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讀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鄭谷苑】
真假一線間
在心理學的織錦上,經由眾多嚴謹的科學研究,真與假分界的細線便會移動,擴大已知事實的範圍,使我們對心理學的了解,事實或真相多一點、誤解少一點。
最近參與一場理學院院長的遴選。三位候選人中有兩位提及「心理學並不真的算是科學」,還有一位來自工學院的委員,用很確信的口氣說:「我的姪女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她說心理學是文組的。」
這些話讓我很感嘆。照理說,科學的定義很簡單:「用客觀、可檢驗的方法,來尋求宇宙的真實現象。」而發現真相的過程就像在拼圖。每一個新發現,就是完整拼圖的一小片,隨著一片片拼湊,我們就越來越了解自己,以及我們所在的世界。但是在眾多科學學門之中,心理學似乎特別不容易讓大家欣然接受。
心理這條路
從1879年馮德(Wilhelm Wundt)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間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心理學實驗室以來,至今將近140年,心理學還是廣受誤解之苦。這個歷久不衰的誤解,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學所關心的現象必須從生理、大腦、演化、生長及發展、社會、文化、資訊、認知科學等方面來解答,如此跨領域的議題,加上人人都覺得自己也是心理專家(出自「我的問題我最清楚」的錯覺),又不見得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所以就阻礙了許多人對心理學有客觀正確的認識。因此,不論心理學家提出多少根據、設計多少實驗,向人們說明什麼是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是指當使用一些模糊而普遍的人格特質來描述自己時,人們會高估其正確性),進而提醒大家算命沒有科學根據,都沒有用。
相反地,我們很少看到心臟病或癌症病人,跟醫生爭辯疾病的成因和現象。因為「專家」和「非專家」之間有明顯的界線。在心理學,這條線特別的細。如果要我用最簡單、最白話的方式來說明如何正確了解心理學,我會說:「真假一線間。」在什麼是事實或真相、什麼是誤解,之間有一條細線;線的一邊是我們有興趣的問題,但是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解答,線的另一邊則是目前已經回答的問題。而且,這條線是動態的,有些我們以為已經回答的問題,當科學家有新證據提出,也許會推翻過去的看法。
因此,我特別開心《科學人》雜誌,從2016年開始陸續出版了《窺探大腦》修訂版、《窺探心智》,再加上今年的《窺探心理》這三本特輯,用有趣的科學證據,從生物、演化,講到心智運作的原理。今天,我們從這本特輯中所選定的幾個方向,來看從馮德到現在,心理學帶我們到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Dan Brown)的最新作品《起源》,小說中遭暗殺的未來學者艾德蒙.柯許認為,關於人類的存在有兩個根本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窺探大腦》和《窺探心智》基本上關心的是第一個問題,而《窺探心理》則提供我們一些想法,來看人類要往哪裡去。
本書的第一個單元「人與人」,討論戀愛、夫妻關係、團隊工作、如何判斷謊言,還有遭批評和羞辱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它們直接、間接影響我們的生活。
單元中,比較新的發現包括在〈做一名快樂工作人〉一文提到「遠距辦公室」的概念。當上班不再是朝九晚五,是否更有效率、更能發揮創意?〈城市裡的人群壓力〉提到,個人的社交網絡大小和他的杏仁體(amygdala,腦中掌管情緒的結構)大小有關!〈寂寞有毒〉探討寂寞對人的傷害,包括會造成多種生理和精神疾病。
還有比較複雜一點的議題,關於偏見和歧視(對族裔、性別等)。〈擁抱差異 海納人才〉是從外部來看。怎樣才是尊重他人?面對不同族裔背景的人,我們要做一個「色盲」,刻意忽略對方與我們的差異,還是反之,正視其中的差異?而〈拋開偏見,我就是我〉則是從內部來看。當我們因為自己的族裔或性別而感受到情緒負擔,也就是有了「刻板印象威脅」,會因此認定自己某些工作將做不好,結果果然表現不佳。本文使用書寫練習來降低刻板印象威脅,效果不錯。結論說,「10幾年前我們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已不再棘手」。我一方面相信這個結論;另一方面認為,「歧視」是存在很久、很可能繼續存在的態度,要改變,需要社會上大多數人了解歧視本身哪裡不對,技術才有用武之地。
而單元中融入哲學探討、較為嚴肅的主題之一是「自由意志」。〈當社會不再相信自由意志⋯⋯〉寫道,2008年英國退休工人湯瑪斯夢到有人闖入他的露營車,睡夢中他誤把妻子當成闖入者,而把她勒死了。湯瑪斯以謀殺罪被起訴,陪審團最後判他無罪,理由是其行為不出自他的自由意志。那麼,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還是「認為我們有自由意志」只是錯覺?文中提到神經科學研究,降低了我們對自由意志的信念。而如果沒有了自由意志,人是什麼?以法律和社會規範來看,「正義」又是什麼?這些都是人類繼續往前走,需要思索的問題。
信念的來源:感知與思考
除了自由意志,人還有很多信念。我們相信的事,不是無中生有:信念是我們由經驗和思想累積而來的結果。首先,談經驗。我們最常有的經驗來源是透過自身的感官,例如我們會說「眼見為憑」,透過五官,我們建立了對外在物理世界的理解和聯繫。但在第二單元「感知與思考」中提到很多有趣的發現,讓我們了解「經驗」沒有那麼簡單。
〈聯覺:我的B大調是綠色〉討論的是聯覺(synesthesia),指個人接收到某類感官刺激時,會自發性地產生另一類的感官知覺。其中以「一星期中的不同天會引發不同顏色知覺,以及不同數字、字母會引發不同顏色知覺」的人最多。《記憶大師的心靈》作者盧瑞亞(A. R. Luria)的個案也是擁有聯覺的人,他看到不同文字時,眼前會出現不同的幾何形狀。這個現象有趣的地方是:它如何產生?是否受意識影響?是否和發展過程有關(有研究指出,不同字母引發的顏色,與當事人小時候家裡冰箱上的字母磁鐵顏色有關)?同時,聯覺也讓我們了解,大腦中不同感覺區域並不是截然劃分、獨立運作的。
這個想法也在〈感覺聯盟〉中獲得驗證。文中以美國聯邦調查局第一位失聰唇語專家托馬斯(SueThomas)為例,讓我們再次了解到,大腦中各個感覺區域是相連的,更重要的是,大腦是朝跨感覺交流的方向演化。
感官經驗除了物理刺激也需要注意力才能運作。〈視盲與盲視〉提到「改變盲」(change blindness)和「不注意即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兩個現象,說明了注意力和意識知覺的關係。簡單地說,注意不到的地方,就算眼睛有看到訊息,也會變成「視而不見」。如文中所說,魔術表演能夠成功矇騙觀眾,就是因為我們「有看沒有到」,因為注意力被魔術師引導(或誤導)到其他地方去了。道理大家都知道,還是逃不過魔術師的手掌心。
關於經驗,我特別喜歡〈大腦偏愛紙本書〉,此篇文章真是字字句句講到我的心坎裡。如文中所說,閱讀時我們「可能把整個文本視為一種真實風景」,還會「建構出文本的心智表徵」。因為簡樸,所以紙張成了「安靜的點、意識的錨」。閱讀相同的內容,為什麼電子檔和紙本書會產生那麼不一樣的經驗和感受?本文讓我們能宏觀地了解大腦和心智整體的運作方式。
最後,談思考。〈腦海中的小劇場〉探討內在語言(inner speech),這是一種壓縮的語言,基本上就是和自己的心智對話,也與個人的創造力有關。而〈語言如何形塑思考?〉討論使用不同語言(因此引進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經驗)對思考的影響。文中提到,雙語者面對相同問題而使用不同語言時,會有不同反應,這也代表了大腦思考的可塑性。
迷宮之中:失序與撫慰
除了前兩個單元的主題之外,心理或精神疾病也是心理學所關注的重點。隨著人類平均年齡的增加,社會型態以及人際互動方式快速改變。心理的、社會的、行為的失序狀況,也更形複雜。
在這單元所討論的精神疾病中,思覺失調症是較嚴重、也是最受遺傳影響的情況。〈思覺失調 遺傳之外〉討論此症的遺傳影響,但也強調遺傳非命運。
憂鬱症的成因就比較複雜了,生理、心理、社會因素都有影響。但是〈自殺背後的憂鬱推手〉以美國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的案例,強調憂鬱症是腦部失調,尤其是血清張力素(serotonin)不足,而非心理懦弱。
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是由重大的心理創傷所造成、使人失能的心理疾病。〈勇氣的神經科學〉以美國紐約州米勒太太喪子的經驗,談到人生中不幸的事總會發生;而面對重大的負面事件(例如美國911事件),我們先天上是具有心理復原力的。〈走過SARS創傷〉以台灣2003年造成73人死亡的SARS事件中第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性侵受害者來討論心理創傷。PTSD的成因很多元,正確診斷是治療的關鍵。
要治療心理疾病,先要知道其成因。〈賭博成癮的大腦〉重新定義成癮,讓我們了解,成癮的本質是「反覆追求獎勵的過程,不顧最後的嚴重後果」。如果不了解這點,單用懲罰、判刑或道德評價,難以解決成癮問題。〈鬆開腦中的結〉則強調無論強迫症、PTSD、憂鬱症,都有過度活躍的大腦迴路,不像典型的神經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有明顯的大腦損傷。透過神經造影技術,我們越來越清楚疾病更細膩的生理成因。
不是《完全心理健康手冊》
《窺探心理》從三個角度來討論人的「存在」。首先,透過感知,我們接收並理解外界訊息、產生思想。其次,我們如何學會「團體生活」,無論在愛情、人際關係、工作上,什麼現象會直接、間接影響我們。最後,當情況不佳時,會有什麼失序的狀態出現,而我們又可以如何應對。
但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完全心理健康手冊》,讓讀者按表操課,而成為一個健康無敵的人。不是的。〈運動對抗憂鬱症〉討論到運動可以降低憂鬱症狀,但也強調,憂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運動,或參與其他活動的)動機。〈自助真的有幫助嗎?〉告訴我們自助活動的危險。〈我懂你的痛〉也提出不要有「失控的同理心」。
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在〈天國錦衣〉這首詩的最後,請讀者「輕輕踩著,因為你踩在我的夢上」(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在心理學的織錦上,我也要請讀者輕輕踩踏著。過猶不及的理解與應用,只會讓心理學更遭誤解和濫用。這本特輯要透過眾多嚴謹的科學研究,讓心理學拼圖裡那條細線,可以再移動一點點,稍稍拓展已知答案那邊的範圍,讓我們對心理學的了解,事實或真相多一點、誤解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