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教養的翻轉 文/陳珮雯
這一期《親子天下》談「正向教養」,這個題目誕生於一位媽媽同事的育嬰假期,她在老二育嬰假期間,除了要面對老大心理的不安全感,還要應對老大正值兩歲叛逆期種種惹惱大人的行為,母女衝突不斷,夫妻關係跟著緊張,更遑論還要照顧一個只能用哭來表達需求的新生兒,心力交瘁的她走進了「正向教養」工作坊。
育嬰假前,我聽到的多是她對老大負面行為的抱怨,以及她身為媽媽對孩子行為的期待,更多的是孩子不符期待,而她不知道該當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的無助感。
當她回到職場,我聽到的卻是她對孩子行為的正向解讀,及擁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婦女的自信。
「正向教養」改變了她看待孩子的眼光、重新確立她母職的姿態,省思並調整了行為規範的方式。
正向教養的主軸並不是放在爸媽如何搞定小孩,也不是叫父母要放手,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更不是談該如何當一個好爸媽。
因著成長背景、生活型態、價值觀等主客觀條件的不同,也因著孩子的個別差異,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主權其實是在每位父母的手上,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沒有任何人可以論斷你是不是好父母。
偏偏在網路時代沒有所謂的「家務事」,所有的家務事都可以拿出來在臉書、PTT上討論,除了親戚長輩,現代父母還多了路人甲乙丙告訴你如何當父母。原本就是在當爸媽的過程中學習如何當爸媽,在更
多人、更多嘴、更雜的攪和下,現代爸媽更加找不到父母的姿態,失去了教養的定見,在成為父母的路上充滿挫折與徬徨。
因此,這期雜誌翻轉了教養的焦點,從以孩子為教養主體,轉向以爸媽為教養的核心,試圖幫助爸媽站穩父母的姿態。父母要能穩穩的掌握身為父母的管教權柄,並不需要往前追趕最新的國際教養趨勢,回
過頭好好深入學習古老卻經典的「溫和且堅定」姿態就已足夠,只是恰好這個姿態走到這個年代,在台灣被冠以「正向教養」,多本相關書籍一整年都盤踞在暢銷榜上。
「溫和且堅定」的父母姿態簡單易懂,卻在多個世代中淪為理想的教養口號,這期封面故事的製作人邱紹雯「為公子讀書」,將龐雜的正向教養觀念、方法做了清晰的梳理,你可以省下很多買書的錢,也可
以節省讀遍所有正向教養書的時間,跟著二○一八年十一月號的《親子天下》,就能掌握正向教養的觀念精髓,同時看見蒙特梭利、腦科學觀點如何詮釋獎懲與自律行為的內在動機誘發。透過我們整理出的三十天每天一個正向教養行動練習,溫和且堅定的教養就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你一定可以做得到」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