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你的大腦造就了你 而你對它一無所知
「我明明記得……」,「事情根本不是這樣……」,類似的爭論,是不是常發生在你的生活中?
所謂「記憶」,本該是真相,但它卻可能和真相無關,而是和每個人的經歷、觀念和解讀有關,至於這些東西怎麼結合所發生的事情,形成我們對每件事情的「記憶」?意識、心智是怎麼形成的?好惡是怎麼刻在我們的腦袋裡的?現在還沒有科學家回答得出來。
我們兩隻耳朵之間這顆小小的腦袋,在我們所有的器官當中,它算很小很小,只有我們全身重量的2%,但是它卻獨佔我們20%的能量、血液和氧氣,沒有它,我們還能不能稱自己生而為人,大有爭論。
腦袋如此重要,但所有器官當中,它卻最神祕難解,對科學家來說,遠在外太空的遙遠星球,都沒有這顆天天近在眼前甚至就掛在自己頸子上的腦袋奧祕。醫學已如此進步,偏偏對腦部的理解所知甚少。
隨著世界變得紛亂複雜和高齡化,腦部可能罹患的疾病,像是腦中風導致的失能、各種精神疾病、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以及許多罕見疾病,都因腦傷腦損腦退化而起,而科學家長時間以來只能見到症狀,無法得知致病機轉、病程路徑。
好消息是,最近幾年,腦科學出現難得的快速進展,本期封面故事〈逆轉腦退化 揭開失智之謎〉便是以歡欣雀躍的心情,為大家介紹這些為解開腦袋奧祕跨出大步的研究,也是這些研究,為理解和治療、甚至預防失智症之類的世紀疾病帶來多線曙光。
另外,好不容易,波折不少的2021年過去了,全新的一年到來,祝福所有《康健》的讀者,健康開心,家庭和樂。新年伊始,《康健》的專欄也做了很大的改變,我們非常榮幸請到台灣醫院龍頭,其實也可以說是全亞洲醫療體系的龍頭,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為大家執筆,談醫學從不確定走向精準,從標準化走向個人化,從淺層走向深度、走向智慧化。
另外一位新的專欄作者,很年輕,卻是台灣精準健康領域的耀眼新星,她是林口長庚家醫部副部長莊海華,她更是台灣新成立不久的台灣精準醫學會認證的精準醫學專科醫師,醫學會許多對外場合,都是由她代表發聲。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也每個月為大家介紹一位值得敬重的好醫生,這是《醫學有故事》和《康健》合作的固定欄目。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你的大腦造就了你 而你對它一無所知
「我明明記得……」,「事情根本不是這樣……」,類似的爭論,是不是常發生在你的生活中?
所謂「記憶」,本該是真相,但它卻可能和真相無關,而是和每個人的經歷、觀念和解讀有關,至於這些東西怎麼結合所發生的事情,形成我們對每件事情的「記憶」?意識、心智是怎麼形成的?好惡是怎麼刻在我們的腦袋裡的?現在還沒有科學家回答得出來。
我們兩隻耳朵之間這顆小小的腦袋,在我們所有的器官當中,它算很小很小,只有我們全身重量的2%,但是它卻獨佔我們20%的能量、血液和...
目錄
009 編者的話/賀桂芬
你的大腦造就了你 而你對它一無所知
010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
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
011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護心有「黃金時段」
10點上床睡最好
012 口袋熊醫師/編輯部整理
水果養生術
13種病痛全搞定
013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蹲姿側肩舉|
穩定核心 鍛鍊雙臂側向力量
------------------------------------------------
014 混打效果、副作用比較
疫苗混打BNT、莫德納誰較好?
5件事先評估
文/梁元齡整理
017 未來恐每5個死者就有1人因抗藥性感染而亡
疫情期間細菌抗藥性激增
「4不1要」防無抗生素可用
文/邱淑宜 攝影/陳德信
020 揪出變異基因縮短診斷時間
紅斑性狼瘡致病關鍵找到了!
黃斑部老藥新用更平價有效
文/謝佳君
022 吳明賢專欄
從不確定到精準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
026 莊海華專欄
精準醫療 真正的對症下藥
----------------------------------------------------
028 糖尿病友也能投保
運動量、健檢數字達標愈划算
「外溢保單」應該怎麼買?
文/張舒婷
-----------------------------------------------------
032 腦洞大開
逆轉腦退化
揭開失智之謎
文/林慧淳 攝影/陳德信
042 偵測篇
腦影像幫你科技算命
AI預測+預防退化
文/林慧淳 攝影/陳德信
048 治療篇
新藥╳新療法╳新趨勢
腦疾治療現曙光
文/羅真
052 預防篇
6個習慣有效增強腦力
扭轉老化防失智
文/林慧淳、梁元齡
056 不只健身健心還能健腦
靠手機App在家就能測腦波
訓練自己調控大腦活動
文/康健編輯部整理
------------------------------------------------------
060 過年帶爸媽走春去!
花蓮慢遊輕旅行 享受山湖美景無障礙
文/葉懿德
064 名人餐桌︱運動控中醫師吳思穎
獨門4分法+運動3階段飲食
快速修復肌肉補充能量
文/林貞岑 攝影/陳弘璋
068 15年來首次更新
美心臟協會最新飲食指南
揭10大護心準則
文/葉懿德
070 想提神要選對時間
喝了咖啡卻更想睡?
4個原因讓你愈喝愈睏
文/陳蔚承
074 吃貨明日書/毛奇
原住民慢食文化 與山海共存的總和
076 五味人生/Michelle Chang
蛻變如米麴 從失敗開創成功
078 肌肉流失量愈高,死亡風險也愈高
有運動就不用怕肌少症?
醫師破解3大迷思
文/陳蔚承 攝影/陳德信
080 為什麼男人更愛待在廁所?兩性專家解密
廁所蹲太久小心3大危害
醫師建議別超過「這時間」
文/謝佳君
084 用鏡頭演繹人生的遺憾與圓滿
電影之神》90歲名導:
感人故事就藏在普通不過的日常角落
文/張淑芬
086 新書搶先讀《汗水的奧祕》
止汗劑、桑拿浴、熱瑜伽
那些關於汗水的商機與糾結
文/黃國軒整理
090 真原醫/楊定一
鬆緊交替 恢復身心的彈性
092 減壓膠囊/陳豐偉
「焦慮症」是一種體質?
094 快樂書房/陳鳳馨
元宇宙 遊戲人的世代
098 外傷急症醫師傅志遠
插在病人胸口上那把刀
教會他永不放棄
文/邵冰如
102 建立「失智量表」、正名消弭歧視
失智權威醫師:直到自己失智
我才真的理解失智症
文/梁元齡
104 別再怪食物!
2原因+4生活地雷
易誘發慢性蕁麻疹
文/鄧桂芬
108 好發於50歲以上長者、男性比例更高
趾甲無血色、腳毛變稀疏
小心是「腳中風」
文/邱淑宜
111 適時停藥,有機會殲滅病毒
避免B肝惡化變肝癌
該擴大用藥給付或維持現況?
文/羅真
114 逆齡時代/劉秀枝
為什麼會暈車?行前4招預防
116 破除中醫藥迷思/孫茂峰
清血管、防血栓 吃黑木耳有效?
118 對證調養/楊世敏
頭髮掉不停變禿頭 中醫可逆轉?
-------------------------------------------------
122 邁入中年,女星展開田園生活
小雪:發現「我也辦得到」
能帶來力量和自信
文/張悅編譯
124 56歲的她從女強人蛻變女王支柱
英國蘇菲王妃支持女性更年期
「我們在50歲後更有魅力」
文/葉心嵐編譯
126 58歲離婚、家庭主婦二度就業
她從收銀員變飯店社長
將不擅長和沒做過的事當成長動力
文/張悅編譯
128 大人退休準備學院
本月精采課程
009 編者的話/賀桂芬
你的大腦造就了你 而你對它一無所知
010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
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
011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護心有「黃金時段」
10點上床睡最好
012 口袋熊醫師/編輯部整理
水果養生術
13種病痛全搞定
013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蹲姿側肩舉|
穩定核心 鍛鍊雙臂側向力量
------------------------------------------------
014 混打效果、副作用比較
疫苗混打BNT、莫德納誰較好?
5件事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