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標籤!好壞食物大翻身
12個意想不到的食物真相 6原則教你調整個人化飲食
隨著健康養生意識抬頭,許多人會基於健康前提,依照自己的認知用二分法來判斷哪些是好食物、哪些是邪惡食物,因此而失去飲食的多樣性,不利於均衡飲食。甚至在極端的狀況下,讓邪惡食物看起來更加誘人,反而陷入惡性循環、暴飲暴食,影響身心健康。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營養需求、欲望和偏好,「好」與「壞」的標籤過於簡化了我們與食物之間的複雜關係。營養師朱瑞君也說,食物沒有絕對的好壞,要看身體有沒有需要和吃的目的是什麼,最好還是每種食物都攝取,因為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飲食均衡都不一樣。
邪惡食物大翻身
許多食物長期被標籤為「邪惡食物」,真的有這麼糟嗎?到底有哪些食物被污名化已久?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就是吃了油膩易胖、對身體負擔大。
事實上,馬鈴薯的熱量不高,還很營養; 許多民眾愛吃巧克力卻又怕對身體不好,但其實吃對巧克力,有益心血管及腦部健康,還能抗氧化; 人們對於花生醬有太多誤解,總因為含有大量脂肪而為它貼上有害健康的標籤。事實上,花生醬含有優質的脂肪,只要適量攝取,對健康也有益。高油、高澱粉讓人又愛又恨 吃對方法也可以很健康。
GOOD DOCTOR 康健2022年度好醫生
民眾熱衷打聽名醫,但何謂「名醫」?網路聲量有參考價值嗎?如何衡量醫生的傑出與否?
從2022年開始,《康健》每年將推出〈年度好醫生〉,以「醫德醫術」、「國際聲譽」、「與時精進」等3項指標,透過各大醫學會徵選推薦,表彰各專科具代表性的年度傑出醫生,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卓越和貢獻,並建立「好醫生」值得信賴的指標,提供民眾就醫時參考。
每個企業都必須是員工健康企業 真正驅動成長與永續
過去,許多組織對於「健康」的思維,傾向避免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事故,因此企業重心多放在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以及防止職業性疾病。
在不同企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下,工作場所的環境、安全和衛生確實已有大幅改善。
許多企業陸續開始每年公布永續報告書,積極展示自身為提升品牌和聲譽在ESG永續發展上所做的努力。原先的壓力大部分來自政府和客戶,不過隨著時間演進,企業日益體認到,想在市場上生存與永續經營,必須重新定義何為價值,將公司存在的目的,擺脫只是簡單以生產為社會貢獻,而是以對員工、產業的上下游、消費者和整個地球的健康負起責任。
真原醫-吃得健康 和身體一起活出快樂
腸道不健康,容易讓人悶悶不樂,而一個人心裡總是有事、有煩惱、有怨懟,過度的精神壓力也會影響腸道菌相。健康與快樂是一體的兩面,懂得調整飲食、心理管理、簡單的生活調整,我們從腸道的一百兆個小生命照顧起,也會從健康的腸道生態得到好的回應。
就在我們的身體,這個擁有眾多生命與訊息的小宇宙裡,我們完全可以活得快樂,活得健康,隨時湧出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恩心,將和諧與愛帶給身邊的生命。
這種對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得到。
蜂蜜究竟是素食還葷食?
蜂蜜這種與昆蟲有關的產品,算是葷的還是素的?吃全素的人幾乎都不吃蜂蜜,他們認為養蜂場就跟其他動物養殖場一樣,也批評部分商業養蜂場的作業不符道德標準,所以拒吃。
吃全素的人不吃來自動物的食品,像是肉類、蛋、牛奶,用這些原料做成加工品也不吃。那麼,來自昆蟲的食物,例如蜂蜜,屬於素食甚或是全素嗎?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12月號的《康健》特別值得推薦,原因有二:年度好醫生「榜單」揭曉,以及,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生病了需要看醫生,很多民眾不是請親朋好友介紹好醫生,就是上網搜尋,或到處打聽名醫,但何謂「好醫生」?網路聲量有參考價值嗎?如何衡量醫生的傑出與否?你心目中的好醫生是什麼標準?
《康健》參考通行國際的指標,以「醫德醫術」、「國際聲譽」、「與時精進」等3項指標,今年起每年進行台灣版的〈年度好醫生〉舉薦,2022年榜單出爐了,26位醫術醫德都得到該專科同業共同認定和豎起大拇指的「好醫生」,與民眾能夠在網路上經常看到很熱門的網紅醫生有很大的不同。這份榜單非常值得珍藏,以備不時之需(見24頁)。
另外一份「榜單」也於本期揭曉,那就是:全台灣,哪些企業最懂得經營員工的「健康生產力」?
《康健》「CHR健康企業公民獎」邁入第4年,嚴峻疫情下,報名家數不減反增,企業照護員工健康的作為與層級,也明顯擴大和升高,凸顯台灣正在接軌國際,形塑ESG時代下的健康競爭力(見50頁)。
這期封面故事〈好壞食物大翻轉〉也很值得閱讀,我們探討一個長期論戰不休的話題:吃什麼最健康?食物有好壞之分嗎?美食真的像很多人說的「吃了傷身、不吃傷心」嗎?
《康健》檢視市面上大眾常認為「吃了好棒棒」和「好邪惡喔!一定不健康」的食物,找出其中影響健康的關鍵所在,並且鼓勵你,放心吃吧(見76頁)!
偷偷說,我最愛吃的花生醬也在其中,儘管多年來一再有食安專家或營養師告誡:「花生醬有黃麴毒素風險,而且熱量超高。」但我總是很難抵抗它入口後香滑綿密、帶有細碎顆粒的口感,因此我的做法是,不隨便購買,只向信賴廠商選購,而且盡量以新鮮花生現磨而成,看得到原料、也不會多加油脂及添加物。雖然回家冷藏後再拿出來抹吐司時比較難推開,但可以少攝取到一些脂肪,也算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像花生醬之類值得被平反、長期被認為「不健康」的食物其實很多,更多長期被認為是好食物的東西其實沒有表面那麼善良無辜,這就是這期封面故事有趣之處。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12月號的《康健》特別值得推薦,原因有二:年度好醫生「榜單」揭曉,以及,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生病了需要看醫生,很多民眾不是請親朋好友介紹好醫生,就是上網搜尋,或到處打聽名醫,但何謂「好醫生」?網路聲量有參考價值嗎?如何衡量醫生的傑出與否?你心目中的好醫生是什麼標準?
《康健》參考通行國際的指標,以「醫德醫術」、「國際聲譽」、「與時精進」等3項指標,今年起每年進行台灣版的〈年度好醫生〉舉薦,2022年榜單出爐了,26位醫術醫德都得到該專科同業共同認定和豎起大拇指...
目錄
9
編者的話/林慧淳
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11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12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走路1關鍵 降失智、減重更有效
13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拉繩練習強化肩膀活動力 揮別五十肩
14
康健借問站/張雨亭整理
睡一覺起來腰痠背痛?
醫師教你挑對床墊、枕頭
醫療最前線
16
吳明賢專欄
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4面向養成不生病習慣
20
莊海華專欄
下一代的健康是否已經可以訂製?
24
2022GOOD DOCTOR
《康健》 年度好醫生
文/施靜茹、邱淑宜、謝佳君、黃淑玲、
張雨亭、林慧淳、陳蔚承、葉懿德
攝影/陳德信、陳弘璋
健康生活
40
癌症問康健
常常便秘、放屁或有瘜肉
是大腸癌的前兆?
文/梁惠明整理
42
逆齡時代/劉秀枝
你也想「獨立自主」到老?
44
減壓膠囊/陳豐偉
壓力山大 器官也會受到傷害
46
醫療線上/林頌凱
一天1萬步 不會改善肌少症
特別企劃
50
2022年CHR健康企業公民獎
企業永續的起點
在員工健康
文/謝佳君
營養食尚
64
日日好食|營養豐富全身是寶
白蘿蔔
文/陳蔚承 攝影/陳弘璋
70
蜂蜜究竟是素食還葷食?
5種純植物性糖漿可取代
文/黃淑玲編譯
72
廚房通信/番紅花
手剝「老蓮子」煲湯 軟Q綿甜好滋味
76
好壞食物
大翻轉
12個意想不到的食物真相
文/葉懿德
82
這些邪惡食物其實沒那麼糟!
高油、高澱粉讓人又愛又恨
吃對方法也可以很健康
90
你以為的好食物真的健康?
燕麥奶不含奶、全麥麵包非真全麥
小心誤踩偽健康陷阱
96
聰明吃美食也能身心無負擔
個人化調整飲食內容
6原則滿足身體所需
心靈關係
98
醫學有故事︱促成蒸汽火車頭從日本回歸台灣
是醫生也是鐵道文化專家
許乃懿守護偏鄉2條重要生命線
文/高永謀 攝影/陳德信
102
新書搶先讀《是狼型人就不要逼自己早睡早起》
你的睡眠像哪種動物?
順應時型睡得更好
文/張紫蘭整理
106
真原醫/楊定一
吃得健康 和身體一起活出快樂
108
關鍵五十/野島剛
我敷面膜
因為男人從這3處開始顯老
110
快樂書房/陳鳳馨
樂觀不一定是萬靈藥
自然養生
114
破除中醫藥迷思/孫茂峰
痠痛失眠食慾差
作息大變恐是憂鬱症
116
對證調養/楊世敏
避免寒熱、護下腹
有效預防卵巢癌
120
大人100
工藤夕貴:
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比到好萊塢演戲更滿足
文/張悅編譯
124
解封後最想去哪放飛旅行?
丹麥3大體驗最推薦
文/周玉文編譯
127
健腦大挑戰 一起玩數獨
128
大人社團實體&線上直播課
9
編者的話/林慧淳
推翻好、壞食物二分法
11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12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走路1關鍵 降失智、減重更有效
13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拉繩練習強化肩膀活動力 揮別五十肩
14
康健借問站/張雨亭整理
睡一覺起來腰痠背痛?
醫師教你挑對床墊、枕頭
醫療最前線
16
吳明賢專欄
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4面向養成不生病習慣
20
莊海華專欄
下一代的健康是否已經可以訂製?
24
2022GOOD DOCTOR
《康健》 年度好醫生
文/施靜茹、邱淑宜、謝佳君、黃淑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