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贏在數位管教
文/陳珮雯
手機,已成為現在父母管教的痛!
我曾在傍晚的便利商店看到一群中學生坐在店內,低著頭,人手一機。也曾在放學後的小學校園見過一群等待父母的孩子,坐在校門口的階梯上,同樣低著頭,人手一機。
早些年,媒體還會討論數位管教,論點不外乎要限制使用時間、場域,並運用安全管理工具過濾對兒童身心不宜的內容。但是,當機器人時代來臨,當網路上的資訊量多到大腦無法處理,當科技發展的速度讓人類怎麼拚命都追趕不上時,我們發現,2018年再談數位管教時,需要一個全新的眼光,才能幫助孩子在數位時代中立足,成為能夠駕馭科技,用科技來實踐美好生活、實現自我的終身學習者。
於是看待數位管教,我們的眼光從「禁止與限制」,轉向了「有益的科技應用」。
我們都讀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前人用各式圍堵的方法都阻擋不了黃河的洪水泛濫,而大禹的疏濬導引,將洶湧的洪水引流至大海,成了後世的美談。父母與老師們也能成為數位時代的大禹,引導孩子的數位使用行為轉向,認識能幫助學習的科技工具、網路資源,並進而能學會使用這些工具和資源。
大禹治水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孩子會用科技「學會如何學」也絕非父母將手機或平板電腦交給孩子,再給孩子一張線上課程清單,就指望孩子短時間內就能學會「自己學」。數位時代的自主學習力養成關鍵,仍要回到實體的互動與陪伴,以堅實的親子關係為基礎。因此,這期的封面故事,沒有新穎的科技或教育潮流需要追趕,有的只是市井小民父母如何透過陪伴,幫助孩子從不會學到相信自己能學,從不想學到熱愛學。
我們也邀請了很會用網路資源學習的家庭、知識網紅、年輕的網路創業家、翻轉老師,推薦了100個適合4-15歲孩子的網路學習資源。
網路資源浩瀚無垠,和雜誌同步上線的數位專輯中,我們也請台灣的數位閱讀推手、高雄民權國小老師葉士昇擔任引路人,在數位專輯中,Step by Step帶親子逛線上學習網站,幫助親子更有效率、更精確的使用網路學習資源。
大量人機互動的時代,孩子的學習,更需要父母的語言力量,曾獲邀進入白宮的小兒科醫師唐娜‧薩斯金(Dana Suskind)引用科學研究証明了親子互動的質與量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
科技時代,用最古老的大禹治水法,期待這期的封面故事能協助每個家庭贏在數位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