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220 特價:NT$ 198
優惠價: 9 折, NT$ 178
本商品已絕版
【封面故事】安可大戲院提升你的電影「本事」!
電影,多少人為此癡迷,這項綜合了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讓人沉浸在聲光影音中。有許多人的興趣欄位上會寫著:看電影;有多少人因為電影,而握住了對方的手;又有多少人因為電影而深受啟發鼓舞。也許你我都是沉醉在電影藝術中的影迷影癡……
本期企劃帶您一同認識同樣愛電影的人,他們透過不同方式親近電影,展現對電影的熱愛。我們也提供觀影的特別場所、片單、影展行事曆,希望同樣愛看電影的你們,對電影也能增進多一分的了解,增加我們的電影「本事」。對於所愛,我們都可以再靠近一點。
施昇輝為了摯愛
重返校園當學生
有理財達人、樂活大叔稱號的作家施昇輝,除了出過多本暢銷理財書之外,他在5年前出版過一本專以電影為主題的書籍,近期出版的新書更鼓勵熟齡讀者在財務無虞之後,進一步去規劃第三人生。而他自己呢?已經去追逐他的電影夢了。
這位從小愛上電影的影迷、影癡,在去年將自己推進在職專班的窄門,成了電影科系的研究生。當時他在臉書上寫道:39年前,父母要我把台大商學系列入報名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39年後,我自己決定要報考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
這是施昇輝在求學路上頭一回擁有了自主權,59歲重返校園當電影學生。錄取之後,他也曾經後悔,現在不為就業、不需文憑,為何不把時間用來聚餐、寫作、看電影。但入學之後,他發現原來能念自己想念的學科是如此開心的事。
陳秋霞拍片紀錄台南
一圓導演夢
年近70歲的陳秋霞透過紀錄片方式留存台南普濟殿前的「黃家米糕栫」,不僅保留即將消逝的無形文化資產,也一圓導演夢。屬於府城人的百年普渡供品,讓人一邊觀賞影片,舌尖也隱約浮現一絲甜味。
許多人當導演,都是從小對影像有興趣,一路從專業科班、投身電影業,累積理論和實務經驗,陳秋霞卻是60歲才開始摸索電影拍攝。「我拍電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攝影!」回想以前學生時代,經常擔任幫同學拍照的「攝影師」,讓她愛上人文風情的取景視角,攝影魂隱然從當時就已扎根。
退休後,因緣際會接觸影像拍攝,參加二○一五年「in臺南.無影藏」影像競賽,作品榮獲佳作,從此有了「霞導」稱號,意外地開啟電影新人生。
國片第一把剪刀手
廖慶松的剪接人生學
人稱「廖桑」的剪接大師廖慶松,今年69歲,縱橫國片幕後達半世紀之久。為人所熟知的《悲情城市》、《恐怖分子》、《超級大國民》等經典國片出自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不同大導演之手,而幕後的剪接都是同一人:廖慶松。
觀賞一部電影,最顯而易見的是,劇情的推展、演員的演出;更進一步,也許會留意是哪位導演的作品,進而可能關注到編劇、攝影、配樂等銀光幕後專業電影工作者的表現。
而「剪接」呢?似乎藏於幕後的幕後,出招於無形。也許是當人們看到不流暢、甚至有斷片感的影片,才會感受到剪接的重要。這是電影拍攝完成後、出品前,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道功。
專訪國影中心新任執行長王君琦
讓世世代代都看到屬於台灣的影像
對熱愛電影的人來說,「青島東路七號」是再熟悉不過的地址!重度影痴、影像相關工作者都曾來租借典藏影片,國家電影中心被喻為「電影文物寶庫」,這幾年啟動數位修復計劃,讓經典國片重登大銀幕,也勾起許多人的觀影回憶。
前身為「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國家電影中心(國影中心Taiwan Film Institute,TFI),2014年正式升格,不僅保存珍貴影音文化資產,更身兼電影保存、教育推廣等重要使命。新任執行長王君琦自許為光影守護者,中心目前最大任務是建構臺灣電影聚落、推動「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以及2017年啟動的臺灣經典電影修復工程。
今年8月初策畫展出「行影.不離」李行電影文物展,更於剝皮寮放映李行導演
的經典數位修復電影,別具時代意義。
特殊觀影體驗
走跳全台 看場「不一樣」的電影
1911年,台灣第一家電影院「芳乃亭」在西門町誕生後,一百多年來,電影院在台臺各地持續蓬勃發展,歷久不衰,變成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電影院也不斷在硬體設備上更新,在觀影內容上創新,既是心靈上必須的精神糧食,也是重要的休閒娛樂產業。
如今,新舊電影院交陳,老戲院滋味不凡,從外觀、內裝到海報,懷舊氣氛滿點;新電影院結合科技與文創,提供更棒的觀影環境。在串流影音崛起、DVD、有線電視台夾擊下,走進電影院,仍是美好生活的必備活動。尤其,在一般電影院外,還有許多特色電影院,值得您走進去,體會不同氛圍下的觀影經驗。
影展報馬仔
一年到頭的電影流水饗宴
除了國外各大影展,台灣一年到頭其實也有很多影展正放映中,這幾年縣市政府也開始舉辦在地的影展,不少影展也會採巡迴放映模式,造福全台各地影迷影癡。影展期間,除了電影放映,有的還會舉辦座談會、工作坊等活動,影迷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請教這些電影創作者。本篇介紹台灣的重要影展,並附上「獻給影癡的年度影展行事曆」,下回,不妨跟著影展去旅行。
提升你的電影本事!
電影是一種綜合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這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
——里喬托.卡努杜(義大利早期電影理論家)
一百多年前,義大利早期電影理論家里喬托.卡努杜便提出了電影是第七藝術的論點,時至今日,電影中所包羅的藝術表現元素和形式,恐怕還不止於此。
各類電影姿態萬千,題材亦五花八門,雖然沒有做過正式調查,但身旁幾乎每每聽到「我喜歡看電影」的表態,電影確實具備讓人迷醉的魅力。只是如同飲食喜好和口味,眾人口味紛陳在所難免。
這期,我們邀請了名家、發行片商,並結合即將到來的金馬影展,推薦、整理出給熟齡的電影片單;也蒐集了國內外的重要影展行事曆,以及特別的觀影體驗場所。當然必定有漏網之魚,歡迎讀者後續提供建議和資訊。
採訪了退休之後才去學電影的施昇輝和陳秋霞,他們以實際行動展現對電影更進一步的熱愛;一部電影總是演員和導演最受矚目,但電影作品完成前的剪輯必不可缺,前蘇聯導演普多夫金曾說:電影藝術的基本就是剪輯。我們採訪了電影剪接大師廖慶松,希冀透過他的詮釋,讓觀影者感受到剪接的存在和魅力。
特價:NT$ 198
優惠價: 9 折, NT$ 178 NT$ 220
本商品已絕版
【封面故事】安可大戲院提升你的電影「本事」!
電影,多少人為此癡迷,這項綜合了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讓人沉浸在聲光影音中。有許多人的興趣欄位上會寫著:看電影;有多少人因為電影,而握住了對方的手;又有多少人因為電影而深受啟發鼓舞。也許你我都是沉醉在電影藝術中的影迷影癡……
本期企劃帶您一同認識同樣愛電影的人,他們透過不同方式親近電影,展現對電影的熱愛。我們也提供觀影的特別場所、片單、影展行事曆,希望同樣愛看電影的你們,對電影也能增進多一分的了解,增加我們的電影「本事」。對於所愛,我們都可以再靠近一點。
施昇輝為了摯愛
重返校園當學生
有理財達人、樂活大叔稱號的作家施昇輝,除了出過多本暢銷理財書之外,他在5年前出版過一本專以電影為主題的書籍,近期出版的新書更鼓勵熟齡讀者在財務無虞之後,進一步去規劃第三人生。而他自己呢?已經去追逐他的電影夢了。
這位從小愛上電影的影迷、影癡,在去年將自己推進在職專班的窄門,成了電影科系的研究生。當時他在臉書上寫道:39年前,父母要我把台大商學系列入報名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39年後,我自己決定要報考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
這是施昇輝在求學路上頭一回擁有了自主權,59歲重返校園當電影學生。錄取之後,他也曾經後悔,現在不為就業、不需文憑,為何不把時間用來聚餐、寫作、看電影。但入學之後,他發現原來能念自己想念的學科是如此開心的事。
陳秋霞拍片紀錄台南
一圓導演夢
年近70歲的陳秋霞透過紀錄片方式留存台南普濟殿前的「黃家米糕栫」,不僅保留即將消逝的無形文化資產,也一圓導演夢。屬於府城人的百年普渡供品,讓人一邊觀賞影片,舌尖也隱約浮現一絲甜味。
許多人當導演,都是從小對影像有興趣,一路從專業科班、投身電影業,累積理論和實務經驗,陳秋霞卻是60歲才開始摸索電影拍攝。「我拍電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攝影!」回想以前學生時代,經常擔任幫同學拍照的「攝影師」,讓她愛上人文風情的取景視角,攝影魂隱然從當時就已扎根。
退休後,因緣際會接觸影像拍攝,參加二○一五年「in臺南.無影藏」影像競賽,作品榮獲佳作,從此有了「霞導」稱號,意外地開啟電影新人生。
國片第一把剪刀手
廖慶松的剪接人生學
人稱「廖桑」的剪接大師廖慶松,今年69歲,縱橫國片幕後達半世紀之久。為人所熟知的《悲情城市》、《恐怖分子》、《超級大國民》等經典國片出自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不同大導演之手,而幕後的剪接都是同一人:廖慶松。
觀賞一部電影,最顯而易見的是,劇情的推展、演員的演出;更進一步,也許會留意是哪位導演的作品,進而可能關注到編劇、攝影、配樂等銀光幕後專業電影工作者的表現。
而「剪接」呢?似乎藏於幕後的幕後,出招於無形。也許是當人們看到不流暢、甚至有斷片感的影片,才會感受到剪接的重要。這是電影拍攝完成後、出品前,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道功。
專訪國影中心新任執行長王君琦
讓世世代代都看到屬於台灣的影像
對熱愛電影的人來說,「青島東路七號」是再熟悉不過的地址!重度影痴、影像相關工作者都曾來租借典藏影片,國家電影中心被喻為「電影文物寶庫」,這幾年啟動數位修復計劃,讓經典國片重登大銀幕,也勾起許多人的觀影回憶。
前身為「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國家電影中心(國影中心Taiwan Film Institute,TFI),2014年正式升格,不僅保存珍貴影音文化資產,更身兼電影保存、教育推廣等重要使命。新任執行長王君琦自許為光影守護者,中心目前最大任務是建構臺灣電影聚落、推動「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以及2017年啟動的臺灣經典電影修復工程。
今年8月初策畫展出「行影.不離」李行電影文物展,更於剝皮寮放映李行導演
的經典數位修復電影,別具時代意義。
特殊觀影體驗
走跳全台 看場「不一樣」的電影
1911年,台灣第一家電影院「芳乃亭」在西門町誕生後,一百多年來,電影院在台臺各地持續蓬勃發展,歷久不衰,變成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電影院也不斷在硬體設備上更新,在觀影內容上創新,既是心靈上必須的精神糧食,也是重要的休閒娛樂產業。
如今,新舊電影院交陳,老戲院滋味不凡,從外觀、內裝到海報,懷舊氣氛滿點;新電影院結合科技與文創,提供更棒的觀影環境。在串流影音崛起、DVD、有線電視台夾擊下,走進電影院,仍是美好生活的必備活動。尤其,在一般電影院外,還有許多特色電影院,值得您走進去,體會不同氛圍下的觀影經驗。
影展報馬仔
一年到頭的電影流水饗宴
除了國外各大影展,台灣一年到頭其實也有很多影展正放映中,這幾年縣市政府也開始舉辦在地的影展,不少影展也會採巡迴放映模式,造福全台各地影迷影癡。影展期間,除了電影放映,有的還會舉辦座談會、工作坊等活動,影迷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請教這些電影創作者。本篇介紹台灣的重要影展,並附上「獻給影癡的年度影展行事曆」,下回,不妨跟著影展去旅行。
提升你的電影本事!
電影是一種綜合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這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
——里喬托.卡努杜(義大利早期電影理論家)
一百多年前,義大利早期電影理論家里喬托.卡努杜便提出了電影是第七藝術的論點,時至今日,電影中所包羅的藝術表現元素和形式,恐怕還不止於此。
各類電影姿態萬千,題材亦五花八門,雖然沒有做過正式調查,但身旁幾乎每每聽到「我喜歡看電影」的表態,電影確實具備讓人迷醉的魅力。只是如同飲食喜好和口味,眾人口味紛陳在所難免。
這期,我們邀請了名家、發行片商,並結合即將到來的金馬影展,推薦、整理出給熟齡的電影片單;也蒐集了國內外的重要影展行事曆,以及特別的觀影體驗場所。當然必定有漏網之魚,歡迎讀者後續提供建議和資訊。
採訪了退休之後才去學電影的施昇輝和陳秋霞,他們以實際行動展現對電影更進一步的熱愛;一部電影總是演員和導演最受矚目,但電影作品完成前的剪輯必不可缺,前蘇聯導演普多夫金曾說:電影藝術的基本就是剪輯。我們採訪了電影剪接大師廖慶松,希冀透過他的詮釋,讓觀影者感受到剪接的存在和魅力。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