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力量
走路可說是維持健康最簡單的運動,無需特殊器械,只要邁開雙腿就行,尤其適合忙碌的現代生活。健走風氣也長年盛行,有助預防失智、長壽、改善身心健康等,好處不少。但是,你有走對嗎?若是用錯誤的方式、姿勢走路,導致關節磨損、身體歪斜痠痛,反而有害健康。走路該怎麼走才正確?專家來解答。
高效走路法,打造勇腳走到100歲
走得更好更有效率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走路是人類最好的藥。」在生活忙碌之餘,不妨利用零碎時間走路運動,甚至可以加快速度,提升為健走,只要姿勢正確,不僅能增加心肺功能的訓練,對於健康更有幫助。
想要走得好,地點、穿著、配備等各方面都有學問,要怎麼走得更有效率?看看你的服裝、場地、鞋子選對了嗎?
強化足部核心,兼顧活動度與功能
10動作打造勇腳
「臀部是引擎,腳掌是輪胎」,因此臀部和腳掌都要能發揮功能才能順暢前進,因此要適時放鬆緊繃肌肉、增加活動度,並且透過訓練增進功能,就能改善步態、痠痛問題。
1伸展放鬆,增加活動度
2功能訓練(腳掌、臀髖)
3.弓箭步拉開小腿肌
請問康健 秒睡≠睡得好
睡很久還是累 是身體「慢性疲勞」在求救
為什麼明明睡了很久,卻一點也沒有休息後的神清氣爽?為什麼這裡痛、那裡痛,卻找不出原因?這些難以名狀、久久未癒的不適,源頭可能都是疲勞,代表你的身體正在發出求救訊號。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健康始於足下,讓我們重新學走路
文.林慧淳
新學走路?走路誰不會?
我們都知道,全身神經匯集在小小的兩隻腳底,左右腳底反射區併起來,就是身體臟器位置的縮影,且雙腳支撐全身,走路姿勢自然牽動全身骨骼。可惜的是,9成的人都走錯了。
根據日本大型運動品牌量販店的調查,自疫情以來,詢問健走專用鞋的人明顯增加,購買的人主要是4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各種分析步態的穿戴裝置也百花齊放,我想台灣應該也一樣。
隨著走路的研究愈來愈精細,科學界發現走路一點都不簡單,看似普普通通的健走,其實具有驚人的效能,「有沒有走對」不僅決定了我們的骨骼是不是能夠維持端正不歪、不痛,正確的健走還能增強抗壓力、預防飯後血糖升高、促進大腦和腸道運作活性等等諸多好處。
健走很好,但如果走錯了,可能會走得愈勤愈糟糕。
走在路上,我喜歡觀察行人走路。每每看到打扮入時的型男型女,走起路來或搖曳生姿、或上身前傾、或拖沓而行、或內八外八、或縮頸挺肚、腰背下壓,都不免想到,這樣長期下來,他們一定會面臨身體歪斜、關節磨損,並且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
由於工作因素,我長年攜帶筆記型電腦出門,舊式筆電加上變壓器,少說1.5公斤,加上日常所需的書籍文具等隨身用品,肯定輕不了,我曾經跟流行背很有質感的側背真皮包,不到1個月,不僅肩膀痠麻,更一路痛到腰際,找了中醫針灸緩解,他說:「你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脊椎都要側彎了啊!」嚇得我乖乖換回雙肩背包,也換了雙好走路的鞋,把正確步態找回來。
這期封面故事《走路的力量-高效走路法,打造勇腳走到100歲》,其實是一個「好腳」的研究專題、健步姿勢的究極介紹(見60頁)。記者葉懿德用科學的角度,剖析走路姿勢與全身健康的關係:怎麼走才對?怎麼調整足弓和足關節?怎麼選擇護足好物?怎麼鍛鍊好腳?走路的學問這麼多,現在就開始「勇腳革命」,才能讓雙腳得到正確對待,讓雙腳為我們帶來健康。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健康始於足下,讓我們重新學走路
文.林慧淳
新學走路?走路誰不會?
我們都知道,全身神經匯集在小小的兩隻腳底,左右腳底反射區併起來,就是身體臟器位置的縮影,且雙腳支撐全身,走路姿勢自然牽動全身骨骼。可惜的是,9成的人都走錯了。
根據日本大型運動品牌量販店的調查,自疫情以來,詢問健走專用鞋的人明顯增加,購買的人主要是4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各種分析步態的穿戴裝置也百花齊放,我想台灣應該也一樣。
隨著走路的研究愈來愈精細,科學界發現走路一點都不簡單,看似普普通通的健走,其實具有驚人...
目錄
13
編者的話/林慧淳
健康始於足下,讓我們重新學走路
14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15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聆聽鳥叫帶來好心情
效果長達8小時
16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一張椅子練倒立
強化肩關節與臂力
18
請問康健/張雨亭整理
秒睡≠睡得好、睡很久還是累
是身體「慢性疲勞」在求救
醫療最前線
22
吳明賢專欄
如同普通感冒
新冠肺炎該改名了
25
雲嘉南首次肺癌萬人篩檢
異常率竟高4成
文/謝佳君
富足人生
30
憂鬱症遭疑輕病久住
醫療險住院理賠爭議多
文/劉北元
健康生活
32
天冷、溫差大真的容易感冒
問題出在鼻子
文/陳蔚承
34
乾眼症10大治療方式
醫美脈衝光、胜肽藥也有效
文/鄧桂芬、施靜茹
40
小麻煩不擔心
掉髮男女原因不同
掉多少算嚴重
文/陳蔚承
42
癌症問康健
排尿不順、攝護腺肥大
會惡化成癌症嗎?
文/梁惠明整理
44
逆齡時代/劉秀枝
把失智親友送長照 就是不愛他?
46
減壓膠囊/陳豐偉
就別一直想要再回到從前了
營養食尚
48
日日好食|
翠綠鮮甜、葉黃素之王
菠菜
文/林慧淳 攝影/陳德信
54
代糖、甜味劑不一定更健康
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
文/羅真
58
廚房通信/番紅花
豌豆炒蝦仁 青嫩關鍵在「豆莢」
封面故事
60
走路的力量
高效走路法,打造勇腳走到100歲
文/葉懿德 攝影/陳弘璋
66
矯正姿勢》
骨盆歪、膝蓋卡卡,看步態就知道
5步驟正確走路
文/葉懿德 攝影/陳弘璋
72
訓練腳力》
強化足部核心,兼顧活動度與功能
10動作打造勇腳
文/葉懿德 攝影/陳弘璋
78
選對配備》
走得更好更有效率
場地、服裝、鞋襪是關鍵
文/葉懿德
心靈關係
84
醫學有故事︱
人生一再髮夾彎 曾遺憾背對夢想
司徒惠康繞彎路
實現兒時志願成為科學家
文/葉威圻 攝影/陳德信
88
躺在沙發上卻有如往下沉
林金立2招與憂鬱症和平共處
文/施靜茹
91
新書搶先讀《高年級的理想姿態》
老化無法避免 轉念才能活得好
文/丁希如整理
94
婚後繼續幸福做得到
7個方法讓愛情保鮮
文/羅真
98
思覺失調停藥時易出狀況
打一針保半年安康?
文/施靜茹、謝佳君
102
真原醫/楊定一
動起來,身心自然舒暢
104
關鍵五十/野島剛
醫學、外表、精神老化全到位
想不「歐吉桑化」都難
108
慢點生活/宋紫菱
只有兩種人真正理解憂鬱症
110
快樂書房/陳鳳馨
同理心好難 先自覺再聆聽
自然養生
112
破除中醫藥迷思/孫茂峰
吃銀杏改善手麻腳麻
小心別和抗凝血藥併用
114
對證調養/楊世敏
流鼻水、快感冒了
喝蔥茶比老薑更有效
大人社團
118
正向變老
女性不該獨自面對更年期
娜歐蜜華茲:
別再叫我們避而不談
文/張悅編譯
121
日本透明系女星減速過生活
每天練太極、累了也不忘笑一笑
文/張悅編譯
124
漢方養生5招緩和不適
在日常生活中慢老
文/張悅編譯
127
健腦大挑戰
一起玩數獨
128
大人社團課程
13
編者的話/林慧淳
健康始於足下,讓我們重新學走路
14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15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聆聽鳥叫帶來好心情
效果長達8小時
16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一張椅子練倒立
強化肩關節與臂力
18
請問康健/張雨亭整理
秒睡≠睡得好、睡很久還是累
是身體「慢性疲勞」在求救
醫療最前線
22
吳明賢專欄
如同普通感冒
新冠肺炎該改名了
25
雲嘉南首次肺癌萬人篩檢
異常率竟高4成
文/謝佳君
富足人生
30
憂鬱症遭疑輕病久住
醫療險住院理賠爭議多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