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村上,閱讀夢,閱讀靈魂。
時間在我們的身上留下痕跡,
村上春樹卻在我們靈魂的深處留下刻痕。
聽著威靈頓公爵,啜著威士忌,晚點來吃些義大利麵吧……
村上春樹,一個時代的縮影,一段熟悉的生活符號;
看著村上春樹,讀著自己的青春。
村上春樹,一個人,一位作家,一場文化熱,一種生活態度......
2013年,他的新作剛在日本發表,而他,也在睽違18年後再度公開現身接受採訪。
說起村上,他的身影總是帶有幾許孤獨,他說:「請把我想成瀕臨絕種的西表山貓......」
或許,他是享受著這種孤獨;
聽到村上,或許有些人總會想到《挪威的森林》,
或許,他代表著一段永遠不會老去的青春;
看到村上,或許你不清楚他的面貌,但你卻看過他的《爵士群像》、《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義大利麵之年〉,
或許,他引領著某種生活的態度。
透過解析村上,重新審視他的作品、他的個性、他的生活,
當我們了解村上為何會風迷世界之時,
或許我們也能重新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或許,也沒有這麼偉大,不過只是一點小確幸罷了。
村上春樹只有一個,但每個人,卻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村上春樹吧。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後正式進入日本文壇,一九八七年出版《挪威的森林》後,累計至今的銷量已經突破千萬,也由此奠定了他在日本無人能取代的名聲。
村上春樹曾先後獲得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 讀賣文學賞、桑原武夫學藝賞、捷克法蘭茲卡夫卡獎、世界奇幻文學獎、朝日文學賞、耶路撒冷文學獎等文壇的肯定,而其筆下獨特的都市風貌及寫作風格更在全世界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愛戴。
其中文譯本至今已超過五十餘冊。
長篇小說有《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發條鳥年代記》、《人造衛星情人》、《海邊的卡夫卡》、《黑夜之後》、《1Q84》等。
短篇小說集包括《螢火蟲》、《麵包店再襲擊》、《萊辛頓的幽靈》、《夜之蜘蛛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東京奇譚集》等。
隨筆散文及採訪報導則有《羊男的聖誕節》、《日出國的工場》、《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邊境.近境》、《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地下鐵事件Ⅱ》、《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爵士群像》、《爵士群像2》、《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等。
章節試閱
太陽之西,遇見100%的村上
國境之南的西方視角
從中規中矩的人物介紹開始,可能不太符合大多數村上迷的習慣,村上春樹本人看到後也可能會感覺過於死板;不過沒有辦法,為了一種容易被人接受的事物一體性的完整──就像滋味誘人的烤全羊──各位就權且接受吧。
以下是村上的個人簡歷:
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的伏見區,是家中的長子。出生不久舉家遷往兵庫縣西宮市夙川,父親是和尚之子,母親則是船場商家的女兒。
這樣的說明或許會引來村上君的不滿,按照他小說中的表達方式,可能會冷冰冰地說出「何苦把父母也牽扯進來。」──不過,這樣的情景大概更接近趣味盎然的現實生活,誰都活在現實中,村上春樹也不例外。
村上的父親是國語老師,並且很愛看書,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兒子的閱讀興趣也在必然之想。能夠大量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無疑是幸福的。當然,所謂「喜歡的書籍」是將漫畫和週刊雜誌排除在外,只限於父親允許看的正經書,父親口中的正經書指的是當時家裡每月向書店訂購的世界文學全集,因此當時小小年紀的村上就接觸到了外國文學,主要是歐美文學,而自己母國的文學村上基本沒有涉獵,除了1夏目漱石和極少幾位出色的文學大家。
1夏目漱石:日本近代文學史中的重要人物,被稱為「國民大作家」,頭像被印在一千日圓的紙鈔上。他融會東西文化,精擅英文、俳句和漢詩,門下有芥川龍之介等名士。著有《我是貓》等知名作品。
關於這一點,後來名聲已然響噹噹的村上說,自己至今的讀書範圍仍然限於外國文學,他感歎自己在閱讀方面是或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最初的環境決定了他的讀書趣味。
兒時外國文學的閱讀經歷,是否影響了村上春樹日後上大學時對專業的選擇和閱讀方向,這一點並不難做出回答,大學念的是西方戲劇理論和希臘悲劇為主要學習內容的戲劇專業,而課外讀物──這個詞語活像八十年代的尖領花襯衫──則一律是西方政治和哲學方面的著作。這裡插播一段小小的八卦新聞:坦言受村上文風影響的純愛作家2片山恭一與之相比,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學士和碩士論文寫的都是馬克思、恩格斯,連黑格爾也不放過,統統放進了自己的腦髓。
2片山恭一:日本小說家,代表作有《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等著作。
言歸正傳。西方文學的閱讀經歷,大學時期的西方戲劇的專業研究,與其說是兩隻不同品種的蜥蜴撞在了一起,不如按佛家的說法「因緣」兩字來得更為貼切。雖然爺爺是和尚,但迄今為止,村上春樹似乎還未皈依佛門。不管用什麼樣的說法,生長於日本關西地區,自稱為「百分之百的關西種」的村上春樹,是以一種「西方」的視角來觀察這個已經運轉了四十六億年的世界,因此,描繪出西方的印象對他來說,是跟呼吸一樣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在走上文學的創作道路後,這種西方的視角影響了村上的價值觀,影響了對事物的感受方式,也影響了他小說人物的喜好,小說裡的主角,不是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就是看《大亨小傳》,3沙林格、4赫曼.赫賽也毫不猶豫地收入囊中;音樂只聽西方的,古典、搖滾還有爵士,在這一個層面上,小說中的各色人等也不妨說是村上春樹妙趣橫生的化身。
3傑羅姆.大衛.沙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美國作家,其作品《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被視為二十世紀文學經典。
4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德國作家,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有《車輪下》、《流浪者之歌》等名作。
小說是「文學撒謊者的高級遊戲」,而村上以有別於傳統日本小說家的獨特筆調描繪出印有「很村上」標籤的文學風貌,從而獲得了非凡的聲譽,這不能不說是西化視角的成功;而其中,明顯的歐化文體、歐美小說似的結構和寫作手法、尤其是與日本5私小說全然不同的隱隱綽綽的「疏離感」,更是諸多村上粉絲愛之及狂的標誌。而正是這一切,構成了村上及其小說的特質。
5私小說: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學的一種獨特體裁,以「自我」為其核心,自我暴露為敘述手法,屬寫實主義的風格,是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不過近來因其過於封閉的特性,有沒落的現象。
也正是以西方的視角來詮釋自己的定位,村上春樹才能夠跳脫出母國的意識樊籠,以愛之深恨之切的嚴厲態度來審視自己的國家。這種審視很少帶有「坐下來喝上幾杯」的友好氣氛,而是強烈的質疑和嚴厲的批判,以這種姿態出現在自己小說裡的,就成了探索人性之惡的眼睛,如《發條鳥年代記》。如《海邊的卡夫卡》,如《黑夜之後》。
不可否認,村上中後期的小說變得越來越「重」,那和這種以西方視角來眺望自身民族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暴力和惡行是緊密相關的。我們看到逃離炮灰命運的日本兵,看到了因為戰爭而疏散的孩子,也看到了因為戰爭而成為天涯孤客的女人,對於讀者來說,這些是沉重而又不容忘卻的。也正因為如此,很多評論者說村上春樹是一個沒有「身分感」的作家,這種「無身分感」是西方視角的沿伸,同時也是作為作家成熟的標誌。簡單說來,這種標誌成全了其作為世界性作家的聲譽。
……
聽風的歌,跟著村上春樹跑步
為什麼迷戀村上春樹
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如果對此問題不能找出一個適當的解答,關於村上的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那麼為什麼會迷戀村上春樹?想起村上春樹的時候還會想起別的什麼嗎?應該會有,就如同想起家鄉就會想起母親一樣,但是想起的那些人實在是跟村上風馬牛不相及。村上春樹是一個謎,也是一面隱藏於紐約街道陰影處的Pop Art塗鴉。當然,村上不是什麼普普藝術,更不是流行歌手。
迷戀村上春樹,對於骨灰級的村上迷來說,似乎不用找什麼原因,「喜歡就是喜歡」是常聽到的口頭禪,既然喜歡,何必還要去深究其中的原因呢?但是所謂「原因」又不得不像抽絲一樣,要將其盡可能地抽出來;更多的人願意給自己一個理由,這個理由能支撐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只要看見「村上春樹」四個字,便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下小說。以目前的經濟景氣來看,能做出這樣的舉動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較為接近人們預期的理由是,村上春樹和他的小說,以其特有的筆觸,對日常生活片段場景輕描淡寫的書寫和其中淡淡散發著的生活氣息,與當下都會的年輕人們產生了共鳴;村上用他的筆墨,以自己六○年代的視角道出了我們的心聲,甚至是打開了我們靈魂的另一面景象。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小說是容器,裝載著那些陳舊了的年華。」
我們的年華是否陳舊,有待探討,假如的確陳舊,在陳舊的年華裡,我們擁有過什麼?是自己用筷子做的槍或是粗糙彈弓,還是光著腳跟父親去釣魚,或是偷偷爬樹掏鳥窩──這些是遙遠的故事,皆已成懷舊的片段。而村上呈現給我們的雖說發生在文字之間,但我們卻能像抓住戀人臂膀一樣抓住時代的氣息。即便敘述背景放在七○年代,八○年代,我們也覺得村上的脈搏與我們在同一時間中跳動,於是註定有些人要被村上俘虜,更多的人準備著被俘虜。如同一場戰爭喜劇片的壓軸戲。
村上和他的作品,就某種我們「深陷其中」的原因而言,是他象徵著我們業已失去和準備失去的種種,這些「種種」構築了我們的血肉,構築了我們的體驗,構築了我們的觸覺,也因為這樣的「種種」,村上得以在我們的心中變得立體而多元。他不僅是一種狀態的描述,更是對我們早已存在的生存境遇的善意肢解,唯有肢解,新的人生航程才能啟航,駛向未知的方向。充滿挑戰,更充滿希望。
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或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村上春樹,因為每個人都有適應自己、適應外界的一套手段,否則連風都可能嘲笑我們。十五歲的田村卡夫卡是我們的中學同學,直子是我們的初戀女友,佐伯是我們的性幻想對象,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從村上身上和村上筆下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故事或正在發生的故事或期待發生的故事,只不過村上春樹以荒誕話劇的形式殘酷而又溫情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總能啟發我們無限的想像力。每顆巧克力的味道都不一樣,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將是什麼味道。
村上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心都處於希望與絕望的夾縫之間,四季變換的世界則游移於現實性與虛擬性之間,而我們還算強健的身體則無時無刻穿梭於真相與假象之間;這是個正經八百的世界,也是吊兒郎當的世界,是人類的世界,也是非人類的世界。這麼說恐怕囉嗦了點,但事實就是如此,村上這傢伙該簡潔的時候從不浪費一個字,該囉嗦的時候也很像大話西遊裡的孫悟空。
論起村上現在的生活,按他自己的說法,是一種給人優哉游哉之感:乘電車去哪裡買東西、吃飯,吃完回來。不怎麼照相,走在大街上也無人認得。「我喜愛這樣的生活,不想打亂這樣的生活節奏。」這便是大家所周知的村上的「匿名性」,這種匿名性是村上的快樂隱身符,使其順利地成為現代社會的隱居者,也是很很多人嚮往的快意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並非人人可得,因為村上春樹只有一個,某某某只有一個,另外的某某某有另外的生活映畫,世界有趣之處便在於此。
方才提到想像力,這就是一切想像力的來源,村上給了自己無限的想像力,成全了村上式的小說,喜愛他的人同樣擁有無限的想像力,成全了自己心目中的村上春樹。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人的村上春樹,而真正的村上春樹在哪裡?或許作家本人都不知道。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迷戀村上春樹所可能得出的解答──實際上就是沒有解答。
沒有解答也是一種解答。假如能把迷戀村上的原因像解方程式一樣一步步分毫不差地解答出來,恐怕就失去了最獨特的村上風味;獨樹一幟的村上文體,別具一格的語言,俏皮生動的修辭……村上與眾不同的地方當然不止於此,要是細細道來,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囊括,村上春樹在提供給我們諸多有趣的細節、希望的前途、堅定的目標之外,也少不了拋給我們人生重大的課題──生與死。對於生與死,村上的態度一向真誠,不矯揉,不造作,也絕不故弄玄虛。
村上是天真的,村上也是稚嫩的。唯其天真,才能用毫無雜質的眼睛看透世界表象;唯其稚嫩,才能用我們時代的語言與我們傾談。這便是村上春樹,不設防不對立,更沒有將自己框進一己的哀怨中,他帶來了個人的體驗,而我們感受到的則是屬於每個人的感動;這個感動包括我們黃金的青春時光和綠色的精神世界,不可否認,這些都已漸漸離我們遠去,因為遠去所以懷念。村上告訴我們,懷念過後還要眺望。
迷戀村上,便是這般簡單。
在日出國的工場,傾聽村上春樹的音樂
村上春樹與爵士樂
村上春樹是個貨真價實,令人崇敬的爵士樂發燒友,按他自己的說法,有段時間幾乎是把聽爵士樂當成了工作。經常在想,爵士樂對於村上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爵士樂,村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熱情?一些事情如果細究起來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有趣的細節讓你回味。村上是細節,他的小說是細節,也許,家裡的兩隻貓也是細節,在細節的堆砌下,爵士樂於村上,也就顯出溫文爾雅的少女面目;這當然不能概括爵士樂對於村上的全部意義,但是由此切入,似乎能窺探到細節之外的細節,那可能是一張爵士樂唱片的封套,也可能只是一小段即興演奏。
村上春樹對爵士樂的鍾情,可以說是後天培養的興趣,也可看成是與生俱來的某種情結。正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對於爵士樂這個玩意,村上也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溺愛情感。剛才說到「細節」,這是村上小說引人入勝的重要原因,村上小說中的細節不容忽視的一點也包括那些隱隱而現的音樂元素,其中更多的是爵士樂。作為「對話」的某種形式,寫作也好,音樂也罷,村上都信手拈來,絕不造作,卻能充滿意蘊,讓讀者在閱讀時充分感受那來自遙遠時光的美好記憶──不過,這已經超越了爵士樂的涵蓋範圍。這也是村上一貫的拿手絕活。
爵士樂是一種具有多重可能性的音樂,按照村上的說法,也就是具有可供想像的完美空間。對於爵士樂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比如我,更願意把它看成雨中釣魚的愜意心情,再說我那身材高大的朋友,則說它是求愛前的心情按摩師。說法都很有趣,每個人都很有趣。說村上是爵士樂的第一推銷大使則更顯露出一種調侃的智慧。村上肯定不願意跟遲鈍的人打交道。
看村上的文字就猶如在聆聽一首即興的爵士樂,村上的爵士樂心情多少有點感傷,總是一語道破人們內心深處的傷痛,爵士樂給了村上某種強大的力量,讓我們產生了共鳴,看到了孤獨。感傷是很私人的,爵士樂也是很私人的;村上春樹的爵士樂情結與人無關,但卻在悄無聲息中打動了我們。想像一下,這或許就是村上想要達到的最終效果吧。
透過爵士樂在村上筆下和內心的升騰起伏,身為讀者的我們看到了空虛與殘酷交織的世界,這個世界很實在,就像村上喜歡的那些爵士樂大師一樣,有著性感的額頭,倔強的嘴脣,龐雜的思緒和無名的憂傷。這樣說未免有些頹唐,但實際上,除了頹唐,村上還有明亮。村上曾說透過爵士樂,他要力圖「描寫青年人在精神失落後找回精神的種種努力」,這種努力,是如音樂般能給人以所有快樂和憂傷,是村上春樹獨特的爵士心情寫照。
一九九七年的《爵士群像》和二○○○年的《爵士群像2》正是這種爵士心情的直觀延續,在這兩本具有傳記性質的插圖集中,村上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對爵士的熱愛及自己獨特的理解,表露出一種與人傾訴,和人交流的溫柔面容。就是這兩本有關爵士樂的書,成了眾多村上迷的爵士入門手冊,也讓為數不少的爵士樂迷們戀上了村上的文字世界。村上就是這樣,他總是在這樣的時候毫無遮攔地露出自己孩童般的模樣。
一個人有獨特喜好沒什麼,但是能將自己的愛好提升為專業的探求,並尋求更為高度的詮釋,村上的這一行為不得不說已經超越了「玩玩而已」的範疇,村上說沉浸下去總有所得,這句話切中要害;雖然村上的一些話總顯得有些天馬行空,但是在某一結點總是是自成系統地道出他的原委,這可能是音樂給予村上的啟迪,村上自有自己的個性,因為對於爵士出乎旁人的熱愛,才會有著屬於自己獨樹一幟的言談。
這種「獨樹一幟」在小說中自然也是少不得,在被當做背景音樂使用的爵士樂的襯托下,村上用他行雲流水般的筆調深深地抓住了我們的心,伴著緩慢而憂傷的情緒,伴著淅淅瀝瀝的春天的小雨。每一次都很新鮮,因為每一次都是一場精神的意外。
「冬天,我在新宿一家小唱片行找了一份零工,報酬並不多,但工作輕鬆,一週值三個晚班即可,時間上正合適。而且還可以低價買唱片。」
「我放上唱片,第一張聽完後又放上第二張,全部聽完後,又重頭開始……最後是Bill Evans的〈Waltz for Debby〉。窗外雨下個不停,時間緩緩流逝,直子一個人絮絮不止……」
「Nat King Cole唱的〈South Of The Border〉從遠處傳來,不用說,Nat King Cole唱的是墨西哥,但當時我聽不明白,只是覺得國境之南這句話帶有某種神祕的韻味」
……
太陽之西,遇見100%的村上
國境之南的西方視角
從中規中矩的人物介紹開始,可能不太符合大多數村上迷的習慣,村上春樹本人看到後也可能會感覺過於死板;不過沒有辦法,為了一種容易被人接受的事物一體性的完整──就像滋味誘人的烤全羊──各位就權且接受吧。
以下是村上的個人簡歷:
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的伏見區,是家中的長子。出生不久舉家遷往兵庫縣西宮市夙川,父親是和尚之子,母親則是船場商家的女兒。
這樣的說明或許會引來村上君的不滿,按照他小說中的表達方式,可能會冷冰冰地說出「何苦把父...
作者序
後記
這是一本關於村上春樹的書,同時,也是一本祭奠青春的書。從這一點來說,本書的書名恐怕得改成《村上和我們的青春》。其實,叫什麼不重要,我們是否因此而受到某種程度的觸動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在高中時期與村上及其文學邂逅之後,我想這種觸動將會是長久的。
這本書在敘述上或許帶有太多的個人色彩,因為文中沒有批判,沒有攻擊,更沒有緋聞,只有貼著「村上讀者」這一標籤的我的感悟。時間能讓感悟充滿歲月的情調,也能讓這種情調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從村上春樹這個東瀛最具有文學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作家身上,我更看到「時間之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留下的痕跡。
很多時候,忘卻才能記住,離開才能相會。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的社會新鮮人,社會給予我、或者我們的,更多是五花八門,充滿各種名目的噱頭和表演。當我們從沙丁魚罐頭般的公車裡下來,回到可愛的家中;當我們靜靜地坐在公園的一角,看別人的纏綿悱惻,作為村上迷,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筆下再清晰不過的城市印象。如果沒有想起什麼,那我們能做的唯有尋找。
寫這樣一本書,很大程度上就是借著「尋找」的名義給自己的青春做一個有名有實的交代。也許這有點一廂情願,但畢竟也是某種形式的與自己握手言和的方式。作為解讀村上的方式,能有尋找的「出口」也已足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不僅是關於村上春樹,更是關於每個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的。
後記
這是一本關於村上春樹的書,同時,也是一本祭奠青春的書。從這一點來說,本書的書名恐怕得改成《村上和我們的青春》。其實,叫什麼不重要,我們是否因此而受到某種程度的觸動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在高中時期與村上及其文學邂逅之後,我想這種觸動將會是長久的。
這本書在敘述上或許帶有太多的個人色彩,因為文中沒有批判,沒有攻擊,更沒有緋聞,只有貼著「村上讀者」這一標籤的我的感悟。時間能讓感悟充滿歲月的情調,也能讓這種情調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從村上春樹這個東瀛最具有文學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作家身上,...
目錄
1. 太陽之西,遇見100%的村上
國境之南的西方視角
六○年代的孩子
爵士酒吧裡的夜行動物
從酒吧老闆到「群像新人賞」得主
村上風味的義大利麵
如果我們的生活像威士忌
作家和貓的生活
虛無中的舞步
2. 聽風的歌,跟著村上春樹跑步
村上春樹的模樣
為什麼迷戀村上春樹
有書有音樂的天堂生活
看到他,就想買酒喝
三十年的長跑達人
多面性的村上面孔
3. 黑夜之後,看村上和那些人共舞
當村上春樹遇上村上龍
了不起的村上春樹和了不起的費茲傑羅
村上春樹與卡夫卡:心靈流浪者的超現實風景
余華與村上:荒誕側面的雕塑師
昆德拉和村上春樹:生命擺渡者的另類航程
安妮寶貝和村上春樹:香檳碰啤酒
王小波和村上春樹:不期而遇的靈魂使者
村上春樹和王家衛:兩個異變的「森林」
村上春樹與岩井俊二:越美麗越殘酷的青春吟唱
4. 在日出國的工場,傾聽村上春樹的音樂
村上春樹的音樂部落格
村上春樹與鮑比.狄倫
六○年代的日本爵士文化
村上春樹與爵士樂
《挪威的森林》中的音樂祕密
《聽風的歌》的音樂種子
村上文學中的音樂氣息 5. 和神的孩子,鑽進村上的小說世界
遺落的青春:《聽風的歌》
憂傷的記憶:《挪威的森林》
生命的寓言:《海邊的卡夫卡》
村上春樹與他的「羊」
眾人的成長史:《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情有獨鍾的「彈珠」
非主流的慾望意象:《舞.舞.舞》
6. 雨天炎天,遠眺旅行中的村上身影
太陽之西有什麼
從希臘到土耳其的人生漫步
羅馬的足跡
7. 和海邊的卡夫卡戲水──村上現象
文化消費中的「村上」
穿上隱身衣的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是流行作家嗎?
「神話」的當代寫照
誰在談論村上春樹
生活的符號
不只是文青
8. 在挪威的森林,描繪我們的村上
關於村上,我說的其實是……
留了幾本村上春樹的小說
摩羯座的男人和他的氣質
愛上村上,愛上寂寞
後現代的唯美愛情
後記
1. 太陽之西,遇見100%的村上
國境之南的西方視角
六○年代的孩子
爵士酒吧裡的夜行動物
從酒吧老闆到「群像新人賞」得主
村上風味的義大利麵
如果我們的生活像威士忌
作家和貓的生活
虛無中的舞步
2. 聽風的歌,跟著村上春樹跑步
村上春樹的模樣
為什麼迷戀村上春樹
有書有音樂的天堂生活
看到他,就想買酒喝
三十年的長跑達人
多面性的村上面孔
3. 黑夜之後,看村上和那些人共舞
當村上春樹遇上村上龍
了不起的村上春樹和了不起的費茲傑羅
村上春樹與卡夫卡:心靈流浪者的超現實風景
余華與村上:荒誕側面的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