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恆星與行星
從人類長久的歷史來看,夜空一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現代人卻需要離開城市、遠離光害才能感受星空。每個夜晚,我們的祖先都可以看見天空中的光點緩慢移動、旋轉,難怪古人認為天空是神和惡魔居住的地方,他們相信夜空中隱藏著人生中重要的訊息,所以每次做關鍵決定時,需要查看星星與行星的位置。經過數日、數月、數年的觀察,發現有些光點跟其他的不一樣,現在我們知道「移動的光點」是行星,其他不會改變相對位置的則是恆星。
科學家已經發現許多繞著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系統,我們的系統稱為太陽系。這個名字來自於系統中心的太陽,八大行星差不多以同一平面繞著太陽運行,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系統中還有一些較小的天體,它們是小行星、流星體、彗星、衛星和矮行星,它們點綴在八大行星之間。(冥王星不再是一顆行星,2006年時重新分類為矮行星。)
地球上,漆黑的夜晚可以用肉眼看見遙遠的行星、衛星、恆星,甚至星系,不過我們卻常常忘了仰望它們。幸運的是,長久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繪製許多星圖,這些星圖引導我們認識星空。現代的太空望遠鏡拍攝許多影像,這些影像是古代人難以想像的。接下來,我們將展開天空之旅,首先是恆星,它們帶給我們光與生命。
我們的太陽與其他恆星
夜空中的恆星不是永恆的不變的,現代的科學家把恆星看成承受重力的產物。重力作用在星際間的雲氣讓恆星誕生,然後終其一生都在避免重力造成塌陷。
了解恆星,科學家必須回答兩個基本問題,恆星在哪裡?恆星是什麼?
恆星在哪裡?
宇宙是三維空間,不過我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天空看起來像是二維的碗,在頭頂形成一個圓頂,圓頂上的光點就是恆星,這樣的情況下無法知道星點的實際距離。
試著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只用一隻眼睛看著你往外伸出的手指,然後閉上這隻眼睛,再用另一隻眼看,你有注意到嗎?相對於背景,你的手指似乎移動位置,這個現象稱為視差,我們可以利用視差量測距離,這個方法不僅可以量測你的眼睛到手指的距離,也可以用來量測地球與恆星之間有多遠,兩者都是使用一樣的幾何學。量測恆星相對於背景的位移,可以讓我們知道這顆行星的位置。
不過恆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一直到19世紀初才製造出能準確量測恆星視差的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即使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它的距離超過地球與太陽距離的20萬倍。19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Edwin Hubble)利用造父變星(Cephid variable)量測距離,這個方法可以用來量測非常遙遠的距離,他的研究成果顯示我們的星系只是數十億光年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
▲利用視差量測距離:量測兩條藍線間的角度,加上簡單的幾何學,可以算出太陽到恆星間的距離。
恆星是什麼?
現代天文學初期,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恆星距離我們遙遠而且神秘,因為顯然地沒有人能把恆星帶到實驗室做分析。不過我們還是能夠接收到恆星發出的光,光譜儀可以把星光解析成光譜,光譜則能偵測不同元素,例如氫和碳,不同元素會顯現出不同波長。光譜儀對天文學非常重要,它讓19世紀科學家明白我們的太陽與恆星是溫度超高、巨大的氣體球,而且是由氫和氦組成(氦元素最早在太陽光譜中發現)。
星光還透露恆星跟所有宇宙中的東西一樣,它們都會誕生,而且也會死亡。
你能在夜晚看見恆星,這證明它們真實存在。恆星發光讓你看見,表示恆星需要能量。恆星的大小有限,這表示恆星的能量也有限。恆星發光的能量遲早會用完,能量一但用盡就會停止發光,換句話說,恆星生命結束。
確實如此,恆星核心的核融合反應把氫融合成氦,這個過程逐漸消耗氫。恆星炙熱的內部產生往外推力,對抗恆星本身巨大質量的重力,不過推力最終還是抵抗不了重力。小質量恆星將會冷卻成白矮星,大質量恆星走向更戲劇化的死亡,爆發成一顆超新星。
我們的恆星:太陽
數千年的思考與研究,讓地球上的人類了解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恆星。恆星最核心的核融合反應把氫「燃燒」成氦,那裡的溫度接近絕對溫度1600萬 K(克耳文Kelvin或K,是一種溫度單位,通常用在描述恆星溫度,這個溫度相當於華氏2800萬度。)這些能量從太陽核心到太陽的大氣,必須穿過太陽內部層層結構,整個過程花費數千年的時間。
太陽的最外層大氣稱為日冕(corona源自拉丁文,是冠或冕的意思),日冕可以在日食發生時看見。日冕是太陽噴出的高溫氣體,這些氣體最後會慢下來,形成太陽風(solar wind)。太陽風是太陽大氣的延伸,範圍超過冥王星。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所有的行星都在太陽裡。
多星系統
星際間的雲氣與塵埃受到本身質量的重力作用,收縮形成恆星。這個收縮過程造成雲氣旋轉,雲氣愈收縮,轉得愈快,通常有兩種方式解決恆星早期快速旋轉的問題。其中一種方式跟我們的太陽系類似,當太陽形成的過程,帶動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轉動,從天文學家的角度來看,轉動的行星盤能夠避免太陽被自己的轉動扯碎。另一種方式是雲氣在收縮時,分裂成兩顆或更多顆恆星,這些恆星互繞的方式跟它們的質量有關。大致上,你看見星空中的恆星,大約有一半實際上是多星系統。
太陽黑子與太陽週期
德國科學家海因里希·史瓦貝(Heinrich Schwabe)是一位藥劑師,不過卻熱衷於天文。他決定參與當時常見的研究,尋找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行星。這項研究需要監視太陽,尋找穿越太陽盤面的黑點。麻煩的是太陽表面有其他黑點,也就是太陽黑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史瓦貝仔細記錄這些黑子,最後他賣掉藥局,成為全職天文學家。1843年他發表他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不僅顯示太陽沿著自轉軸轉動,還發現太陽黑子數量變化有11年的規律週期。但是一直到1851年,天文學家才注意到他的研究成果。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能清楚地解釋這個週期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