九九五年張愛玲去世後,季季於上海訪談張子靜,與他合作寫成《我的姊姊張愛玲》一書,一九九六年時報出版公司出版,二○○五年印刻出版社再版。
6‧季季,〈張愛玲為什麼要銷毀《小團圓》?〉,《中國時報》二○○九年四月二十三─二十四日。
【導讀】
童女的路途
──張愛玲《雷峯塔》與《易經》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
琵琶盡量不這樣想。有句俗話說:「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她會報復她父親與後母,欠母親的將來也都會還。許久之前她就立誓要報仇,而且說到做到,即使是為了證明她會還清欠母親的債。她會將在父親家的事畫出來,漫畫也好……
──《易經》(第七十九頁)
二○一○年溽暑中看完《雷峯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與《易經》(The Book of Change)這兩本應是(上)(下)冊的「張愛玲前傳」,一股冷涼寒意,簡直要鑽到骨髓裡。原...
作者序
《雷峯塔》/《易經》引言 【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四年間,外界一般只知道張愛玲寫了些電影劇本和一篇英文散文〈Return To The Frontie〉(中文版即〈重訪邊城〉)。就文學創作來說,這時期似乎不算碩果豐盛。
但根據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通信,在五七至六四年間,她原來正寫一部兩卷本的長篇英文小說,主要取材自她本人的半生經歷。下面是相關的書信節錄,全由張愛玲寫給宋淇夫婦:
一九五七年九月五日
新的小說第一章終於改寫過,好容易上了軌道,想趁此把第二章一鼓作氣寫掉它,告一段落,因為頭兩章是寫港戰爆發,第三章起轉入童年的回憶,直到第八章再回到港戰,接著自港回滬,約佔全書三分之一。此後寫胡蘭成的事,到一九四七年為止,最後加上兩三章作為結尾。這小說場面較大,人頭雜,所以人名還是採用「金根」「金花」式的意譯,否則統統是Chu Chi Chung式的名字,外國人看了頭昏。
一九五九年五月三日
我的小說總算順利地寫完第一二章,約六十頁,原來的六短章(三至九)只須稍加修改,接上去就有不少,希望過了夏天能寫完全書一半。
一九六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小說改名《The Book of Change》(易經),照原來計畫只寫到一半,已經很長,而且可以單獨成立,只需稍加添改,預算再有兩個月連打字在內可以完工。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二日
我仍舊在打字打得昏天黑地,七百多頁的小說,月底可打完。
一九六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我打字已打完,但仍有許多打錯的地方待改。
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我現在正在寫那篇小說,也和朗朗一樣的自得其樂。
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我的小說還不到一半,雖然寫得有滋有味,並沒有到欲罷不能的階段,隨時可以擱下來。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易經》決定譯,至少譯上半部《雷峯塔倒了》,已夠長,或有十萬字。看過我的散文〈私語〉的人,情節一望而知,沒看過的人是否有耐性天天看這些童年瑣事,實在是個疑問。下半部叫《易經》,港戰部份也在另一篇散文裏寫過,也同樣沒有羅曼斯。我用英文改寫不嫌膩煩,因為並不比他們的那些幼年心理小說更「長氣」,變成中文卻從心底裏代讀者感到厭倦,你們可以想像這心理。
[……]
把它東投西投,一致回說沒有銷路。在香港連載零碎太費事,而且怕中斷,要大部寄出才放心,所以還說不出什麼時候能有。
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Dick正在幫我賣《易經》1,找到一個不怕蝕本的富翁,新加入一家出版公司。
[……]
《雷峯塔》還沒動手譯,但是遲早一定會給星晚譯出來,臨時如稿擠捺下來我決不介意。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Dick去年十月裏說,一得到關於賣《易經》的消息不論好壞就告訴我,這些時也沒信,我也沒問。
[……]
譯《雷峯塔》也預備用來填空,今年一定譯出來。
一九六四年五月六日
你們看見Dick McCarthy沒有?《易經》他始終賣不掉,使我很灰心。
[……]
《雷峯塔》因為是原書的前半部,裏面的母親和姑母是兒童的觀點看來,太理想化,欠真實,一時想不出省事的辦法,所以還沒譯。
自是以後,此事便沒再提起。後來我讀到高全之〈張愛玲的英文自白〉一文2,發現她曾在別的地方間接談及《雷峯塔》和《易經》,其一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致夏志清信:
有本參考書《20th Century Authors》,同一家公司要再出本《Mid-Century Authors》,寫信來叫我寫個自傳,我藉此講有兩部小說賣不出,幾乎通篇都講語言障礙外的障礙。
其二是張愛玲寫於一九六五年的英文自我簡介,載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世界作家簡介.1950-1970》(World Authors 1950-1970),以下所引是高全之的中譯:
我這十年住在美國,忙著完成兩部尚未出版的關於前共產中國的長篇小說 [……] 美國出版商似乎都同意那兩部長篇的人物過分可厭,甚至窮人也不討喜。Knopf出版公司有位編輯來信說:如果舊中國如此糟糕,那麼共產黨豈不成了救主?
照寫作時間判斷,張愛玲指的該包括《雷峯塔》和《易經》──若把它們算作一部長篇的上下兩卷,則《怨女》可視為另一部。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世,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在其遺物中找到《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峯塔》)及《The Book of Change》(《易經》)的手稿後,便按遺囑把它們都寄來宋家。讀這疊手稿時,我很自然想問:她在生時何以不出?也許是自己不滿意,但書信中她只怨「賣不掉」,卻從沒說寫得壞;也許她的寫法原是為了迎合美國廣大讀者,卻不幸失手收場;也許是美國出版商(如Knopf編輯)不理解「中國」,只願出一些符合他們自己偏見的作品,結果拒絕了張愛玲。無論如何,事實已沒法確定,我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未刊稿。
我大可把它們珍藏家中,然後提供幾個理論去解釋不出的原因,甚至不供給任何理由。但對於未有定論的事,我(或任何人)有資格作此最後裁決嗎?幸好我們活在一個有權選擇的時代──所以我選擇出版這兩部遺作,而讀者也可按不同理由選擇讀或不讀。這些理由是什麼,我覺得已沒必要列舉,最重要的是我向讀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
無可否認,張愛玲最忠實的讀者主要還是中國人,可惜有很多未必能流暢地閱讀她的英文小說。沒有官方譯本,山寨版勢必出籠。要讓讀者明白《雷峯塔》和《易經》是什麼樣的作品,就只有把它們翻成漢語。但法國名言謂:「翻譯像女人:美麗的不忠,忠實的不美。」(Les traductions sont comme les femmes: quand elles sont belles, elles ne sont pas fidèles; et quand elles sont fidèles, elles ne sont pas belles.)所以我們的翻譯可以有兩種取向。一是唯美,即用「張腔」翻譯,但要模仿得維肖維妙可謂癡人說夢,結果很大可能是東施效顰,不忠也不美。二是直譯,對英語原文亦步亦趨,這可能令中譯偶然有點彆扭,但起碼能忠實反映張愛玲本來是怎樣寫。不管是否討好,我們現在選擇的正是第二條路,希望讀者能理解也諒解這個翻譯原則。
1‧Dick是理查德.麥卡鍚(Richard McCarthy),五○年代曾任職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的處長。參見〈張愛玲與香港美新處〉,高全之《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二○○八年。
2‧〈張愛玲的英文自白〉,見高全之《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二○○三年。
《雷峯塔》/《易經》引言 【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四年間,外界一般只知道張愛玲寫了些電影劇本和一篇英文散文〈Return To The Frontie〉(中文版即〈重訪邊城〉)。就文學創作來說,這時期似乎不算碩果豐盛。
但根據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通信,在五七至六四年間,她原來正寫一部兩卷本的長篇英文小說,主要取材自她本人的半生經歷。下面是相關的書信節錄,全由張愛玲寫給宋淇夫婦:
一九五七年九月五日
新的小說第一章終於改寫過,好容易上了軌道,想趁此把第二章一鼓作氣寫掉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