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3.沖馬桶不蓋馬桶蓋,跟吃屎沒有兩樣
你每天早上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先進浴室上廁所,接著開始刷牙洗臉梳頭髮。可是你知道嗎,這些動作不但已經讓你把細菌抹在身上臉上,而且還把它給吃進肚子裡。
電視Discovery頻道曾請美國一位細菌專家鄧恩博士,進行了一項實驗,證明浴室是壞菌的培養皿,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恐怖的「細菌叢林」,而細菌的製造者就是馬桶。
馬桶裡平均有三至五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在我們排泄時被大量「激發」出來不說,可怕的是,在你按下沖水鍵的那一刻,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會隨著水霧向上噴發達三公尺,然後「降落」在一旁的牙刷、毛巾、梳子與刮鬍刀上,隨著刷牙洗臉的動作進到我們的身體裡,也就是所謂的「糞口傳染」,難怪博士會說:「我們每天都會吃下大便,只是中等的量而已。」
因此,盥洗用具最好另外放在櫃子裡,以降低細菌的汙染。同時上完廁所後,蓋上馬桶蓋再按下沖水鍵,並養成定期清洗馬桶的習慣,只要使用含氧漂白水,且平均每兩天清洗一次,如此即可達到殺菌的效果。
不過,刷洗馬桶時也要留意清潔劑的使用。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就曾建議,過去有許多愛乾淨的家庭主婦,把漂白水與鹽酸混合使用,結果引發氯中毒而緊急送醫,所以在使用這些強效化學洗劑時,務必謹慎留意。
7 3C產品好毒!隱藏在電磁波外的有機危機
過去,3C產品最被質疑的是放射電磁波的問題,以為只要別把這些產品放在臥室影響睡眠就好,卻萬萬沒有想到,其實這些電子產品還隱藏好多毒性,會隨著我們的每一個操作動作,製造各自的毒害,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英國某消費組織曾做過一個調查,指出桌面上的鍵盤比馬桶座更髒,其細菌數是馬桶板蓋的五倍之多,而這些病菌會隨著打字吸進鼻孔裡,以及邊打字邊吃東西,把細菌吃進肚子裡而導致腸胃炎。使用鍵盤後沒洗手就揉眼睛也會導致「紅眼病」,也就是流行性急性結膜炎。所以,鍵盤與滑鼠可說是細菌滋生的溫床。
另外,在香港曾經有個病例,有個孩子因為在密閉房間裡打電腦,連續幾天之後便眼睛發黃,去醫院檢查後時才發現是肝腫大,原來是中了「多溴二苯醚」的毒。
溴化阻燃劑是一種含溴的有機化合物,主要功能是抑制有機化合物的燃燒,防火效果非常好,因此,電子業廠商大量添加此種成分的阻燃劑於電子產品中,包括電路板、電子零件、主機的塑膠外殼,以及各種家電的電器外殼等等。
廠商添加含溴阻燃劑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產品的可燃性,為了防止外殼因熱而熔解;然而阻燃劑只要一受熱,其中的有機化合物馬上就會擴散到空氣裡,揮發成氣體,冷卻之後變成微粒掉下來,落在我們的四周,甚至可以說,只要家裡有電器產品的地方,其四周都會散布有毒的粉塵。
吹風機吹出來的味道,就是多溴二苯醚的氣味,它的毒性等同戴奧辛,而且累積在身體裡的時間長達四至十年,一旦進入人體內,往往十年過去了才代謝掉一半,而這些有機化合物,會對我們的甲狀腺功能、生殖功能造成損傷,攝入過多甚至會引發癌症,不可不慎。
多溴二苯醚進入人體的管道,其中20%至30%是透過呼吸,另外70%至80%則透過食物鏈吃進身體裡,由於多溴二苯醚屬脂溶性化合物,非常容易累積在體內,因此使用3C產品之後,一定要洗手才吃東西,不要一邊使用電腦一邊吃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把有機化合物給吃下去。
學界曾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台灣肉類裡的多溴二苯醚含量,是美國肉品的二至六倍;台灣人每天攝取到的多溴二苯醚含量,則是美國人的二至三倍。究其原因,除了因為國內尚未禁用此種有機化合物之外,民眾普遍也沒有良好的環保觀念,沒有做好回收就是原因之一。
由於多溴二苯醚會隨風飄散,或者在汙染水源、魚肉類與植物之後,再被我們吃下肚,因此3C產品一定要妥善回收,不要隨意丟棄,才不會害人害己。
除此之外,電腦的周邊產品也有個別的危機存在。以多功能事務印表機來說,在掃描及複印的過程中會產生臭氧,而臭氧具強烈刺激性,對人體的呼吸道與中樞神經系統都會造成影響,如果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室內的臭氧汙染甚至比戶外的臭氧汙染更嚴重;就算只是單純列印文件,雷射印表機會有碳粉飄散出來,噴墨印表機也有油墨揮發出來,這些林林總總的危機,無時無刻都存在。
根據毒物專家表示,新的3C產品散發的毒性最強,所以在購買3C產品前要問清楚,廠商使用的是哪一種阻燃劑,有些負責任的店家會願意幫忙詢問。如果家裡已經有這些東西存在,則使用的時候室內一定要保持通風,讓粉塵擴散出去。
8.冷氣機暗藏惡菌,不定期清潔濾網會惹病上身
當季節邁入炎炎夏日後,人人都想躲在冷氣房裡,不過冷氣雖然吹了舒爽,但是你可知道冷氣機在「冬眠」了一個冬天之後,裡面累積了多少的「好東西」嗎?當你在吹冷氣時,其實同時也是與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共處一室嗎?
沉積在冷氣機與空調的灰塵,再加上溫度和溼度的作用下,便形成滋養各種細菌與過敏原的「好」環境,隨著冷氣一開,這些菌種就跟著冷空氣與水分,散布在密閉的空間中,也難怪就算夏天不是過敏的好發季節,但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仍有增多的趨勢。
像是有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曾在同一天,發現大家都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經檢查後才發現,他們的痰裡都有綠膿桿菌,透過空調的傳播,形成了院內感染。
不只是冷氣機,還有除溼機、空氣清淨機等家電用品,也很容易滋養花粉與恙蟲等微生物;如果再加上室內通風不佳,都會讓空氣中微生物的濃度加劇。
環保署指出,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為了開冷氣而緊閉門窗,通常室內的含菌量都會超過標準,強烈影響我們呼吸道的健康。而病菌與過敏原除了會誘發過敏與氣喘,還會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導致免疫功能下降而容易感冒、或是出現噁心、心跳加快、失眠等問題。
實驗也證明,開了整夜的冷氣後,又在白天溫暖陽光的照射之下,更是養菌的好時機,到夜晚再開冷氣時,機裡的細菌便大量噴發。而且,通常開冷氣前,室內的含菌量都很低,但是開冷氣後的三十分鐘,房間內的細菌量會達到最高點,如果門窗緊閉,那麼房中人更是「吸飽」養了一天的細菌。
因此,專家建議,除了冷氣溫度不要過低之外,在開冷氣之後的三十分鐘,最好把門窗都打開,把細菌排出去。即使開著空調設備,門窗最好也留個小縫,讓空氣能夠對流,把病菌排出,才不會在室內反覆交叉感染。
還有,定期更換冷氣機的積水水盤,以及定期清洗或更換室內空調系統的濾網也非常重要,在換季的時候更是需要更換濾網。如果預算許可,可以每年請專業清潔公司整機拆洗,全面清潔。想吹得健康,就得勤加清潔,讓病菌無機可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