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慰孤【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創會長】
吳如嵩【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首席專家】
巫和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李建復【聲朗文化(愛播聽書FM)創辦人】
張果軍【風傳媒董事長】
陳明哲【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
陳明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峽島分校管理資訊系統終身正教授】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
蘇 起【前國安會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一致推薦
劉君祖汲取歷代兵家精髓,獨創以《易》演兵的大易兵法。
《孫子兵法》是流傳最古老的兵書,不僅是一部指導戰爭的寶典,也是尋求和平的捷徑。全書共有十三篇,形成一套系統完備且可循環運用的戰略思維;在各種「權變」的法則間,保持冷徹非情的理性判斷能力,在面臨人生各種重大決策時,獲致全面的成功。這蘊藉深厚的戰略思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正可以發揮大用。
《孫子兵法》是世界第一兵書,但把《易經》跟兵法結合研究論述,還真是前無古人。劉君祖綜合運用《易經》來講《孫子兵法》,感覺更立體、更動態,在學習兵法的同時,可以從《易經》的視角,提出更高維度的意見,而有更深、更全面的體悟。劉君祖曾就以《易》演兵占問《易經》,卦象是復卦第四爻――「中行獨復」。意思是按照時中之道行事,並呼應初爻指出的核心創造力。爻辭說得很透徹,等於是為此書背書保證。確實,建構大易兵法,可以更深層次探索《易經》與《孫子兵法》兩部奇書豐富的內涵和運用的彈性。
學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有三易:即變易、不易、簡易。《繫辭傳》從頭到尾強調的就是簡易。簡單來說,就是人不要自尋煩惱,不要把事情複雜化,尤其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組織衝突,一定要化繁為簡,以簡馭繁。這雖然都是老話,卻是顛撲不破的道理,所有的管理,包括身心方寸之間的管理都是這個法則。
綜觀21世紀並不流行打仗,國際間的重大紛爭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須借助外交、經貿、資訊、情報、網路、甚至宗教文化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而且現代社會各種非軍事手段的爭鬥,諸如商場競爭、談判技巧,以及錯綜的人際關係等,這些都離不開策略,也就是用兵之道。企業競爭如同行軍打仗,若不能抓住市場就很難在競爭中立足。因此,熟讀此書,可以幫助讀者在任何領域都能進退合宜。
作者簡介:
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大學時期深受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的啟迪,從浩瀚的中國經典中汲取養分、反覆辨證,奠定大易思想之基礎。爾後以發揚中華經典文化薪傳為職志,沉潛研修、著述、講學四十餘年;學生上自總統,遍及政商名流各界賢達。他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解讀以簡御繁的道理。近年更以易學為骨幹,將四書五經及諸子書貫串為一思想整體,旁通於佛、道等演繹發揮。
著有《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密碼1-8輯: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一次看懂四書》《易斷全書1-4輯:理解易經斷卦的實用寶典》(繁體)。《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易斷全書》、《詳解易經繫辭傳》、《易經與管理》、《孫子兵法演義》、《新解論語》、《新解冰鑑》、《新解鬼谷子》、《新解黃帝陰符經》、《憂患》、《乾坤》(簡體)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世界第一兵書
《孫子兵法》的現代價值
《孫子兵法》的研究如今好像成為顯學,現在全世界流傳的前三本暢銷的書,第三本就是《孫子兵法》,第一本當然是基督教的《聖經》,第二本就是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研習《孫子兵法》的熱潮越來越盛,但是再怎樣盛,我相信不會說哪一天住旅館打開抽屜就是一本《孫子兵法》,我倒是希望將來能夠有一本《易經》。孫武被稱為東方的兵聖,時代比較久遠,西方所謂的兵聖就是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他寫了一部巨著《戰爭論》,是一部艱澀乾燥的大部頭,這部書的譯本我在二、三十年前就看過,讀起來真的是痛苦不堪,其篇幅不知道是《孫子兵法》的多少倍,但是其整體的價值,經過時間的考驗之後,發現那種硬碰硬的流血殺戮式的戰爭機器,早就落伍了,比它早兩千多年的孫武的兵法著作,其胸襟、策略、思維比起《戰爭論》來說,不知超出多少。《戰爭論》僅以拿破崙戰爭為時代背景,很難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換句話說,東方兵聖跟西方兵聖的比較,不是一個檔次,大概只剩下孫武這一個世界兵聖了。
中國歷代以來,研究軍事的專家,不知凡幾。近現代以來,雖然有些人也大量翻譯西方的戰爭理論著作,但是到最後研究的焦點還是回歸到中國的兵法。當然,《孫子兵法》是兵法之首,幾乎可以看成是兵法之源。《孫子兵法》傳下來的只有十三篇,大概六千多字,最長的一篇叫〈九地篇〉,這一篇有一千多字,佔了接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這一篇也是很精彩,講到「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論斷。
以《易》證兵
我講《孫子兵法》,跟一般的講法不太一樣。雖然以《孫子兵法》十三篇為主,但是我會綜合運用《易經》來比證,這也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就是所謂的「大易兵法﹂。大家都知道,《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對各方面的思想都有影響,也直接影響到兵法。大概在二十年前,我就希望結合《易經》、《孫子兵法》來講,這個結合當然是立體的、動態的,對往後的《孫子兵法》和《易經》的研究都有幫助,都能夠刺激提升。一方面,在學習兵法的同時,可以幫助我們複習《易經》,更進一步探討、品鑒《易經》應用的彈性,讓我們體悟得更深刻。另一方面,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孫子兵法》研究也能夠增添一些新的靈感或者突破。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嘗試這種研究工作,雖然要真正落實或普及是高難度的,畢竟同時懂《孫子兵法》跟《易經》的人太少,能夠論述的更少。
對於兵法的認識以及為什麼要學兵法,或者學了兵法之後要幹什麼。我想大家也清楚,《孫子兵法》講的是用兵之道,但二十一世紀並不流行打仗,世界大戰也幾乎沒有可能,用軍事衝突來解決國際紛爭的時代似乎很遙遠。但在現代社會,各種非軍事手段的鬥爭,諸如外交、談判、商場競爭,以及諸多的人際關係等,都離不開策略,也就是用兵之道。企業競爭如同行軍打仗,不抓住瞬息萬變的市場,就很難在競爭中立足。
大易兵法
把《易經》跟兵法做結合研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呢?還是湊熱鬧?抑或確實有一些關聯?這一連串的問題,我曾就此用《易經》的占卦來解決之。也就是說,建構大易兵法,可以更深層次探索《易經》豐富的內涵和運用的彈性,其卦象是復卦第四爻,把《易經》活用於兵法就是復卦第四爻爻辭所代表的觀念。第四爻爻辭稱「中行獨復」,爻辭說得很透徹,等於是背書保證。《四庫全書》中講《易經》影響到諸子百家,其中也提到兵法,甚至影響到佛道,都是言之有據的。換句話說,《易》為中國文化之源是有道理的,把《易》運用於兵法就是復卦第四爻的概念,第四爻爻辭說按照時中之道而行事,最好的策略是呼應復卦初爻核心的原創力。「獨復」的獨說穿了就是復卦初爻的天地之心、核心的創造力。核心的創造力在中國來說就是《易經》的思想,它就是一切創造力的核心,也就是復卦初爻。現在要把它運用到兵法上,兵法就從其中吸取營養成分。我相信當時的孫武在中國文化的薰陶下,不管他是自覺或不自覺,都受到《易經》思維的影響,加上其天資又高,而且家學淵源。
說其家學淵源是有道理的,他是山東齊人,後來南下蘇州到吳國成就事功,也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孫子兵法》十三篇,齊魯大地出文聖人,也出武聖人,文化思想底蘊非常強的。《武經七書》以《孫子兵法》為首,其中的《司馬法》的代表人物司馬穰苴在《史記》上也是有名的,《司馬法》這部兵書在當時的齊國的貴族中傳了好多代,也是跟孫家的脈絡有關的。所以家學淵源通常蘊養了好幾代之後,就會出這種奇葩,《孫子兵法》的出現一定有長久醞釀的文化背景,包括兵學的背景、兵學的教育,以及實戰的訓練。到孫武的時候集大成,這就是《易經》裡面活的資源,也就是復卦的初爻。復卦下卦震,為一切的主宰,「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在兵法的運用上就是上卦坤的廣土眾民、順勢用柔,在坤的平台上,把復卦初爻,也就是易道,《易經》核心的思維創造力,在第四爻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就是「大易兵法」。這個爻一動就很有活力了,復卦第四爻發揮作用,爻一變就是震卦,復卦的第四爻跟復卦的初爻完全相應與的,絕對契合,把內震發揮到外坤上,建立事功,運用到兵法就是大易兵法,而且是獨一無二的。跟西方的克勞塞維茨以降的近現代兵法都不同。第四爻「中行獨復」,〈小象傳〉講得就更透了―「以從道也」,「道」就是《易經》,《易經》為主,兵法為從,有主從關係。兵法所有的精湛思想的發揮或者發揚光大,如希望締造世界和平,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從復卦初爻所代表《易經》的博大精深的核心原創資源中提煉出來。兵法的運用完全依循易道,爻變是震卦,特別有活力。
《孫子兵法》與和諧世界
《孫子兵法》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和諧世界具有相當的貢獻。這在台灣成立中華孫子兵法研究會時,我們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易經》中,是咸卦第四爻,兵法發展的前景是下經第一卦咸卦第四爻爻辭所說的:「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也就是說,很多想法未必能落實,空想徒亂人意。想法雖然不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想促進和平,但是不見得能夠落實,很難推動,爻變為蹇卦,外險內阻,寸步難行。所以咸卦第四爻爻辭就先給我們一個藥方,先要正心誠意,心思不要太雜,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開落實,講究的不是想法,而是具體的做法。有做法之前,先要清除雜念,歸於一個真諦,即貞就吉,悔就亡,需要澄清思慮,正定思維。心中有所感、有感想,光是「憧憧往來」,不一定能落實。希望和平,不希望戰爭解決問題,就要有更高的智慧,不能有太多習氣。咸卦第四爻為什麼想得這麼苦?因為它就是希望和平解決,咸卦的〈彖傳〉最後說「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然後說「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下經人間世第一卦就希望追求和平,即和諧世界。人心不希望衝突,不希望殺來殺去,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同人、大有二卦也是這樣的思維,沒有人不厭戰,都希望和平,但是和平為什麼那麼難?咸卦講天下和平,是從聖人感人心而來,是有理論基礎的,有觀察、經驗背景的,跟上經的第一卦乾卦的〈彖傳〉完全呼應。咸卦講「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乾卦講「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根本就是完全呼應。第一卦都充滿了這樣的期許,但是事與願違,第二卦就開始出狀況,像坤卦馬上就「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乾卦講理,坤卦講勢,現實的形勢習氣總是讓人走迷路,沒有人要打仗,結果都上戰場。咸卦第四爻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追求「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但是在第四爻的操作上,首先要「貞吉悔亡」,然後要想出確定可行的步驟來落實天下和平,中間當然還要「君子以虛受人」,放寬心,要吸收各方面的資源,不要搞紛爭,不要搞內鬥,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這也是一個民族的痼疾,是很要命的。咸卦第四爻也說明,如果光是想,不做是不行的,不做就是蹇卦的寸步難行,如果做就要跟咸卦的初爻「咸其拇」相應,要知行合一,才能落實。咸卦初爻跟四爻相應,跟「大易兵法」的復卦初爻、四爻相應是完全一樣的,外卦的第四爻跟內卦的初爻契合的關係,兩爻齊變就是既濟卦,渡彼岸,涉大川,成功搞定。換句話說,光有咸卦第四爻還不行,初爻的實際推動步驟不可缺少。
第十九章 消息盈虛――大易兵法的建構
以《易》證兵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全文講述,融入了《易經》理氣象數的架構、觀點來做印證、分析,而且我們研修十三篇的時候,針對每一篇都有算過卦,卦象也提供給大家參考,從卦象中去看《易經》怎麼捕捉十三篇的經義(詳見《劉君祖易斷全書》)。當然不是說只有占卦,兵法千變萬化,靈活得不得了,「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這跟《易經》裡面的變易、不易、簡易完全可以溝通。講兵法不是在考古,而是把它拉回來印證我們當下這個時代以及往後會不會有戰爭,和平可不可期望,全世界幾個重要衝突的地區往下會如何?學了兵法,就要有孫子的睿智,要高瞻遠矚,要有充滿靈氣的直觀和嚴密的分析能力,面對今後這些問題。尤其是再結合《易經》的話,應該是如虎添翼,分析力、預測力都很強大。
全球在未來幾個非常有可能爆發戰爭,或者是區域衝突的地區的卦象,在兵法學完之後講述這些,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應用。世界爆發衝突,會影響到每一個人。
先看宣布結束伊拉克戰爭,這是歐巴馬片面宣布,近乎自欺欺人,他撤了一個戰鬥旅,源於壓力太大,花錢無底洞,把納稅人的錢統統往裡面砸,又實在是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成果。七年的戰爭,超過二戰的耗費,戰費一萬多億美金,這麼貴,沒有成果,死亡四千多美軍,受傷三萬多,伊拉克居民大概死了十幾萬,伊拉克還是一片廢墟,也沒有建立民主制度。這對伊拉克來說,完全是一場惡夢。這種不義之戰,是前任總統發動的,後任總統也不好批評,但是象徵性地宣布結束,其實就是抽身離開,之後留下殘破的伊拉克,未來如何,天知道。
《孫子兵法.作戰篇》云「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火攻篇〉講「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命曰『費留』」,費不費呢?花了不少錢。留不留呢?待了七年,還拔不了腳,一無所成。所以美國的霸權主義,再一次遭到重挫。韓戰、越戰、伊拉克戰爭,還有一個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掏空之後,原來平衡的伊朗又蠢蠢欲動,要發展核武器,朝鮮也如此,這些全部都跟美國有關。美國一年的軍費佔全球一半以上,七千億美金,這七千億美金要來改善美國經濟恐怕要實惠得多,所以這已經犯了兵法中不知道多大的忌,有這樣的結果一點都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自己說戰爭結束了,什麼都沒有完成,怎麼結束?贏了戰爭,沒有贏得和平,結果依然一塌糊塗。由此可見,孫武的思維不但過去有用,到現在有用,到未來還可以作為借鑒。
美國下一步要怎麼辦呢?軍備上花這麼多錢,不用也不行,下一個目標是哪裡?是中國?是朝鮮?還是伊朗?只有破壞,沒有任何建設。從兵法上看,我們發現美國幾乎通不過兵法中那些要點的任何檢驗,不吃敗仗、不灰頭土臉都不行,丟臉丟透,伊拉克戰爭超過歷代參加戰爭的總開銷,時間拖那麼久,比以前的什麼戰都要花錢,所以真是奇怪。
下面我們通過《易經》的占卦來求證當代世界的一些涉及軍事爭端的問題。
二○一八年初,我依例占算全年中美兩大國間的關係,竟然得出離卦第四爻動,爻辭稱:「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小象傳〉解釋:「無所容也!」這是全易最凶之爻,為突然爆發的浩劫,離為火為文明,也是縱橫交織的網絡之象。中美建交後往來密切,難道會魚死網破斷了重要聯繫?結果從三月起,美國重罰大陸的中興芯片公司,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迎頭重擊,其後且大肆發動貿易戰爭,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國雖受突擊震撼,仍冷靜應對而不屈從。
大致說來,這種兩敗俱傷的做法要持久很難,美國總統川普肯定有其選舉訴諸民粹的考量,但整個美國疑忌防堵中國也是事實,所以貿易戰其實是總體戰,軍事對抗不可能,其他各種形式的戰爭則不會消停。我問大陸經此衝擊後如何?為艮卦三、上爻動,齊變有坤卦之象。看來雖遭內外阻礙,陣痛後仍能持續發展至巔峰。艮卦九三爻辭:「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短期真的非常難過,似烈火燒心之苦。上九爻辭稱:「敦艮,吉。」〈小象傳〉:「以厚終也。」國力反而愈堅強厚實。坤卦為廣土眾民,代表龐大的生產力與消費群,在全球化的現代,任誰不敢忽視其存在,策略則為順勢用柔與強權周旋,長期看美國討不到真正的便宜。
第一章 世界第一兵書
《孫子兵法》的現代價值
《孫子兵法》的研究如今好像成為顯學,現在全世界流傳的前三本暢銷的書,第三本就是《孫子兵法》,第一本當然是基督教的《聖經》,第二本就是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研習《孫子兵法》的熱潮越來越盛,但是再怎樣盛,我相信不會說哪一天住旅館打開抽屜就是一本《孫子兵法》,我倒是希望將來能夠有一本《易經》。孫武被稱為東方的兵聖,時代比較久遠,西方所謂的兵聖就是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他寫了一部巨著《戰爭論》,是一部艱澀乾燥的大部頭,這部書的譯本我在二、三十年前就看過,讀起來真的是...
推薦序
【推薦序一】從權變中尋求兵勝之機 ◎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創會長 傅慰孤
君祖兄從《周易》來演義《孫子兵法》如何從權變之中尋求兵勝之機,使孫武學術之研究又跨出一大步。
三千二百年前周文王創立完成《周易》的全文,使我中華文化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此舉影響了整個中華子民的生活意涵與哲學思維,無論釋、儒、道、法、墨、兵乃至諸子百家,無不以《周易》為其典祖之澤,如無《周易》以為探究則有數典忘祖之慨了!
二千六百年前《孫子兵法》問世,並經幸運的保存與傳承至今,它不僅是一部指導戰爭的寶典,也是一部尋求和平的最終辦法,以現代來看它就是平衡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重要法器,也是流傳最古最老最寶貴的兵書,至今依然為戰爭與和平間的重要指導寶典。
《孫子兵法》總共有十三篇,這十三篇是:(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它形成一套有系統而循環運用的戰略思維,其口訣為:「始作謀形勢,虛爭九變行,地形九火間。」其兵法在於各種「權變」法則間做最大最有利的分析,如兩害則取其輕者為輕損,兩利則取其重者為重利,以達到和平之前的爭戰勝利。
此「權變」的運用與發展卻來自《周易》的「變」,當太極能生兩儀(兩儀為相反相成的條件,如黑白、前後、上下、左右、攻守、進退),兩儀就形成了我們的第一判斷,當我們面臨談判、軍事之中,我們應攻或守?我們應進或退?如果求和不成我們是否求助於戰爭的方式以達和平?
《周易》本文有六十四卦象,每卦有六爻,合計有三百八十四爻可研究運用,每一卦象都代表了一個大環境,於其間每一爻又代表了本人居於此環境的某發展位階,但是如果我們居位錯誤就會誤判情勢(商情、戰情),則可能導致失敗!因此應立即權變以求勝,此乃《周易》的權變法則,《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就是各種權變的辦法,此兵法的各種填注如以《周易》六十四卦為其基的,則恰相容而不悖,如今《從易經看孫子兵法》恰好填補記註此歷史空洞了。
譬如現況在一個時不予我的大環境中,我如何改變小部分條件以調節現況?那就運用爻變的辦法以調節環境,如果現況為澤風大過卦(棟橈之過、親子之溺)看來各方面都負擔沉重,應如何調節部分生活條件以為改善?如果我們改變第二爻,將第二爻由陽爻變為陰爻則澤風大過卦變為澤山咸卦(,交感交集、交相往來)的條件,大家同心協力,積極合作以改善現況!或者取其互卦則為乾卦(創始創建、以創新局),或是為積極努力重新開始?於《從易經看孫子兵法》之中講談的就是如何以《周易》的邏輯提出化解的方法,此乃本書極大特色!
於《從易經看孫子兵法》之中它運用了《周易》為求勝戰的「權變」,此權變的化解之道在於運用錯、綜、複、雜、變的卦變方法去尋求兵勝之機,亦為《孫子兵法》增色其羽翼,更為曠古以來獨創首演,此《從易經看孫子兵法》乃拔得頭籌之大作。
對於不論政、軍、法、商等,在《周易》之卦序歌均可探窺一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无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此卦序中如果前一卦為現況的大環境,後一卦即為其將面臨未來大環境的狀況,如現況為同人卦(攜手並進、齊步同行)則即將面臨未來的大有卦(天德普照、全民富裕),如此為好事則不必有所作為;如果現況為火澤睽卦(注意時機、掌握時機),但下一步的未來卻即將面臨水山蹇卦(困難重重、彈盡援絕),我們不希望如此,所以想辦法改變現況,則取其火澤睽卦的綜卦為化解之道,是為風火家人卦(齊家治國、以平天下),那還是別理想過高先回去齊家吧!當大環境時不予我,我可以在《易經》卦象的錯、綜、複、雜、變的卦變方法中尋求下一步的權變與辦法。
生活上的運用是每人都可以自我操控的,以改善人生,沙場上的我們不是一怒為紅顏,卻為江山社稷,權變的辦法運用在兵法是為真性情,此權變與辦法淋漓盡致的發揮卻是在兵學《孫子兵法》上,《周易》與《孫子兵法》的相遇才會有《從易經看孫子兵法》,此乃史間大作,余特誌序乙篇惠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劉副會長君祖!
【推薦序二】開啟《孫子兵法》研究局面 ◎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首席專家 吳如嵩
我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際曾撰文呼籲開啟《孫子兵法》研究的新局面,其中首要的一條是研究支點的轉移和提升,希望學界同仁通過對《孫子兵法》本體精神的開掘,探究其深層次的文化意蘊(〈面臨新挑戰,開啟新局面),《中國軍事科學》二○○一年第一期)。而在《孫子兵法》研究諸多高新支點之中,以《易》演兵無疑是一顆驪珠。現在,令人欣喜地看到台灣中華孫子兵法學會副會長、《周易》專家劉君祖先生探驪求珠,摘取了這顆耀眼的寶珠。
《周易》是一部天書,一部奇書,一部神秘之書。「易更三聖」,據說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聖人發明、整理,並最終完成了這部傑作。《史記.孔子世家》告訴我們,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老先生竟把牛皮繩弄斷了多次。這不僅說明孔子熱衷癡迷於治《易》,也說明《易經》深奧難懂而又意蘊無窮。
《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及堪輿、卜相等,無不可以「援《易》以為說」,借助《周易》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
但是,千百年來無數易學大師卻鮮有在兵法,特別是《孫子兵法》上作出全面系統而又正確通俗的解讀。毫無疑義,如果沒有正確的歷史觀和科學的方法論,不僅不可能正確地闡釋《周易》與兵法的內在關係,反而會走入歧途,穿鑿附會,貽誤讀者。
《孫子兵法》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兵學著作,作成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孫子被譽為兵學鼻祖,《孫子兵法》被譽為武經冠冕。在孫子兵學源流的研究上,明朝學者茅元儀說得好:「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武備志.兵訣評》)在《孫子兵法》中,確曾徵引過前代兵書,如(軍爭篇)云:「(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在《孫子兵法》成書之前,僅據《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記載,就有《天一兵法》、《神農兵法》、《黃帝》、《封胡》、《風后》、《蚩尤》等,但都失傳,已無從考辨它們與《孫子兵法》的淵源關係。即使是被列為《武經七書》的《六韜》,也並非姜太公(呂望)的作品,而是戰國晚期後人的偽托,至於《太公兵法》、《太公金匱》也只是見於著錄而已。一言以蔽之,《孫子兵法》問世以前的所有兵書全都亡佚。因此,「孫子不遺」的是哪些兵書現在已無從考究了。
然而,散見於《尚書》、《周易》、《左傳》等書之中的軍事佚文倒也有一些存世。以《周易》為例,它就有「師出以律,否臧,凶」(《易.師卦》),「利用侵伐,无不利」(《易.謙卦》)等一些直接談兵之文。如果從這些隻言片語去探討其與博大精深的《孫子兵法》源流關係是遠遠不夠的。
《周易》可以承擔這一重任。它雖然只是一部中華民族文明初曙時代的卜筮之書,但是它卻蘊含了極為豐富的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因而被譽為群經之首。它關於陰陽、剛柔、吉凶的對立統一關係,關於八卦六義的系統分析,關於趨利避害的價值取向,關於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特別是它那﹁變﹂的觀念,充滿了對動靜、虛實的規律性認識和對吉凶勝敗的預卜。諸如此類的思想觀念,它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啟示和孕育是深層次的,規律性的,具有普世指導意義的。
令人欣慰的是,精通《周易》且又深曉《孫子兵法》的劉君祖先生終於推出了他的大作《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創建出一個以《易》演兵的典型,破解了《孫子兵法》眾多軍事範疇的淵源端緒,從而把中國古典兵學的歷史又向前追溯了一兩千年。
難能可貴的是,《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思想,崇尚和平的慎戰、去戰思想,知彼知己、深謀遠慮的戰略思想,奇正多變、因敵制勝的戰術思想以及治軍訓練、兵要地理等都在君祖先生的「大易兵法」中進行了條分縷析的論證。毫無疑義,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深信廣大讀者會重視這部著作,我更深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作者循著這一特殊視角,寫出更為精彩的好書來。是為序。
【推薦序一】從權變中尋求兵勝之機 ◎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創會長 傅慰孤
君祖兄從《周易》來演義《孫子兵法》如何從權變之中尋求兵勝之機,使孫武學術之研究又跨出一大步。
三千二百年前周文王創立完成《周易》的全文,使我中華文化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此舉影響了整個中華子民的生活意涵與哲學思維,無論釋、儒、道、法、墨、兵乃至諸子百家,無不以《周易》為其典祖之澤,如無《周易》以為探究則有數典忘祖之慨了!
二千六百年前《孫子兵法》問世,並經幸運的保存與傳承至今,它不僅是一部指導戰爭的寶典,也是一部尋求和平的最終辦法,以...
作者序
【自序】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我夙習兵書很久了,在兩岸教授兵法參與研討交流也逾十年,論文寫了不少,出書與廣大讀者分享兵機智慧卻還是第一次。這和我在易學上的著作等身殊不相稱,萬事都需機緣成熟,費心強求無益。人生在世,時來天地偕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繼前些年連續出版了兩大套論《易》的書之後,今年又逢此機緣出兵法書,將多年心得與朋友共,真是歡喜,亦復自在。
本書的特色除了以兵論兵外,還見獵心喜以《易》演兵。《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將易理與兵法結合,似乎自古即有共識。然而翻遍古今相關論述,大多為泛泛比附,不見精采,實在令人失望。《易經》太難,兼通《易》與兵法更難,大概也是重要原因。
簡略來說,以《易》演兵有幾項便利與優勢:
其一,《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深刻影響。「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太極思維,以及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數千年來不斷刺激中華學人的創意想像,提供豪傑志士的行動參考。以《易》演兵,可站在總體文化哲學的制高點,透徹了悟兵學在人生經驗中的特殊屬性,以及它與其他專業間的密切關係。例如軍事和外交即息息相關,《易》中以師、比二卦相綜一體來說明,發揮得淋漓盡致。師、比又與同人、大有二卦相錯,世界大同為王道思想。軍事外交均屬霸道,王霸雖然有分,深層義理上卻可觸類旁通。先霸而後王,可能是歷史進化的必然。孫子倡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又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正和易理相通。
其二,孫子論戰而不黷武,不得已才以戰止戰;易理崇尚和平,主張更是明確。《易》上經明天道,首卦乾(彖)稱:「萬國咸寧。」下經論人事,首卦咸(彖)稱:「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這種悲天憫人的指導思想,能規範世間兵法,不入殺戮工具的歧途。
其三,孫子對人情人性及群眾心理的掌握相當精確,懂得以情動眾,對高層領導卻要求他們冷酷無情,不可因個人感情而誤了國家大事。《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云:「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火攻篇》中亦稱:「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說的太好,為人君將者必須奉為圭臬。至於《易經》,更是曲盡人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交織成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類型,人情種種靜動之態包羅無遺。各卦居君相高位的四、五爻,爻辭皆強調情緒控制,決策須以大局為重,亦與兵法相通。若能將易理對人情豐富且深刻的認識用於兵法,當可大大拓展義理內涵,推動兵學研究更上層樓。
其四,孫子暢論形勢虛實,機變靈活,讓人大開眼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易經》以變易、不易、簡易立教,正是討論一切變化之書。(繫辭傳)稱:「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又稱:「陰陽不測之謂神。」援《易》演兵,可更添精彩,在形勢判斷和隨機應變上更有把握。
其五,當代戰爭已進入徹底資訊化、集成化時代,從軍事理論、作戰技術到部隊組織,都有革命性的變化。孫子重視資訊,主張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其智慧與時俱進不成問題。《易經》千變萬化的奧妙結構,豐富精微的義理指引,本身就像台超大容量的宇宙大電腦,無論輸入什麼問題,都能解析輸出不錯的答案,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能善加運用,成效當可預期。
我以「大易兵法」為題綱,獨力從事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已近二十年,自己深深受益。本書結集出版,也算是多年夙願得償,希望天下學《易》習兵的同修同道不吝賜教。跨世紀以來,世變憂患頻仍,國際間的重大紛爭已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而需藉助外交、經貿、金融、資訊情報甚至宗教文化等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孫子兵法中蘊藉深厚的道勝全勝的戰略思維,特能顯其殊勝,發揮大用。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等大業,亦與振興中華文化有密切關係。天下仁人志士,幸留意焉。
本書承蒙台灣傅慰孤將軍與北京吳如嵩先生慷慨賜序推薦,衷心感謝,他們兩位都是名高位尊的兵學前輩。傅將軍空軍中將退伍,歷任軍政要職,貢獻良多,二○○七年首創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邀我入會任副會長,提攜之情難忘。吳先生精研兵法一生,為兵界名宿,現任北京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兼首席專家,學養功深,是我輩後學認真學習的典範。誠邀得他們兩位為拙作賜序,惟望兩岸能和諧相處,攜手同心,振興中華。
大塊文化郝明義先生為我多年故舊,當此世亂灰頹之時,盡心盡力投入出版行業,可感可佩,多謝他及出版同仁的盛意支持,「大塊假我以文章」再添新猷,希望讀者朋友喜歡。
【自序】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我夙習兵書很久了,在兩岸教授兵法參與研討交流也逾十年,論文寫了不少,出書與廣大讀者分享兵機智慧卻還是第一次。這和我在易學上的著作等身殊不相稱,萬事都需機緣成熟,費心強求無益。人生在世,時來天地偕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繼前些年連續出版了兩大套論《易》的書之後,今年又逢此機緣出兵法書,將多年心得與朋友共,真是歡喜,亦復自在。
本書的特色除了以兵論兵外,還見獵心喜以《易》演兵。《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
目錄
推薦序
從權變中尋求兵勝之機 傅慰孤
開啟《孫子兵法》研究局面 吳如嵩
自序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第 一 章 世界第一兵書
第 二 章 武經七書
第 三 章 冷徹非情
第 四 章 太上非情而能夠用情
第 五 章 終始循環
第 六 章 算無遺策――始計篇第一
第 七 章 勝機在握――用間篇第十三
第 八 章 勝敵益強――作戰篇第二
第 九 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篇第三
第 十 章 積形造勢――形篇第四
第十一章 奇正相生――勢篇第五
第十二章 出奇制勝――虛實篇第六
第十三章 旁通曲成――軍爭篇第七
第十四章 有備無患――九變篇第八
第十五章 行地無疆――行軍篇第九
第十六章 知天知地――地形篇第十
第十七章 風雨同舟――九地篇第十一
第十八章 慎重其事――火攻篇第十二
第十九章 消息盈虛――大易兵法的建構
第二十章 以兵證兵
推薦序
從權變中尋求兵勝之機 傅慰孤
開啟《孫子兵法》研究局面 吳如嵩
自序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第 一 章 世界第一兵書
第 二 章 武經七書
第 三 章 冷徹非情
第 四 章 太上非情而能夠用情
第 五 章 終始循環
第 六 章 算無遺策――始計篇第一
第 七 章 勝機在握――用間篇第十三
第 八 章 勝敵益強――作戰篇第二
第 九 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篇第三
第 十 章 積形造勢――形篇第四
第十一章 奇正相生――勢篇第五
第十二章 出奇制勝――虛實篇第六
第十三章 旁通曲成――軍爭篇第七
第十四章 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