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是二十一世紀的《孽子》與《荒人手記》。--張小虹
最坦誠、最驚世駭俗的家族/生命史!
一本精彩的時代之書,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看到自己。生命是一齣複雜難解的通俗劇,我將以編織者的毅力,細細密縫,試著書寫家族裡那些說不出口的秘密,這些人與那些人心裡的黑洞,閃爍在新店溪與哈德遜河的波光粼粼中。--陳俊志
一位台美離散家庭的長子,用盡氣力寫字造像,重返時間流淌的三十年之間,與記憶拔河,為自己來自的破落家庭,用無比的愛與勇氣寫下一則則令人心痛的情書。
全書細筆刻畫一個台灣家庭的家族眾生相,透過文字與影像追索自身家庭傷痕與秘密,同時召喚整個世代的情感與記憶。更以一位同性戀長子的眼光,深具性別意識地凝視著「家庭會傷人」背後愛恨交織的歷史。親見一個低階台美移民家庭的興衰,打造一則台灣移民離散的時代寓言。
作者父親為台灣彩色沖印業第一個本土品牌——爵士彩色沖印店的創辦人,顛峰時期開了七家連鎖店,後因債務問題,父母遠走美國,包括作者在內四名小孩留在台灣。從此一個家庭離散,分居台美兩地。內容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父別書」寫父寄人籬下的滄桑童年,以及父子之間的愛恨糾結;第二部份「電影院裡的少年」寫性別認同與電影啟蒙;第三部份「有光的對岸,月之暗面」寫移民美國紐約的母親及其家族的異鄉生活辛酸。
「電影是媽媽 讓我找到自己」 2011-01-06 中國時報 【邱祖胤/專訪】 面對人生連串打擊,陳俊志在電影中找到了慰藉。他說,「從小學起我就沒有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的機會,電影就是我的媽媽,電影代替媽媽教我怎麼長大,我在不同的電影裡看到自己,找到認同。」
「我記得媽媽離開的那天,堅持不讓小孩到機場送機,她受不了這樣的場面,一早天未亮她就出門,阿嬤不讓我們下樓,弟弟在陽台上看著路上遠去的媽媽,終於大聲哭出來。」沒想到這一別,媽媽就沒再回到台灣。陳俊志說他總透過媽媽寄回來的家書拼湊影像,想像母親的聲音,這是他成為「製造影像的人」的開端,「借此在人生的闇影中抓住一點亮光」。
陳俊志從高中開始蹺課看電影,立志從事影像工作,台大外文系三年級即拜導演陳坤厚為師,在《春秋茶室》擔任副導演。也開始了他長期的拍片生涯,也積極為同志運動發聲。
「紀錄片的精神就是要從弱勢、邊緣出發,去對抗佔有最大發言權、卻又不知反省的一方。」擁有台大外文系學士、紐約市立大學電影碩士的他,第一次寫書寫的就是家族史,當成拍片一樣,「不停的作田調、田調、田調!」
陳俊志說,他的每部紀錄片的背後都有一個要討論的議題,《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則是流散遷徙(diaspora),包括被家庭趕出去的早夭少女們,在街頭流離失所,或母親一樣,不得不流離到國外居住的大批移民及那些不被社會認同、在歧視眼光中閃躲逃避的同志們。
他在書中交錯使用人稱,大部分以「我」過場,時而化身為「他」冷眼旁觀,講到私密情慾時,又經常出現「你」,但儘管人稱交錯使用,讀來卻連貫毫不混淆。
「我是有苦練的耶!」陳俊志翻出作家印裔美籍作家鍾芭拉希莉的小說《陌生的土地》、《同名之人》,說自己愛死了這兩本書,認為鍾芭拉希莉的手法,給了他極大的啟發,也讓他找到了寫作和拍片之間切換的密碼。「你、我、他就像影片中的主觀、客觀鏡頭的變換,也為文字調配了適當的顏色。」
把寫書當成拍片,他擅長在重要段落加入迷人的記憶剪接。像四個孩子在陽台上目送母親,弟弟率先痛哭,他卻突然聞到曇花香味。書中的描寫馬上切到祖母為了治療他的氣喘,在家種植曇花,常在夜間採集乍開的曇花。
醜聞、情史,書中一口氣講完,但其實人還在,故事持續發生,一切都未完、待續。他有感而發:「人生眨眼就在一瞬繽紛豔麗,所有人眼看就要退場,又寂寞又美好。」
作者簡介:
陳俊志
紀錄片導演,關注弱勢議題,用文字和影像實踐社會運動。朋友都叫他Mickey。常上街頭及媒體為同志議題發聲,作品社會性強烈。2007年,以台美移民家族史寫作計畫《台北爸爸,紐約媽媽》獲得第八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2008年,以高樹少年葉永鋕死亡事件為本,寫作《人間.失格》,獲得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2009 年至2010年,以副教授資格應聘為國立中正大學駐校作家及駐校藝術家,開設紀錄片工作坊。
陳俊志的紀錄片作品有《不只是喜宴》《美麗少年》《玫瑰的戰爭》《幸福備忘錄》《我的愛滋朋友》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兒舞台》和《沿海岸線徵友》。歷年來作品獲邀參展巡演於各大國際影展,並長期於國內外校園進行性別多元教育的紀錄片放映及專題演講。
紀錄片放映演講請洽:gaykid12345@gmail.com
(02)2305-3123 或0913-286-900 美麗少年電影有限公司
歡迎加入作者的Facebook,可獲得本書最新活動資訊。請用臉書搜尋陳俊志(Mickey Chen)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好看,動人,真是動人,淚光盈花裡無言的笑。——朱天文(作家)
回首個人如此戲劇化的生命╱家族史,俊志並未見獵心喜,他只「如實」的寫來,這說來容易做來困難的「節制」,呈現出極動人的飽滿張力。——朱天心(作家)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是二十一世紀的《孽子》與《荒人手記》。——張小虹
他獨坐暗室,一幕幕過往在顯影劑還魂,他所揭露的豈僅一己之痛,他所召喚 者,不也是時代幽魂。——楊索(《我那賭徒阿爸》作者)
就算已經沒有家了,依舊不從良,不道歉,不後悔。離散到底,真妖孽也。卻是一個令我掩面哭泣的妖孽。——胡淑雯( 《哀豔是童年》作者)
這是陳俊志的《追憶逝水年華》,卻寫出了一整代人(我們這輩五年級眼中)的《往事不必如煙》。──陳雪 (小說家)
我讀著那些段落,光影錯亂的跟著他斑駁破碎的記憶回到新店溪畔他的童年,在撕裂的成長之中,我讀到寬容與愛。——王宣一 (《天色猶昏,島國之雨》作者)
只有不老的人說、寫滄桑,才仍然如此華麗。張愛玲不就如此?——李昂(作家)
這本書是今年最深情動人的生命故事。用「今年」而不用二0一0或二0一一年,代表這本書不會褪時代。——甘耀明(小說家)
讓我一次又一次流淚的,不是讀到俊志生命中的傷逝與別離,而是,他對這一切,一次又一次的寬容、悲憫與原諒。——劉梓潔(《父後七日》作者)
這本書,我要等到穩當地握在手裡,找一段空閒時光,才要細細品嚐。雖然迫不及待,但是不這樣,就是不可原諒的浪費。——張娟芬(《殺戮的艱難》作者)
那些照片熟悉得如我的家人,而那故事,就像是我自己的故事。——鴻鴻(詩人•導演)
沒有看過更坦誠,更駭人的告白,每每讓我閉上眼睛,停止閱讀。──王小棣(導演)
它不止於是陳俊志的故事,根本是一章台灣某年代的歷史。——陳坤厚(導演)
就算用文字做工具,影像依然強烈,一部破碎而滄桑的華麗人生展現、延伸在你我眼前!——李烈(《艋舺》監製)
如果文字真能療癒,那俊志便是把自身的骨血熬煮揮灑,普度眾生了。——吳洛纓(劇場導演‧影像編劇)
這本書讓人忍不住就會狠狠猛猛的讀,但讀了之後卻又讓人咀嚼再三,細細的況味反思不已。——林正盛(導演)
在夜深人靜時,我細細讀著這篇那年總是沒聽完的故事,就這樣讓眼淚這麼安靜的流下。 ──楊力州(《被遺忘的時光》導演)
這一篇篇家族故事連結成的時間之河,已經不只是懷舊懺情,而更是作者誠實面對自己內心幽暗森林的勇氣之作。——侯季然(導演)
這不單是他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私歷史,也是一整代八○小孩未被關照的隱藏傷痕,如此憂傷動人,又痛著的青春暴動。——黎煥雄(導演)
他道盡了流淌在生命底層的苦楚,以及穿越時空的縷縷真情,而在妖異流離的文字光影之下,躲藏的,竟然是一顆天真純淨到教人不忍的赤子之心。——郝譽翔(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
這是精彩的時代之書。在這本自傳體的家族傳奇中,我們看見一個苦難與輝煌並存、希望與幻滅同在的時代。——柯裕棻(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閱讀他的影像與文字,讓人同時又哭又笑,又是感嘆又是讚嘆,只能說:痛‧快‧極了。——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每一個異鄉人,不論是地理或心靈國度的,都能在這本書中看見自己的倒影。——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以電光火石般殘酷又妖艷的記憶切片,剪輯家族遷移與情欲的脈脈長河,愛恨情仇因之有了得以承載的身世與厚度。——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催淚但不煽情,喧囂中又有著奇特的冷靜,這是Mickey獨有的魅力。無論是用影像還是用文字,Mickey是說故事的能手。——黃長玲(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這個織進台灣社會發展肌理的家族傳奇與成長故事,是理解我們自己與這個時代的開眼角度。——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也因為有像他這樣捨己的人,讓我們對自己自顧自私的生命,不禁自慚形穢了。——方念華(TVBS新聞主播)
通常若聽到有人厚臉皮地自稱「才女」,身為記者的我多半會在心裡暗暗地嗤之以鼻,陳俊志是唯一的例外。——張士達(《中國時報》記者)
他父親拍攝的照片緜延的是「時間」,是多少年的歲月累積,是家庭的歷史與記憶,是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台灣近代史的縮影;他拍攝的照片拓展的是「空間」,承載著他南來北往、東征西討、遊走世界受邀各電影節的經驗閱歷與風塵僕僕。──李幼鸚鵡鵪鶉(影評人)
﹝部分摘錄,完整推薦語請見本書﹞
名人推薦:名家推薦
好看,動人,真是動人,淚光盈花裡無言的笑。——朱天文(作家)
回首個人如此戲劇化的生命╱家族史,俊志並未見獵心喜,他只「如實」的寫來,這說來容易做來困難的「節制」,呈現出極動人的飽滿張力。——朱天心(作家)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是二十一世紀的《孽子》與《荒人手記》。——張小虹
他獨坐暗室,一幕幕過往在顯影劑還魂,他所揭露的豈僅一己之痛,他所召喚 者,不也是時代幽魂。——楊索(《我那賭徒阿爸》作者)
就算已經沒有家了,依舊不從良,不道歉,不後悔。...
章節試閱
我從來不能正視我的父親。坦然地看著他。我知道我心裡有病。我不知道要如何能不恨父親。比復仇還巨大的重擔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知道我只能複雜曲折地刻字造像,用攝影機用書寫,在字裡行間細微的縫隙,悄然凝視家庭的傷口和自己靈魂的破裂圖像。這是我唯一會做的事。無比殘酷卻是唯一的出路。
全家福
父親算是古早年代的典型台灣好男兒吧。在民國五0年代刻苦學藝,成為柯達Kodak彩色沖印在台灣培養的第一代師傅。他和媽媽的戀情想必古典純情,外公外婆家算是當年撤退來台的富豪之家,美麗的門市部富家小姐卻不顧外婆反對,執意下嫁新店鄉村身無分文,孤傲寡言的暗房少年師傅。在新店溪貧困家庭長大的我的父親,三十歲不到白手起家,開創了彩色沖洗業的第一個本土品牌,爵士彩色沖印公司。
他的發跡故事,始於一台摩托車的靈活資金調度。身為長子的父親二十歲開始養家,每天早出晚歸搭公路局顛簸新店烏來山路,常常趕不上最末班公路局。他的妹妹,我的二姑姑,用她少女時代攢下的私房錢,買了台摩托車送給哥哥。二姑姑當年是黑貓型的美艷女,而且她個性豪放,手腕靈活,從台糖小姐,商展小姐,一路當到台菜餐廳能言善道的女副理。二姑姑從來不乏追求者,口袋一直麥克麥克。父親後來典當了二姑買給他的那台摩托車,用第一筆資金大膽賭注,在中華路小巷子開了小小門面的爵士。
媽媽厚道蔭夫,不但偷偷回娘家借錢,也親力親為沒日沒夜在暗房與門市穿梭忙碌。在攝影術漸漸普及到台灣每個家庭的黃金年代,夫妻倆人同心奮鬥,打造了父親日益擴張的彩色沖印事業。
爸爸的爵士彩色越開越多家,我那迢遙模糊的童年印象,一直停留在敦化南路名人巷寧靜美麗的家屋。我記得鄰居住著台視的當家小生江彬,中視的女明星陳佩玲和馬之秦,還有剛出道的華視小歌星甄妮。我記得那些幸福無憂的夏日午後,媽媽哄著我們四個小蘿蔔頭,在沁涼的冷氣房內終於全都沈沈睡去。
父親躋身上流社會,迷人的攝影術點石成金地改變了他的貧苦出身,連白嘉莉張小燕都滿口叫他陳董陳董。父親馬上把土氣的本名陳阿增花大錢算命改成富貴萬年的陳鵬文。他闊氣地到處獵豔留影,招惹無數臺北最美的女人。
攝影是慾望的流瀉,也是改變階級的工具。父親以為他永遠擁有鍊金術。他一輩子從來沒能夠從當年的雲端顛峰彎下腰桿,腳踏地面。父親是君王,是族長。他以為他的所有決定絕對正確無誤,一貫霸氣凌人,對人不留情面。胼手胝足一起奮鬥的媽媽成了帶不出門的黃臉婆,整天在家當老媽子帶我們四個小孩。而他的姊妹手足,我的姑姑們則成了他龐大企業體之下供他頤指氣使的傭婢。
童年的我不懂這些偷偷留藏在我心裡的詫異的記憶伏流。為什麼那麼疼我們的爸爸,半夜應酬回來總會偷親四個小孩的爸爸,白天坐在董事長的椅子上卻時時咆哮,吼聲響徹整個公司,變成讓我駭怕極了的另一個人,不敢接近他一步?!
兩個截然不同版本的父親,讓童稚的我漸漸疑惑混淆,終於和他距離遙遠。
家裡的氣氛漸漸改變,父親頻繁的外遇讓再怎麼溫馴的媽媽也受不了了。外遇酒家女阿珍阿姨,每天半夜打無聲電話到家裡,讓一向溫柔馴良的母親終於歇斯底里嚎哭大叫。在這同時,父親借高利貸過度擴充的彩色沖印企業體遭到了石油危機的波及,再也撐不下去。父親在民國六十七年宣告倒閉,欠了兩千萬,馬上要因票據法坐牢。
他一手創辦的爵士彩色七家連鎖門市拱手讓人,他和媽媽倉皇決定逃到美國,希望能做工還債,翻身做人。逃亡前的最後一天,父親落魄地牽著我們的手,回到爵士彩色的攝影棚內,留下一張我們永遠沒再能團圓的全家福照片。幻影般的攝影棚處處透露太過人工的光亮整齊,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如此落魄疲倦。
我的童年從十歲那張強作笑容的全家福開始,撕裂,我窮盡一輩子的氣力在掩飾,在欺騙自己,沒有創傷,沒有闇影,沒有黑洞。
某一個完整的自我形象也永遠從我生命中失去,封存在那張照片裡,用盡所有神秘的招魂術也無從喚回。舊照片裡那個無憂無懼童年的我,好比慈悲的神佛俯視著日後心裡千瘡百孔一夕老去的我,隔岸相望,恍若隔世。
我從來不能正視我的父親。坦然地看著他。我知道我心裡有病。我不知道要如何能不恨父親。比復仇還巨大的重擔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知道我只能複雜曲折地刻字造像,用攝影機用書寫,在字裡行間細微的縫隙,悄然凝視家庭的傷口和自己靈魂的破裂圖像。這是我唯一會做的事。無比殘酷卻是唯一的出路。
全家福
父親算是古早年代的典型台灣好男兒吧。在民國五0年代刻苦學藝,成為柯達Kodak彩色沖印在台灣培養的第一代師傅。他和媽媽的戀情想必古典純情,外公外婆家算是當年撤退來台的富豪之家,美麗的門市部富家小姐卻不顧外婆反對,執意下...
推薦序
詹宏志專文推薦
我坐在群山之中的環流台地,一字一句讀著陳俊志送來的書稿清樣,這裡離台北的喧囂十分遙遠,遠到像在不知名的外星球一樣。清晨露寒料峭,但我的心底忽冷忽熱,時間空間也不斷更替迭換,有一刻我彷彿回到冬曰雪封的紐約,另一刻我又回到盛夏熾熱的台灣鄉間……。我的閱讀心情也不平靜,有時候我心痛地想:「連這個你也說出來?你真的很勇敢,但太苦了吧!」有時候我卻情急得想大叫:「俊志俊志,你在幹什麼?你把好好一個故事都糟蹋了!」
讀完之後,我卻掏空虛脫一樣,稻草人似的呆坐在那裡,好像把情感感覺情緒思緒都耗用盡了,一時三刻不適宜回到人間,更不適合議論思考……。
這是什麼?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當然是一本勇敢而哀傷的書。
它勇敢而哀傷,我卻不能倒過來說它哀傷而勇敢。如果我說它哀傷而勇敢,就意味著故事雖然哀傷,最後卻讓我們感覺到書中人或書寫者的勇敢,那故事的未來就透露著光明與療癒的可能性,它就是一本提供希望與信念的書;但我說的是勇敢而哀傷,意思是,儘管書中人或書寫者如此勇敢,努力對抗某種沈重的命運,終究夜幕還是落黑下來掩沒一切,最後的結局只剩纏綿不去的哀傷和疼痛,這就成了一首反覆低廻、隱隱作痛、無法卒聽的絕望之歌。
爲什麼如此勇敢卻又如此絕望?因為這個故事血肉相連,無從分割,一切割就血肉模糊,與汝偕亡,一點救贖的希望都沒有。
在中文世界的書寫傳統裡,懺悔錄式的告白書寫向來是不存在的,告白自剖所帶來的滌淨作用也是不被承認存在的。在中文傳統裡,書寫是用來教化和諧的,不是用來揭露衝突的;自省也是用結論來道德教訓別人的,很少是用過程來裸露鏡顯自己的。也許西方文學才有向上帝懺悔的傳統,上帝既然是全知的,你還沒說,祂已經完全明白,懺悔者當然沒有遮掩修飾的必要。即使到了現代化社會,上帝的連鎖事業營運已經過時,不能全面照應;精神分析與心理分析已取代上帝,繼續提供聆聽告白的收費服務,愈赤裸黑暗的自省,被視為是愈接近治療的告白。往自己內在暗處深掘、不畏創疤傷口的作品,因而成為西方文學一個令人戰慄佩服的傳統。
但我們屬於「子爲父隱,父爲子隱」的另一種傳統,我們不是誠實認真面對自己的民族,而是遮掩傷痕、粉飾太平的民族,也是傾向於好死不如歹活的民族,我們總是世故地抹去銳邊利角,隱去內心的真實慾望,虛情假意地配合別人。我們不愛真相,真相永遠是玻璃破片,割傷別人也刺痛自己,我們活著已經感到艱難,還要內在真相來折磨自己做什麼?
這樣,你就知道陳俊志這本書有多麼稀少和多麼驚世駭俗。
陳俊志的書有雙重告白,一是家族私史,一是情海翻騰。但前者更準確的說,是家族醜聞的私密回憶;後者則應該說,是同志世界的慾海翻騰。而兩者在書中也曾交會成一個高潮事件,那就是他的油漆工男友劈腿自己的親妹妹,比通俗劇更誇張戲謔的那一刻……。
這就是我説故事無法分割的緣故。你如何可以分割血緣?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通通無可選擇。生物父親是一個結果,不是願望,更非離奇身世可以改變或掩蓋;你可以被平凡或奇特的俗世父親養育成人(包括他是一位國王、園丁、或一匹叢林野狼在內),但你只可以有一位真正給你DNA的生物父親,不管你自己知不知道(陳俊志是知道的,因為他在書中寫道:「……敦化南路家屋二樓逆光的廁所馬桶,童年的我無意中見到父親的陽具。在逆光中,在微粒飄浮的空氣塵埃中,在偶然閃現的記憶中,那模糊不清的陽具是賜予我生命的源頭。」)。
陳與父親的衝突也是雙重的。一方面是父親因債逃家,沒有負起對妻子與兒女的責任;另一方面則是父親不接受兒子是同性戀者的事實,兒子的自我與家庭顯然是無法共存的。但這種不得理解的衝突無路可出,連爭辯甚至弒父都無法解決,除了自我放逐,流浪到另一個場域去做一個沒有來歷的鬼魂。
或者,你要像三太子哪吒一樣,割下你自身的骨頭還給你的生父,剜出你全身的肌肉奉還你的生母,只有把血肉都銀貨兩訖付畢還清了,我們再無瓜葛,你才能真正脫離血緣的牽連與家族的枷鎖。在此之前,你只能絕望地抱著一絲希望,一覺醒來,自己已經變成了毫無牽掛的孤兒……。
「地獄就是別人。」但當中最靠近地獄的一種別人,就是「家人」。自由意志與血肉牽連先天不相容,這件事一早就被存在主義者識破了。
如今陳俊志已經是個不懼牽掛、回首過去的鬼魂,他無限柔情地觸撫家屋寫真的映像廢墟、咀嚼往日片段的荒蔓記憶,再緩緩春蠶絲吐隻字片語的書寫過程,在我看來,猶如是一小塊一小塊凌遲地割骨剜肉還返雙親的寫照,也許完成這本書,他已經脫離親緣、超渡自己了。
用這樣斷絕殘酷的象徵,我也才能夠說明這本書的重要性和震撼性。但我也許還不能說出書寫家族暗黑史的意義,陳俊志不只在書寫過程中超渡了自己,其實他也通過一種俯瞰的觀照,超渡了其他家族成員。世俗給家族某些成員的評價描繪可能有敗家敗德、任性浪蕩,只有通過另一種理解,才能賦予超脫的形象,他們才超凡入聖了。
書中一段描述,可能會讓我回味多年。那是關於不守婦道的二姑姑的一場戲,眾人正在新店溪谷的土雞城爲父親舉辦一個宴會,二姑姑帶著膩戀的男友前來,席中父親突然臉色鐵青開罵起來,場面正顯得不可收拾。但二姑姑「從來不是溫婉嫻淑的良家婦女」,大家正在勸嚷之中,這時候,卡拉OK樂聲響起,「二姑姑忿忿地拉起旺仔……前一步後一步婀娜多姿地跳起恰恰。」
黑暗溪谷泛著鬼魅燈火的土雞城,徐娘半老的黑貓二姑姑示威似的、不認份的、不服世俗禮教的,在卡拉OK委靡的樂聲,拉起一位中年台客,煙視媚行地跳起恰恰,這個勁爆場面俗擱有力,寫實到超現實的境地,耐人尋味到不行,也不負書寫者本是影像藝術家的身分。
詹宏志專文推薦
我坐在群山之中的環流台地,一字一句讀著陳俊志送來的書稿清樣,這裡離台北的喧囂十分遙遠,遠到像在不知名的外星球一樣。清晨露寒料峭,但我的心底忽冷忽熱,時間空間也不斷更替迭換,有一刻我彷彿回到冬曰雪封的紐約,另一刻我又回到盛夏熾熱的台灣鄉間……。我的閱讀心情也不平靜,有時候我心痛地想:「連這個你也說出來?你真的很勇敢,但太苦了吧!」有時候我卻情急得想大叫:「俊志俊志,你在幹什麼?你把好好一個故事都糟蹋了!」
讀完之後,我卻掏空虛脫一樣,稻草人似的呆坐在那裡,好像把情感感覺情緒思緒...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割骨剜肉:讀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代序 一個人在路上,想回家
輯一 父別書
全家福
忘川之水
美國的味道
星星知我心
姊姊
遺照
輯二 電影院裡的少年
記憶餘燼裡的玫瑰男孩
日向洋之
流浪楚浮少年路
和關錦鵬交換日記
學院之樹與芭比娃娃
我的異性戀怪叔叔陳進發
三女神
那些膠捲一樣的記憶
鐵皮書性史
彷彿乙醚的記憶朝你而來,離我而去
蜿蜒的山路與長久的凝視
輯三 有光的對岸,月之暗面
媽媽的褐石公寓
月娥
客途秋恨,追月之人
初吻之夜
姊妹情仇
紐約大逃亡
尾聲
幻影之家
書後語
目次
推薦序 割骨剜肉:讀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代序 一個人在路上,想回家
輯一 父別書
全家福
忘川之水
美國的味道
星星知我心
姊姊
遺照
輯二 電影院裡的少年
記憶餘燼裡的玫瑰男孩
日向洋之
流浪楚浮少年路
和關錦鵬交換日記
學院之樹與芭比娃娃
我的異性戀怪叔叔陳進發
三女神
那些膠捲一樣的記憶
鐵皮書性史
彷彿乙醚的記憶朝你而來,離我而去
蜿蜒的山路與長久的凝視
輯三 有光的對岸,月之暗面
媽媽的褐石公寓
月娥
客途秋恨,追月之人
初吻之夜
姊妹情仇
紐約大逃亡
尾...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