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佩榮教授經典哲學文集新版重出,將「老莊的智慧」講座整理成書後,增加許多提問,閱讀起來輕鬆有趣。
★ 老莊流傳千古的寓言與文字,提供人生問題最佳的解答。
當你苦惱於有用與無用、有錢或沒錢,你的生命該用什麼作為指引?
如果你不懂現實生活中痛苦與快樂的根源,你要怎麼面對自己的內心?跟著國學大師傅佩榮教授走一趟思辯之旅,得知老子、莊子如何回應利害生死等大哉問,顛覆人生的相對論。在看似無用的日子讀老莊,就能找尋到自己的真價值!
如果力求表現卻無法獲得肯定,莊子說做人要「呆若木雞」。放下自我,沒有競爭的心態,也就沒有弱點可以被打擊,結果反而讓人不能與其爭,這樣就能所向無敵。
若你經常被負能量、焦慮和痛苦所困擾,老子教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眼界要開闊,看到長遠的未來,就能平靜地看待苦與樂。
傅佩榮教授探討美與醜、利與害、貧與富、生與死等與現代人切身相關的十大命題,一語道破人生面臨的各種困境,先以老子的立身閱世之道化解困惑,再用莊子的豁達思想來提點、回答。從幽默詼諧的寓言故事、精闢犀利的言詞,學習看透生命本質的獨特見解,也為厭世代帶來新穎、深刻的解讀,用老莊的眼光重新看待萬物,就能好好「做自己」,找回自在生活的步調,就算在無用的日子,也能過好有用的一生。
【老莊這樣說】
◆當你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魯蛇……老子認為:「世界萬物都是有用的」,莊子則強調:「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 一般人都希望成為有用的人才,卻忽略了用對地方才有用,也不知道坦然去面對「無用」,反而能發揮生命真正的價值。
◆當你發現人生遭遇挫折……老子告誡:「見利要思害」,莊子進一步闡述:「享樂前先問酒肉來源」
——人不能什麼都要,要追求富貴,就要付出代價,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必須安於平凡、安貧樂道;利與害、貧與富,都是萬物的一部分,不順遂時比較有機會成長,活出自我!
作者簡介:
傅佩榮
上海市人,台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在台大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另外,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亦在大陸多家電視台主講國學。曾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及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新浪、搜狐二〇〇七年度傑出文化人物、《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
傅佩榮潛心研究國學,專心注解,並重新解讀《論語》、《孟子》、《易經》等傳統經典。他不但長年致力於國學的普及與推廣,更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年潛心治學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視角,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堪稱中西文化的擺渡者。
已出版作品有《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原來老子這樣說》、《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莊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一部]、《論語的生命解惑》(《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二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會思想的蘆葦》、《最後一張王牌》、《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等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無用的日子讀老莊(新版序)
人總有自覺無用的時候。
地球的暖化,季節的變遷,氣候的好壞,空氣的品質,讓人坐困愁城。國際的競逐,經濟的趨勢,社會的騷動,流行的風潮,讓人疲於奔命。家人的平安,朋友的處境,四周的噪音,心中的憂慮,讓人難以喘息。由外而內的壓力,由小而大的煩惱,無不使人自覺無用與無奈。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事情無可奈何,就安心接受它,作為自己的命運。這裡的關鍵是「知」與「安」二字。
先說「安」。既然高興不高興都須接受,何不表現得瀟灑一些,轉個念頭,換個角度,說不定可以豁然開朗。
再說「知」,這正是道家的秘訣所在。莊子的思想源自老子的啟發,他們二人合稱「老莊」,代表道家學說的典型。道家談人生,向來只有兩邊,或是悟道,或是不悟道,而悟或不悟,就要看「知」了。
「知」是人的主要稟賦,一般稱為認知能力。認知有三個層次:區分、避難與啟明。區分之知是必要的,若是未能區分「安與危,利與害,福與禍」,恐怕要活下去都不容易。但是,任何區分都會引發欲望,隨之產生較量與爭奪,然後是天下大亂。為了避免陷入亂局與困境,認知必須提升到避難的層次,人棄我取,人取我棄,就是基本策略,否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子筆下的聖人,是「和光同塵、被褐懷玉」的。不過,避難之知是個過渡階段,真要化解一切煩惱,還須以「啟明之知」為目標。也即是莊子所強調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從道的觀點看來,萬物沒有貴賤之分,如此才可進行逍遙之遊。因此,問題來自人的認知,解決的辦法則在認知的提升與轉化上,正是「解鈴還須繫鈴人」。
啟明之知即是悟道,老莊思想對人類的貢獻,就在教人如何悟道。悟道的第一步,在於認清「區分之知」的陷阱;第二步在於了解「避難之知」的局限;至於能否抵達第三步「啟明之知」,則看個人的修為與造化了。
眼前介紹老莊思想的這本書,最初取名為《老莊的相對論》,從十個角度闡釋人間常見的判斷,目的是要破除區分之知的謬誤,揭示避難之知的不足,因為人類對事實與價值的判斷,總是相對的。明白了相對之為相對,就會降低執著的念頭,開始欣賞差異,想像涵容萬物於其中的「道」,是何種情況。
莊子說:「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既然相忘,又何必在意有用無用。長期研究道家,使我深信三種人適合領悟這門學問,就是老年人、失意者與聰明人。老年人無用,因為體貌日衰;失意者無用,因為有志難伸;聰明人無用,因為樂於如此。不論哪一種,在無用的日子讀老莊,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傅佩榮寫於二○一九年三月十三日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無用的日子讀老莊(新版序)
人總有自覺無用的時候。
地球的暖化,季節的變遷,氣候的好壞,空氣的品質,讓人坐困愁城。國際的競逐,經濟的趨勢,社會的騷動,流行的風潮,讓人疲於奔命。家人的平安,朋友的處境,四周的噪音,心中的憂慮,讓人難以喘息。由外而內的壓力,由小而大的煩惱,無不使人自覺無用與無奈。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事情無可奈何,就安心接受它,作為自己的命運。這裡的關鍵是「知」與「安」二字。
先說「安」。既然高興不高興都須接受,何不表現得瀟灑一些,轉個...
章節試閱
4 號相對論 爭與不爭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利益之爭,
時至今日,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人們在生存競爭的壓力中透不過氣來。
對於這種人類社會不可能避免的競爭,老子和莊子卻有著獨到的見解。
那麼,老子和莊子是如何看待競爭的?
面對激烈競爭的現實社會,到底是應該爭、還是不應該爭?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社會有競爭才有進步,這是自古以來的鐵律,但是競爭要到什麼程度呢?能不能換個角度來思考有關競爭的問題呢?尤其是做長輩的,對於子女、晚輩,總希望他們在念書、求學、做事等各方面都能夠有好的表現。
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帶著兩個孫子上街,別人碰到她就問:「妳這兩個孫子很可愛,今年幾歲呀?」老太太說:「做醫生的九歲,做律師的七歲。」這說明了外國人跟我們一樣,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已經為他規劃要當醫生或律師。
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做醫生、律師,那麼別的行業誰來做呢?因此,在討論爭與不爭的時候,要先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去發展,這就不容易了。
說到競爭,我想到多年前的一個同事,他兒子念小學一年級時,每天高高興興上學,快快樂樂回家,和同學都處得非常好。但他有個缺點,每一科都是全班最後一名,所以同學們特別喜歡他,他一來大家就放心了,反正有人最後一名,這也讓這個孩子缺乏信心。
當爸爸的心想,孩子快樂固然很好,但是不能沒有信心,於是他對孩子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來玩個遊戲,每天放學回來之後,當天老師教什麼,爸爸再教你一遍!」小孩子聽到有人要陪他念書,就像玩遊戲一樣,很開心。就這樣,下一次考試,這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名,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孩子回到家很開心,父親對他說:「我只是想讓你明白,只要用功就可以考第一名,現在你應該有自信了。不過為了讓你活得快樂一點,以後你還是考最後一名吧!」
這個孩子小學玩了六年,有快樂的童年與美好的回憶,雖然功課都是墊底的,但交了很多朋友。後來上國中的時候,他主動向父親說:「我已經玩夠了,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念書了。」結果一路念到高中、大學,父親都不用再操心。
這種情況真令人感動,因為我們都不敢冒險嘗試,而我這個同學實驗的結果是非常好的。一個人做事,可以是因為外在的要求,或者是出於內在自發的意願。
講到爭與不爭,老子在書中多次提到盡量不要跟別人爭。他的三寶之一「不敢為天下先」,指的是我不願意處在天下人領先的地位,因為處在天下人領先的地位就很難領導別人了。老子的意思是:如果我當領導,也是要別人推舉我,讓我來替大家服務。並非我與別人爭,爭到最後我最強,所以能夠來領導別人,若是如此,就怕別人只是力量比不上我,卻不見得心服口服。
有個美國人回到家很開心地對他太太說:「今天是我的好日子,因為我打敗了兩個世界冠軍。」他太太說:「你何德何能?有什麼專長可以打敗世界冠軍?」他說:「我和世界游泳冠軍比賽網球,和世界網球冠軍比賽游泳,兩項我都贏了,不就是打敗了兩個世界冠軍嗎?」
這話也有道理,何必拿自己的弱點去跟別人的優勢競爭呢?我有一次在北京國際機場遇到一個美國NBA的球隊,每個人身高都是兩米以上,我走在裡面以為自己是小人國的人,更別說要和他們打籃球了。這時候就要知道,他們有這樣的專長與條件,我們就不要勉強自己,不要說什麼人定勝天,因為最後可能只落得事倍而功半。
老莊怎麼說?
關於爭與不爭,老子曾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意思是說,自然的規律是不爭的,天道只是利於萬物,人們也應當效法天道,擁有不爭之德。然而,現代社會是個競爭愈演愈烈的時代,面對優勝劣汰的壓力,人們很難擺脫困境。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為而不爭」?老莊思想又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
▼▼▼ 爭再多也是白費
在《莊子》中,延續老子的思想,從人與人之間最容易發生的競爭說起,也就是辯論。
莊子有一個朋友名叫惠施,專門與人辯論,口才確實非常好,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惠施說雞蛋裡面有毛,如果你懷疑,他會說如果雞蛋裡沒有毛,為什麼孵出來的小雞會有毛呢?這也對呀,哪一隻小雞生出來沒有毛的?牠從雞蛋裡孵出來,表示雞蛋裡面本來就有毛。
惠施這種說法忽略了時間的變化,從潛能到實現的過程,直接將現狀與將來的結果做對照,這是詭辯,但你也很難說他錯。他還說過雞有三隻腳,你認為莫名其妙,他說兩隻腳的雞就像木頭雞或死掉的雞,怎麼會走路呢?所以雞有三隻腳,第三隻腳是看不到的神足,叫精神上的腳,它可以讓具體的腳走路。這種話會讓人覺得有點強詞奪理,但惠施也能講出一番道理來。
惠施雖然很厲害,卻占不到莊子的便宜。《莊子》中出現的惠施往往只是莊子談話的重要道具。
有一年春暖花開,莊子、惠施兩個人相約到郊外踏青,來到一座橋上,莊子從橋上往下看,河流裡有幾條白魚從容地游來游去,莊子心情不錯,就說:「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一聽機會來了,就說:「且慢,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惠施說:「好,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快樂,那你也不是魚,你也不應該知道魚是否快樂。」莊子說:「你問我怎麼知道魚快樂,不就代表你知道我知道魚快樂才這麼問我的嗎?我怎麼知道的?我站在這邊一看就知道了。」
我們都知道辯論有個簡單的規則,誰最後不講話,誰就輸了。惠施最後不講話,當然代表他輸了;再說,如果是莊子輸了,這段話怎麼會寫在莊子的書上呢?
這時候我們就要問了:惠施為什麼輸了?
在過去的注解中,就像郭象所說的,莊子之所以會贏,是因為他體察萬物。我是一個人,我看到魚在水中從容地游來游去,就把我的情感投射到魚身上,設想我是魚,所以很快樂。從郭象之後的一千多年,學者們都是這麼解釋的,說莊子心胸開闊,可以體察萬物,所以惠施輸了。
但是,當兩個人辯論的時候,可以用體察來作為論據嗎?我跟你辯論,我說「根據我的體驗、我的經驗」,如此別人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體驗或經驗並不算是論證。要讓口才這麼好的惠施認輸,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指出他的自相矛盾。
當莊子說魚真快樂,惠施聽到之後,就知道莊子知道魚快樂。但是惠施又說「我不是你(莊子),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快樂」,前面說知道莊子知道魚快樂,後面又說不知道莊子是否知道魚快樂,這就叫作自相矛盾。
所以從邏輯上來看,惠施等於上當了,他自己對莊子說的兩句話,就陷入邏輯的矛盾。說清楚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是個邏輯問題,而不是什麼體驗問題。
一般人很喜歡在跟他人意見不同的時候溝通一下,但是溝通時往往很難找到公平客觀的裁判,所以莊子在《齊物論》中有一段非常生動、也很有趣的描述。
莊子說:假設你跟我辯論,你勝過我,代表我一定錯、你一定對嗎?或是我勝過你,代表你一定錯、我一定對嗎?或者我們兩個都錯或都對呢?看來這是沒辦法取得互相了解的。我們找個裁判,裁判如果贊成你的話,那怎麼當裁判呢?裁判如果贊成我的話,也不能當裁判呀。裁判如果贊成我們兩個人的話,那他既然兩個都贊成,又怎麼當裁判呢?裁判如果反對我們兩個人的話,那他既然反對我們兩個人,怎麼能當裁判呢?這麼看來,你和我和別人,都沒辦法判斷誰對誰錯。
這段話聽起來像繞口令,它強調的是,任何兩個人意見不同,沒有其他人可以當裁判,因為很多時候,每個人所持的觀點不同。譬如,兩個武士爭鬥,因為他們看到一面盾牌,這邊說盾牌是金的,那邊說盾牌是銀的,兩個爭執不下,打了一架。最後發現盾牌有兩個顏色,一邊是金的、一邊是銀的,所以兩個人都對,都沒錯。
在《莊子》中稱這種狀況為「兩行」,就是兩個都行,分不出誰是誰非。事實上,在辯論時,有時都對,有時都錯,有時在不同的情況下一個人是對的,換了一種情況,就變成了另一個人是對的。因此,我們在談到言語上的辯論時不能忽略:是非是相對的,無法確定。
老莊怎麼說?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於是莊子作《齊物論》,闡述世界萬物看起來千差萬別,歸根究柢卻又是齊一的觀點。他認為是非只是人們從某一個角度出發而作的相對性結論,不可能永恆不變,要爭辯出對錯的辯論,根本沒有意義,這是莊子「不爭」思想的基礎。另外,莊子認為「不爭」時,也會有「不爭而勝」的意外收穫,這是怎麼回事呢?
▼▼▼ 做人要呆若木雞
《莊子》書中主張最好不要爭,他舉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吳王帶著部下渡過長江,來到一座「猴山」,整座山都是猴子。猴子看到人來了,立刻躲到森林裡去,但是有一隻猴子表演的欲望特別強,在樹上攀來翻去,跳躍打轉。吳王看了很生氣,就拿箭來射,結果猴子還把箭給抓住,吳王更生氣了,就叫左右一起發弓,結果把猴子射死了。
這說明猴子太喜歡表現,也太過於展示競爭的心理,結果死於非命。
《莊子》講的寓言故事雖然很短,但很有趣。古代人們生活枯燥,於是就發明了一些遊戲活動,譬如鬥雞。紀渻子為齊王養鬥雞,養了十天,齊王沒有耐心了,就問他:「這鬥雞養得怎麼樣?可以上場了嗎?」紀渻子說:「不行,這隻雞全是虛驕之氣,意氣用事,看起來很凶的樣子,其實牠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雞可以上場了吧?」紀渻子說:「還是不行,這隻雞對外來的聲音與光景還是有所反應,代表牠還沉不住氣。」再過十天,齊王說:「雞該可以上場了吧?」紀渻子說:「還是不行,因為這隻雞還是目光銳利,盛氣不減。」
到了第四十天,齊王實在沒有耐心了,這時候紀渻子說:「可以上場了,這隻雞對於外來的刺激完全沒有反應了,像一隻木頭雞一樣。」牠一上場,別的雞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認為牠莫測高深,紛紛掉頭跑了,於是這隻雞就成了所向無敵。
我們今天所說的「呆若木雞」,指的是一個人遲鈍的樣子,但想不到呆若木雞在《莊子》中是很高的層次,代表已經忘記自我,沒有競爭的心態,結果反而讓人覺得不能與其爭。就好像老子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因為不與人爭,也就沒有什麼弱點或漏洞可以被對方打擊的。
老莊怎麼說?
老莊思想所提倡的「不爭而善勝」,其實是要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而默默地凝聚力量於內,因此看似呆若木雞,卻能所向無敵!那麼,除此之外,莊子還用哪些寓言故事,闡述他的「不爭」觀點?現代人又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呢?
▼▼▼ 蝸牛角上的競爭
我們再看另外一段故事:惠施在梁國當宰相時,接到莊子的信,說要到梁國拜訪他。惠施很高興,老朋友要來,而自己現在當宰相,很有面子啊!但是惠施的部屬卻很緊張,提醒他:莊子的才華這麼高,恐怕要取代你宰相的位置啊!惠施一聽,就下令貼出莊子的畫像,在全國搜捕莊子。
莊子何曾受過這種委屈?有這種對待老朋友的方式嗎?於是莊子主動找上惠施,直接向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叫作鵷雛,這種鳥向北方飛,專門挑梧桐樹停下來休息,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停下來喝,不是竹子結的果實不停下來吃。當鵷雛飛行時,底下有一隻貓頭鷹,抓到一隻腐爛的老鼠,貓頭鷹見牠飛過去,以為是要與自己搶這隻老鼠,不免大叫一聲『嚇』!」接著,莊子說:「你想用梁國來嚇我嗎?」
換句話說,在莊子看來,惠施當個宰相,只是抓到一隻腐爛的老鼠,自己怎麼會與他相爭呢?經過這樣的周折,惠施明白了。
這時,梁國和齊國有一個盟約,但齊國背棄梁國,梁王很生氣,準備派刺客去謀殺齊王。大將軍聽到後很生氣,說:「大王不是一般百姓,怎麼可以派刺客去刺殺對方的國君呢?給我二十萬大軍,我保證把齊國打敗。」
接著,另外一個大臣便說:「我們有七年沒有打仗了,如果動武的話,前面七年的和平不是可惜了嗎?一切又要重新開始,所以最好不要打仗。」另外又有人說:「主張打仗是搗亂的人,主張不要打仗的人也是搗亂的人,像我這樣說別人的也是搗亂的人。」這個人很有趣,他的意思是:天下本無事,何必製造困擾呢?
這時候惠施來了,向大王推薦了一個叫戴晉人的人。戴晉人來了之後就對梁王說,蝸牛頭上有兩支角,一邊叫作蠻氏,一邊叫作觸氏,等於兩個部落。他們在蝸牛角上還要爭地方,經常打仗,一打打了十幾天,還死了幾萬人。但是別忘記,就算贏了,得到的也只是蝸牛角而已。天下這麼大,一望無際,一個小小的國家放到天下來看,實在是太小了吧!這一講之後梁王就想開了,天下這麼大,何必為了一點土地去與人爭呢?
這就說明人要把眼光放大,根本不需要去爭。打開眼界、放寬心胸就會發現,與人相爭的執著根本沒有必要。
說到眼光放大,《莊子》中最經典的就是〈秋水篇〉。秋天到了,水氣旺盛,各處都下雨,山上很多支流的水都流到黃河裡,使得黃河河水暴漲,從這岸看過去,居然看不清對岸是牛還是馬。這時河神很得意,認為天下最偉大的就是自己了,因為從這邊看過去連對面是牛是馬都分不出來。
這確實不簡單,古人的視力不像現代人,很少因為讀書而犧牲視力,而現在居然連牛馬都分不清,顯然河面距離很遠。
接著,河水向東而流,入於北海,這時一看,海才真的偉大,它一望無際,根本沒有邊,河還有兩邊呢!因此河神就對海神說:「海神,還是你偉大,我以前以為自己了不起,真是井底之蛙。」海神對他說:「你確實是太渺小了,在天地中,海也不算什麼!」他接著說:「中國在四海之內,只是倉庫裡的一粒米而已。」
年輕時,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很喜歡稱莊子是太空人,因為只有從外太空看地球,中國才能像一粒米一樣。想想看,要從多遠的距離,才能把地球看成一顆比乒乓球還小的球,然後把中國看成像一粒米?心胸開闊之後,一切都容易看開了。
這樣的比喻,對西方文學也有些影響。美國作家梭羅在他的《湖濱散記》中就提到莊子的這種觀念。梭羅原本是一個哈佛畢業生,卻住在荒涼的湖邊,他偶爾也需要到農莊去買鋤頭或者工具,農夫見到他都很好奇,因為在那個年代,美國人能念大學的是極少數,尤其是哈佛這麼好的學校。
這些農夫於是問他:「你一個人住在湖邊不覺得寂寞嗎?」梭羅說:「我不覺得寂寞,在整個宇宙中,地球只是一個黑點,在一個小小的黑點上,我們隔得再遠又能有多遠呢?」他說這是受到莊子思想的啟發,在古代能有這樣的遠見、心胸,確實讓人讚嘆、驚訝。
因此,在思考爭與不爭的時候,我們常說一句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並不是凡事都要忍耐、退讓,而是很多時候,要衡量自己是否有必要去爭,在這一方面讓別人一步,其他方面別人可能讓得更多。如果事事與別人爭,自己也很辛苦。
老莊怎麼說?
人生在世,生命非常渺小而又短暫,打開眼界,放寬心胸,會發現與人相爭的執著,根本沒有必要。但人活著就會有競爭,莊子也承認人類社會是「有競有爭」的。放寬心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那麼,人們如何做到「不爭」?在老莊的智慧中,有沒有讓人輕鬆達到「不爭」境界的法門呢?
▼▼▼ 把自己變成一艘空船
《莊子》中有段小故事:當一個人坐船渡河的時候,有一艘空船撞上來,一個人脾氣再怎麼不好,都不會生氣,因為空船上沒有人,要對誰發脾氣呢?但如果船上有其他人,他就會生氣了。
這代表什麼?人如果能夠「虛己以遊世」,空虛自己,把自己變成像空船一樣,船上沒人,那麼就算碰到別人,別人也不會怪你,因為你把自己變成像空虛的東西,不見了。相反的,如果自我意識很強,到任何地方都要與別人競爭,那麼就算沒碰到你,別人也會開始對你不客氣。
「虛」這個字,正好是老子的方法。學習道家總要有一些修練的法門,這時候就要看《老子》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意思是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
一般人都喜歡實,老子也說實,「虛其心、實其腹」,肚子吃飽,心要保持空虛。但是心怎麼保持空虛呢?什麼都不要想嗎?我們在學老子的「虛」時,最好把它理解為「單純」。當你經過一所幼稚園,會聽到裡面快樂的笑聲,小孩子因為單純,所以快樂,只要看到父母,就覺得很開心。但是,當小孩子慢慢長大,進入國中、高中、大學,看到父母還會滿足嗎?不會的,因為他開始複雜化了,會希望得到這個、獲得那個,快樂反而減少了。
因此,「虛」這個字的含義也就是盡量單純。
其實,人活在世界上,很多時候要問自己:最近比較快樂,為什麼?因為心裡只有一個目標,當心中只有一個目標的時候,雖然辛苦,但可以不以為意。然而,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目標同時出現,就苦不堪言了,因為你隨時都會掛心雙方面,到時候兩者恐怕很難並存。所以「虛」就是指單純,設法讓生命在每個階段都保持單純,這樣一來,很多別人需要表現的地方讓他表現,而自己也能因為長期投注在某個固定的目標,把力量集中,而比較容易達成。
第二個字叫作「靜」。古代的人,家裡有錢的可以買銅鏡,擦亮之後可以當鏡子來照;一般窮人往往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只好到河邊對著河水來照。但是河水有兩種,一種是流動的,一種是平靜的,在活動的流水中一照,臉是花的,所以水一定要平靜,才能照見人的樣子。
莊子也很喜歡拿鏡子做比喻,他說「至人之用心若鏡」,最高境界的人,他的心就像鏡子一樣,鏡子本身必須沒有灰塵,若是自己本身沾滿灰塵,各種欲望混雜在其中,那就什麼都看不清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認不清一個人,因為我們自己有偏見、執著或盲點。如果把內心擦亮,像鏡子一樣,沒有任何執著,沒有任何灰塵,萬物在你面前也都會原形畢露,一眼就看出真相。
因此,老子的「虛」與「靜」在這裡也能提供參考,就是一方面我們同意一個社會有競爭才會進步,但這是針對整體的描述,個人是可以做選擇的,年輕的時候要競爭,這比較符合生命自然的韻律,但如果一路都要競爭,可就苦不堪言了。此外,在爭的時候要記住,只能爭某一方面,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認真以內在的力量去經營,其他的,就讓別人去發揮吧。
老莊怎麼說?
老子認為虛靜是生命的本質,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複雜,但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復到空虛而寧靜的根源。而人的內心只有真正能達到虛靜、空靈的境界,才能真正解脫繁瑣,放下牽累。那麼,人們究竟該如何「道法自然」,達到虛靜的最佳心態呢?
▼▼▼ 心靈無限大
《老子》中有句很多人都喜歡的話:「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一個「道大」,道家的道就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如果道不大,還有什麼可以稱為大呢?「天大」,天無所不覆蓋;「地大」,地無所不承載,我們所見的天與地,當然是最大的了。
但是說到「人亦大」就有問題了,人其實就身體來說是很小的,講道、講天、講地,都是有形可見的,或者道是作為根源的,在這方面都是大得不得了。但人的生命不是很小嗎?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人也大」,所指的並不是身體,而是人的心靈。
莊子的〈逍遙遊〉一開頭就講有一條魚,其大不知道幾千里,魚變成鳥,鳥的背部也不知道幾千里。
有人看《莊子》以為是神怪故事,古代的各種想像湊合在一起。其實不是,莊子描寫鯤、描寫鵬,一定會強調大,因為老子說過「人亦大」,人也可以變成大。人的大是需要某種修練才能提升、轉化的,換句話說,如果能夠了解道、了解天與地,自己也會變得那麼大了。
判斷一個杯子多大,是看它能裝多少水,裝的水愈多,當然杯子愈大。小的杯子如何裝許多水呢?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一句話:我們所見的是陸地最大,但是海洋比陸地更大,天空又比海洋更大,而人的心可以比天空還大。如果人的心可以比天空還大,表示人能夠包容像天一樣的領域,所以人的大在於心靈,它可以不斷地開闊境界,到最後可以包容萬物,最高境界就是悟道。
道家肯定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潛能,端看你能不能經過修練並加以發揮。發揮之後,看到這麼大的天地,還與別人爭什麼呢?自己生命裡就有無限的偉大了,不需要在乎外在競爭後的所有得失成敗了。或者說,即使不得不競爭,也對於自己的得失成敗能夠看得開,因為人生一定有路可走,而路是要由內在開發出來的。
今天討論爭與不爭時,先要了解莊子怎麼從人與人之間在辯論上不容易找到共識與客觀的裁判,再轉換各種方式來說明:競爭的下場往往不太好。而且,若真的看開,競爭是需要耗費力氣的。從道家這些觀點中,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4 號相對論 爭與不爭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利益之爭,
時至今日,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人們在生存競爭的壓力中透不過氣來。
對於這種人類社會不可能避免的競爭,老子和莊子卻有著獨到的見解。
那麼,老子和莊子是如何看待競爭的?
面對激烈競爭的現實社會,到底是應該爭、還是不應該爭?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社會有競爭才有進步,這是自古以來的鐵律,但是競爭要到什麼程度呢?能不能換個角度來思考有關競爭的問題呢?尤其是做長輩的,對於子女、晚輩,總希望他們在念書、求學、做事等各方面都能夠有好的表現。
有一個美國老太...
作者序
老莊的相對論
人間有許多價值是相對的,譬如美與醜,善與惡,苦與樂,利與害,爭與不爭,有用與無用。這些相對的觀念不能脫離每個人「主觀」的判斷。即使是同一個人,從年少到年老,也可能對某種情況做出相對的判斷。
老子與莊子代表道家思想,他們對這些價值的相對看法與一般人相同嗎?當然相同,但是卻另有一番深刻的思考。
一般人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觀察,談起相對的價值,就會出現不確定的感覺,好像什麼都不可靠。老莊呢? 他們提出的「道」字,代表了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代表了包容一切的整體。由整體的角度看來,所有的價值都是相對的。這種觀點並非出於個人主觀的體驗,不帶有任何情緒的因素,因而具有普遍的意義。
價值的相對性基於萬物的相對性而有。所謂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變化所代表的是:出於虛無,又入於虛無。因此,嚴格說來,萬物並不存在。
莊子認為:古人的智慧抵達至高境界,因為他們明白「未始有物」,亦即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過。真正存在的,自始至終都是「道」,或者應該說,無始無終都是「道」。沒有道,就沒有萬物;但是沒有了萬物,道卻依然存在。這是道家立言的要旨。
依邏輯方式思考,從相對論必定衍伸出懷疑論,從懷疑論又難免接上了虛無論。如此一來,人生豈非南柯一夢? 道家提醒我們:萬物確實如夢似幻,但是「道」卻是真實而永恆的。因此,人生的功課只有一門,就是設法悟道。
既然談到功課,就表示需要修練。莊子多次使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語,聽起來有些消極無奈,其實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唯有讓人的身心擺脫相對的欲望與意念,進入一種虛靜狀態,然後人的「精神」才會展現出來。此時所展現的精神,就是悟道的契機。
換言之,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莊子發揮此說,把「人亦大」落實於「精神」層次,可謂完美的詮釋 。
問題在於:能夠經由修練而展現精神層次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莊子一再使用像「真人、神人、至人、天人」這些合成名詞,目的是要告訴我們:單單做一個凡人是遠遠不足的。
有些人以為道家是要我們順其自然,好像那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是誰能真正做到順其自然? 少了對「道」的覺悟,又未能修練身心,則順其自然只是放任、懶惰、推卸責任的藉口而已。
老莊的相對論並非一般的相對論,因此我們還可由此得知:富貴與貧賤是相對的,生與死是相對的。能明白這兩點,已經是不平凡的見識了。老莊還要再進一步,反璞歸真,肯定人類生命的意義,就是:外在與世人同化,內心卻完全不受干擾;覺悟了無所不在的道,因而可以自在逍遙。這時所談的「外化與內不化」,以及「道與逍遙」,就不是簡單的相對論,而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了。
我於二○一○年在東方衛視的「世界文明講壇」主講了十集「老莊的智慧」,講稿整理成書,形式有些特別,其中加了許多像是旁白的問句,原是為了吸引電視觀眾的注意,如今寫在書中別有一些趣味,使閱讀變得較為輕鬆。
本書書名所用的「相對論」,當然不是物理學的意思,而是並列兩種相對價值,進行深入討論,藉此突顯老莊的思想。凡引述老子與莊子的語句,都在章後附上原文,以便讀者參考。
我近年出版了幾本介紹道家的書,本書是兼顧老莊而談的,所論較為完整。書中十章所列的十組價值觀,則是新的探討方式。我推廣國學的用心是一致的:希望扮演橋梁,讓讀者更容易進入原典的世界。
傅佩榮—於臺大哲學系
民國一百年七月五日
老莊的相對論
人間有許多價值是相對的,譬如美與醜,善與惡,苦與樂,利與害,爭與不爭,有用與無用。這些相對的觀念不能脫離每個人「主觀」的判斷。即使是同一個人,從年少到年老,也可能對某種情況做出相對的判斷。
老子與莊子代表道家思想,他們對這些價值的相對看法與一般人相同嗎?當然相同,但是卻另有一番深刻的思考。
一般人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觀察,談起相對的價值,就會出現不確定的感覺,好像什麼都不可靠。老莊呢? 他們提出的「道」字,代表了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代表了包容一切的整體。由整體的角度看來,所有的價值都是相...
目錄
〔新版序〕
〔自序〕老莊的相對論 傅佩榮
1 號相對論 美與醜
⊕ 豬跟蘋果長得怎樣,關人類何事!
⊕ 誰是「環肥」?
⊕ 受寵的醜妾
⊕ 慢慢走,欣賞啊!
⊕ 萬物的美,不需要說明
⊕ 天下無美醜,庸人自擾之
2 號相對論 善與惡
⊕ 做好事不叫「善人」
⊕ 為了行善,死了半村子的人
⊕ 報德好? 報怨好?
⊕ 孝順的重點在於「忘記」
⊕ 真性情才能行善避惡
3號相對論 利與害
⊕ 欲望帶來災難
⊕ 莊子被當成了小偷?!
⊕ 打滾的烏龜好過祭祀的牛
⊕ 嬰兒比千金璧玉更值錢
⊕ 享樂前先問酒肉來源
⊕ 拿多拿少,整體都是一樣的
4號相對論 爭與不爭
⊕ 爭再多也是白費
⊕ 做人要呆若木雞
⊕ 蝸牛角上的競爭
⊕ 把自己變成一艘空船
⊕ 心靈無限大
5號相對論 有用與無用
⊕ 用對地方才有用
⊕ 不會叫的鵝反被殺
⊕ 孔子的書都白讀了
⊕ 在亂世中活得更自在
⊕ 不為所動才有真自在
6號相對論 苦與樂
⊕ 容易滿足,就沒有苦樂的問題
⊕ 苦樂全在一念之間
⊕ 哪裡來、哪裡去
⊕ 殘疾是最快樂的
⊕ 超越苦樂的自在瀟灑
7號相對論 貧與富
⊕ 借錢借得理直氣壯
⊕ 貧窮不是病,有理想不能實現才是病
⊕ 平均是福,多餘是害
⊕ 有錢人的六大災難
⊕ 窮也要窮得快樂
8號相對論 生與死
⊕ 生命是借來的
⊕ 死了變骷髏還比當人快活
⊕ 莊子的特殊葬禮
⊕ 莊子的「修心」之法
⊕ 「死」引發根本的智慧
⊕ 記得鞭打落後的羊群
9號相對論 外化與內不化
⊕ 忘了我是誰
⊕ 影子的故事
⊕ 放下身段是第一步
⊕ 莊子交朋友的原則
⊕ 把「應該」變成「願意」
⊕ 一切回歸「道」
10號相對論 道與逍遙
⊕ 螻蟻、雜草中也有「道」
⊕ 「道」與「上帝」殊途同歸
⊕ 用「無為」治療憂鬱症
⊕ 捉蟬的技巧
⊕ 露肚皮的王羲之
〔新版序〕
〔自序〕老莊的相對論 傅佩榮
1 號相對論 美與醜
⊕ 豬跟蘋果長得怎樣,關人類何事!
⊕ 誰是「環肥」?
⊕ 受寵的醜妾
⊕ 慢慢走,欣賞啊!
⊕ 萬物的美,不需要說明
⊕ 天下無美醜,庸人自擾之
2 號相對論 善與惡
⊕ 做好事不叫「善人」
⊕ 為了行善,死了半村子的人
⊕ 報德好? 報怨好?
⊕ 孝順的重點在於「忘記」
⊕ 真性情才能行善避惡
3號相對論 利與害
⊕ 欲望帶來災難
⊕ 莊子被當成了小偷?!
⊕ 打滾的烏龜好過祭祀的牛
⊕ 嬰兒比千金璧玉更值錢
⊕ 享樂前先問酒肉來源
⊕ 拿多拿少,整體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