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家家必備的護牙全集
張曉卉 康健雜誌總編輯
「喀!」坐在對面的好友啃一口蘋果,喀滋喀滋清脆咀嚼著,配上她連珠砲地糗自己買衣服忘記帶錢哈哈笑聲,貝齒燦然,迷得我看二十幾年都不厭倦。
牙齒整齊白淨真的好看,更是健康好命的重要條件。
造物主設計給人類32顆牙各司其職,管門面、管發音、管口福,撕咬、磨碎、品嚐食物滋味,《康健》專欄作家、85歲的薇薇夫人說:「幾盤家常菜配上白磁小碟裝十幾粒緋紅花生米,就是美味。」 能吃能嚼花生米,是幸福;「不痛不理」,也是人性。
牙齒好的時候,隨意清潔,冰熱麻辣糖水菸酒檳榔,加上壓力磨牙失眠折磨牙齒,等到敏感疼痛紅腫崩裂動搖,甚且生大病重病,才知道「病從齒入」是真的。
台灣成人幾乎百分之百都有過蛀牙,每年有一千多萬人去找牙醫,八成是因為牙周病,一年拔掉230萬顆牙齒,成就出全台灣有6727家牙科診所,比7-ELEVEN超商還多。 但怎麼整治好牙齒,又是一籮筐故事。
周遭親友同事家庭職場,每每提到找牙醫,洗牙做假牙植牙經歷,常常變成《一千零一夜》,曲折無法喊停。最熱話題:植牙、假牙、矯正為什麼費用差那麼多?牙周病治療,醫生建議做的自費項目有需要嗎?美白有沒有效、怎樣找對的牙醫師?這就是主筆張靜慧籌備企劃和編輯部團隊製作「牙科就醫指南(見46頁)」的初衷。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之本」口號,倡議從政府到個人重視牙口健康,成篇累牘的研究已證實,心臟病、吸入性肺炎、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甚至胰臟炎、功能異常、流行性感冒等,都和齲齒、缺牙、牙周病有關聯。
如何避免牙齒小問題演變成傷身、傷荷包的重大損失,《康健》團隊採訪北中南幾十位牙科專家總結發現,還是基本功:認真清潔牙齒,少吃傷牙的含糖酸性飲料,管理壓力睡眠好減少磨牙頻率,找到值得信賴的牙醫師,定期洗牙檢查,整治牙周病預防復發,努力保住真牙,保持咀嚼力,既可活化大腦,又有口福,自然健康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