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道日本‧理解世界
教科書也是一本可以「閱讀」的作品。這本《都市的社會學》正是徹底依照這個基本、卻常被忘記的原則書寫。
本書不只是「都市社會學」次領域的教科書,而是以廣闊的視野與豐沛的情感,描寫社會正在形成的樣貌;努力指出社會學的各種理論發想或研究取徑,如何成為都市現場的有效武器。副標題「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則意圖表達社會不論面對多少困難與變化,總會在某個時空顯現某些「社會性的事物」——溫暖互助的人情、包容異己的寬容,與值得等待的共同體。
我們眼前熟悉的臺灣都市,文化上雖源自西方現代降臨,歷史上卻始於日本統治時期,都市計畫的推動與完成就是證明。因此,取道日本對西方現代的反思,相信也會對臺灣都市有更多層次的理解。
作者簡介:
町村敬志(Takashi Machimura)
1956年北海道出生,1979年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198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科博士課程中退,1999年至今為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曾任日本都市社會學會會長、日本社會學會理事)。著有『「世界都市」東京の構造転換――都市リストラクチュアリングの社会学』、『越境者たちのロスアンジェルス』等書。
http://www.soc.hit-u.ac.jp/teaching_staff/machimura.html
* 執筆本書第1、3、6、9、10、11章
西澤晃彥(Akihiko Nishizawa)
1963年京都府出生,1987年國際基督教大學教養學部畢業,1994年東京都立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研究科社會學專攻博士課程中退,2000年為東洋大學社會學部社會學科助教授(現為東洋大學社會學部社會學科教授)。著有『隠蔽された外部:都市下層のエスノグラフィー』等書。
http://www.toyo.ac.jp/soc/dsoc/nishizawa_j.html
*執筆本書第2、4、5、7、8、12章
譯者簡介:
蘇碩斌 (Shuo-Bin Su)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文化、都市、媒介、休閒等。曾任教世新大學、陽明大學,目前亦為臺灣社會學會秘書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譯有《基礎社會學》、《媒介文化論》、《博覽會的政治學》,編有《旅行的視線》等書。
http://www.gitl.ntu.edu.tw/member/prof1/teacher8.ph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歷史帶來的適應需求,其中的落差往往令人困惑。如何創新社會制度與安排以便在日益擴大的城市中共同生活?也就成為當代人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這本都市的社會學巧妙地將社會學的重要線索穿梭在閱讀都市生活的大街小巷中,社會學知識的魅力在都市的舞臺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引介並翻譯這本書的譯者精湛的理解與細膩的譯筆自是這場好戲的主角之一。
——曾嬿芬╱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這是場開始就無法停止的閱讀,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變身為都市漫遊者,從都市社會學理論異想的天空,降落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各大城市,在日本城市中回溯19世紀恩格斯初識都市化倫敦的震驚,從浮浪者與賣笑婦回應芝加哥派學者目睹的城市低層,在江戶城中窺見雙元城市的體現,走過新宿同志繁華街、手配師的集散場,得以理解認同政治的形成。在町內會的組織激發的社區培力,在郊區的神化中觀看都市中產階級的興起與困坐家戶的婦女,在世界級賽事中透視城市競爭的權力與都市成長聯盟的支配,在代代木公園撞見族裔地景的衝突,在阪神地震重建中看到更新的國家暴力,在漫才的話語中發現都市多元的潛力。於是乎多數臺灣人經常觀光的日本城市有了新的視角,新宿將不再是新宿,淺草也不是淺草……。
——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都市是一個有機體,因為人。人,讓都市這個生活世界,有血、肉、靈魂與脾性,也因而生、壞,且令人感、惑。都市人往往因離中心太近,反而與真(現)實距離遙遠,於是都市實有但似無。《都市的社會學》一書,視域寬廣、筆調柔軟、譯筆考究,是引領你、我觀看與感知都市的好文本。推薦給身為都市社會的一分子,它可以協助你了解都市,以及被都市了解;更推薦給都市研究與規劃者,它可以讓你有敏銳的心靈與感官,用來探索都市並且向都市的所有人學習。
——廖本全╱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歷史帶來的適應需求,其中的落差往往令人困惑。如何創新社會制度與安排以便在日益擴大的城市中共同生活?也就成為當代人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這本都市的社會學巧妙地將社會學的重要線索穿梭在閱讀都市生活的大街小巷中,社會學知識的魅力在都市的舞臺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引介並翻譯這本書的譯者精湛的理解與細膩的譯筆自是這場好戲的主角之一。
——曾嬿芬╱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這是場開始就無法停止的閱讀,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變身為都市漫遊者,從都市社會學理論異想的天空,降落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各大城市,...
章節試閱
第9章 政治權力與都市/關於競爭的問題
選擇都市政治的舞臺
為什麼現在各大都市都爭相舉辦大型活動?舉辦大型活動不僅耗費大量資金,還會遭受破壞環境的指控,何況有些大型活動只是打著「都市」招牌掠奪商業利益。然而在「眾志成城」的口號下,大型活動仍經常被當成市民共同奮鬥、提升國際交流、凝聚都市認同的機會,只是大型活動也經常引起不同利益的對立。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做決定?了解都市政治的背景、尋找更好的決策方向,就是本章所要處理的課題。
怎麼又在爭辦都市大型活動
追求高度經濟成長的期間,整個日本幾乎被都市大型活動淹沒,最經典的當然是東京奧運(1964 年)、大阪萬國博覽會(1970 年)和札幌冬季奧運(1972 年)。對於在戰爭遭受巨大傷痛的日本,接連不斷的大型活動就像禮讚戰後復興及經濟成長的「國家慶典」(国家の祝祭),不難想像在當時承擔了多麼重要的任務。
但是停歇將近30年後,日本怎麼又出現一波長野冬季奧運(1998年)、日韓合辦世界盃足球賽(2002 年)、愛知萬博( 2005 年)等連續的國際盛會?還有,大阪也動手爭辦2008年奧運主辦權,與北京、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曼谷、釜山等十幾個都市競逐。這些近年來重現的爭辦大型活動熱潮,再次鋪天蓋地籠罩日本各大都市。看來,華麗的國際活動盛事真的是很多人追求的夢想。
請先停下來思考一下。吸引全球目光的大型活動會場,只有活動的一小段期間用得到。為了短短會期的需要,是否值得耗費如此龐大的資金興建運動場館、展覽會廳?舉辦大型活動的當地居民又從中得到什麼好處?這麼龐大的資金在迎接高齡化的時代,有沒其他更好的使用方式?若是冷靜下來思考,這種質疑並非全無道理。以下先閱讀兩段文案,內容都是有關 2005 年愛知萬博,立場則完全相反。
• 愛知縣位在日本中部,是世界工業技術的中樞,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以纖細的美學意識打造出傳統的技術文明。會場現址正在進行都市區域更新,未來準備規畫為世界級的知識據點「愛知學術研究開發區」,也將是創造21世紀新地球社會的EXPO2005 的主場地(引自愛知縣宣傳小冊『みんなで、参加
しましょう。考えましょう。EXPO2005』 [1997])。
• 愛知縣,……獲得 BIE(國際博覽會事務局)授權主辦2005年綜合性萬國博覽會。然而這個決策背後,包括「愛知萬博」性質是什麼、規模有多大等問題,卻都未在國際和國內進行充分說明與討論。……縣方辦了幾場說明會,但一直都是行政部門主導,也始終將反對意見「擱置」不理。對於這個活動,我們必須提出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問題。這個對縣民極為重大的課題,卻從沒問過縣民的意願(『瀬戸市「海上の森」での 2005年「愛知万博」開催についての県民投票に関する条例』制定請求書 [1997])。
都市主辦大型活動,總有各式各樣反對意見。然而很多都市將成長的美夢寄託在主辦大型活動上,也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大型活動對都市有這麼大的誘惑力?在種種反對與質疑的聲浪中,大型活動的主辦機構為何還是勇往直前?(愛知萬博後來有令人意外的發展,參見Column 18 新的都市政治競技場)這章就以國際大型活動為例,探討現代都市的決策模式及權力的實際運作。
生活品質或是經濟積累
人們對於都市的期望極為多樣。這些各有差異、甚至相互對立的期望,都在都市發生。如果各種對立的期望同時出現,該如何排定優先順序?許多衝突和紛爭就因此而發生。以下我們將說明都市人代表性的幾種期望,以及各種不同期望的關係。
第一,都市必須是充滿機會的地方,使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生活理想或夢想。追求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是個人在都市的最大目標。
第二,都市也是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活動發生的空間。因此,實現經濟積累(economic accumulation)是追求利潤的個人與企業致力於都市建設的最大動機。
到底要追求「生活品質」?或是實現「經濟積累」?兩者未必對立。例如,一個人為了維持較高的生活品質,就不能沒有足以支付家計、財務的薪資和收入。反過來說,為了經濟能夠不斷積累,就須以高水準的生活品質為誘因,將各種人才吸引到都市來。
由20世紀後半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到,日本的都市政治一直在「生活品質」和「經濟積累」的鐘擺兩端擺盪。從踏上經濟高度成長之路的1950年代後半,歷經整個1960年代,都市政治一面倒傾向「經濟積累」這一端。修建港灣及道路等基礎建設以進行工業育成的區域開發,在全國各地皆大幅推動。
然而結果卻扭曲,帶來不少問題。公害、人口過密、通勤地獄 、地方社會解體。於是進入1970年代,興起「生活品質」的回歸。直接向行政機構及財團企業提出抗議的住民運動如雨後春筍,福利、教育、環境的各種訴求愈來愈受重視。作為政策核心的地方自治政府被寄予高度期待,市民社會介入政府的深度及廣度也大幅增加。日本人提高對身邊事務的政治關心,並在東京、大阪、橫濱、神戶等多個都市,開創一條革新自治體(指由當時執政的自民黨以外的政治人物擔任知事、市長的自治政府)的道路。
不過1970年代後半趨勢又逆轉。地方自治體的財政危機加劇,產業結構如火如荼朝「去工業化」轉型,市中心街區再活化或工業都市整體更新,在各地成為最新的課題。地方政府風行的具體政策,包括都市更新、扶植新產業,說穿了全是追求經濟積累的行動。這種新時代趨勢同時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推波助瀾,終於在1980年代後半浮現泡沬經濟。結果是促使大都市內部的地方社會更加空洞,「生活品質」的危機也更加深切。
緊接而來的1990年代,泡沫經濟已經崩壞,「生活品質」再度成為眾人追求的目標。但是這裡追求的「生活品質」已不只是單純的提升生活水準。長期不景氣及企業破產重整,導致失業問題日漸嚴重,就業者活在不安定狀態中,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都市中也有愈來愈多人的生活機會橫遭剝奪。不平等(unequality)、社會排除(socialexclusion)等現象成為無法忽視的重大課題。
誰是都市的老大
都市政治經歷許多次前述的巨大變化。都市不可能完全不改變,至少從各種電視劇的描繪,就能感受現實世界在變化。可是造成變化的力量從何而來?
過去的都市政治研究,經常是在「尋找老大」。掌控都市政治、支配闇暗世界的藏鏡人。電影和電視的世界裡經常有這種萬能的「有力人士」。放眼實際政治,也確實能發現「有力人士」。日本就有不少連續當選三、四屆知事或市長的「老大」。然而,傳說中的有力人士還是有幾點不同。
第一,實際世界的有力人士不可能擁有萬能的「權力」。根據Max Weber 著名的定義,權力(power)的特徵是「在社會關係中貫徹自己意志的機率,不論是否遭遇抵抗」。若純粹使用恐嚇、逼迫等原始手段而達到目的者,Weber 稱為暴力(violence),國家的警察和軍隊就是具有合法性及獨佔性的「暴力」機構。即使在今天的都市,依然存在不少施用暴力性權力的黑勢力。
施用暴力或許可以逼人就範,但絕對無法讓人信服。一個人服從他人,意思是接受來自他人而經自己「認可」的命令。例如,人會服從代代相傳的社會規約(傳統型權威)、服從具有超人魅力的領袖(卡里斯瑪型權威)、服從人們認可的法律條文及規則(法理型權威)。Weber 視這種正當性的存在為「權力=支配」的可能條件(ウェーバー=Weber [1970])。
對支持者給予「糖果」、對於反對者施以「棍棒」。若能動用經濟資源(金錢或工作)與關係資源(榮譽或處罰),有力人士貫徹權力的可能性確實比較高。可是正當性本身不能強求。對都市政治的研究若只著重某人有無權力,而忽略都市政治所在的社會脈絡,則這種討論將沒什麼意義。
第二,在所有領域、所有場合都能行使「權力」的超級菁英,實際上並不存在。都市包含許多問題和議題,「有力人士」運用權力究竟可以到達什麼範圍、發揮什麼影響?關於這個問題,都市的權力結構論(theory of power structure )已有長期的討論。
權力結構的一種極端類型是菁英論(elite theory)(ハンター=Hunter [1998])。此類型的基本圖像,是極少數有力人士佔據大多數重要領域的支配位置。即使消滅某個領域,他們仍像金太郎飴 ,不斷在其他領域成為有力人士而支配都市。
相對的,另一種權力結構的極端類型是多元論(pluralist theory)(ダール=Dahl [1988])。這種論點認為有力人士確實存在,但是各領域的有力人士則各不相同,亦即權力分散在範圍較大的一群人手中。這種類型的權力圖像大致符合民主式的統治機制,從這種角度看到的「老大統治」也與菁英論很不一樣。
現實世界的狀況應該介於兩者。電視劇裡飾演「老大」的壞人最後都得到報應的圓滿結局,在現實世界可未必會發生。
能做決定的權力、不能做決定的權力
要用什麼方法來理解都市政治,這裡要花些時間討論。就從「如何找出有力人士」這點開始思考。
就如前文所述,權力必定鑲嵌在社會關係中,權力本身也就不可能單獨抽離出來觀察。不過,權力本身總會在某些時機由鑲嵌的所在浮現。最具代表性的時機,就是有某些重要事項要做決定時,也就是決策(decision making)的場合。
決策是什麼人在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例如:都市更新方案在何時及何地實施?垃圾掩埋場在何處興建?老人居家照護制度如何進行?各種不同狀況的決策,涉及的關係人範圍有很大差異。
另外,不同的決策過程,關係人也不同。由住民選出代表組成的地方議會,當然是當地最重要的決策機關。但因形式審查過多,使其存在日趨空洞化。各級政府裡有很多審議、顧問組織(通常打著某某委員會、研究會、諮詢會的名號),才是在實質內容上做決策的單位。還有很多身分完全隱匿的關係人或當事人,只在檯面下協商和交易就可以敲定決策。這些決策制定過程有可能向市民公開嗎?換個角度來說,決策的資訊公開和參與程度的高低,正是判斷都市政治成熟與否的重要指標(表9-1)。
政策決定過程看來確實相當關鍵。可是也要注意,權力分析不可能只透過決策過程而窺見全貌。前面提過的水俣病公害抗爭,就能很清楚看到這點。在水俣病抗爭事件中,從出現實際的被害者(如發病者)開始,到相關企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全都捲入公共決策的過程,真的耗費十分冗長的時間。但就在這段決策冗長的期間,被害人數大幅增加、被害範圍也持續擴大。諸如此類的許多大企業公害事件,實際上的「處理情況是,加害企業和行政部門都在聯手阻撓原因調查,讓真相處在模糊狀態,以便企業巧立慰問金、補償金等名目,只須支付與被害者蒙受的傷害不成比例的少數金額就能擺平。」(宮本 [1984] 28頁)
要讓政治決策成為「爭議點」而受到社會普遍的認知,在現實上還有很多必須跨越的障礙。都市裡的確存在「不決策的權力」(nondecision-making power)(不使決策問題成為爭議、不讓決策內容被看見的權力),而且經常是一堵巨大的牆。
第9章 政治權力與都市/關於競爭的問題
選擇都市政治的舞臺
為什麼現在各大都市都爭相舉辦大型活動?舉辦大型活動不僅耗費大量資金,還會遭受破壞環境的指控,何況有些大型活動只是打著「都市」招牌掠奪商業利益。然而在「眾志成城」的口號下,大型活動仍經常被當成市民共同奮鬥、提升國際交流、凝聚都市認同的機會,只是大型活動也經常引起不同利益的對立。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做決定?了解都市政治的背景、尋找更好的決策方向,就是本章所要處理的課題。
怎麼又在爭辦都市大型活動
追求高度經濟成長的期間,整個日本幾乎被都市大型活...
作者序
臺灣譯者序
蘇碩斌
活在都市是種愛恨交加的體驗,悲與笑的故事反覆來襲;萌心離
開、卻又回到住所等待天亮的星期一……。
我也如此活在都市,然後學習都市、研究都市,同樣宿命般地厭惡都市、依戀都市。所以多年前我開課教起都市,就努力想表達這種愛恨交加、留離難捨的情愫。因此,發現《都市的社會學》這本書時,欣喜之情真是難以言喻。書中嚴肅批判水泥叢林的冷漠、郊區大夢的空洞、都市更新的陰謀;卻也不忘給予希望—都市也有溫暖互助的人情、包容異己的寬心,以及值得等待的共同體。
這麼一本迎戰陰霾又期待曙光的書,我在翻譯的過程一直深受感動。能夠在綿延兩年的時光中勉力完成,感謝助理郭豐碩先生協助索引及圖表的製作、感謝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的細心編輯、感謝町村敬志教授溫馨的鼓勵。
都市是極為古老的聚落,18世紀以前,都市規模從未超過100萬人。但19世紀「現代社會」降臨,都市瞬間化身飽吸人類精氣的異形,匯集龐大的生產與消費,擠爆半熟的生人與舊鄰,撞擊複雜的互動與情緒,也奉送無盡的合作與鬥爭。我們眼前熟悉的臺灣都市,文化上雖源自西方現代降臨,歷史上卻始於日本統治時期,都市計畫的推動完成就是證明之一。因此,取道日本反思西方現代來思考臺灣都市,相信會有更多層次的理解。
都市其實是臺灣社會學創始的根基。1963年龍冠海、陳紹馨學習芝加哥學派,撩起褲管在古亭地區描繪「臺北市社會基圖」,奠定臺大社會系及臺灣社會學的礎石。只是1970年代後,臺灣都市研究逐漸偏重人口學、生態學的「區位分布」,旁涉「社區」議題的探索,沒有受到太多歷史人文的關注。1987年以後,批判意味濃厚的「新都市社會學」崛起,臺灣都市研究猛然轉向空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歷史人文的比重依然很低。即使是最該有「人味」的社區及共同體議題,也幾乎都是以人口或量化分析來完成。與日本相較,對於村落轉型為都市的關注、對於町內會與新組織的關注,都使都市研究的質量未曾下墜。日本都市社會學這塊堅實的歷史人文基礎,也為都市閱讀增添難以估計的深度與趣味。
本書將理論厚度潛藏在字裡行間,而讓案例和劇情浮上檯面,寫作風格散發濃厚的文藝趣味。第一章先跟隨石川啄木、萩原朔太郎等詩人,見識時代鉅變;第三章讓電影加入介紹都市的行列,之後還有兒童繪本、民族誌、田野報告、歷史文獻一起幫忙註解,讀者內心若習於文藝的律動,應該可以跟著起飛。
這讓我不斷想起在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裡,忽必略對馬可波羅的質問:「你來自那般遙遠的土地,卻只能告訴我傍晚坐在自家門階乘涼的人們的想法。那麼,你的一切行旅又有何用?」馬可波羅和卡爾維諾追尋的,當然不是金碧輝煌的華麗之都。活在此時的我們,如果聽煩看膩了樓閣更新再生的進步春夢,就會知道一切行旅之用,就是為了以記憶引領想像、以過去應許未來。活在都市才更能體會……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
臺灣譯者序
蘇碩斌
活在都市是種愛恨交加的體驗,悲與笑的故事反覆來襲;萌心離
開、卻又回到住所等待天亮的星期一……。
我也如此活在都市,然後學習都市、研究都市,同樣宿命般地厭惡都市、依戀都市。所以多年前我開課教起都市,就努力想表達這種愛恨交加、留離難捨的情愫。因此,發現《都市的社會學》這本書時,欣喜之情真是難以言喻。書中嚴肅批判水泥叢林的冷漠、郊區大夢的空洞、都市更新的陰謀;卻也不忘給予希望—都市也有溫暖互助的人情、包容異己的寬心,以及值得等待的共同體。
這麼一本迎戰陰霾又期待曙光...
目錄
第Ⅰ部 都市世界的誕生
第 1 章 現代都市的誕生 ╱關於遷移的問題
第 2 章 觀看都市的視線╱關於驚奇的問題
第 3 章 都市世界的結構╱關於定居的問題
第Ⅱ部 都市真實的構成
第 4 章 個體化的機制 ╱關於距離的問題
第 5 章 階級.階層的生成╱ 關於比較的問題
第 6 章 都市生活的基礎╱ 關於存活的問題
第 7 章 由住家延伸的社會╱ 關於定居的問題
第 8 章 郊區迷宮╱ 關於逃離的問題
第Ⅲ部 持續改變的都市
第 9 章 政治權力與都市╱ 關於競爭的問題
第 10 章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都市 ╱關於相遇的問題
第 11 章 都市的計畫與更新╱ 關於決定的問題
第 12 章 都市作為烏托邦╱ 關於夢想的問題
事項索引
人名索引
第Ⅰ部 都市世界的誕生
第 1 章 現代都市的誕生 ╱關於遷移的問題
第 2 章 觀看都市的視線╱關於驚奇的問題
第 3 章 都市世界的結構╱關於定居的問題
第Ⅱ部 都市真實的構成
第 4 章 個體化的機制 ╱關於距離的問題
第 5 章 階級.階層的生成╱ 關於比較的問題
第 6 章 都市生活的基礎╱ 關於存活的問題
第 7 章 由住家延伸的社會╱ 關於定居的問題
第 8 章 郊區迷宮╱ 關於逃離的問題
第Ⅲ部 持續改變的都市
第 9 章 政治權力與都市╱ 關於競爭的問題
第 10 章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都市 ╱關於相遇的問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