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副總編輯周昭翡
「鄉愁」這一題材在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佳作輩出。然而讀林俊穎最新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竟讓我感到說不出的驚豔!
小說由兩個脈絡組成。
「鄉愁」的第一個地標是都會台北,時間軸是現代。他講了一場人生的盛年大夢:地產公司闢地建屋,創造夢想。舉世膜拜資本大神。生命賤如螻蟻,狼狽的蟻族藉由網路空中鍵遊,找尋地老天荒的感情依傍。林俊穎實實在在曾做過多年上班族,任職報社、電視台、房地產公司。他坦言自己適應社會的過程是失敗的,但自憐無用。小說植基於真實的生活經歷,他銳利冷靜的鷹眼,從空中俯瞰,觀察實境,嘲弄玩味「現代化」的困境人生,織補著被侮辱和被損害的靈魂。所以讀來那樣真切,人處在資本社會的掠奪中,那股焦慮、無奈與宿命感,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深處不堪回首的記憶。
「現代」(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接著他鏡頭一轉,語彙一換。從清末到日治的時間軸,來到「鄉愁」第二地標斗鎮。斗鎮藍本出自林俊穎實實在在的故鄉──台灣彰化北斗。時代風潮捲起千堆雪,日本殖民為台灣帶來「現代化」,女主角毛斷阿姑,看似摩登,內心著實還活在斗鎮舊社會封閉大厝的悠悠歲月裡,如一株生了根、盼著光猶堅韌異常的植物;魁星踢斗,時代翻轉,扶桑返鄉的熱血少年陳嘉哉,必然要帶著夢想遠離斗鎮。「靜定」和「漂移」,「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兩股象徵力量時時拉鋸,層層推進,細節密實,夾雜大量典雅的福佬話,又有來自唐山扶桑閩南交匯的複雜情結,由台灣庶民風格、鄉鎮古厝中永恆壓抑的女主角毛斷阿姑貫穿其間,不慍不火,愈讀愈是悱惻纏綿,點染出淡淡的歷史哀傷。
「毛斷」(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歷史(殖民時期「毛斷」台灣)的Modern和當代(資本主義「現代」台灣)的Modern,看似無關的兩則故事,在時光寶盒中交互輝映,如一縷不盡的鄉愁。小說的思維與美學及所展現的宏觀與超然,那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破繭而出,穿過了歷史和地理的模糊邊境,洞悉了人間的癡愚妄想。
千言萬語,林俊穎這一紙漂亮的成績單,還是請讀者靜下心來看小說,那「不可告人的鄉愁」也就不言自明了。
本期壓軸之作是蔣曉雲的〈女兒心〉。甫出版《桃花井》,隱匿三十年的小說家復出之筆爆發力十足。除了旅居美國的蔣曉雲,還有特選兩篇:台灣的臥斧和在香港的邢舟,不同地域不同世代,訴說不同的「鄉愁」故事。讓讀者一次過足小說癮。
【特輯】核反了!從舉世關注的日本311地震後核電廠爆炸事件,追溯過去三哩島和車諾比兩次重大核事故根源。重新看待生產過剩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快速發展、一觸即發的高科技產品,這似乎已是讓人類隱隱作痛,不得不集體面對的「鄉愁」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副總編輯周昭翡
「鄉愁」這一題材在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佳作輩出。然而讀林俊穎最新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竟讓我感到說不出的驚豔!
小說由兩個脈絡組成。
「鄉愁」的第一個地標是都會台北,時間軸是現代。他講了一場人生的盛年大夢:地產公司闢地建屋,創造夢想。舉世膜拜資本大神。生命賤如螻蟻,狼狽的蟻族藉由網路空中鍵遊,找尋地老天荒的感情依傍。林俊穎實實在在曾做過多年上班族,任職報社、電視台、房地產公司。他坦言自己適應社會的過程是失敗的,但自憐...
章節試閱
靈魂深處的聲音:賴香吟、林俊穎對談小說美學
賴香吟(以下簡稱「賴」):
俊穎的小說,不管看過幾遍,儘管對故事已有印象,對一些重複出現的材料與畫面也感到熟悉,但通常不太敢說已經掌握住了重點。作為單純的讀者來說,這固然可以是一種閱讀的餘韻,如《鏡花園》書背文案:「閱讀林俊穎的文字,並深深沉溺其中,是何等幸福而遙遠的時光」,但若要以對談和評論的方式來談作品,便感到有點忐忑。這種現象,會不會與你的文字密度有關呢?所謂「文字鍊金術」,文字之美與炫目蓋過或弄混了作品整體的訴求,使讀者在閱讀時處於一種漂浮狀態。你對這種現象有什麼看法?你喜歡別人談你的作品總是從文字切入嗎?這種切入法有遮蓋掉你其他的努力嗎?會不會排斥這樣的說法?
林俊穎(以下簡稱「林」):
沒有什麼排斥不排斥,小說寫完,叫我回頭看完成式的東西,經常是太痛苦了。我幾乎是拒絕看自己寫過的東西,有人談,談些什麼,我會在意那值得在意的,但通常不太管。(福樓拜的說法,消失在自己的作品之後?)我們是寫字的人,對文字有信仰,甚且執迷,從讀者到作者的過程,很多東西會養成,也會有被制約、內化的危險。所謂文字鍊金術字面上來看是讚美,另一方面也是個陷阱,若不有所警覺會變成是致命的牽絆。你確實一語中的,指出了我的痛點與謬點。年少階段,妄想用修辭掩蓋自身的匱乏,包括經驗、教養、眼力,其實是捉襟見肘,我自己早就不耐煩了。
寫完這部小說之後,重看格雷安‧葛林,《愛情的盡頭》、《事物的核心》,還是嚇一跳,他的小說與文字鍊金術無關吧,文字背後,那世故、深沉又譏誚的葛林之國,俯望著一對鷹眼。我非常嚮往。
賴:
我個人在讀的過程中感覺你一直想擺脫文字的牽絆。就像你說的,文字鍊金術一方面是讚美,另方面也可能有所貶抑。你從很早的作品裡,就顯現想將文字甩掉的意圖。甩的方法,也不是完全不要文字之美,而是在材料、對白或某些敘事口吻的選擇上,跟文字形成一個拉鋸。文字的精緻拉到一個高度之後,突然丟出一些俗與浮的東西出來,來將之沖淡或調侃。你似乎經常選一些和文字美有所衝突的材料,用很美的文字敘述一些很暴烈的東西。這個寫作習慣,是刻意為之還是跟著材料自然發生?
林俊穎。(陳建仲/攝影)
林:
寫的時候恐怕我並沒有那個自覺。我很希望現在、每一次新寫出的,能跟以前寫的有所不同,這是一己的野心,或說是一種焦慮。但也許你講的是對的。
你說的題材部分,我比較有信心解釋的是,我一直不喜歡寫自己,像是散文那樣的貼身、自我、敢於自剖。因為我認為「我」沒那麼重要。但如果是採取小說的形式,會和「自己」產生距離,所有我與當下、周圍、他人、社會種種層層,游刃有餘的視角、景深都跑出來了。散文的美文是很主流的,我自己從那體系出來,常有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說潔癖也是有。相較之下,小說的領域可以更野放更自由,不需要去擺一個架子,容量比較大,可以跑得範圍更廣。你曾經和周芬伶討論過關於自我包括創傷的「反書寫」的觀點,我既贊同又佩服。對我,關鍵在於換一個書寫領域。
抱歉我得掉書袋,因為昆德拉這一段太妙太好了,「小說和作者的『我』有種獨特的關係,為了傾聽『事物精神』那隱密的、小到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小說家(和詩人、音樂家正好相反)必須讓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靜默下來。」
賴:
除了文字之外,在敘事技巧上,你也有意不使用基本功,而把故事打碎、拐彎,沒有按照基本技巧來。這個作法也是你所謂的野放嗎?
林:
這麼回答好了。在作者這部分,小說在台灣已經寫到非常困難的境地,有志者、有野心者莫不是常常有撚斷數根鬚的困窘。看對岸的作品,如莫言、王安憶、蘇童、畢飛宇等等一長串的名單,會很羨慕他們寫小說的方式,橘逾淮而為枳,在台灣要那樣寫小說好像我們先就心虛了,這是取材的問題嗎?還是小說進入熟年期,寫小說的人諸多自覺要「反小說」的苦惱與挑戰?
因此,到現在已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寫的跟讀的兩邊處在一種尷尬而緊張的狀態。我們似乎有那種氛圍,簡單化變成一個問句,你為什麼不講故事?另一邊的回應,我不是不會講故事,只是、但是──。寫的人畢竟是走在更前面,選擇足跡多或少的途徑是他的權柄。所以,我不會困惱。我的自主權來自以下這樣的思考:故事是不是直接等於寫小說?兩者之間有很大的落差,因而有彎曲、沖積,有皺摺、隙縫,也有洞穴、伏流,不能將兩者簡單地劃上等號。但我們自己是寫作者,唯有交出作品才是最有力的回答。
賴:
你的作品裡其實仍存在著很多故事,只是講故事的方法不一樣。作品裡經常存在的「我」扮演傾聽與代言的機能,由「我」輻射出去的各類人及其故事彷彿如樹木枝節,不斷生長、交錯,一個故事迴旋又一個故事。關於新作,如果大抵分成當代生活與斗鎮故事來談的話,在當代生活的篇章裡,各類人與故事較諸以往作品還要更多,觸及房地產業,股市金融,政治以及中年情慾、E化世界等領域。相對於斗鎮各故事加總呈現了時間與生命的記憶,當代生活這些百寶盒故事加總起來,可能等於什麼?你想要談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拿這些故事來與斗鎮故事並行、對照著看?
林:
關於這個我好像也沒辦法講清楚。畢竟我陸續做了十幾年的上班族,直接或輾轉看到聽到了、體會了一些人事。我曾經、或許現在還是深深苦惑於「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生存的意義,寫小說的意義。二十幾年前,我看過詹宏志寫的一篇文章,那時他正以趨勢觀察專家揚名,他用偵探間諜小說「臥底」的角色自喻。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回到小說的領域,「臥底」會不會也是寫小說的一個獨特而且有利的位置?赫拉巴爾有本小說名為《底層的珍珠》。所以寫小說的人本質上類同於潛伏、蹲點、刨底,長於忍耐與守候,累積與醞釀?要不要像刺客列傳的豫讓「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那樣慘烈?而最終仍然不知事可成不可成。回應你的提問,斗鎮的部分對我是過去完成式,那裡潛藏著我的血親、家鄉、生命初階的至親與美好(鬼影?),但我一開始就警戒著不要陷入一味地對古老「黃金時代」的耽溺。當下進行的這一國的參照係數,小我的我不正是身在其中嗎?臥底者許多時候也如同京戲舞台上擺放撿拾道具的人,豈能完全置身事外?既然是臥底者,就不可能是處在中心那享受優勢、既得利益的舒適位子,也就會討人厭的不安於既定的成文規則吧。我被規範常軌之外的所吸引,那些破碎的、凡俗的光與熱,我更想看出其中的每一差異,明白他們的損傷與屈辱,至於我們在規範內外的有所得與滿足,各自承擔吧...
駱駝與獅子的聖戰 /林俊穎.文
當然,他記得他們那盛年時所有的大夢。
所謂大夢,如死之堅強,而最終擊潰他們一如灰燼。之後,沉默亦如灰燼。
一如年年必然的颱風過境後的早晨,日光直直穿過特別乾淨的天空,那麼像遠古的太陽,空氣滲透著草木摧折後流著植物血液的新鮮氣味,地表上的人猿後裔於光照中行走都有著恍惚純良的面容。
站在大路邊,遙望那大神般的辦公大樓,他並不確定這是否他新生的早晨,所以決定不了是否如同昨日跟隨那些與之同命的工蟻潮進入母巢。
見佛滅佛,見鬼殺鬼,猶豫的心煉不出黃金;並不很久以前有個大神前的祭司是這樣教訓也激勵他與一志,那個人他們稱為總舵,因為稍久以前,有傳言是那樣說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
一志到了東部,鍵寫傳來簡訊:「後山日先照?真相是一切都慢,慢得近乎呆滯。我是給悶熱醒的,」火車停下讓車,廂中靜得好像給抽成真空,外面是一片電影裡大西部的景色,綠黃的山丘起伏,有一處似乎農場,沒看錯吧悠然轉著一座風車。一志總結這才是我們歸屬的地方,可以從頭來過;預計傍晚看到大海,非常期待大海給予平靜的力量。「有凱麗的消息麼?」
沒有。火車再啟動,猛暴地一提勁,痙攣過每一節車廂,一煞,如同一次猛烈的射精。
這日午後的玻璃屋咖啡館,幾乎讓一幫理財專員包場了,保有遊牧習性的新型態工蟻,在借來的空間以向心力團簇一桌桌,祭拜神之例行儀式,隨身武器筆電、藍芽耳機、網卡,觸鬚對觸鬚,每個人都好快樂。穿梭其中監督的白色套裝女子,圍著質料上好的披肩,高跟鞋咔咔響得叫人厭憎。
「秋天了,我們的船行駛在靜止的迷霧之上,轉向苦難之港,航向巨大的城市,那兒鋪展著因汙泥與火焰而汙濁的天空。」「我又看見自己的肌膚被汙泥和瘟疫侵蝕,頭髮和腋下生蛆,心裡的蛆蟲更大,直挺挺躺在年齡不詳亦無情感的人與人間……或許我已死在那個地方……」
林俊穎。(陳建仲/攝影)
背向大神,祭拜儀式不與焉,他將這首詩兩個譯本嫁接一起,如同抄經寫在紙上,等待著氣象預報成真,天色轉陰,樟樹叢上的五色鳥鳴叫,一如一志在東部等待火車重新啟動,刮花了的玻璃窗一片眩光。
當然,他記得他盛年時工蟻般慣性生活的一次脫鉤,週末午夜經過火車站,隨機搭上最近的一班夜車,在微寒中浮浮晃晃開往黑夜的盡頭。給曬醒時,第一眼看見突生山壁的筆筒樹,立即覺得那太陽落在身上,甸甸的好像滿滿抱著一具日光浴的胴體。他口腔乾灼,一股生之慾力如同給幫浦抽打上來,在兩腿與臍腹之間滾沸,生殖器無比堅硬。天空之藍,海平線,無人的荒地,鐵道旁堆疊著黑糖似的長木條,暗紅的浪形鐵皮屋頂,飛鳥不落腳的樹冠與檳榔樹。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他體認到一個自我的存在就是一種絕對的孤寂之感。暫時不是一隻工蟻。然而,又是多麼實在的幸福。他聽見自己的呼吸,他感覺汗滑下背脊,腸胃空虛有回音。
他看見他盛年時的大海。
一志再鍵寫傳來簡訊:「有凱麗的消息麼?我在電子報看到總舵,要在北海岸推個案,說是醞釀二十年的藍海策略。嘖嘖。今晚我住在海邊。」海在夜裡是那樣巨大神祕的生命體,具象的恐怖。一志誓言會找到凱麗,必須有最後一次面對面,才能算是結束。
他確實不知道凱麗的下落。背向大神,不必再祭拜了,也就沒有庇蔭了,必須自求多福,他在傍晚慢跑經過一所中學,圍牆外幾棵原生地非洲的粗壯猢猻木,凌空垂吊著白色的大花球,吐著絲絲蕊柱。昏暗中,幾朵砍頭似的墜躺在柏油路上,如同顱蓋掀開的花心裡密聚著花絲,那秩序感好令人肅然其中有神。他繼續跑,大口吸著汽機車排出的廢氣。他相信,身體在持續一大段時間的運動後將進入一種自我催眠的律動,擺脫自我意識;然後,進入一小段時間的忘我與渾沌。
他記得在一志租賃的頂樓加蓋的屋裡與一志等凱麗。所有門窗打開,空氣對流,通往陽台脫榫的紗門輕狂地吃風唧歪唧歪。他躺在木地板上,枕著一志收藏的東洋漫畫,瞳仁銜著窗框裡一朵橙紅木棉,與落日光線的角度剛好時有那麼幾分鐘燃燒成橘金。風攜帶塵沙,呼呵著房子,讓人荒寒。凱麗帶著總舵的氣味來,他們辦家家酒似圍著茶几盤坐吃泡麵,濃稠香氣中,夾著一個隱形人。一志說前天父親來電話,煩惱著豬肉價格大跌,玉米大豆飼料漲價,意思要他寄錢回去。一志家在南橫某個端點,畜養幾百頭豬,開電動三輪車到養豬場,跨過一條溪,枯水期溪水瘦得剩一線膿綠,遍溪床是沒了稜角的大小灰白石頭,大的有如恐龍蛋,入夜後閃著鬼魅的銀光。溯溪行可達中央山脈,每年某個春日午後總有催人嘔吐的惡臭,一條黑狗給鎮上瘋漢剖腹暴屍石上。小時候,伯父的屘子深夜偷騎老野狼發狂剷進磊磊石陣,腦殼碎裂。野狼給伯父燒成一堆機骸,等到雨季大水沖刷了去,石頭上還留著鏽斑,石縫卡死著一條鐵片。
那隱隱就是人一生的變形隱喻,他想,走出日常的固定軌道,彷彿節慶的煙花,然後回不去了。也是春天的時候,一志說,七爺八爺出巡,兩尊神偶老舊得可憐,頭像掉漆,繡袍褪色,搖擺過橋,鞭炮與嗩吶悶在山裡小小聲如夢囈。然後,兩尊神像如同蟬蛻空殼放在路邊,扮神的信徒鑽出來,頭臉脹紅,嘴角檳榔汁,脖子圍著毛巾,論親等得叫叔伯或阿兄,山裡人的腔調像公鴨嗓,嘎嘎聚一堆,相互敬菸點火,好像上古獵人們鑽木取火。自始,一志便暗下決心不進入那圈子;生命的初階,他就有了內在最深層的矛盾,那樣豐饒廣大的山林,而個人如此苦悶。聯考放榜是日,成為山鄉第一個大專生,家裡放起一長蛇的鞭炮,他羞怯地去到溪床,跟石堆裡堂兄的冤魂喊,我們一起離開吧。
凱麗突然輕浮地詭笑了,伸直了兩腳,將短裙往上拉,兩大腿中段開始有刺青,一條電玩馬力歐冒險的水管,一端出孔朝她最具女性特徵的隱暗地方去,另一管口一小撮跌落的人形。「從電視影集學來的橋段。假的,我描上去的。」她摸挲著兩處假刺青,動作充滿了誘惑力。
一志哼的冷笑一聲。稍早,總舵必然也是處於這樣被誘惑的位置。「左腦人或右腦人的實驗。這些小人是順時針的從我右腿掉進去,從左腿出來?還是逆時針從左腿進去,右腿出來?順時針表示你是偏右的藝術腦,逆時針是偏左的知性腦。不可以考慮太久,否則就不準了。」
舞者的盛年,可以心到手到腳到,完全支配她的軀體。凱麗白玉無瑕的兩腿劈一字馬,「沒有,到現在我說話的這一刻,沒有第三條出入口。」她呼吸平穩,柔韌地抬直一隻腿貼耳朵,筆直後掃,蠍子尾翹起,仰頭頭頂腳尖閃電一點,旋即換另一隻腳重複所有動作,眼露殺氣。恢復了一字馬,兩肘撐地,兩手捧臉,換上了少女的甜美笑容。巴瑞辛尼可夫,是她正在迷戀的標的,米夏,她的神,她癡看米夏於一九八五的電影《飛越蘇聯》佐以一首粗獷之歌「馬」的獨舞無數次,與銀幕一角那女人一同感動流淚,起而私淑練習,廢然慨嘆不過是東施效顰,惱怒資材的懸殊如此不公平。不可試探你的神?哼,錯,試探了才會生比較心,瞭解自己的卑微,才更能徹底拜伏。她給兩人看手機裡年輕米夏的一段影片,輕如羽毛卻每一塊肢體源源的力量與精靈,玩弄地心引力的男人。不過一點腳一挺腰,他將軀體張成一把蓄勢的弓,必然冥冥中有一隻無形的手撥著那弦,意志的箭射穿黑暗淵面。
盛年的時日,他們坦誠自己的夢而不覺羞恥,因為每個人都一樣,不安於做一隻工蟻的夢早被蹂躪得異常疲憊。一天將盡的時刻,他們聚在一起修補彼此,重新武裝妥彼此,為明天備戰。有大神可拜的日子是幸福的。
那個午夜,凱麗與他離開一志住處,穿過白天是菜市場的巷道,晴雨兩用的塑膠棚參差遮剩一線天,一粒微熱紅星拋墜過他們頭頂,一志扔下的菸頭。他們仰臉,凱麗故意著跡地拉他朝那女兒牆上的人首黑影揮揮手。夜雲彷彿海礁。
古代希臘人認為,萬物的基本單位為不能再分割的原子,原子與原子之間是虛空。與一志對望的瞬間,他想,這是三個原子隔著虛空大海,渴望互相碰撞,渴望柔軟,渴望融合,那樣一個素樸微小的夢。
同樣是遙遠的古代,在空間軸上施放狼煙以縮短時間軸的距離。在他們的時代,光與光纖傳遞訊息,他落單之後,一人渡過虛空之海,進入一家連鎖咖啡店的二樓,貪圖它沒有季節之分的室溫不會讓他聞到自己的體味,等待另外兩個原子於無極悠遠處與他施放狼煙。盆地上空有卷狀雲。
下午茶優惠時段才開始,一位矍鑠的歐吉桑日後他叫他老羊,提著磨白而書籍裝得腫腫的帆布袋,呱地拉開他前面椅子,坐下;鼻子比眼睛更快聞出老羊早已脫離蜂蟻巢穴的孤寂味道。是另一個無神可拜的人猿後裔嗎?他先不抬頭,以免目光接觸,但注意到老羊右手中指第二骨節沾了藍墨水的繭,令他歡喜居然是一個可追溯至石器時代的還在一筆一畫寫字的人。
窗外與二樓齊高是蒙塵久矣油加利樹,棲息著神經質的城市雀鳥。偷瞄落地窗上倒影,他確定老羊顯露老態的眼睛正是長久以來花費了太多時間在實體紙本書。倒影只是一層幻影,真正觸動他的是窗下紅燈前停一窩騎機車的工蟻人,肉包鐵的結合,握緊煞車把,讓引擎勃勃轉動,各有目的地。要待日後他一位非實體界友人銫卡絲鍵傳一行古老文字:「我存在,我認識,我願意。」才稍稍解了他的惑。
他在工蟻職場第二個六年將滿之際,有十五年來月亮最大的一夜,滿月面積較平常大百分之十七。
第三個六年伊始。聖經啟示錄,六,具有超自然力量的魔獸、擺布末世奇觀的代表數字;那獸叫大火從天降在地上,要人拜牠,凡是沒有受牠的印記,不得做買賣。
如同往常兩個六年的每一個工作日,趕在九點十五分前進辦公室打(刷)卡。第十六分起便是遲到,從九點一分開始追溯,每一分鐘扣薪水新台幣十元以為罰金。工蟻規範第一條,時間即金錢。他站在平日視而不見植栽著刻紋美麗的高大樟樹的分隔島上,看著辦公室所在造型有如變形金剛的花崗岩大樓,可裡面包藏著奢華的封建元素,挑高三層的大廳,粉霞大理石鋪面,左右對仗立著二對燦爛黃銅仙鶴,鎏金圓柱,仿古如意柱頭,牆腰嵌著饕餮紋,霧銀琉璃光的電梯門。一座偽宮殿。
陽光普照,樟樹葉剛剛曬出香味,行人穿越道都是小跑步的雌工蟻雄工蟻。他仰視大樓,如給魔獸的毒氣僵化成為石柱。多麼美好的一日。幾年前,在某一個被榨乾蝕空的加班夜,他站在對面另一分隔島等綠燈,夜氣濡濕,一名短褲長腿少年鴕鳥似疾闖過來,那被拉長停格的數秒鐘,他看見少年騰空,下墜,壓碎計程車擋風玻璃,又拋物線彈起,放倒柏油路上成一大字。一次死亡綻放的完美特技。他獃立著,直到救護車與警車來了又走了,才觳觫醒來。
他聽從同事的話,去那間香火鼎盛的恩主公廟為少年上香求情,順便收驚。如果少年不幸死去,也是提前陣亡的一隻工蟻吧。之後,他從公司會議室落地窗後或橫過這林蔭大道時,注視那橫屍的乾淨所在,不再有哀矜。
突然,一陣從未有過的孤寂感如同一窩紅火蟻啃嚙著他胸腹腔裡的臟器。
好奇怪,那孤寂的原因卻是一股強大如焚風的鄉愁。他懷念那蜂巢式配置的辦公室,礦灰化纖地毯與一百五十公分高的隔板圍成一個不見天日、沒有寒暑之分的格巢單位,支柱彎曲如大蝦的溫暖檯燈,桌上型電腦、桌下鐵製檔案櫃;金剛不壞,安全,永恆。如此豈非神龕?供奉自己,豢養自己,自己是唯一的真神。工蟻規範第二條,那句流行語,多愛自己一點。以電話與傳真與網路串連、輻射此一工作場域,證明自己的生產效能。他非常放心它的潔癖與無情,有朝一日他離開了,無論死活,絕對留不下任何屬於他個人的氣味或痕跡。啟示錄經文為證,「在頭一個獸面前,施行頭一個獸所有的權柄。」除非像野生動物鑽到桌下拉一坨屎尿,宣示領地主權。他曾經數次夢裡那麼安然做了,一坨糞黃金一樣展示著行動藝術的光輝。入住蜂巢格第一日,他拉開鐵櫃抽屜第一層,咕嚕滾著一隻原子筆,一包方糖黏著一灘黑褐肯定是咖啡,一張漫畫連鎖店會員卡,簽名處空白。第二層,空。第三層,一包抽取式衛生紙,一刀略有發黃的公司稿紙,一本某財經週刊贈送的日記本,歷歷有手寫字,愈讀愈心軟,彷彿摩擦神燈就要釋放出一縷陌生靈魂。他趕緊全數丟進茶水間垃圾桶,嘖怪此人不懂來空空去空空的原則。至於那些雌性工蟻同事,始終保有野性而被誤讀為女人愛美,蘭質蕙心必然帶進造型馬克杯、印度織布靠枕、填充布偶、小型盆栽因為傳言可吸收電磁波譬如仙人掌,或花束一段時日之後木乃伊化成了乾燥花,裝點她們的神龕;板壁倚放一面鏡子,有如神主牌。
他一己單位的延伸,有著媲美記憶中伊士曼彩色弧形寬銀幕的落地玻璃窗的會議廳,好多日子往往一場馬拉松腦力激盪下來,靜默瞬間發現一整個城市在慢慢燃燒,那落日神奇地灑進無量的霞光,熱力輻射在臉上令人神往洪荒沙漠或峽谷,不免熱淚盈眶。一志推介他看《福音戰士》,那烏何有之鄉的未來之城,完全樂高積木化,敵獸來襲時,機軸連環啟動,城市收沉地下。擊敗敵獸後,城市起乩上升復原...(未完,更多內容請見《印刻文學生活誌》93期.2011/五月號)
作者簡介:林俊穎
一九六○年生,彰化人。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Queens College大眾傳播碩士。曾任職報社、電視台、廣告公司。著有小說集《鏡花園》、《善女人》、《玫瑰阿修羅》、《大暑》、《是誰在唱歌》、《焚燒創世紀》、《夏夜微笑》等,散文集《日出在遠方》。
核反了!──不可不知的核知識 /孫正凡.文【《外灘畫報》授權轉載】
生不逢時,這四個字是對核能及核科學誕生的最好描述。一九三八年德國物理學家哈恩(Otto Hahn)發現了原子裂變現象,即用慢中子轟擊鈾核的時候,鈾分裂成一些更輕的核,同時伴隨大量能量釋放,哈恩因此獲得了一九四四年的諾貝爾獎。但一九三八年的歐洲已經是戰雲密布,第二年即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發生的事情已經成為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和科學故事,愛因斯坦等一千五百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人類歷史上,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發現或使用都是伴隨著工業進步的歡樂頌,唯有核能這種威力最大的能量卻以瞬間毀滅一座城市的形象來到人間,「核能」這個詞從一開始就在人們心頭蒙上一層陰霾。
戰後人們終於有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機會——建設核電廠來發電。核電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公斤鈾-235裂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二千七百噸標準煤燃燒放出的能量,既方便運輸,又沒有煤或石油燃燒後導致的廢渣廢氣,核廢料雖然還帶有一定的放射性,但只要在合適的地方掩埋或保存就基本是安全的。或許由於原子彈的「原罪」給人的印象太深,人們深知儘管核電廠這個「光明使者」很「能幹」,但一旦出事也讓整個世界心驚肉跳。一九九○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建立了「核事件分級」,來衡量與提醒潛在的危險,這個制度把核電廠可能出現的「事件」分為○~七級,四級及以上危險程度稱為「事故」。
林俊穎。(陳建仲/攝影)
有驚無險的「核事件」
科斯克核電廠位於南歐的斯洛維尼亞,建成於一九八一年,核反應爐裡可容納四十八‧七噸含鈾(純度3%~4%)核燃料,發電功率達到七十兆瓦,為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個國家提供電力。二○○八年這個核電廠發現冷卻水出現洩漏,被迅速停止發電。由於發現及時,這次事件中沒有放射性材料洩漏,也沒有人受到傷害,因而被評為○級事件,即「沒有安全顧慮」。
在英國發生的最嚴重的「核事件」是塞拉菲爾德核電廠反應爐大火。這個反應爐是為英國生產了原子彈所需要的鈽,後來為了製造氫彈而決定改為生產氚(具有兩個中子的氫元素),但在改造過程中,工程師錯誤地忽視了原有的安全措施,工作溫度過高而導致石墨堆心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隨大火外洩,其中主要是放射性的碘131、銫137和氙133。放射性碘會被甲狀腺吸收而導致癌症,據估計有二百四十人因此患癌,周邊五百平方公里範圍內遭到核汙染的牛奶被倒進了愛爾蘭海。不幸中萬幸的是,參與處理善後事務的工人沒有患上影響健康的長期病痛。這個事件最後被定為三級,「嚴重」但沒有導致危險。
重創美國核電發展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
由於一九七三年的第一次能源危機,歐美各國興起了建設核電廠的高潮,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電廠的一號機組就建成於一九七四年,發電能力有八○二兆瓦;二號機組建成於一九七八年,發電能力九○六兆瓦。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凌晨四點半,剛運行三個月的二號機組就發生了故障,由於輔助供水泵的一道閥門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主供水泵停止工作時,冷卻水回路失效,核反應爐心的熱量聚集,壓力上升。當工作人員發現問題所在的時候,爐心的核燃料已經有百分之四十七熔毀並發生洩漏。更糟糕的是,由於警報太多,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冷卻水恢復正常,工作人員都沒有發現核洩漏的警報。三月三十日賓州州長下令疏散了核電廠五英里以內的兒童和孕婦,並下令對爐心進行檢查,這才發現了爐心嚴重損壞,少量放射性物質已經洩漏,主要是氣態的氙135,是塞拉菲爾德核電廠大火氙洩漏的二十五倍。由於對環境的影響「具有場外風險」,這次核洩漏被定為五級事故。
恰好在出事的十二天前,美國影院放映了一部《中國綜合症》,反應了核電廠一旦發生核燃料熔融,將會從美國穿過地心一直落到中國去。這個巧合使美國公眾對於核電安全性的信心大減,各地紛紛舉行集會示威,還成立許多民間反核組織,要求停建或關閉核電廠。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年美國就取消了六十三個核電機組。
特大事故——車諾比核反應爐爆炸
核電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事故是發生在一九八六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這是第一個被評定為七級,即「特大」級核事故,「大量核汙染洩漏到工廠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環境影響」。這個核電廠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一一○公里,共有六座核反應爐,每座發電功率為一千兆瓦。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正在檢修四號機組的操作員做了一個技術手冊上禁止的動作——關上了安全系統,導致溫度升高;隨後的後續處理失誤使反應爐功率迅速升到了額定功率的十倍,導致蒸汽爆炸並引起大火。爆炸發生後,核反應爐心直接暴露在大氣中,放射線形成的切倫科夫輻射(Cerenkov Radiation)在夜空中形成一道藍白色光線。
不到二分鐘,消防站接到了火災警報,消防隊員們一邊滅火,一邊用消防鍬清除致命的反應爐殘骸,當時的輻射強度高達二萬倫琴,而五百倫琴五小時的照射就能直接致死,首批二十八名隊員只有十六個人活過了二十年。過了十天才撲滅大火,並傾倒了二千噸碳化硼和沙子封住了反應爐。但此時已經有五十噸核燃料以煙塵的形式進入大氣層,一週後甚至飄到了瑞典和波蘭,最終汙染了整個歐洲,對生態及食品的汙染至今還存在。這場災難導致二十八人直接死於輻射(也有的稱超過50人),三十公里被劃為無人區,三十三萬六千人被迫撤離家園。
日本福島核洩漏,將再次打擊國際核電發展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本州島外發生的九‧○級大地震及伴隨的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冷卻失靈,爐心有熔毀的危險。雖然日本官方十三日將事故劃分為第四級事故,即「場外無顯著危險」,但法國認為問題要嚴重得多,超過了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故,應是第六級「重大事故」,僅次於令人談之色變的蘇聯車諾比事故的水平。(編按:目前最新已上調至第七級特大事故)目前一到四號機組的建築物均發生了氫爆炸,並有部分核輻射材料暴露,福島附近地區已經檢測到核輻射水平上升。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向日本派出了專家組,希望事態能夠盡快得到控制。
日本核洩漏發生的時間相當玄妙。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發展,能源供應趨緊以及現有核電機組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良好的運行記錄,中國、東亞國家、美國、歐洲等正在計畫建設新的核電機組。二○○七年,國際能源機構發表《二○○六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呼籲世界各國改變現行的能源政策,著力發展能源技術和推廣核能應用。這是該機構第一次表態支援發展核電事業,但福島核洩漏及其帶來的恐慌顯然對國際核電發展是一次迎頭痛擊。
目前中國已經暫停二○○五~二○二○年龐大的核電發展計畫,重新審議安全防護措施。德國總理梅克爾已經表示停止原計畫繼續服役的核電廠。將來的世界能源布局再次進入微妙的博奕局面...
靈魂深處的聲音:賴香吟、林俊穎對談小說美學
賴香吟(以下簡稱「賴」):
俊穎的小說,不管看過幾遍,儘管對故事已有印象,對一些重複出現的材料與畫面也感到熟悉,但通常不太敢說已經掌握住了重點。作為單純的讀者來說,這固然可以是一種閱讀的餘韻,如《鏡花園》書背文案:「閱讀林俊穎的文字,並深深沉溺其中,是何等幸福而遙遠的時光」,但若要以對談和評論的方式來談作品,便感到有點忐忑。這種現象,會不會與你的文字密度有關呢?所謂「文字鍊金術」,文字之美與炫目蓋過或弄混了作品整體的訴求,使讀者在閱讀時處於一種漂浮狀態。...
目錄
編輯室報告
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周昭翡
縫猴志
日本雪猴、回旋曲叢猴 西西
八九點鐘的月亮
病旅 張家瑜
心靈解碼
心靈捕手:志工 林幸惠
封面人物 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俊穎我輩 朱天心
失神的建築:讀《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紀大偉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林俊穎
靈魂深處的聲音──賴香吟、林俊穎對談小說美學 李伊晴/記錄整理
張大春專欄:這就是民國
一哭何能耳?天涯有學人
悲心不泯下睢城
童偉格專欄:童話故事
微小的失能
劉克襄專欄:F23.5左右
鍾理和留下的大武山之謎
特輯:核反了!
核事件如何分級 孫正凡
三哩島核事故:美國人的傷痛 莫書瑩
車諾比: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莫書瑩
特稿
聖安妮節前夕 濟慈/詩 余光中/譯
漫遊者
情人的家 李黎
美好的一年:慢遊屏東
部落客瘋屏東 Michael Turton等
特別刊載
詩和雄辯的神殿──訪西班牙皇家學院 張淑英
散文
味蕾炎涼 王盛弘
愛你更多 邁克
冊頁流轉
聶華苓小說《桑青與桃紅》 應鳳凰
特選
守‧你──I’ll Be There For You 臥斧
塵 邢舟
場邊故事
燒雞‧牧師 楊毓錫
CEO生命閱讀
素描三代家業‧淡寫百年傳承——專訪玉兔鉛筆學校校長唐鏡川
田運良、林瑩華╱採訪 蘇惠昭╱文
五月小說
女兒心 蔣曉雲
編輯室報告
Modern是我輩共同的鄉愁 周昭翡
縫猴志
日本雪猴、回旋曲叢猴 西西
八九點鐘的月亮
病旅 張家瑜
心靈解碼
心靈捕手:志工 林幸惠
封面人物 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俊穎我輩 朱天心
失神的建築:讀《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紀大偉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林俊穎
靈魂深處的聲音──賴香吟、林俊穎對談小說美學 李伊晴/記錄整理
張大春專欄:這就是民國
一哭何能耳?天涯有學人
悲心不泯下睢城
童偉格專欄:童話故事
微小的失能
劉克襄專欄:F23.5左右
鍾理和留下的大武山之謎
特輯:核反了!
核事件如何分級 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