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
【想要睡覺了嗎?讀讀這篇文章吧。】
臺灣人平日睡眠時間不到七小時。在這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社會,我們經常把睡眠視為敵人。
在我們的一生中,幾乎每晚都會經歷一場驚人的蛻變。我們的腦深深地改變其行為和作用,讓意識模糊下來。有那麼一會兒,我們變得幾乎完全癱瘓。然而,我們的眼睛就算眼皮閉著,仍在週期性轉動,好像在看東西;我們中耳裡的微小肌肉,儘管在寂靜的環境中也仍在運動,好像在聽東西。我們有時候相信自己能飛,我們接近死亡的邊界,我們正在睡覺。
【毒殺非洲】
好幾個星期以來,有兩頭雄獅一直在殺害牛隻和山羊。肯亞奧斯旺地區的馬賽族牧人已經受夠了。
「我們知道怎麼殺獅子。」一位年輕的馬賽族戰士義憤填膺地告訴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他指的不只是他和族人手上的矛,還包括毒藥―對於這些牧人。獅子是對他們生計的威脅,而非野生生物服務署極力保護的國家象徵,而毒藥現在成為了他們偏好的武器。
【與巴斯克捕鯨人 一同狩獵】
在一艘被認為是聖胡安號的巴斯克蓋倫帆船殘骸於加拿大外海被發現後,《國家地理》雜誌刊出了關於探勘沉船的報導(1985年7 月號)。現在本刊重訪這艘16 世紀船舶的歷史,以說明我們對巴斯克人在他們所稱的「新大陸」(Terranova)上面臨的風險和收穫有什麼最新的認識。
【印尼捕蝶人】
捕捉和交易這種細緻昆蟲的世界混沌不明,但這些色彩繽紛的獵捕對象令人沉迷眷戀。蝴蝶交易聽起來很老派,幾乎像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事,但網路讓現代市場得以成形。
【深陷醫療危機】
葉門是位於紅海入口處的戰略口岸,曾被羅馬人稱之為「幸運的阿拉伯」,因香料與薰香而致富,如今卻是全世界數一數二貧困的國家。在1990 年以前,南北葉門各自為政,而南北對立在統一後仍持續引發衝突。
內容簡介
【【想要睡覺了嗎?讀讀這篇文章吧。】
臺灣人平日睡眠時間不到七小時。在這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社會,我們經常把睡眠視為敵人。
在我們的一生中,幾乎每晚都會經歷一場驚人的蛻變。我們的腦深深地改變其行為和作用,讓意識模糊下來。有那麼一會兒,我們變得幾乎完全癱瘓。然而,我們的眼睛就算眼皮閉著,仍在週期性轉動,好像在看東西;我們中耳裡的微小肌肉,儘管在寂靜的環境中也仍在運動,好像在聽東西。我們有時候相信自己能飛,我們接近死亡的邊界,我們正在睡覺。
公元前350年左右,亞里斯多德寫過一篇名為〈論睡眠和失眠〉的文章,想知道我們睡覺時在做什麼,又是為什麼要睡覺。接下來的2300年,都沒有人能提出好的答案。1924年,德國精神科醫師漢斯.貝加發明能記錄腦部電流活動的腦波儀,從此睡眠研究從哲學領域轉移到科學領域。不過一直要到過去數十年,隨著成像儀器的問世而對腦內運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後,在為亞里斯多德的問題
提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上,我們才總算接近了一些。
我們學習到與睡眠有關的一切,都強調睡眠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我們睡眠與清醒的交替模式,是人類生活在這個旋轉行星上演化出的主要生物特徵。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在1980和1990年代的研究發現,我們細胞裡有可以讓我們與太陽同步的分子時鐘。最近的研究顯示,當這種晝夜節律被打亂,我們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及失智症的風險就隨之增加。
然而,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太陽週期之間的失衡已太過普遍。哈佛醫學院睡眠與認知中心主任羅伯特.史迪葛德說:「我們似乎活在一個全球規模的實驗中,目的是看睡眠不足有怎樣的負面結果。」以臺灣人來講,平日的睡眠時間平均不到七小時,更有十分之一人口受慢性失眠所苦。在我們這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社會,我們經常把睡眠視為敵人,認為這種狀態會剝奪我們的生產力和玩樂時
間。為我們帶來燈泡的湯瑪士.愛迪生說過:「睡眠是很荒謬的事,是一種壞習慣。」
他相信我們終究可以完全不用睡眠。一整夜好眠現在和手寫書信一樣,既罕見又過時。我們似乎都在抄捷徑,碰上失眠就用安眠藥來克服,哈欠不斷就猛灌咖啡來解決,將我們本應每晚踏上的曲折旅程拋諸腦後。若一夜好眠,我們會往復經歷睡眠的數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特質和目的,如此循環四到五次,經過蜿蜒又夢幻的旅程下沉至一個不同的世界。
【毒殺非洲】
好幾個星期以來,有兩頭雄獅一直在殺害牛隻和山羊。肯亞奧斯旺地區的馬賽族牧人已經受夠了。
「我們知道怎麼殺獅子。」一位年輕的馬賽族戰士義憤填膺地告訴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他指的不只是他和族人手上的矛,還包括毒藥―對於這些牧人。獅子是對他們生計的威脅,而非野生生物服務署極力保護的國家象徵,而毒藥現在成為了他們偏好的武器。
在肯亞及非洲各地,毒藥被用以殺死小動物做為食物(我們還不清楚這對人類健康的衝擊)、盜獵大象和犀牛以取走象牙及犀角,或是拿來獲取動物身體部位以製作傳統藥物。另一種難解的毒殺來自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例如,獅子或鬣狗殺害牲口,或是大象破壞財產――而這種毒殺通常牽涉到農藥,因為農藥便宜容易取得,而且致命。
「毒殺是個大問題。」蓋古亞承認。而且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辦法。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能有人因報復動物而下毒,但是證據通常只是口耳相傳,而且幾乎都不夠充分。儘管如此,幾乎每一位監測肯亞野生動物的人――生物學者、KWS的工作人員以及保育團體――都同意下毒事件可能會繼續變多,因為人和野生動物間的衝突不斷增加。
肯亞的保護區四面楚歌,包括南方所有的一級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馬賽馬拉、安博塞利、西察沃、東察沃。快速的建設開發――從高速公路、鐵路、電廠、電線到重工業、高科技中心以及擴張的城市――正在侵蝕保護區。肯亞人口已讓當地資源供不應求,預計2050年將接近倍增為超過8000萬人,這也讓野地逐漸變為農場,阻斷了動物的行動。
因此,和國家公園相鄰的那些土地愈來愈不適合野生動物居住。大象和其他大型動物需要這些地區才能在不同國家公園之間遷徙、進行季節性播遷以尋覓食物和飲水,以及生育下一代,對這些動物來說,人類侵占土地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肯亞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我們已經不再將我們的國家當作野生動物的避風港來保護。」湯塞特說,他指的是肯亞加速的經濟成長。「我們想成為非洲的杜拜。」
【與巴斯克捕鯨人 一同狩獵】
在一艘被認為是聖胡安號的巴斯克蓋倫帆船殘骸於加拿大外海被發現後,《國家地理》雜誌刊出了關於探勘沉船的報導(1985年7月號)。現在本刊重訪這艘16 世紀船舶的歷史,以說明我們對巴斯克人在他們所稱的「新大陸」(Terranova)上面臨的風險和收穫有什麼最新的認識。他們追求的獵物:鬚鯨與從牠們的鯨脂提煉而成的鯨油,價值相當於今日的數百萬美元。
●捕鯨人如何打獵
偵察員們會乘著稱為查魯帕的小船巡邏,當他們在貝爾島海峽發現鯨魚時,就會向其他船員發出信號。查魯帕上面通常有六名槳手和一名鏢手,船長會指揮他們快速──但偷偷地──划向那頭浮出水面或正在沉睡的鯨魚。
●準備返航
在那個年代,巴斯克人是捕鯨人中的佼佼者,不過不是所有的巴斯克船隻都能安然度過航行。海員法庭的證詞與保險索賠,說明了聖胡安號代價高昂的結局:它在1565 年啟航前遭強風吹襲而觸礁。不過船員逃過一劫,許多木桶也被重新尋回,巴斯克人繼續稱霸北方狩獵場,一直到下個世紀。
【印尼捕蝶人】
捕捉和交易這種細緻昆蟲的世界混沌不明,但這些色彩繽紛的獵捕對象令人沉迷眷戀。
藍尾翠鳳蝶(Papilio blumei)只生存於印尼的蘇拉威西島,且只分布在特定的海拔高度。牠們在山區的家園是陡峭的岩石,上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溼土,每一次抓握和踩踏都會造成小小的泥石流。而在山谷和山頂間的沿途某處,一個經濟法則清楚浮現:這正是某些蝴蝶極為值錢的原因,也是珍稀種黑市存在的理由。
蝴蝶交易聽起來很老派,幾乎像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事,但網路讓現代市場得以成形。2017年,英國當局首次以捕捉並殺害大藍小灰蝶(英國最稀有的蝴蝶之一)的罪名將一名男子定罪。名為菲利浦.庫倫的男子經調查人員證實與一個網路拍賣帳號有關。今日全球蝴蝶黑市的確切規模很難確認,但最高的估計值達數億美元。
地球上大約有2萬種蝴蝶,其中收藏家又對鳳蝶最感興趣。超過560種的鳳蝶包含全世界最大的蝴蝶(鳥翼蝶),以及某些最昂貴和最受威脅的蝴蝶(這裡繪出五種)。牠們面臨棲地喪失、氣候變遷和盜獵的三重威脅。儘管黑市的價格從幾美分到保育類物種的數千美元都有,但保育計畫和反盜獵法律讓鳳蝶得以存活下來。
很難解釋為何蝴蝶能如此引人入迷。還有,維多利亞時代的收藏家為何對牠們瘋狂,日本商人為何用整個房間來擺放牠們,又或者,偉大的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為何終其一生用顯微鏡研究牠們的細節。「我曾在不同氣候帶以不同裝扮追獵蝴蝶,」他在《說吧,記憶》書中寫道:「一會兒是穿燈籠褲、戴水手帽的漂亮男孩;一會兒是揹法蘭絨袋、戴貝雷帽的瘦高漂泊僑民;一會兒是身穿短褲、沒戴帽子的肥胖老人。」
我想,蝴蝶的魅力持續不墜是因為牠們轉瞬即逝的特質。就像阿爾斯在蘇拉威西山頂輕輕捏住的藍尾翠鳳蝶,牠們似乎在死亡的罩紗前翩翩起舞,存與滅僅一線之隔。牠們如此纖弱細緻,以至於活著的時候難以捉摸,死後也無法令人滿足
【深陷醫療危機】
葉門是位於紅海入口處的戰略口岸,曾被羅馬人稱之為「幸運的阿拉伯」,因香料與薰香而致富,如今卻是全世界數一數二貧困的國家。在1990 年以前,南北葉門各自為政,而南北對立在統一後仍持續引發衝突。
2014 年年底,分離主義分子「胡塞武裝組織」在一次企圖未遂的政變中攻占了首都沙那,鄰國沙烏地阿拉伯擔心整個地區的情勢會因此動盪不安,於是代表葉門總統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的前政府介入。
在美國、英國和十多個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聯軍發動空襲,協助葉門政府鞏固大片國土。開戰三年以來的數據讓人怵目驚心:根據聯合國統計,葉門將近2900 萬人口中,有2200 萬人需要人道救援。200 萬人流離失所,至少1 萬人死亡。葉門的經濟和健康照護體系已經崩潰,人民在尋求醫療協助時,往往只能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有些人會踏上國境內的危險旅程,前往人道團體經營的醫院;也有些人把積蓄花在了私人診所。
而葉門有許多醫生已轉任到私人醫院,或是逃到國外,導致國內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留在國內的醫生會訓練鄰居處理傷口,以防在晚間外出太危險時發生緊急狀況。私人診所的費用甚至連中產階級平民都負擔不起。有位老先生告訴巴斯提阿內利說,如果你快死了,還得付錢才能被宣告死亡。
另一個選項是開車穿越前線,到葉門還有開放的兩座機場之一。幾乎沒有人負擔得起燃料――或承受得起這個風險。「他們都被鎖在葉門國內。沒有國家為他們提供庇護或規畫人道救援走廊。」巴斯提阿內利說:「他們在數日子等死。」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放下手機,好好睡覺】
臺灣人平日的睡眠時間平均不到七小時,更有十分之一的人苦於慢性失眠,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研究調查也指出,有15%的青少年睡眠不足,當學生睡眠總時數低於七小時,較常出現上課遲到和打瞌睡的問題;此外,平日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網、玩遊戲的青少年,失眠比率更超過30%,學業成績表現也大多落在全班的中後段。
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名,絢爛的夜景象徵城市繁華,但夜晚光害已造成許多人長期失眠,專家更疾呼香港政府立法管制燈光。當我們在睡覺時,大腦依然活耀,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已經揭開睡眠的迷人世界,大腦在白天不斷接收外在訊息,到了夜晚則進入內部編輯模式,必須把紛亂的訊息整理、歸檔、選擇哪些記憶必須保留,而哪些廢物要丟棄,一夜好眠之後,思緒總是能變得更加清明。
缺乏充足睡眠會降低認知功能,容易造成錯誤與疏失,澳洲科學家研究發現,當人維持清醒超過17個小時,行為表現相當於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05%,等於是臺灣酒醉駕駛危害公共安全的標準。
我們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必須用來睡覺,源自於生物演化的古老機制,但工業革命使現代人失去了與太陽同步的晝夜節律,夜晚的燈光、電子螢幕的藍光,不斷打亂睡眠循環,也剝奪大腦最重要的工作時間。我們何不像本期封面故事文章一開始說的:放下手機,看看好好睡一整夜是什麼樣子!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放下手機,好好睡覺】
臺灣人平日的睡眠時間平均不到七小時,更有十分之一的人苦於慢性失眠,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研究調查也指出,有15%的青少年睡眠不足,當學生睡眠總時數低於七小時,較常出現上課遲到和打瞌睡的問題;此外,平日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網、玩遊戲的青少年,失眠比率更超過30%,學業成績表現也大多落在全班的中後段。
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名,絢爛的夜景象徵城市繁華,但夜晚光害已造成許多人長期失眠,專家更疾呼香港政府立法管制燈光。當我們在睡覺時,大腦依然活耀,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已經...
目錄
■封面圖說:
七歲的威爾.溫曼住在瑞典納卡。他的父親麥格納斯說,威爾喜歡開著燈睡覺。身為攝影師,麥格納斯周遊世界各地,將人類睡覺的方式和地點拍攝下來。
Photo illustration by MAGNUS WENNMAN
■影像故事
10 擁抱瀕危物種
當獨一無二的物種處在滅絕邊緣時,什麼能夠說服人們去保護牠們?或許是幾張適合的照片。
撰文/強納生.貝利
攝影/提姆.佛萊克
■探索啟程
19 網路如何讓人變成酸民?
在網路上發表惡意貼文與推文並非人類天性。但演化的確扮演了角色。
撰文/阿古斯丁.弗安特斯
■天才側寫
邁向綠色城市
交通運輸系統幫助城市減少汙染,變得更加宜居。
撰文/萊恩.莫里斯、凱爾西.諾瓦科斯基
更多內容
•快速生長的真菌
•如何安然待在火星
•利用考古技能探索現代移民
■上下四方
32 飢餓的北極熊
他們分享這張照片,本想警告氣候對野生動物的威脅,後來的發展卻偏離了本意。
撰文/克莉絲汀娜.米特麥爾
■地圖集
珊瑚危機
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會造成像大堡礁這種地標中的珊瑚礁白化和死亡。
製圖/羅倫.E.詹姆士
更多內容
• 硫磺礦區探祕
■專題報導
36 睡眠的科學
我們睡覺時,雖然看起來一點動靜也沒有,但新的科學研究指出,我們的腦袋在睡覺時可沒有閒下來,只是活動的方式不一樣。如果一夜好眠的話,我們會往復經歷睡眠的數個階段,這些階段各自有明確的特質與目的,有的讓你譜出美夢,有的讓你鞏固記憶。
撰文/麥可.芬克爾
攝影/麥格納斯.溫曼
72 毒殺非洲
為了阻止掠食者屠殺牲畜,肯亞牧人放出有毒的陷阱,最終讓整個生態系都中毒。
撰文/艾德溫.達布
攝影/查理.漢米爾頓.詹姆士
96 與巴斯克捕鯨人一同狩獵
一艘巴斯克蓋倫帆船的殘骸清楚說明了捕鯨人的一生和工作。
繪圖/費爾南多・G・巴蒂斯塔
106 印尼捕蝶人
翩翩飛舞的蝴蝶,最終卻在黑市裡終結了牠燦爛繽紛的一生。
撰文/馬修.提格
攝影/伊芙吉妮亞.阿布蓋娃
128 深陷醫療危機
葉門的內戰導致醫療照護的取得變得困難且昂貴。
撰文/妮娜.斯托克利克
攝影/馬特奧.巴斯提阿內利
■封面圖說:
七歲的威爾.溫曼住在瑞典納卡。他的父親麥格納斯說,威爾喜歡開著燈睡覺。身為攝影師,麥格納斯周遊世界各地,將人類睡覺的方式和地點拍攝下來。
Photo illustration by MAGNUS WENNMAN
■影像故事
10 擁抱瀕危物種
當獨一無二的物種處在滅絕邊緣時,什麼能夠說服人們去保護牠們?或許是幾張適合的照片。
撰文/強納生.貝利
攝影/提姆.佛萊克
■探索啟程
19 網路如何讓人變成酸民?
在網路上發表惡意貼文與推文並非人類天性。但演化的確扮演了角色。
撰文/阿古斯丁.弗安特斯
■天才側寫
邁向綠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