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屬於老子思想的年代!
★喜馬拉雅FM「每天聊點道德經」播放量破億、9.7高分好評、逾40,000讀者熱烈推薦
★當當圖書破10,000則評價,99.9%好評
★人人看得懂、用得上、最好讀的《道德經》解讀本
每天都很厭世,覺得人生好難?很努力卻諸事不順,搞得心好累?總是太在意別人,活得好有壓力?
生活在鼓勵人們「不停追求」的世界,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外在環境左右,忘了傾聽自己的內心,於是開始捨不得、放不下、想不通,接著感到情緒低落、內心不安、憤怒不已,有時連健康都出了問題。
其實,你所經歷的煩惱,兩千年前的古人也一樣煩!
而活得更從容、更自在、更強大的答案,就在不敗經典《道德經》裡。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道德經》,羅大倫博士從修養身心的角度出發,用最貼近你我生活的故事,逐句逐字解讀,幫助我們了解老子的智慧,解決各種人生的疑難雜症,讓人生如有神助,越來越順遂。
◎覺得自己是魯蛇時,老子提醒你:
人生就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沒有經過沉澱,就不可能知道生命有多精彩,不需要因為暫時處在不好的狀態就感到焦慮。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時,老子告訴你:
好壞、美醜、胖瘦的標準都是相對的,今天的批評也許是明天的誇獎,不需要比較與糾結,坦然生活就對了。
◎碰到挫折、失敗時,老子鼓勵你:
逆境往往是成長的養分,若能跳出來換位思考,學習擁抱不美好,你將會不斷成長,事情也會慢慢變好。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障礙發作時,老子教你:
保持安靜的狀態,仔細觀察、客觀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機遇。
世界越快,越要跟隨老子,學會卸下包袱,放慢腳步,照著自己的步調,活出真正想要的生活。
★古今中外名人紛紛讚譽:
《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尼采
老子的著作,尤其是《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黑格爾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閃耀。──林語堂
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馬雲
作者簡介:
羅大倫
知名中醫診斷學博士。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嘉賓。
北京電視臺《養生堂》前任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客座教授。
不斷致力於將國學中的養心智慧傳遞給大眾。
著有《弟子規說什麼》、《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圖解舌診》、《救命之方》等暢銷作品。
章節試閱
第一章 「 道」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01 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甲、乙本(下文簡稱為帛書本,如版本文字有異,則標明帛書甲本或帛書乙本)中是這樣寫的,這句話在通行本中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執行的,但不要執迷,因為它並不一定是永恆的「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大部分人會認為第二個「道」字是「說」的意思,說的是道如果可以用來講解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道了。
但是,我有不一樣的理解。我是從「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一整段話的角度來思考的。
「名,可名也」裡第二個「名」是第一個「名」的名詞動用,意思是名稱、稱謂如果可以被用來命名、稱呼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名了。
古人寫文章是非常講究工整的,前面的「道,可道也」和後面的「名,可名也」是對應的,那麼「道,可道也」的第二個「道」,也應該是第一個「道」的名詞動用。
所以,我認為第二個「道」解釋為說不太合適。道路的「道」名詞動用,就是走的意思,解釋為道是可以用來遵照執行的更合適。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接觸得到道。人生不過百年,怎麼過都是過,但如果你知道有道的存在,知道這裡面的祕密和遊戲規則,然後按照道的規則去做,人生豈不是更順遂,更少碰壁,更加從容,更有成就嗎?道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做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道是可以遵循的,大家一起去學習,同時在領悟道的基礎上,讓道走入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人生真的跟以前不同了。
道雖好,但不是永恆不變的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當年,我在準備高考的時候,有個同學在報紙上發現了高考狀元介紹的讀書方法—他每天晚上讀一個小時書,睡一個小時覺,再讀一個小時書,再睡一個小時覺……結果他一個晚上比別人多讀了好多書,省了好多睡覺的時間。我們一聽很開心,覺得這個方法好,於是也這麼做。結果一段時間後,大家臉色蠟黃,精神萎靡—為什麼人家用這個方法可以,我們用就不行呢?就是因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句話在通行本裡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個「常」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恆常,就是永恆的意思;另一種是尋常的意思。有很多人把它解釋成尋常:道如果可以說的話,那麼就一定是高深的道,而不是尋常的道;或是,一旦你們把道說出口就已經是尋常的道了等等,大家莫衷一是。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帛書甲本裡寫的是「非恆道也」,看來這是老子用的原字。後世把它變成了恆常。所以,把它說成尋常,意思就不成立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執行、去做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能執著。
為什麼說道是可以遵照執行的,但是不能執著呢?
第一個原因:我們可能只理解了大道的其中一部分,落到紙面上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旦這個形式被我們以固定的內容講出來了,有可能那裡面的奧妙就無法完全表現出來。
第二個原因:道不是永恆的,不是恆常的。
所以老子講的「道」的意思是,不要執著於道是什麼,一定要去理解道的內涵,然後在生活中奉行,並且在做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調整。
古代聖人幾乎都說過這樣的話。比如在佛家的經典《金剛經》裡,佛祖說,佛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將佛法比喻成竹筏,用竹筏渡河以後,還要背著這個竹筏走嗎?明白了佛法然後去奉行,還要執著於它嗎?不用了。
所以,如果你還要執迷於佛法,那就叫著相了。因此,你應該理解佛法的深意,領會它的精神,然後去做就行了,但是不要執迷於字句,不要執迷於形式。
這種聖人很了不起,上來一講經典,先把自己的話的定位說清楚,就是想讓大家不要執迷。
一條道走到黑讓我們吃了太多虧
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錯誤都是因為執迷而犯的。比如,古代醫生用過的調養身體的方子我們能拿來就用嗎?當然不行啊!因為這就像老房子破廢了,你要把老房子裡面能用的木材拆下來,裝到新房子裡,肯定要按照新房子的大小把木材削削減減,重新加工一番才行。古代所有的經典藥方也都如此。如今人們的體質不同了,所處的氣候環境也不同了,怎麼能拿來就用呢?
這種情況在健康領域很常見。比如很多人說,健康講座告訴我們,人一天要喝八杯水。天啊,誰這麼說的?冬天和夏天一樣嗎?老年人和年輕人一樣嗎?陰虛體質和陽虛體質的人一樣嗎?完全不一樣。那為什麼一定要都喝八杯水呢?這就是拿一個方法當作金科玉律,然後一成不變地去用,這就不對了。因為八杯只是一個大概的量,我們理解了背後的原理,在生活中重新調整就可以了,不能健康講座說要怎麼樣我們就不考慮實際情況地一一照辦。
再舉個例子,現在北方有好多老年人會到南方過冬。有人說這違反了中醫的「閉藏」原則。其實也不見得。因為北方冬天寒冷,空氣乾燥,年輕人可能沒問題,但是很多老年人的呼吸系統已經很衰弱了,這個時候,如果在北方的話,一次感冒就足以讓老人病危,甚至致命。那麼這時把他送到溫暖的南方,比如空氣清新的海南島,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了。而且在南方不出大汗、不過度消耗的話,也是閉藏,何必執著於南方、北方呢?
所以一定要理解「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道,我們可以拿來用,但是要隨時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 ※ ※ ※ ※ ※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03 人生的難與易,是互相成就的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
人生,不過就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
接下來是「有無之相生也」, 意思是「有」 和「無」 是相生的, 有「無」 才有「有」,有「有」才有「無」。兩者是互相的,是相對的。比如健康,當你身體什麼問題都沒有的時候,你不會感覺到「健康」。因為你身體運作正常,不會想到哪個部分有問題,這時是「無」的狀態。等你發現一些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而自己沒有時,你才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有」—自己是有健康的。
再比如,生活中我們眼看著多少東西,當它盛極一時的時候,你會覺得它會永恆存在;可是轉眼之間它就消失了,由「有」變成了「無」。
所以「無」會生「有」,「有」也會生「無」。
我們人生中處處充滿著這樣的變化。舉個我個人的例子,當年我博士畢業的時候,在家裡寫醫書的願望特別迫切,於是我沒有找工作,當然也沒有經濟來源,這就是「無」的狀態。正因為「無」,所以我才有時間在家裡不斷地寫東西,出版後大家覺得有所獲益,所以我繼續寫下去,也開始不斷地有人請我去做健康輔導等,結果生活變得有益起來。
這時候我的生活就「有」了。當我「有」了以後,每天要不斷地寫東西、講課、開會等,慢慢地變得沒有時間陪伴家人,開始喪失了很多私人生活空間,又變成「無」了。
其實,我們的人生不過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不要因為自己暫時處於一個不好的狀態而覺得焦慮。
難和易是相對的,也是相互成就的
「難易之相成也」的意思是,難和易是互相比較出現的。有了難才顯出易來,有了易也才能顯出難來。
這個「成」我理解為「成就」。如果沒有一方就不會存在另一方,所以這兩者是互相成就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好多事做起來都特別難。還是拿我自己來舉例,當年我讀博士的時候喜歡寫東西,寫了東西就想著將來能不能出版—我當時覺得找出版社太難了。但過了一個階段後,東西越寫越多,我就把寫的東西發到網路上去,於是看的人越來越多,一下子有幾十家出版社找我,都希望我在他們那裡出書。這個時候聯繫出版社反而變得非常容易了。
你們看,就是因為條件變化了,難和易就互相轉化了。
《道德經》裡,老子特別反對依照一個固定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建議大
家,尤其是領導者,不要覺得自己獲得的名和利有多麼了不起。所有這些都是相對出現
的,你認為自己了不起,還有更了不起的人在等著你呢。
不要計較於自己已有東西的長短
「長短之相形也」的意思是,長短是互相比較出現的。比如說你拿一根三尺長的木棍練棍術,旁邊一個人拿了一根丈八長矛,一對比,你這根木棍就顯得非常短了。可是,拿一根筷子來對比,又會覺得這根木棍很長。所以,長和短都是相對出現的,絕對不是單一的。我們如果覺得這就是長,覺得很驕傲,你就陷入虛妄了。
為什麼?因為它本身只是一個標籤而已,還會有更長的東西出現。所以老子告訴大家,不要執著於眼前獲得的這些名相,它們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條件一變,馬上就變了。
※ ※ ※ ※ ※ ※
第四章 所謂「道」,就是隨時保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清空自己比充實自己更重要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
想要進步,就要清空自己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其中的「沖」跟「冲」意思差不多,是水湧動上來的一種感覺。還有一種說法是,「沖」跟「盅」通假,也就是說道就像酒盅一樣(「盅」不一定指酒盅,而是泛指中空的器皿)。道總保持一種中空的狀態,然後化生萬物出來;雖然它化生萬物出來,卻永遠保持空的狀態。所以「用之又弗盈也」,總是不充盈。
這是老子所說的天之道的一個特點:中間是空的,總保持虛空的狀態。這是這個世界的祕密,道的祕密。了解這個祕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的人生也可以像這樣什麼都不想,一直往前走。但是,也可以想想有什麼祕密,有什麼規則;我們怎麼做,能夠更順利一點。老子告訴我們,做事如果能夠模仿天之道,使自己保持在這種虛空的狀態下,會更容易創造,更容易接納。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大智慧:誰能夠經常保持虛空、中空的狀態,誰就能進步。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賈伯斯(Steven Jobs)和美國《連線》(Wired)雜誌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都曾經引用過一句經典的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也因被賈伯斯在二○○五年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引用而出名。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始終保持一種如飢似渴的狀態,保持一種傻傻的狀態(也有一說這不是傻,是大智若愚的狀態)。
李開復曾經問過凱文.凱利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凱文.凱利說,這句話是說人要有清空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學的是學習能力本身。因為你所學的東西隨時可能被取代;你所學的東西,也可能隨著條件的變化而改變。但是只要你掌握了學習的能力,就能夠一直學到新的知識。
這句話符合老子說的「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的狀態。保持一種虛空的狀態,你就能進步。
保持一種謙虛的狀態總是有好處的
我在傳播中醫知識的過程中,有過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我按照中醫理論來講給大家聽,講的都是陰陽、五行、肝木橫逆克脾土等術語。結果大家根本聽不懂,也就無法接受我。後來我想,要推廣中醫文化,要讓大家理解,就要清空自己這種「滿」的狀態。當時我想傳播中醫知識給年輕人,於是就去看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結果發現當時年輕人都喜歡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用現代語言來寫歷史,比
如叫朱元璋為「朱元璋同學」,大家會覺得好笑、親切;形容大臣急得直撞牆,大家會覺得有意思,覺得大臣的形象很生動……我就知道了,原來大家接受的是這種語言,這種比喻,這種搞笑方式。
於是,我決定把古代的中醫知識用現代的語言來包裝一下。當我把換成這種風格的文章放到網路上時,有好多人看—現在好多中醫院校的大學生一見到我就說:「羅老師,我當時就是看了你寫的這本書才立志要學習中醫的,因為我對中醫感興趣了。」
你看,保持一種謙虛的狀態是有好處的。如果我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我用的是高深的古文,才不跟你們對接呢,那就沒辦法普及中醫知識了。醫學是不斷發展的,有時候會發展得有些匪夷所思。
有一次我在飛機上遇到兩位朋友,透過交談得知,其中一位朋友本來是西醫的腫瘤醫生,結果看了我的中醫書以後很感興趣,就開始學中醫。他越學水準越高,就把自己原來的專業先放下,來學習新的東西,然後又拜了老師。雖然他並不懂中醫理論,但因為做了幾十年的解剖,對神經、血管的走向等都特別清楚。所以他就用解剖學的原理來替人調理,比如透過按摩調整血管的流量,把體內的能量來回調動等,結果治好了很多人的大病。
我認為這種理論在我們現有的中醫體系裡是沒有的。看來,只要保持謙虛的狀態,虛心學習,不僅能豐富西醫理論,還能豐富中醫理論,甚至還可能創立一個新的門派。
所以,人要保持虛空的狀態,不斷地去尋求新的靈感、知識,就會進步。這是一種智慧。而且,更大的祕密在於你保持虛空狀態的時候,更容易與天之道相吻合,與其接軌,就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能量、更多的靈感。
第一章 「 道」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01 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甲、乙本(下文簡稱為帛書本,如版本文字有異,則標明帛書甲本或帛書乙本)中是這樣寫的,這句話在通行本中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執行的,但不要執迷,因為它並不一定是永恆的「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大部分人會認為第二個「道」字是「說」的意思,說的是道如果可以用來講解的話,那麼它就不是...
作者序
一個中醫學者,為什麼要講《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最偉大的經典之一,它參與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它的影響遍及全球。在看歐洲哲學家的著作時,你會發現他們少有不提及《道德經》的。
可是,我作為一個中醫學者,為什麼要講《道德經》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發現現代人身體的疾病,多數來自於心靈的失調,比如各種「看不開」、「想不通」、「放不下」……這些不良情緒會導致身體鬱結,氣血流動紊亂,最終使身體出現各種問題。此時,單獨使用藥物調整身體的效果不佳。這些問題在現代醫學中叫身心疾病,現在世界醫學界公認這是我們健康的大敵。可是,到底該怎麼解開我們心靈的鬱結呢?我曾經做過很多探索,最終發現在我們古老的哲學思想中,有太多寶貴的智慧可以指導我們的人生,讓我們進入更好的精神狀態。而在這裡面最令我受益良多的,就是偉大的《道德經》了。
因此,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每天免費為大家講解一小段《道德經》,在我的公眾號「大倫書院」和喜馬拉雅FM播出,結果受到了廣大的歡迎。我的公眾號連載播出《道德經》講解時,每天會有一萬多人收聽,現在喜馬拉雅FM的總播放量也已達五千多萬次(編注:目前已破一億次)。最讓人開心的是,很多網友反應聽完我的講解以後,他們心中不再糾結,原本看不開的,現在都能看開了;身體上的疾病,居然也都逐漸消失了!
這樣的留言越來越多,令我非常開心。這說明身心疾病從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下手是正確的。
因為我一直在一些商學院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因此會把《道德經》的思想和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分享給大家。在每一句的解讀中,我都力圖從身體健康和工作事業兩個角度來分析。
在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的過程中,我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重新解讀,其中最主要的觀點是,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恰恰是在告訴我們,如何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如何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進而把事情做得更好。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其實,這個法則是世間通用的,我們可以用它來生活,也可以用來養生。
需要說明的是,我對於《道德經》的講解可能和一些常規的講法有所不同。但是沒有關係,無論哪種講解,只要能啟發人心就是有用的。就像一座大山,從不同的角度看,一定會有不同的觀感,而這也正是大山的偉大之處吧。
最後,我要認真感謝出版同仁給我的巨大幫助,以及在我講解的過程中一直支持、鼓勵我的聽眾朋友!
「大道至簡」,希望我們都能在《道德經》思想的啟發下,走向幸福人生。
一個中醫學者,為什麼要講《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最偉大的經典之一,它參與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它的影響遍及全球。在看歐洲哲學家的著作時,你會發現他們少有不提及《道德經》的。
可是,我作為一個中醫學者,為什麼要講《道德經》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發現現代人身體的疾病,多數來自於心靈的失調,比如各種「看不開」、「想不通」、「放不下」……這些不良情緒會導致身體鬱結,氣血流動紊亂,最終使身體出現各種問題。此時,單獨使用藥物調整身體的效果不佳。這些問題在現代醫學中叫身心疾病,現在世界醫學界公認這是我...
目錄
作者序
編者序
第一章 「道」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01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02人世間,沒有一種「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
03萬物生長都靠道
04每天保持「無欲」的狀態一會兒,人生可能會完全不同
05領導者做任何事,都要學會在直覺和理性之間自如切換
06道從來就不玄,只是很美妙、很微妙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01當大家都說一件事很美好的時候,我們要畫一個問號
02當所有人都認為這事鐵定是善的時候,我們要警惕
03人生的難與易,是互相成就的
04追求虛名,勢必讓自己的人生走向負面
05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刻意去作為
06做事不要想回報,最後反而會更幸福
第三章 《道德經》,講領導者法則的偉大之書
01為什麼領導者最好不要宣稱自己喜好某種道德標準
02不要為自己的欲望、喜好貼上珍貴的標籤
03領導者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來
04別實際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05欲望放低,事業才會更高
06先打牢物質基礎,人才能去掉多餘的欲望
07如何讓被領導者不敢違背道,不去違背道
第四章 所謂「道」,就是隨時保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01清空自己比充實自己更重要
02只要尊重道,這個世界就會加持你
第五章 一個偉大領導者的素養
01做了仁義的事不要標榜,不要計較回報
02越保持「空」的狀態,你的回報就越大
03追求「有」,永遠沒有盡頭,不如一開始就追求「空」
第六章 每個人一生的成敗都與母親有關
01道的「空虛」屬性,跟雌性動物非常相近
02跟自己母親不斷發生矛盾,這個人的事業一定一塌糊塗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01不在意回報,人還有動力做事嗎?
02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別人的後面,做事才會更好、更持久
03先考慮大家的利益,你的利益才會最大化
04先捨才能得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01為什麼一個好的領導者要像「水」一樣
02好的領導者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讓自己的心像深淵一樣
03補他人之不足,且不求任何回報
04說的每句話一定要有誠信
05管理自己擅長的事
06不爭,就沒有過失
第九章 保富之道
01凡事別做得太滿
02不必把所有的鋒芒都露出來
03「金玉滿堂」並不是好事
04富貴還盛氣凌人,無形中就埋下了厄運
05「功成身退」並不是想隱退之人的藉口
第十章 領導者是這樣練成的
01能做到一刻的形神合一,就是成功的開始
02學會保持嬰兒那樣的欲望
03你有沒有本事隨時清除雜念
04如何讓自己管理的人活得很好
05面對各種機遇,要保持一種「雌性」的狀態
06自然施予,才是最好的施予
07別覺得自己是別人和萬物的主宰
第十一章 做什麼都要留出空間,留出餘地
01有「有」,就一定要留出「無」來
02放空,才能接收更多能量
03沉澱得越久,才可能爆發得越精彩
04我們一輩子的修練,不過就是為了控制欲望
第十二章 千萬不要被欲望牽著鼻子走
01不要沉迷於征途上的誘惑
02過度的讚美,會讓你無法容忍正常的聲音
03還有多少人記得食物本來的味道
04為自己不斷撈取時,你的心會發狂
05世上沒有什麼東西「難得」和「不難得」
06為了欲望去做事,人生必定失敗
第十三章 有多麼愛自己,就要多麼愛他人,如此才能大成
01要用對待「寵」的態度來對待「辱」
02所有麻煩都是成長中的養分
03把自己的身體看成天下,把天下看成自己的身體
第十四章 照老子說的規則去做,你會活得很順
01不按照道的規則做,你的人生就會倒楣
02道無高下,一點點地做,一點點地變好
第十五章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01悟道,並不是讓你逍遙世外
02經常為他人著想的人,也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03時刻保持「敬」的心態,離道就不遠了
04得道之人,就像杯子裡的冰化成水一樣無聲無息
05承認自己笨有什麼好處?
06如何變成一個明眼人
07怎樣做事才會生機勃勃
08凡事不做到最滿,有什麼好處
09不完美,才美
第十六章 人間的痛苦,差不多都來自我們想永遠怎樣
01想過好此生,只要把自己的片段過好就行
02永遠不要想永遠的事
03做到了公平,你才能坐在王者的位置上
04做事公平,你才能長盛不衰
第十七章 領導者的最高境界:讓自己和被管理者都輕鬆獲得成功
01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建立好制度,讓組織自行運轉
02管理者的第二境界:施予被管理者恩惠
03管理者的第三境界:使被管理者畏懼
04管理者的最低境界:被管理者甚至會侮辱管理者
05最高境界的管理目的:讓被管理者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
第十八章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01只有大道快廢了,才會出現真正的「仁義」
02「偽裝者」是這樣練成的
03當社會開始提倡孝慈,可能這個社會已經六親不和了
04一個公司,最好不要樹立「忠臣」榜樣
第十九章 人到了領導者位置後,最容易出現自私、欲望膨脹等問題
領導者一旦追求「聖」、「智」,就壞了
02不要花那麼多心思去教化別人
03放棄對巧利的追求,你身邊的人才可以安心做事
04學會見「素」,才能保「樸」
05「少私而寡欲」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第二十章 做俗人,還是做得道之人
01不執著於誇讚和批評一切「名相」,人就無憂了
02「美」、「醜」都不是絕對的
03你與下屬互相敬畏,才是取勝之道
04「工作現場有神明」
05怎樣的領導者會活得坦然,而且成就很大?
06做一件事的出發點不同,結果會差異很大
07只關注別人缺點的管理者無法取得成就
08生活目的性極強的人幸福嗎?
09做事不計回報,世界會讓你活得更好
作者序
編者序
第一章 「道」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01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02人世間,沒有一種「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
03萬物生長都靠道
04每天保持「無欲」的狀態一會兒,人生可能會完全不同
05領導者做任何事,都要學會在直覺和理性之間自如切換
06道從來就不玄,只是很美妙、很微妙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01當大家都說一件事很美好的時候,我們要畫一個問號
02當所有人都認為這事鐵定是善的時候,我們要警惕
03人生的難與易,是互相成就的
04追求虛名,勢必讓自己的人生走向負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