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雜2本79折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暢銷精選陳思宏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醜陋史:神話、畸形、怪胎秀, 我們為何這樣定義美醜、製造異類?

UGLINESS : A Cultural History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格雷琴.亨德森

評價
7收藏
5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17 NT$ 3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其他二手價
74 266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人性——是由醜陋所維持的嗎?
深入歷史,探索專屬於醜陋的文化系譜。


18世紀的利物浦,曾有個名為「醜臉俱樂部」的兄弟會,
過去美國法律中,有一條「醜陋法」,禁止身體畸形者出入公共場所,

建築、繪畫、五官……美麗的事物總遵循一定的標準,
難怪安伯托‧艾可會說:「美麗有時很無聊。」

醜是原罪、醜小鴨、醜八怪……,「醜陋」一詞被人們肆意使用,成了帶有負面意義的詞彙。它的定義五花八門,卻脫離不了被厭棄、具攻擊性、恐懼的內涵。本書從醜陋的身體講起,分析了不同時期和地區對醜陋的感知,梳理其發展變化,以及醜陋如何激起大衆的複雜情緒與想像。

究竟什麼是醜陋?醜陋的存在有何意義?透過歷史文本中的個人、群體和感官案例,深入解析種族、階級、性別、宗教、年齡、殘疾與審美的關聯,也許我們最終能解除對美醜分級或營造對立的慣常思路,在重塑文化價值的過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角色。


名人推薦

盧郁佳(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 


好評推薦

「美乏善可陳;醜有無限可能,而且它無處不在。」──《衛報》

「如果美出自觀賞者的眼睛,那麽醜陋也是一樣。最好的證明莫過於醜陋這個概念的沿革歷史。」──Lily Rothman(《時代》雜誌編輯)

「美不僅僅是誘惑,它會偽裝,會散發出香氣,會固化某些道德判斷。有時候,展露所有裂痕的醜,是最接近真相的。」──《紐約客》

「醜陋來自觀察者的眼睛,是這樣嗎?……你需要這本通俗易懂、充滿趣味的書,來思考醜陋是文化的構造?還是我們大腦的構造?」──Sander L. Gilman(作家)

作者簡介:

格雷琴.亨德森Gretchen E. Henderson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密蘇里大學博士。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講師、加州大學助理研究員,並受多所院校邀請講授創意寫作課程。學識研究跨越文學、藝術、音樂、殘疾研究、性別研究等多個領域。

譯者簡介:

白鴿

英國杜倫大學翻譯系博士,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翻譯實踐和研究範圍包括文學翻譯、中外翻譯史、翻譯文件以及副文件研究、翻譯社會學研究等。曾在國際權威雜誌Babel上發表學術論文,並有豐富的筆譯、口譯經驗。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